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民工子女发展期望现状与分析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参加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成长向导"与北京新公民社工教育与发展中心主办的"多元社工"项目的160名农民工子女成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构式访谈。在马斯洛的人格发展需求理论以及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研究北京农民工子女发展期望的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建议分析。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发展期望及其影响因素;需求理论;生态系统理论
  据2013年统计,我国农民工总量2亿6894万人,外出农民工月收入为2609元。他们主要从事低技术含量、低收入的体力劳动,却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包括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都很不到位;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进得来,留不下"的尴尬局面仍然没有太大变动;各地有关农民工的政策多样,力量分散,还未形成统一而有力的政策执行与监管体系。教育城乡二元化体制尚未得以破解,农民工子女无法在城市参加高考等问题接踵而来。全国政协委员谷常生指出,"只用一时,不管终生,这是不公平的。"作为连接城镇与农村的纽带农民工子女若成功成才,便能润泽父辈家乡、献力于城市、高质量养育后代,提高中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因此,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发展问题意义深远,笔者先后参与了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成长向导"活动和北京市新公民社工发展与教育中心的"多元社工"和"志愿精神在身边"项目。两个项目的研究对象都是北京农名工子女,本文正是在这两大活动的参与下展开。
  一、文献综述
  对于农名工子女主要研究内容大部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城市共融问题;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化问题;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社工介入模式;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与相关政策;农民工子女的阶层流动问题;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况调查。国外对其本国的向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问题有较多相关研究。研究的视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流动人口子女融入与受歧视问题,教育医疗资源的获得,以及心理适应等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结构式访谈团体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合,研究对象是随父母来北京生活学习的农民工子女,具体对象为参与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成长向导"活动和北京市新公民社工发展与教育中心的"多元社工"和"志愿精神在身边"学生,其中深度访谈对象共63人,问卷调查150人。他们来自北京市的各个农民工子女学校。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农民工子女的发展期望现状;影响农民工子女发展期望的因素。
  三、研究结果
  1、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籍贯、父母职业、家中子女数目等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受访对象共160 人,其中123 人年龄在14-16 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1。129 人为中出二年级,出生地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为河南、四川、安徽。33.1%的受访对象是在2008 年至2010 年间随父母来到北京。其家庭成员为一般为3-5 人,多子女家庭占56.9%,大部分家庭中有老年人,住房面积在30-90 平方米之间,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家长的工作大部分是零时工性质的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人员,属于体力劳动者,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这将直接导致其家庭收入较低。
  2、农民工子女的发展期望现状
  在所有的160名受访者之中,我们对52人进行了结构式访谈,我们对其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进行了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受访对象对自己的的理想职业有一定的规划,有一半以上有明确想法,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不确定但有想法,也有个别人还没有明确的理想职业。他们普遍认为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是实现理想的方法,但是大部分受访对象表示对考上高中及大学没有自信心。超过半数的受访对象没有和家人交流过自己的理想,因为家人工作繁忙或者怕不能实现会很失落等原因。其他同学中,父母对其理想职业表示支持的主要是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高收入高声望工作;父母表示反对的主要是社会主流思想认为是低收入不稳定以及低声望的工作,或者是因为父母认为其子女特质不适合的工作。
  3、影响农民工子女发展期望的因素
  (1)家庭影响:家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影响非常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父母或家人的职业会影响子女的未来发展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会影响其发展期望;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会影响子女未来发展期望;家庭成员特殊经历会影响子女对未来发展期望的制定。
  (2)学校与同辈:教师流动性高,待遇差,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管理方式死板,总体来说对学生缺乏关爱。容易令学生更加封闭自己或者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对待学生升学问题,采取自决政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辈群体对受访者的支持非常重要,遇到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且能志趣相投,并给与鼓励与监督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有非常好的正面推动作用。
  (3)社会文化与制度:农民工群体从农村来到城市,还带有很多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而这些思想观念,在不经意间会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发展。例如,重男轻女的观念。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可以接受义务教育,但是只能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初中毕业后,有许多农民工子女都決定进入职高,然后在北京找工作。对于这样一个制度现状,很多受访者,表示不公平。
  四、相关建议
  1、从家庭角度来说
  农民工子女所在家庭非常特殊,父母的工作繁重,且经济负担较重,在城市中受尊重的程度很低,经常加班熬夜出差,有的甚至是父母分隔两地,而且,农民工子女家庭的子女数很多都超过一个,有许多都是2-3 个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工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倡农民工家庭少生优生,提高人口质量。另一方面,政府若能够提供更多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项目,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及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提高普通话的技能,能够更好的提高农民工家长的素质,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也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2、从学校角度来说
  农民工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环境改善的重点。教師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接受知识的最大来源渠道就是老师上课的讲解,不像城市孩子还有课后辅导,家长讲解,辅导班培训以及网络媒体和书籍等等,那么农民工学校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至关重要,应该进行教学培训,根据农民工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水平,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师德提高,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的青少年,做好学生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琢磨这群孩子的独特心理状态,尽量给与学生尊重和关怀,最后,学校应该设立社会工作部,进行心理、升学教育咨询。他们自身所处的特殊环境导致信息与情感是受阻隔的状态,这种阻隔状态如果一直得不到疏解,那么便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的发展,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农民工学校中是非常需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群孩子的情感较为敏感,渴望建立长久而真诚的关系,又不被歧视,在此基础上,长期的学校社会工作的建立就十分的必要了;最后,学校以及社会工作部应该积极的为学生的升学就业问题提供可用的资源,并为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以及测评,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其规划将来,应该全面的考量个体的情况,然后由个体来决定怎样继续发展。
  3、从社会以及制度角度来说
  从社会方面讲,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偏见,影响到农民工子女心态发展。很多孩子非常敏感,极力表现自己家庭经济情况很好,表现自己非常崇尚北京的现代化生活,另一种表现就是极力排斥城市现代化生活,留恋乡村生活,对于"北京城市人"非常的排斥,认为自己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因此,消除偏见的方式就是沟通,互相了解,甚至理解。那么政府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都应该倡导类似于"成长向导"类的项目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更好的融合城市生活,也帮助城市更好的接纳农民工子女。从制度上来说,追根溯源,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是户籍制度问题,是城乡户口区别的问题。但如果中国将城乡户口壁垒彻底消除,将又会出现混乱,资源分配不公平又会在其他层面上出现,因此,我们可以采取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目前,农民工子女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制度问题,他们在城市中可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却很难进入北京的高中,要么是数额不小的借读费用难住了家长,要么就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根本分配不到农民工子女的身上。那么,针对这些,我们应该制定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其接受教育的连贯性稳定性,也方便学校对其教育程度进行管理。使其在现今教育制度中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建立专项发展教育基金或者专项教育发展助学金和贷款,以便有困难的家庭能够支付农民工子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J].中国农村观察,2009,(2).
