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探讨地理综合思维的基础上,从初中地理教学基本学情出发,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地理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思维能力;完善评价机制等培养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综合思维;地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129
地理思维是心智活动与行为能力的统一体。丰富的地理知识、科学的地理方法是综合思维养成的基础。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使思维的逻辑性、发散性、综合性得到加强,有利于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观念未及时更新,应试教育的弊端仍然阻碍着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被动接受多,主动探究少;所学知识碎片化严重,导致知识的应用难度增大;学习过程中忽视要素间的联系,认知方式不完善等问题都阻碍着综合思维的培养。
一、地理综合思维内涵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它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基础,是评价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综合思维涉及三个维度,即地理要素综合思维、时空综合思维、区域(地方)综合思维。地理要素的综合主要是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是空间的三个维度与时间维度的综合;区域(地方)的综合则注重地方发展的影响要素和动力机制。
二、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大量地理知识的储备是综合思维形成的基础。地理要素间的联系纷繁复杂,深人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是地理素养“内化”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体现“综合”二字,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综合、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综合、知识练习与方法练习的综合等。注重引导学生深人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成因,不仅要关注“人地关系”,也要分析“地地关系”“人人关系”。让学生在探索中理清地理知识的脉络、优化知识结构、习得地理方法、感受地理思想,使思维更加深刻,从而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地图知识学习,以地图为载体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注重课前预热:开展地理教学之前,教师指导学生主动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有关的地图知识,便于在课前大致掌握教学内容。根据课木的指导,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初步感知地图内容,利用教材插图、地图册等来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概况,以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从地图中了解山脉、河流、盆地等的分布概况.明确区域划分界限.便于清楚的了解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状况,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对人类生产生活布局的影响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读图、析图过程中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合作:学习地图的环节,教师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相差不多,便于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合理分组,通过小组互助,借助小组团队的力量开展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地图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探讨中,促进学生对地图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3.巧妙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地理教学的一部分,关系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地理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依据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地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将回答问题作为学习仟务来完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设置问题,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地理问题,进一步发散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环节能够主动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将知识点进行有效归纳,同时掌握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情况。注重地理问题探讨,帮助学生及时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将地理思维融人地理问题中,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中掌握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学习的意识,利用已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内容吸收,完善知识体系,便于提高对地理问题的认知能力。
4.学科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融合,引发学生思考整合
地理课堂中可以涉及到野外求生的内容: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可以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确定方位。如今户外登山活动日益频繁,登山迷路不知东南西北时,可以利用太阳位置结合地图来定位,将地理方位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户外露营,不把露营地安放在山谷中,因为山谷容易出现山洪、山体滑坡等;不小心遇到山洪时要往垂直山谷方向向两侧山坡往上逃生。将抽象化的知识渗透于生产生活中,教会学生在野外求生中利用地理知识预防地理灾害,站在地理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考慮野外求生的主要方法,形成正确的灾害预防意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结束语
本文以某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首先介绍初中地理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出背景,然后介绍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方式:注重课前预热、课堂合作、制作地形图模型,制定完善的地理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及时引人新知识,向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地理问题,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方式确定方位,根据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等来明确区域气象,将抽象的地理内容转换为实际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现实,加强地理灾害预防,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森.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2):81.
[2]张虹.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应用[J].考试周刊,2018,(36):135.
[3]周毓乾.小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J].考试周刊,2019,(57):156.
[4]叶清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研究——以人教版《南方地区》教学为例[J].读与写,2019,16(26):181-182.
[5]范志坚.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益——论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J].求知导刊,2018,(35):86-86.
关键词:初中;综合思维;地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129
地理思维是心智活动与行为能力的统一体。丰富的地理知识、科学的地理方法是综合思维养成的基础。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使思维的逻辑性、发散性、综合性得到加强,有利于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观念未及时更新,应试教育的弊端仍然阻碍着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被动接受多,主动探究少;所学知识碎片化严重,导致知识的应用难度增大;学习过程中忽视要素间的联系,认知方式不完善等问题都阻碍着综合思维的培养。
一、地理综合思维内涵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它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基础,是评价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综合思维涉及三个维度,即地理要素综合思维、时空综合思维、区域(地方)综合思维。地理要素的综合主要是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是空间的三个维度与时间维度的综合;区域(地方)的综合则注重地方发展的影响要素和动力机制。
二、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大量地理知识的储备是综合思维形成的基础。地理要素间的联系纷繁复杂,深人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是地理素养“内化”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体现“综合”二字,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综合、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综合、知识练习与方法练习的综合等。注重引导学生深人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成因,不仅要关注“人地关系”,也要分析“地地关系”“人人关系”。让学生在探索中理清地理知识的脉络、优化知识结构、习得地理方法、感受地理思想,使思维更加深刻,从而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地图知识学习,以地图为载体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注重课前预热:开展地理教学之前,教师指导学生主动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有关的地图知识,便于在课前大致掌握教学内容。根据课木的指导,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初步感知地图内容,利用教材插图、地图册等来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概况,以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从地图中了解山脉、河流、盆地等的分布概况.明确区域划分界限.便于清楚的了解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状况,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对人类生产生活布局的影响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读图、析图过程中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合作:学习地图的环节,教师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相差不多,便于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合理分组,通过小组互助,借助小组团队的力量开展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地图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探讨中,促进学生对地图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3.巧妙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地理教学的一部分,关系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地理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依据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地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将回答问题作为学习仟务来完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设置问题,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地理问题,进一步发散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环节能够主动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将知识点进行有效归纳,同时掌握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情况。注重地理问题探讨,帮助学生及时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将地理思维融人地理问题中,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中掌握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学习的意识,利用已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内容吸收,完善知识体系,便于提高对地理问题的认知能力。
4.学科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融合,引发学生思考整合
地理课堂中可以涉及到野外求生的内容: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可以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确定方位。如今户外登山活动日益频繁,登山迷路不知东南西北时,可以利用太阳位置结合地图来定位,将地理方位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户外露营,不把露营地安放在山谷中,因为山谷容易出现山洪、山体滑坡等;不小心遇到山洪时要往垂直山谷方向向两侧山坡往上逃生。将抽象化的知识渗透于生产生活中,教会学生在野外求生中利用地理知识预防地理灾害,站在地理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考慮野外求生的主要方法,形成正确的灾害预防意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结束语
本文以某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首先介绍初中地理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出背景,然后介绍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方式:注重课前预热、课堂合作、制作地形图模型,制定完善的地理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及时引人新知识,向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地理问题,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方式确定方位,根据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等来明确区域气象,将抽象的地理内容转换为实际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现实,加强地理灾害预防,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森.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2):81.
[2]张虹.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应用[J].考试周刊,2018,(36):135.
[3]周毓乾.小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J].考试周刊,2019,(57):156.
[4]叶清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研究——以人教版《南方地区》教学为例[J].读与写,2019,16(26):181-182.
[5]范志坚.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益——论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J].求知导刊,2018,(3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