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图书馆是满足用户需求对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移动性、个性化服务和全天候服务的特征。通过信息推送、虚拟馆员等提供智能化服务。具有短信服务、移动网站、客户端服务和微信服务多种服务模式。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移动性;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近年来不断发展变革。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逐步完善了数字图书馆的理念,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方便了用户使用,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近年来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手机功能不断扩展。移动通信网络从2G,3G发展到4G,甚至5G,4G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读者希望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使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移动图书馆是指依靠无线技术、国际互联网等技术,通過使用手机等多种多样的移动设备查询、浏览与获取图书馆信息的服务模式[1]。
1.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特征
1.1移动性
移动性是移动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曾经的图书馆在固定馆址收藏有大量文献资源,用户要获取服务需前往图书馆进行检索,借阅和交流。早期也出现过流动的图书馆,如移动图书车。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户使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馆藏资源。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用户可快速检索文献资料,并可下载再加工,不受任何限制,简单方便。
1.2个性化服务
移动图书馆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交互性,方便与用户直接进行交流。用户需求个性化很强,馆员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很难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工作的质量不仅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还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2]。移动图书馆可快捷高效地开展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对图书馆新采购文献资源,当然不仅是新书,还包括各种数字化的资源,为需要的用户推送更新通知。对于预约、馆际互借等均可在到馆后即时推送相关信息给需要的用户,避免用户过长等候,错过最佳阅读时间。对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还可送书上门。
1.3提供全天候服务
移动图书馆还可以提供全天候服务,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全天候在线,不间断运行,实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文献检索、预约和在线咨询等服务。用户能够随时享受到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避免了因为馆员上下班导致的服务间断,保证用户全天候的按需服务,不会因时间限制出现服务中断。
2.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
2.1开展推送服务
现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有了极大的进步,功能强大完善,人手一部,广泛普及。台式计算机能够完成的大部分任务,移动设备也能够很好的完成。4G网络的普及应用,5G的加快建设,云计算的发展和完善,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阅读、上传、下载、分享、数据处理和视频直播等功能不仅可能,而且体验非常好。移动图书馆要跟踪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开发更多应用项目,实现文字、图像以及音视频的实时推送。
2.2虚拟馆员
以当前移动图书馆运行管理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实现的程度,外加上科学技术的支持,移动图书馆可以实现设置虚拟馆员,并利用虚拟馆员来与用户进行基本的交流,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服务[3]。虚拟馆员大大减轻了图书馆馆员咨询强度。实际上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大部分是基本的重复率很高的问题,馆员需要反复的回答。如有关图书馆馆藏资源、借阅规则、平台使用等问题虚拟馆员可以解答。馆员可集中精力和时间在较专业问题的咨询上,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2.3实现智能服务
传统图书馆有固定的馆址,馆员在此为读者进行服务。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移动图书馆智能化有了实现的可能。智能化平台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整合到一起,成为高效利用的资源库,读者仅需要一个节点、一个界面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3.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
3.1手机短信服务模式
用户通过短信发送需求,实现预约借书、在线阅读等服务。短信服务简洁、成本低、有手机信号即可使用,不依靠网络,不用安装应用程序,不需要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即可接受服务,适合老年人和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用户。短信服务模式缺陷也很明显,短信信息容量有限,互动性较低,不能进行实时的交流。
3.2移动网站服务模式
移动网站服务模式是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平台获取服务。用户通过服务平台进行查询、借阅、续借等业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便捷高效,互动性和交互性强,自主性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服务推送的内容。移动网站服务模式需要读者主动访问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行登录,过程较繁琐。
3.3客户端服务模式
客户端服务模式是用户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接受相关信息服务。相对于前两种服务模式,客户端模式独立灵活。应用程序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功能服务是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4]。客户端应提供图书馆的所有服务,独立高效,方便快捷,自主性高,用户体验更好。但是同时,客户端服务模式成本较高,对资金和人员要求较高,管理要求更高。
3.4 微信服务模式
移动图书馆微信服务可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供短信、彩信等功能,也可以小程序的方式提供服务。微信服务模式除推送服务外,还可以开展图书查阅、续借、催还和预约等服务,实时查询书目,预约借阅。微信服务模式易于使用,不用另外安装应用程序,省去了登录过程,简洁方便,交流共享信息十分便捷高效。
4.结语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学校教学科研非常重要。移动图书馆将馆内服务与移动平台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即时性、个性化和全天候的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移动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是满足用户需求对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陈宇碟,徐恺英,白波.中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4(8).
[2]张世怡.对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的分析与建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
[3]施海燕.云计算和移动图书馆[J]. 图书馆建设,2009(9).
