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已有几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则刚刚起步,极少有可借鉴的模式或材料。其实,中职教育比普通教育更有必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因为,中职教育比普通教育存在着更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要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到底要研究哪些问题?必须考虑哪些基本要素?如何把握这些基本要素?如何掌握各基本要素的基本特征并区别于普通教育、凸显中职教育的基本特色、真正体现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这些都是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中所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必须探讨的基本要素
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一般分有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也分有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学科有效教学研究和专业有效教学研究等。学科有效教学研究涉及教学内容的重构与教材的建设等问题;专业有效教学研究涉及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而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则是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涉及要素最多的研究课题,对它的理论性研究所要涉及的要素一般有: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内涵、基本理念、基本特征、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要实现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技术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掌握当前职业教育的专业观、课程观、能力观、基础观和人才观等最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重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案例(范例)教学、引导文教学、项目教学等一系列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是说,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与教学评价设计与普通教育的教学设计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其中,专业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强调的是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设计。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实现了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不等于就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在实现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有效的教学实施,才能称得上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对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内涵的初步认识
所谓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运用或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在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或合理引导之下,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课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文化课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过程。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且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同样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应该指的是“优质高效”的教学,也即是“最优化”的教学。这里的“最优”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一条件下可能是最优的,但在另一条件下未必是最优。一般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别很大,因此,有效教学不能指望有统一的模式,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只要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效率高不等于效益高、效果好。只有在效率、效果和效益都同时达到应有水平时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
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切实地转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断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
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或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深入研究。
三、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评价项目与评价标准
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上的“有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更具体来说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上。而“有效”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三者的统一。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重点是看学生经过教与学之后,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是否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开展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无论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标准,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是一套直接用以检验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指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情境依赖性,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策略的运用,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作为评价标准的运用,也需要评价者的专业判断。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
2.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仅从教师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来描述,而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评价。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
3.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影响因素,仅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或从某一维度来考察有效教学都难免有失偏颇。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基础和心理特点、课堂的教学状态、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设计。
4.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高度的情境相关性,有效教学并非要求教师遵循一套死板的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具体情境中作出专业决策,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反思和创新意识。因此,反思和创新应贯穿于有效教学的始终,也应成为有效教学框架的核心。
5.有效教学需要无数个有效的教师。什么是一个有效的教师?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和技能,而是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因此,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三种品质:热情、期望、诚信。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学生信赖的教师。
要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到底要研究哪些问题?必须考虑哪些基本要素?如何把握这些基本要素?如何掌握各基本要素的基本特征并区别于普通教育、凸显中职教育的基本特色、真正体现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这些都是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中所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必须探讨的基本要素
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一般分有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也分有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学科有效教学研究和专业有效教学研究等。学科有效教学研究涉及教学内容的重构与教材的建设等问题;专业有效教学研究涉及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而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则是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涉及要素最多的研究课题,对它的理论性研究所要涉及的要素一般有: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内涵、基本理念、基本特征、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要实现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技术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掌握当前职业教育的专业观、课程观、能力观、基础观和人才观等最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重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案例(范例)教学、引导文教学、项目教学等一系列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是说,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与教学评价设计与普通教育的教学设计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其中,专业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强调的是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设计。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实现了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不等于就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在实现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有效的教学实施,才能称得上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对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内涵的初步认识
所谓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运用或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在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或合理引导之下,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课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文化课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过程。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且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同样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应该指的是“优质高效”的教学,也即是“最优化”的教学。这里的“最优”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一条件下可能是最优的,但在另一条件下未必是最优。一般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别很大,因此,有效教学不能指望有统一的模式,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只要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效率高不等于效益高、效果好。只有在效率、效果和效益都同时达到应有水平时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
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切实地转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断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
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或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深入研究。
三、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评价项目与评价标准
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上的“有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更具体来说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上。而“有效”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三者的统一。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重点是看学生经过教与学之后,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是否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开展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无论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标准,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是一套直接用以检验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指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情境依赖性,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策略的运用,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作为评价标准的运用,也需要评价者的专业判断。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
2.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仅从教师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来描述,而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评价。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
3.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影响因素,仅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或从某一维度来考察有效教学都难免有失偏颇。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基础和心理特点、课堂的教学状态、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设计。
4.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高度的情境相关性,有效教学并非要求教师遵循一套死板的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具体情境中作出专业决策,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反思和创新意识。因此,反思和创新应贯穿于有效教学的始终,也应成为有效教学框架的核心。
5.有效教学需要无数个有效的教师。什么是一个有效的教师?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和技能,而是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因此,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三种品质:热情、期望、诚信。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学生信赖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