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例1和“做一做”,第70页第一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幻灯片、玩具恐龙、酒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一猜,她是谁?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大朋友的相片,请同学们仔细看,你认识她吗?
  依次出示幻灯片2、(后面)幻灯片3(测面)、幻灯片4(前面)。
  师:你认识她吗?
  师:对,就是我,我姓王,来自坝芒小学。同学们叫我王老师好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告诉王老师你们是看到哪个面的相片就猜出是我呢?
  师:从相片的后面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小朋友看到相片的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2、板书课题
  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板书:观察
  (本小节的教学设计,因为我想到没时间作自我介绍,特制作自己后面、侧面、前面的相片让学生猜一猜,在学生辨认出是我自己后,并作了自我介绍,同时,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铺垫。今天教学时,有一位同学在观察到第二张相片时,个别同学认出是我,但还是不敢肯定;当同学们看到第三张相片时,已经确定是我,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辨别前面、后面、测面
  回放幻灯片4、灯片3、灯片2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老师的这几张相片,你能告诉老师,它们分别是我的哪一个面?
  出示幻灯片5,辨别前面、后面、测面
  师范读,学生跟读。
  (本节的教学设计是在作自我介绍的基础上,引入了观察的三个面:前面、后面、测面,这三个面的准确表达是学生学习观察物体的关键,为了作好这个铺垫,我用自己的三张不同相片自然地向学生表达了这三个面)
  2、教学例1
  (1)、本位观察
  出示玩具恐龙。
  师:今天,我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礼物,你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恐龙的什么?
  (本节教学通过出示实物玩具恐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观察好的,请举手告诉老师。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放幻灯片6(测面)、幻灯片7(前面)、幻灯片8(后面),给予学生肯定。
   师:看到玩具恐龙的后面的同学请举手?看到玩具恐龙的前面的同学请举手? 看到玩具恐龙的测面的同学请举手?(同时回放幻灯片)
  师:好样的,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昨天我们班的同学也观察了玩具恐龙,(出示幻灯片9),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说得真棒,不过王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恐龙,为什么你们、他们看到的玩具恐龙的形状不一样呢?
  (引导说出:他们观察玩具恐龙的角度不同。)
  师:说得真好,因为同学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玩具恐龙的。他是在玩具恐龙的前面观察的(前面的同学),他是在玩具恐龙的后面观察玩具恐龙的,还有这两边的同学是在玩具恐龙的侧面观察玩具恐龙的。也就是我们观察玩具恐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玩具恐龙的形状也不同。
  (本节的教学引导很成功,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同来探讨和学习的新知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把课题板书完整)
  板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2)、换位观察
  师:前面大家观察得十分认真,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玩具恐龙,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好吗?
  师:现在你又看到玩具狗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回答现在看到了什么面?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玩具恐龙变了吗?是什么变化了?(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位置)
  师:说得真棒,我们观察玩具恐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到的玩具恐龙的形状也不同。
  板书: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本节的教学设计一是让学生明白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二是通过换位观察玩具恐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体现学生互动学习。)
  3、课堂练习:
  第67页“做一做”
  师:只要大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本、铅笔盒、书桌……都可以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瞧!这三位小朋友也在观察物体呢!(出示幻灯片10)
  师: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动笔来连连线吧!
  投影展示连线的正确答案,集体反馈。
  师:你们都是这么连的吗?全部连对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吧,祝贺你们!
  四、课间活动
  师:刚才我参观了你们的校园,看到你们的校园好美哟。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王老师的学校瞧瞧?
  师:但是去瞧瞧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必须说出你是从哪个面观察到的,能做到吗?
  出示幻灯片11-22(学校环境图片)
  师:你们觉得我的学校美吗?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去王老师的学校做客!其实啊,在这些照片中的画面也是从不同的位置进行拍摄的,可以说这也是我们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节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一,因为低年级的同学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同学们观察物体也有些累了,课已经上了27分钟,为了让同学们不疲惫,特设计本课间活动。二是让同学们的大脑得到休息的时候,又巩固了前面学到的观察方法。三是向大家展示了我的学校,让同学们和评委、听课的老师了解了我的学校,同学们一边休息,一边称赏,一边复习巩固了新知。我认为这是我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也是本节课教学成功之一,它为我的课堂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巩固练习
  1、辩一辩
  师:昨天我们班的同学知道我要来和二(2)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他们都想来,你们欢迎他们来吗?
  师:因为路远,他们要坐中巴车才能来。(出示幻灯片23)
  师:请你告诉老师,我们班的这三位同学分别站在中巴车的哪一面?
  (本节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做第70页练习十五第一题作铺垫的。在带同学们观察完我的学校后,趁势导入我的学生也想来你们的学校瞧瞧,因路途远,要乘座中巴车,又站到车的前面……)
  2、连线,第70页练习十五第一题(观察第一题图例)
  师:他们来到麻江车站下车后,看到公路上行驶着好多车辆,他们看到 一辆大卡车,请同学们帮他们辨别,他们站在卡车的哪一面,并把他们看到的用线连起来,你能行吗?
  教师下位检查学生答题的正确性,并给予做错的学生指导。
  3、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24、25)
  师:他们路过商店,看到商店里摆着好多的商品,如:茶壶,实物出示在课桌上。
  师:唉呀,小明和小红认为这个茶壶好漂亮,不断地观察,你能说说他们是从哪个面观察的吗?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和王老师一起学习,你有收获吗
  师:今天王老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非常快乐,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还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七:作业
  考考你,认真观察电视机,你能画出来吗?(出示幻灯片26)
其他文献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横向配合,集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同时也需要从纵的方面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它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历来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层次化”原则,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  一、学生年级(高、中、低)的层次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生物作为自然科学之一,它的科学理论依据来自于人们社会实践。反过来它又作用于社会实践。要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保护生态平衡,创造美好生活环境,是每个公民,特别是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  当今在我国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
班集体的和谐建设,良好班风的形成,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管理和操作,即便是把身体累垮了,恐怕也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要想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自己,必须培养一支善于管理的精锐班干部队伍。具体操作如下:  对班干部候选人精挑细选。班主任接一个新班,即使具备入木三分的眼力,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按同一所小学毕业进行分组,采用口头询问、填写自荐表等方式,内容有品德、能力、成绩等,并亲自找到
学位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加强小学生对学科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已逐步在各小学得到实施。新课程改革针对小学教育,更多的提出了建立快乐课堂的目标导向。通过营造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并且,建立在快乐课堂基础上的数学教学,则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上进行重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包括:应试教育思想严重;缺乏创新思想;缺乏因材施教的理念等几方面。最后文章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解决对策,包括:注重作业布置的差异性;注重作业布置的实际性;注重作业布置的创新性等几方面。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问题;对策  语文课是农村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思路,包括:用恰当案例配合德育工作的开展;适时延伸教学素材配合德育工作的开展;开展课余活动推进德育工作进行;丰富教学方式推动德育工作开展等方面。文章旨在通过渗透德育教育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德育工作;践行思路  小学数学课从来都不是一门孤立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传统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不足;读书与写作割裂,解析文章较少;因材施教理念不足,教法不够多样等几方面。最后文章提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解决对策,包括: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善用鼓励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阅读数量与质量等几方面。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文
课题名称《画》  科目语文  年级一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  1、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2、初步会根据拼音识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美丽的山水画,有趣的谜语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诗、字的再现,让学生学习巩固生字。  3、通过配乐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