  [2]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7).
  [3]谢建社,朱明,谢宇社.会转型视野中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升学难题探解--以珠三角城镇为例[J].教育导刊,2011,(1).
  [4]史柏年.中国文化与制度背景下社会工作本质的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作者简介:王丽婷(1987.2-),女,山东人,广州大学华软学院管理系教师,硕士学历。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总是从问题入手,因此营造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问题情境 创设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谓问题就是未解的疑难或矛盾,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
期刊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其中TiO2作为光催化剂的一种,不仅无毒、价廉、稳定、使用寿命长,而且还能被波长为380nm左右的近紫外光激发,在温和条件下完全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课题主要以TiO2光催化剂为研究基础,用玻璃纤维网作为负载基材,通过研究纯TiO2和改性Fe-TiO2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活性评价、稳定性考察,获得了一种高活性、操作简便、具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为了制备高活性光催化剂,该实验通过调节胶液组分比例、涂覆次数、焙烧条件等方法来找
脊柱图像量化是指从脊柱图像中测量脊柱的某些量化指标,例如,横断面脊柱图像量化需要从横断面脊柱图像中获取与硬膜囊或椎间盘相关的四个指标,其中包括硬膜囊中矢位直径(DSMD)、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椎间盘中矢位直径(IDMD)、以及椎间盘横截面积(IDCA)。脊柱图像量化指标的自动预测对脊柱计算机辅助诊断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疾病诊断、疗效评价、病理生理学研究、风险评估和生物力学建模等。目前,脊柱指标测量由临床医师手动进行,既费时又费力。而且繁琐的手动测量过程可能会导致其准确率的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心血管患病率逐年增加,当前我国患心血管病的人数约2.9亿,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房颤CAF)是一类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是导致中风、心衰、猝死的重要原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AF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借助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对AF疾病的心电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建立AF疾病的早期诊断模型,希望可以实现对AF疾病的早期预警,以减轻家庭和医疗机构的负担。
  本文选择了MIT-BIH AF数据库(静态数据库)、P
摘 要:司法裁判的正当性在理论上包含两个方面:裁判结果的可证成性与可接受性。然而,疑难复杂案件中,两者有时会产生激烈的冲突,法官会面临抉择的两难困境,在裁判结果的可证成性与可接受性发生冲突而不可兼顾的时候,法官应当选择判决结果的可证成性。  关键词:疑难案件 裁判结果 正当性 可证成性 可接受性  "泸州遗赠案"已逾十余载,但该案所引发的争议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相反,其却成为法学院民法
期刊
摘 要:公司法的核心就是公司资本制度与公司治理制度。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必备要件,是公司法的基石;公司治理制度是公司成立之后得以有效运行,是实现公司成立目的的必要保障。公司资本制度作为公司治理制度的前提,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是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现行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在减少注册资本方面的立法,从保护债权人的角度来看,仍然有值得改进、完善之处。  关键词:注册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现象逐年上升,农村征地补偿纠纷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土地征地补偿款主要包含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对于征地补偿款受领主体的认定与分配,村委会或村民组和村民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我国法律对征地补偿款分配的相关规定也过于概括。陈某诉某村委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一案,其关键在于陈某迁离甲村并转为非农业户后,诉争土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农民自身的个体行为特征来进行分析,以我国农民合作和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面临的环境为基础,描述了大农带动小农这一合作社形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之间的博弈行为,并且分析了这一合作形式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博弈论;合作社;大农;小农  一、理论基础  在合作社组建初期,大农往往是合作社的"中心签约人",因为只有当大农发现
期刊
摘 要: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公众日益增多的社会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我国政府全面转型的宏观背景,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领域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政府转型 公共服务  一、政府转型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期刊
摘 要:"角色冲突"是社会学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用实例来论证分析角色冲突在组织工作中的表现,透过现象分析事例中角色冲突发生的原因,并从自我认识、提高素质和角色应变这三个方面来完善角色。社会角色完善有利于领导干部在处理事务中,能够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事务的因果关系,进而做出科学决策。  关键词:角色冲突;表现;原因;角色完善  1985年1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当时的省委书记林若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