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立体主义的认识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立体主义的开创、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以及对现代中国设计的影响。立体主义的艺术理念和实践在造型艺术范围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许多现代艺术流派的诞生,对现代设计的向前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立体主义;现代设计
  立体主义,亦称为“立体派”,是20世纪初发生在西方艺术界一场艺术革新运动。立体主义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其作为西方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和艺术流派之一, 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开端。
  一、立体主义开创现代艺术的新时代
  立体主义用“主观的结构原则”来取代传统绘画中“面对自然”的构图法则,并以理性的多视点的画面结构取代了“焦点透视”的传统程式。总之,立体主义以其颠覆性的造型理念和样式,彻底地破坏了西方摹拟学说世袭相承的艺术表现模式,淋漓尽致地破坏了在造型艺术领域视觉的“逼真”假象。从此,被立体主义解放出来的造型艺术的元素、语言、理念,就如飘散的蒲公英种子,撒落在各个新的艺术领域,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时代。
  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塞尚、毕加索和勃拉克。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率先对绘画新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索,他站在古典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对象之形体,理性地表达了对象的视觉要素及其构成秩序,并着重于对自然形态的几何结构和平面分析,由此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受塞尚的启发,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在理解和实践塞尚的艺术理念时走得更远。与塞尚不同的是,毕加索将形象的平面形状和色彩极端化,将自然形态的平面形体毫不掩饰地组合在一起。
  众多艺术史册将1907年毕加索完成的作品《亚威农少女》作为立体主义绘画开端的标志, 因为它打破了自然形式, 无论人物、静物还是衣饰, 使倾斜、交替的平面, 都成了半抽象的整体设计, 整个平面被压缩在一个浅层空间了, 这本身就是立体派。这幅画中没有统一的构图,色彩呆板生硬,指手画脚的人物没有了体积感。画中少女们变了形的脸,正是毕加索探索伊比利亚人和非洲黑人雕刻的结果。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这幅画有点折中和自相矛盾,画家企图把几何形体化了的人物和封闭背景的几何形体结合起来。
  二、立体主义为现代设计解决造型难题
  工业革命和工业大生产引发社会对设计的需求,以英国的莫里斯为首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提倡通过设计的方式将艺术与工业结合起来,在设计中崇尚来自自然的和哥特式的传统风格,从现代设计的观点看,莫里斯的设计还主要是一种装饰艺术的设计。发起于19世纪末的另一个新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摒弃所有传统形式,完全面向自然,选择自然中的植物、动物等形态,强调自然中无直线的曲线之美。诚然,新艺术运动作为现代设计运动的早期阶段,它用新的来自自然的曲线形态取代了僵化的传统形态。但其设计的意义仍是一种在传统装饰层面上创造的新的装饰风格,并没有在造型样式等方面作出变革性的突破。因此,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掀起的早期现代设计运动,设计的造型仍停留在“自然主义”层面。当传统手工藝的自然主义造型形式无法适应工业产品设计时,立体主义的抽象表现形式成为能与机器生产匹配的造型因素。因为,立体主义抽象的、几何化的、结构化的造型元素很明显地表现出与新的工业生产的理性结构和秩序的相似性。同时,在立体主义那里,任何视觉因素,无论来自自然的还是来自主观想象的,自由联合都能组成艺术品,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透视的约束。抽象造型的自由组合既便于产品在流水线上生产,又满足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立体主义的造型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设计早期用自然主义“装饰”产品的手工艺的做法,使现代设计摆脱了手工艺表现手法的束缚,扫除了艺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障碍,直接影响到现代工业设计领域。
  三、立体主义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设计的艺术手法
  立体主义作为近现代变革性的艺术运动,不但在造型上颠覆了传统,还在艺术手法上为当时的绘画、雕塑乃至设计拓宽了道路。作为现代设计的领域之一,现代视觉传达的发展,无疑受到了来自立体主义丰富多变的艺术手法的深刻影响。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广义上是指自包豪斯学院创建以来的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兴起,为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手法和语言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包括立体主义运动在内的现代绘画艺术运动改变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手法和语言的航向——从自然趣味的装饰纹样向几何抽象形的转变,从依赖传统绘画表现向现代构成设计转变。立体主义在绘画中创造的连续视觉瞬间同时并置——即”时间与空间共存”的手法,为现代设计带来全新的表达模式和观看模式,打破了早期平面设计中的视幻觉手段,激发了设计师探索空间的三维表现和平面的构成问题;另外,立体主义以无序的视角来重新组合、构造几何抽象形态的“图”与“底”,也即现代设计中的“正形”和“负形”,这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语言。
  四、立体主义间接影响中国现代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进入中国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家庞薰琹1929年到德国研究哥特式建筑及包豪斯设计,并从国外引进现代设计的思想。现代主义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在发展现代主义设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立体主义的思想。如,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昀设计的庐师山庄有白墙,唯一的装饰是窗户黑边,该建筑使用了最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平整的白色外墙,表现简洁明了,充分展现了几何形体的美感。这种几何形体给人们视觉上带来了现代设计的形式美感。上海沙逊大厦是当时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典型例子,由20世纪20、30年代称雄上海的最大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平面看起来像A字形,钢结构,顶部设有19米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腰部及檐口部位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来看还没走出传统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是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都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逊大厦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思潮的开端,它拉开了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20世纪的现代艺术立体主义的产生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立体主义的理念和形式语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实用艺术领域。