[4]朱锁玲,张勇,何建新.中外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比较及对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7).
(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 北京 丰台 100075)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移动性;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近年来不断发展变革。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逐步完善了数字图书馆的理念,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方便了用户使用,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近年来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手机功能不断扩展。移动通信网络从2G,3G发展到4G,甚至5G,4G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读者希望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使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移动图书馆是指依靠无线技术、国际互联网等技术,通過使用手机等多种多样的移动设备查询、浏览与获取图书馆信息的服务模式[1]。
1.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特征
1.1移动性
移动性是移动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曾经的图书馆在固定馆址收藏有大量文献资源,用户要获取服务需前往图书馆进行检索,借阅和交流。早期也出现过流动的图书馆,如移动图书车。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户使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馆藏资源。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用户可快速检索文献资料,并可下载再加工,不受任何限制,简单方便。
1.2个性化服务
移动图书馆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交互性,方便与用户直接进行交流。用户需求个性化很强,馆员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很难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工作的质量不仅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还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2]。移动图书馆可快捷高效地开展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对图书馆新采购文献资源,当然不仅是新书,还包括各种数字化的资源,为需要的用户推送更新通知。对于预约、馆际互借等均可在到馆后即时推送相关信息给需要的用户,避免用户过长等候,错过最佳阅读时间。对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还可送书上门。
1.3提供全天候服务
移动图书馆还可以提供全天候服务,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全天候在线,不间断运行,实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文献检索、预约和在线咨询等服务。用户能够随时享受到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避免了因为馆员上下班导致的服务间断,保证用户全天候的按需服务,不会因时间限制出现服务中断。
2.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
2.1开展推送服务
现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有了极大的进步,功能强大完善,人手一部,广泛普及。台式计算机能够完成的大部分任务,移动设备也能够很好的完成。4G网络的普及应用,5G的加快建设,云计算的发展和完善,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阅读、上传、下载、分享、数据处理和视频直播等功能不仅可能,而且体验非常好。移动图书馆要跟踪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开发更多应用项目,实现文字、图像以及音视频的实时推送。
2.2虚拟馆员
以当前移动图书馆运行管理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实现的程度,外加上科学技术的支持,移动图书馆可以实现设置虚拟馆员,并利用虚拟馆员来与用户进行基本的交流,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服务[3]。虚拟馆员大大减轻了图书馆馆员咨询强度。实际上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大部分是基本的重复率很高的问题,馆员需要反复的回答。如有关图书馆馆藏资源、借阅规则、平台使用等问题虚拟馆员可以解答。馆员可集中精力和时间在较专业问题的咨询上,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2.3实现智能服务
传统图书馆有固定的馆址,馆员在此为读者进行服务。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移动图书馆智能化有了实现的可能。智能化平台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整合到一起,成为高效利用的资源库,读者仅需要一个节点、一个界面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3.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
3.1手机短信服务模式
用户通过短信发送需求,实现预约借书、在线阅读等服务。短信服务简洁、成本低、有手机信号即可使用,不依靠网络,不用安装应用程序,不需要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即可接受服务,适合老年人和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用户。短信服务模式缺陷也很明显,短信信息容量有限,互动性较低,不能进行实时的交流。
3.2移动网站服务模式
移动网站服务模式是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平台获取服务。用户通过服务平台进行查询、借阅、续借等业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便捷高效,互动性和交互性强,自主性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服务推送的内容。移动网站服务模式需要读者主动访问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行登录,过程较繁琐。
3.3客户端服务模式
客户端服务模式是用户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接受相关信息服务。相对于前两种服务模式,客户端模式独立灵活。应用程序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功能服务是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4]。客户端应提供图书馆的所有服务,独立高效,方便快捷,自主性高,用户体验更好。但是同时,客户端服务模式成本较高,对资金和人员要求较高,管理要求更高。
3.4 微信服务模式
移动图书馆微信服务可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供短信、彩信等功能,也可以小程序的方式提供服务。微信服务模式除推送服务外,还可以开展图书查阅、续借、催还和预约等服务,实时查询书目,预约借阅。微信服务模式易于使用,不用另外安装应用程序,省去了登录过程,简洁方便,交流共享信息十分便捷高效。
4.结语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学校教学科研非常重要。移动图书馆将馆内服务与移动平台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即时性、个性化和全天候的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移动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是满足用户需求对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陈宇碟,徐恺英,白波.中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4(8).
[2]张世怡.对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的分析与建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
[3]施海燕.云计算和移动图书馆[J]. 图书馆建设,2009(9).
[4]朱锁玲,张勇,何建新.中外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比较及对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7).
(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 北京 丰台 10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