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女作家伊·鲍温在《小说家的技巧》一文里认为,一个好的小说家必须要会说故事,而好的故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它是简单的。这里的简单是指一个作家在选择故事上的简单。二、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故事讲的一定是我们感到重要的、感到极端重要的问题,是你我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三、一个好的开头。从这个开头可以让读者看到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好的故事尚且需要一个好的开头,在电视频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条好的电视新闻要想吸引观众,开头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了。
故事化讲述的开头
说到电视新闻开头的故事化讲述,不能不提“华尔街日报体”,它是《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华体多运用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与写作中,以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人物小故事开头,再自然过渡,层层递进,如同剥笋般逐步地把所要交代的新闻大主题和盘托出,最后又呼应开头,回到开头时的人物身上,作点化式结尾。该报头版第一栏和第六栏通常既不是时效性很强的商业事件,也不是重大的热点政治经济新闻,而是一些时效性不强、背景材料比较丰富的独家报道。为何读者还对此情有独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推进,把生硬的财经事件通俗简洁地呈现给读者。以普通人的视角来写作,透过普通人这个点来深化有主题的面,一方面赋予了人情味,另一方面又突出了贴近性,极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这种写作方法与我们古典小说中所强调的文章写作要锻造凤头、猪肚、豹尾有异曲同工之妙,十分讲究文章的起承转合。现如今的电视新闻也将此法巧妙应用,深受观众喜爱。
有现场感的开头
在电视新闻中,与平面媒体相比一个优势就是利用现场记者出镜,报道他在事件现场看到和听到的,观众看到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这只是电视新闻现场感开头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大多用于突发性事件报道。其实新闻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现场感的写作方法。
《财富》FORTUNE有一篇关于可口可乐公司CEO的报道,写到CEO先生考察中国某城市。显然记者是陪同着这位CEO在中国上海等地走了一圈的。这篇文章中开头有一个现场感极强的细节,写CEO先生走在街头看见一位卖茶叶蛋的老太太,生意红火,身边顾客不断,便跑到那位老太太身边,饶有兴致地了解起老太太的生意之道,并得出一个结论:可口可乐要像这位老太太卖茶叶蛋一样占领中国市场。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写可口可乐如何成功地做市场。这样一个现场感极强的细节处理,胜过几千字的公司战略战术分析。
现场感里就是动态的事实、鲜活的细节,通过这些揭示出灵魂性的东西,揭示人性,揭示深刻特点,甚至就是主题的有力佐证。
有独特视角的开头
记得斯大林曾经说过:“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就是说写作角度要小,一滴水见太阳,足以能打动人。那么记者在采访相关人物和事件时就应充分开掘反映主题的感性化细节,因为新闻中往往是细节最具人情味和震撼力。
近年来,有关谢延信的报道见诸于全国各大媒体,谢延信是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机电科的一名普通矿工。1974年,和谢延信结婚一年的妻子生下一女后撒手人寰。22岁的谢延信把岳父母和呆傻的内弟接到了自己的老家,从此挑上了伺候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岳母和照顾内弟的重担。1979年,岳父患脑中风,从此卧床不起。面对家里一老一瘫一傻一幼4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谢延信至孝至爱,32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真爱。
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播出了采访谢延信的节目,名字叫《礼物》。节目是这样开头的:
一个人的一生会收到或送出许多件礼物,但对河南焦作焦煤集团54岁的矿工谢延信来说,他的一生有四件礼物不得不说……
这四件礼物第一件是1980年他用自己捡废品的钱给当时刚刚瘫痪在床的岳父买的一个收音机;
第二件礼物是1992年冬天他用自己的加班费给岳母的卧室装上的暖气片,当时谢延信自己冬天用的是煤炉取暖;
第三件礼物是1994年自己女儿出嫁时谢延信送给女儿的一本毛衣编织书,女儿从小没有母亲,谢延信怕女儿不会织毛衣让夫家人看不起;
前三件礼物都是谢延信送给别人的,第四件礼物是上天送给谢延信的,1984年,经人介绍,同村女子谢粉香答应了老谢“共同照顾亡妻父母一家”的条件,与32岁的谢延信组建了新家庭。记者问谢粉香:“你们这么多年很辛苦,你觉得你们的生活幸福吗”谢粉香笑了:“幸福。谁家两口没拌嘴的,俺跟老谢也拌过嘴,但是也没咋生过气,一家人,不生气不就是幸福吗”
其实这四件事每个参与采访的记者都会听到,但是换一个视角来表述,效果大不同。当前,不少媒体都在吸引受众注意力,一方面千方百计吸引他们的眼球,但另一方面媒体面临着选题同质化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到独家新颖、技高一筹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做好策划,精心打造独特视角,采用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
