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同时也是中华人民不可遗失的精神财富。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大的帮助。本文从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创新语文教学方式、组织专题教学活动等多个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渗透
引言
语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初中是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高速发展期,如果教师可以在这一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就能引导学生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语文学科天然带有的人文性特征,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迅速地剖析出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那些深厚情感。初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路径,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基于教学内容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对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梳理与整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介绍教学内容中的显性传统文化。现阶段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形式也琳琅满目。哲学思想、民俗文化、语言知识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現,除此之外还有书画艺术及人物文化等等。例如每一本教材的封面,都是我国经典的绘画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简单为学生讲解这些作品的文化特质。而在学习《社戏》《安塞腰鼓》这集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民间的民俗文化展开探究。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这两篇文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而在学习《富贵不能淫》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围绕“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与“贫贱不能移”,引导学生感受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追求的“仁”、“义”、“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追求高洁人生的崇高理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引申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首词作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简单介绍“沁园春”与“水调歌头”这两个词牌名的历史。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两个词牌名的唱作视频,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词牌名这一知识的认识。而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为学生讲解导致范进发疯的主要因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始建于隋唐时期,在刚刚出现时为当时的帝王吸引了无数的人才,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学生在对比科举制度造成的不同结果时,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能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能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要为学生带来更加新颖的语文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并且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剖析,在文章中提取出两个矛盾的观点,然后将这一观点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围绕这两个观点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站在“愚公”与“智叟”的角度展开辩论,探讨“愚公移山”这一行为到底是否应该让人学习。正方同学可以认为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是愚公自身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而反方同学就可以认为这种行为不值得鼓励,根本就是不经思考的蛮干。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一精神产生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辩论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天津老人白芳礼的故事,让学生在这位现代“愚公”的事迹中汲取更多优秀的思想。
3.组织专题教学活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专题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了《石壕吏》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文章中出现的角色,然后通过设计舞台剧的方式将这篇课文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代入感,最终引导学生感受到和平生活的可贵。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初中生道德修养的有效方式。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华羽.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44-46.
[2]郎镝,张东航.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5):92-99.
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 610036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渗透
引言
语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初中是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高速发展期,如果教师可以在这一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就能引导学生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语文学科天然带有的人文性特征,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迅速地剖析出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那些深厚情感。初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路径,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基于教学内容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对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梳理与整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介绍教学内容中的显性传统文化。现阶段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形式也琳琅满目。哲学思想、民俗文化、语言知识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現,除此之外还有书画艺术及人物文化等等。例如每一本教材的封面,都是我国经典的绘画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简单为学生讲解这些作品的文化特质。而在学习《社戏》《安塞腰鼓》这集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民间的民俗文化展开探究。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这两篇文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而在学习《富贵不能淫》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围绕“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与“贫贱不能移”,引导学生感受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追求的“仁”、“义”、“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追求高洁人生的崇高理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引申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首词作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简单介绍“沁园春”与“水调歌头”这两个词牌名的历史。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两个词牌名的唱作视频,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词牌名这一知识的认识。而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为学生讲解导致范进发疯的主要因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始建于隋唐时期,在刚刚出现时为当时的帝王吸引了无数的人才,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学生在对比科举制度造成的不同结果时,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能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能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要为学生带来更加新颖的语文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并且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剖析,在文章中提取出两个矛盾的观点,然后将这一观点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围绕这两个观点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站在“愚公”与“智叟”的角度展开辩论,探讨“愚公移山”这一行为到底是否应该让人学习。正方同学可以认为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是愚公自身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而反方同学就可以认为这种行为不值得鼓励,根本就是不经思考的蛮干。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一精神产生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辩论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天津老人白芳礼的故事,让学生在这位现代“愚公”的事迹中汲取更多优秀的思想。
3.组织专题教学活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专题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了《石壕吏》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文章中出现的角色,然后通过设计舞台剧的方式将这篇课文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代入感,最终引导学生感受到和平生活的可贵。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初中生道德修养的有效方式。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华羽.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44-46.
[2]郎镝,张东航.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5):92-99.
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 6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