  人类设计发展在经历了艺术工艺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设计等阶段,新的设计运动和新的设计思潮不断变换更替,出现纷呈繁杂之态势。立体主义艺术的出现被称为是“解放的时刻,从此西方造型艺术的整个未来将放射出五花八门的样式”。无疑,立体主义是通往现代艺术与设计的一座桥梁,其艺术的革命性贡献不仅为现代艺术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同时也是现代设计史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立体主义艺术的精髓将会为现代设计奏响更为华彩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法]阿波利奈尔,李玉民译,《阿波利奈尔论艺术》,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8年,第19页至第20页。
  [2]桂小虎,《西方绘画史话》,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2007年,第330页。
  [3]孙家祥,《现代主义绘画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10年,第31页。
  [4]谭东风,《谈立体主义创造性思维》[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摘要】: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这是中国第一個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小说中描写了现代都市的五光十色,灯红酒绿,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形形色色的男女,反映出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表达了都市男女人生失意,颓废绝望的落寞感伤情怀。  【关键词】:都市;生活;心理;情绪  新感觉派小说是二十世纪我国第一个被引进的现
期刊
【摘要】:《倩女离魂》是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因其以“离魂”的奇异情节区别于其他三部作品,历来受到读者的追捧。《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传奇《离魂记》,但从传奇到杂剧的转变中,无论是内容、思想,还是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都不拘泥于《离魂记》,作者深度把握文学体裁的差异性,使《倩女离魂》焕发出迥异的光彩。  【关键词】:《离魂记》;《倩女离魂》;体裁差异性  郑光祖将唐传奇《离魂记》的故事继承发展为元杂剧《倩
期刊
【摘要】:雅文学与俗文学,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而互动,是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的重要特色。到了宋代以“趋雅避俗”为口号,其目标追求在雅而不在俗。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宋元以来的文学发展轨迹表述为“由雅向俗”的转变。  【关键词】:趋雅避俗;士人心态;平民倾向  一、雅俗观在文学中的发展  雅俗对立的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殷商时期,雅俗界线尚不分明。殷商甲骨文、金文,均未见有“雅”、“俗”二字。
期刊
【摘要】:《神圣与世俗》作为伊利亚德的一本著名著作,是研究宗教学和伊利亚德宗教思想的重要参考。在《神圣与世俗》中,伊利亚德先是论证了神圣与世俗从本质上说即是世界存在的两种基本样式,同时也注意到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其间也比较了宗教人与现代世俗人的一些差异,提出了一个“从对世界的开放,到生命的圣化、经过入门礼等宗教人的生命体验,到非宗教人在世俗化生活中所残留的宗教遗迹”的关于宗教人所生活的世界的宏大的
期刊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当代美国广受尊崇的剧作家之一,其成名作《玻璃动物园》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在剧中,威廉斯用其独特的视角、诗意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张力,凸显出人物身份的异化。本文以异化理论为基础,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阿曼达和劳拉由满怀幻想到幻想破灭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从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揭示在新旧文化交接时期女性身份异化的现象,批判南方传统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与压制。 
期刊
【摘要】:“何去何从”是美国当代女作家欧茨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女主人公康妮最终接受了外界的诱惑,造成了悲剧。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社会背景,现代主义文化现象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透过小说本身,整个社会问题便一览无余。  【关键词】:康妮;社会;现代主义文化;家庭  在当代美国文坛,乔伊斯·卡洛尔·欧茨以创作题材涉猎广泛又勤奋多产而闻名。迄今为止,她发表的各种长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
期刊
【摘要】:庄子被认为是先秦时期最具哲学家气质的人,其学说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复杂而深远,尤其是《秋水》篇寥寥数笔阐述了“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豁达超迈的人生哲学,得出了“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其未生之时”的清醒的认识论判断,使读者在视野的骤然开阔中获得生命的顿悟。  【关键词】:庄子;秋水;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宋国
期刊
【摘要】: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强调以书入画,将中国山水画样式推向抒情达意艺术高峰。最具代表的是"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不同的社会地位及境况,相似的不得意的遭遇,造就了他们作品的不同绘画特色,但是相似的文人精神内核,给明清两代的文人画以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主要从元朝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及个人角度来分析四家山水画风格形成背景。  【关键词】:元四家;中国古代绘画
期刊
【摘要】:李贽在《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叙事养题”说,纵观整个小说批语和《水浒传》文本,可以看出“叙事养题”的“养题”方法,也就是悬念设置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增加小说情节的波折,延缓小说中人物矛盾的爆发和解决;暴露并且激化人物的矛盾冲突,从而增强悬念的力度;暂时停止或者中断叙述矛盾冲突;巧妙运用伏笔、照应来设置悬念。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趣”、“奇”、“妙”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李贽;
期刊
【摘要】:高跟鞋是人们的服饰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当把高跟鞋看作符号的意义,高跟鞋就具有了文化的属性,高跟鞋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根据不同的着装,要选择不同款式、风格和颜色的高跟鞋。本文从高跟鞋的美学入手,试图把高跟鞋作为服饰符号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挖掘高跟鞋美学和与服饰符号的关系,使高跟鞋更加立体、清晰。  【关键词】:高跟鞋;服饰;符号;美学  一、高跟鞋体现的身体美学  高跟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