综上所述,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阅读除了求知层面的需求外,还有消遣和娱乐的需求。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就要求媒体在求真求善的同时,还要充分顾及求美。在新闻的开头用人们最能迅速接受且兴趣不减的故事作由头和引子,用现场感的描述缩短观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用独特的视角谋篇布局,使节目扣人心弦,层层深化,在轻松愉快或动人心魄或诙谐幽默中,不知不觉地让读者接受新闻事实,效果往往比生硬的说教和强拉硬推乱塞要好。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
编校:张红玲
故事化讲述的开头
说到电视新闻开头的故事化讲述,不能不提“华尔街日报体”,它是《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华体多运用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与写作中,以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人物小故事开头,再自然过渡,层层递进,如同剥笋般逐步地把所要交代的新闻大主题和盘托出,最后又呼应开头,回到开头时的人物身上,作点化式结尾。该报头版第一栏和第六栏通常既不是时效性很强的商业事件,也不是重大的热点政治经济新闻,而是一些时效性不强、背景材料比较丰富的独家报道。为何读者还对此情有独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推进,把生硬的财经事件通俗简洁地呈现给读者。以普通人的视角来写作,透过普通人这个点来深化有主题的面,一方面赋予了人情味,另一方面又突出了贴近性,极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这种写作方法与我们古典小说中所强调的文章写作要锻造凤头、猪肚、豹尾有异曲同工之妙,十分讲究文章的起承转合。现如今的电视新闻也将此法巧妙应用,深受观众喜爱。
有现场感的开头
在电视新闻中,与平面媒体相比一个优势就是利用现场记者出镜,报道他在事件现场看到和听到的,观众看到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这只是电视新闻现场感开头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大多用于突发性事件报道。其实新闻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现场感的写作方法。
《财富》FORTUNE有一篇关于可口可乐公司CEO的报道,写到CEO先生考察中国某城市。显然记者是陪同着这位CEO在中国上海等地走了一圈的。这篇文章中开头有一个现场感极强的细节,写CEO先生走在街头看见一位卖茶叶蛋的老太太,生意红火,身边顾客不断,便跑到那位老太太身边,饶有兴致地了解起老太太的生意之道,并得出一个结论:可口可乐要像这位老太太卖茶叶蛋一样占领中国市场。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写可口可乐如何成功地做市场。这样一个现场感极强的细节处理,胜过几千字的公司战略战术分析。
现场感里就是动态的事实、鲜活的细节,通过这些揭示出灵魂性的东西,揭示人性,揭示深刻特点,甚至就是主题的有力佐证。
有独特视角的开头
记得斯大林曾经说过:“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就是说写作角度要小,一滴水见太阳,足以能打动人。那么记者在采访相关人物和事件时就应充分开掘反映主题的感性化细节,因为新闻中往往是细节最具人情味和震撼力。
近年来,有关谢延信的报道见诸于全国各大媒体,谢延信是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机电科的一名普通矿工。1974年,和谢延信结婚一年的妻子生下一女后撒手人寰。22岁的谢延信把岳父母和呆傻的内弟接到了自己的老家,从此挑上了伺候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岳母和照顾内弟的重担。1979年,岳父患脑中风,从此卧床不起。面对家里一老一瘫一傻一幼4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谢延信至孝至爱,32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真爱。
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播出了采访谢延信的节目,名字叫《礼物》。节目是这样开头的:
一个人的一生会收到或送出许多件礼物,但对河南焦作焦煤集团54岁的矿工谢延信来说,他的一生有四件礼物不得不说……
这四件礼物第一件是1980年他用自己捡废品的钱给当时刚刚瘫痪在床的岳父买的一个收音机;
第二件礼物是1992年冬天他用自己的加班费给岳母的卧室装上的暖气片,当时谢延信自己冬天用的是煤炉取暖;
第三件礼物是1994年自己女儿出嫁时谢延信送给女儿的一本毛衣编织书,女儿从小没有母亲,谢延信怕女儿不会织毛衣让夫家人看不起;
前三件礼物都是谢延信送给别人的,第四件礼物是上天送给谢延信的,1984年,经人介绍,同村女子谢粉香答应了老谢“共同照顾亡妻父母一家”的条件,与32岁的谢延信组建了新家庭。记者问谢粉香:“你们这么多年很辛苦,你觉得你们的生活幸福吗”谢粉香笑了:“幸福。谁家两口没拌嘴的,俺跟老谢也拌过嘴,但是也没咋生过气,一家人,不生气不就是幸福吗”
其实这四件事每个参与采访的记者都会听到,但是换一个视角来表述,效果大不同。当前,不少媒体都在吸引受众注意力,一方面千方百计吸引他们的眼球,但另一方面媒体面临着选题同质化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到独家新颖、技高一筹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做好策划,精心打造独特视角,采用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
综上所述,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阅读除了求知层面的需求外,还有消遣和娱乐的需求。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就要求媒体在求真求善的同时,还要充分顾及求美。在新闻的开头用人们最能迅速接受且兴趣不减的故事作由头和引子,用现场感的描述缩短观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用独特的视角谋篇布局,使节目扣人心弦,层层深化,在轻松愉快或动人心魄或诙谐幽默中,不知不觉地让读者接受新闻事实,效果往往比生硬的说教和强拉硬推乱塞要好。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