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2015年以来,我市确立了“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以运河开发为主轴,全力打造河湖水系相连、森林湿地相融合的全域水生态体系。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力军,而国有林场又是森林资源的重要阵地,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市保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全域水生态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1、基本现状
我市地处鲁西黄河冲击平原,国有林场大部分建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风沙前线等重点生态脆弱地区,承担着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的重任。60多年来,经过林业职工艰苦创业,国有林场已经成为全市森林资源最集中、最稳定的阵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在遏制土壤沙化、治理风沙危害、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全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国有林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从60年代建场之初至1982年,国有林场的任务是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全部由国家财政投资,没有经济压力。广大林场职工,在生态极度脆弱、自然环境恶劣、百姓无法耕种的风沙和盐碱地区,白手起家,进行人工造林,逐渐形成了当地的生态屏障。
1.21982年至199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财政逐渐取消了对国有林场的投资,国有林场转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为了维持林场的经营和运转,国有林场以采伐木材做为主要经济来源。林场逐步陷入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局面。
1.3
1998年至今,随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我市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被限制采伐。林场失去主要经济来源,不得不以大量流转林地来维持生计。致使林场自主经营能力差,无法进行统一规划,树种结构单一,森林质量下降,林场发展陷于困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对国有林场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林场投入严重不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林场又进一步被边缘化,进入了“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怪圈。我市现有国有林场8处,全部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总面积4.46万亩,有林地面积3.9万亩,森林覆蓋率82%;职工610人,其中:在职职工361人,离退休职工249人;全市国有林场债务共计3293.85万元;均未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8处国有林场改革前均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全部执行自收自支的财政制度。林场生存依靠采伐木材和出租林地勉强维持。职工生活困难,社会保障不健全,形成了“基础设施不如农村、自主经营不如农业、生活水平不如农民”的尴尬局面。据统计,近5年全市国有林场职工年人均工资仅2.98万元左右,国有林场面临严重生存危机,推进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带来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契机。而我市国有林场当前局面尴尬,维持困难,面临重重危机,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抓住改革契机。因此,我市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
2.1国有林场改革是理顺管理体制的需要。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定位不清,林场的生产经营和人员经费没有财政投入。可采资源减少,林场创收困难,无建设资金。“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体制,和国有林场的性质与任务极不适应。其事业属性没有充分体现,政策也未得到落实,国有林场的这种体制模式,与其所承担的建设任务极不相称。
2.2国有林场改革是林场摆脱困境的需要。国有林场是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的国有荒地上建立的,交通不便,远离城镇。几十年来,国有林场一直扮演着生态修复和生态屏障的重要角色。由于没有地方财政投入,林场面临诸多困难,一直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无资金,造林经营无经费,职工工资无来源”的“三无”状态。林场长期处于负债经营的境地,呈现日益萎缩趋势。
2.3国有林场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国有林场地处偏远,人居条件恶劣,就医、就学没保证,难以吸引人才。一方面,广大林场职工担负着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从事着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国有林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林场职工实际收入每年不足3万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如果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建设大局和社会稳定。
2.4国有林场改革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需要。国有林场是森林资源最丰富、最稳定的阵地,也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搞好国有林场改革,对于促进国有林场更好地发挥其在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5国有林场改革是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进森林、享受自然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国有林场利用其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建设森林城市是我市“十三五”的重点工作,国有林场丰富稳定的森林资源,给建设森林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有林场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一直起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绿化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作用,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促进国有林场的大繁荣大发展。
1、基本现状
我市地处鲁西黄河冲击平原,国有林场大部分建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风沙前线等重点生态脆弱地区,承担着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的重任。60多年来,经过林业职工艰苦创业,国有林场已经成为全市森林资源最集中、最稳定的阵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在遏制土壤沙化、治理风沙危害、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全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国有林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从60年代建场之初至1982年,国有林场的任务是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全部由国家财政投资,没有经济压力。广大林场职工,在生态极度脆弱、自然环境恶劣、百姓无法耕种的风沙和盐碱地区,白手起家,进行人工造林,逐渐形成了当地的生态屏障。
1.21982年至199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财政逐渐取消了对国有林场的投资,国有林场转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为了维持林场的经营和运转,国有林场以采伐木材做为主要经济来源。林场逐步陷入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局面。
1.3
1998年至今,随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我市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被限制采伐。林场失去主要经济来源,不得不以大量流转林地来维持生计。致使林场自主经营能力差,无法进行统一规划,树种结构单一,森林质量下降,林场发展陷于困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对国有林场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林场投入严重不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林场又进一步被边缘化,进入了“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怪圈。我市现有国有林场8处,全部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总面积4.46万亩,有林地面积3.9万亩,森林覆蓋率82%;职工610人,其中:在职职工361人,离退休职工249人;全市国有林场债务共计3293.85万元;均未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8处国有林场改革前均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全部执行自收自支的财政制度。林场生存依靠采伐木材和出租林地勉强维持。职工生活困难,社会保障不健全,形成了“基础设施不如农村、自主经营不如农业、生活水平不如农民”的尴尬局面。据统计,近5年全市国有林场职工年人均工资仅2.98万元左右,国有林场面临严重生存危机,推进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带来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契机。而我市国有林场当前局面尴尬,维持困难,面临重重危机,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抓住改革契机。因此,我市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
2.1国有林场改革是理顺管理体制的需要。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定位不清,林场的生产经营和人员经费没有财政投入。可采资源减少,林场创收困难,无建设资金。“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体制,和国有林场的性质与任务极不适应。其事业属性没有充分体现,政策也未得到落实,国有林场的这种体制模式,与其所承担的建设任务极不相称。
2.2国有林场改革是林场摆脱困境的需要。国有林场是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的国有荒地上建立的,交通不便,远离城镇。几十年来,国有林场一直扮演着生态修复和生态屏障的重要角色。由于没有地方财政投入,林场面临诸多困难,一直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无资金,造林经营无经费,职工工资无来源”的“三无”状态。林场长期处于负债经营的境地,呈现日益萎缩趋势。
2.3国有林场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国有林场地处偏远,人居条件恶劣,就医、就学没保证,难以吸引人才。一方面,广大林场职工担负着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从事着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国有林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林场职工实际收入每年不足3万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如果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建设大局和社会稳定。
2.4国有林场改革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需要。国有林场是森林资源最丰富、最稳定的阵地,也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搞好国有林场改革,对于促进国有林场更好地发挥其在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5国有林场改革是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进森林、享受自然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国有林场利用其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建设森林城市是我市“十三五”的重点工作,国有林场丰富稳定的森林资源,给建设森林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有林场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一直起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绿化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作用,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促进国有林场的大繁荣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