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的理念,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大战略,对推进我国“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动力;核心技术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经济受到旧矛盾与新问题双重压力下实施的重大战略,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见,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意义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们还始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现阶段,我国220多种产品在全球的生产量、销售量都是第一,但是产品的结构比较低端。在经济学上,有一种描述国际分工模式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变的曲线叫微笑曲线。制造业是一个链条,从研发到组装再到销售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微笑曲线,研发和销售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意味着消耗的资源少获得利润高,而组装环节意味着消耗较多的资源而获得的收益少。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是处于组装环节,消耗了很多资源、污染了环境;但是,由于没有技术含量,造成获得的利润很少,而处于微笑曲线两端意味着投入的资源很少。因为有技术含量、因为有创新,所以利润额比较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才能控制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什么说中国人很辛苦但是却不富裕?关键是我们现在靠投入、靠资源、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挣钱,而不像发达国家靠标准、靠规则、靠品牌来挣钱,“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资源”。如果不掌控标准、规则,那么永远是给别人打工,原因就在于你要付费给别人。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在世界舞台上,西方发达国家一直用科技创新给我们施加压力,他们的意图就在于要卖给我们技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前走的也是市场化技术的道路,但事实证明,这种道路是走不通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不会给我们核心技术的,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想要成为强国带来很大的阻力。核心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有了核心技术,资源匮乏的局面就会得到扭转,人口问题也不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迫在眉睫。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可行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优势。
(1)劳动力优势
中国人多,劳动力不缺,出于供求关系的因素,我们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低,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优势。
(2)人才优势
从2012年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总量达320万人,居世界首位。我们有完整的产业门类,为创新提供平台。
(3)市场优势
市场优势实际上和十八大提出的“四化”是有关系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由于我们的“四化”还没有实现,或者还在进程中,而这个恰好是我们的机遇,“四化”可以带来一个巨大的需求;“四化”可以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恰恰是创新的根基,可以为创新提供很大的市场。
二、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加大创新投入
投入包括政府的投入和企业的投入两部分。
首先是政府的投入,在十八大报告里提到了知识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其实就是基础研究,即社会公益研究,政府的投入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研究上,因为原始创新突破的基础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核心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其次是企业的投入。在十八大报告里提到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既是投入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它是带动创新的主体,因为它是直接对应产业化、商业化的,能够让创新的产品实现它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它是投入的主体,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愿意投入?就是因为现在的发展模式是粗放的发展模式,由于现在是粗放的发展模式,粗放就能挣钱的话,它为什么还要创新?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实际上是倒逼出来的。只有发展模式变化后,它才会得以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政府应大力培育和引进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了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最具有创新精神,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家生存的环境是很麻烦的,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家的移民问题,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二战之前,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数是美国的三倍,但人才战略半个多世纪后,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40%来自美国制造,正是因为美国这种不问种族、不分国籍的人才战略,成功吸聚到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从而引领世界的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励大家创新的关键就是考核体系。而不同的体系要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对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企业家的考核体系要有区分。现在我们的考核体系有一个不好的做法,就是短期化、功利化。要对不同人群确立不同的科技评价体系、管理体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要有耐心来培育创新企业,企业要有耐心来培育或研究新产品。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考核体系,才能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公平竞争环境,才能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新机制,才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动力;核心技术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经济受到旧矛盾与新问题双重压力下实施的重大战略,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见,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意义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们还始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现阶段,我国220多种产品在全球的生产量、销售量都是第一,但是产品的结构比较低端。在经济学上,有一种描述国际分工模式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变的曲线叫微笑曲线。制造业是一个链条,从研发到组装再到销售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微笑曲线,研发和销售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意味着消耗的资源少获得利润高,而组装环节意味着消耗较多的资源而获得的收益少。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是处于组装环节,消耗了很多资源、污染了环境;但是,由于没有技术含量,造成获得的利润很少,而处于微笑曲线两端意味着投入的资源很少。因为有技术含量、因为有创新,所以利润额比较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才能控制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什么说中国人很辛苦但是却不富裕?关键是我们现在靠投入、靠资源、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挣钱,而不像发达国家靠标准、靠规则、靠品牌来挣钱,“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资源”。如果不掌控标准、规则,那么永远是给别人打工,原因就在于你要付费给别人。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在世界舞台上,西方发达国家一直用科技创新给我们施加压力,他们的意图就在于要卖给我们技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前走的也是市场化技术的道路,但事实证明,这种道路是走不通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不会给我们核心技术的,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想要成为强国带来很大的阻力。核心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有了核心技术,资源匮乏的局面就会得到扭转,人口问题也不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迫在眉睫。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可行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优势。
(1)劳动力优势
中国人多,劳动力不缺,出于供求关系的因素,我们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低,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优势。
(2)人才优势
从2012年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总量达320万人,居世界首位。我们有完整的产业门类,为创新提供平台。
(3)市场优势
市场优势实际上和十八大提出的“四化”是有关系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由于我们的“四化”还没有实现,或者还在进程中,而这个恰好是我们的机遇,“四化”可以带来一个巨大的需求;“四化”可以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恰恰是创新的根基,可以为创新提供很大的市场。
二、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加大创新投入
投入包括政府的投入和企业的投入两部分。
首先是政府的投入,在十八大报告里提到了知识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其实就是基础研究,即社会公益研究,政府的投入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研究上,因为原始创新突破的基础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核心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其次是企业的投入。在十八大报告里提到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既是投入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它是带动创新的主体,因为它是直接对应产业化、商业化的,能够让创新的产品实现它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它是投入的主体,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愿意投入?就是因为现在的发展模式是粗放的发展模式,由于现在是粗放的发展模式,粗放就能挣钱的话,它为什么还要创新?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实际上是倒逼出来的。只有发展模式变化后,它才会得以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政府应大力培育和引进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了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最具有创新精神,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家生存的环境是很麻烦的,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家的移民问题,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二战之前,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数是美国的三倍,但人才战略半个多世纪后,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40%来自美国制造,正是因为美国这种不问种族、不分国籍的人才战略,成功吸聚到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从而引领世界的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励大家创新的关键就是考核体系。而不同的体系要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对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企业家的考核体系要有区分。现在我们的考核体系有一个不好的做法,就是短期化、功利化。要对不同人群确立不同的科技评价体系、管理体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要有耐心来培育创新企业,企业要有耐心来培育或研究新产品。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考核体系,才能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公平竞争环境,才能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新机制,才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