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通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分析、研究,认为产生畏惧心理的学生可分为五种类型:基础理论知识较差的后进型学生;基础不差但性格腼腆的内向型学生;自觉得基础能力远不如别人的自卑型学生;父母期望值比较高的压力型学生;学习认真但害怕困难的意志薄弱型学生。那怎样才能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呢?
  一、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消除畏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一些学生:课堂上他们沉默寡言、提心吊胆,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课外对作业无从下手,瞎编乱造,一抄了事,或者干脆不做;考试时害怕考不好,紧张得做不出平时会做的题。畏惧心理使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个别同学性格变得孤僻,脾气变得暴躁,认为自己前途一片黑暗,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害怕出现差错”。为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我经常对学生讲: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改错”,人就是在不断改错的过程中不断成熟的。那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消除畏惧呢?我认为应多鼓励,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激励他们潜在的积极性,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对学生要适时适地提出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并逐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相信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始终是“很棒”的。要经常与学生单独谈话,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多用类似“我觉得你的能力没有全部发挥”、“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很出色,为什么不展示出来”等激励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希望,让学生受到鼓舞,消除畏惧,增强信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消除畏惧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培养学生要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就不会畏惧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内驱力。它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探究数学。学习的兴趣是转瞬即逝的,要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接收和应变能力,还要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既让学生能品尝攀登的喜悦,又能把下一个知识点变成一个诱人的猎物,保证学生的兴趣每次都有新的增长点,以至“激情涌动,欲罢不能”、“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例如,以生活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巧设新课引入情境;列举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态度;列举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鼓励学生参与合作交流,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产生对数学的喜爱;教师对相关知识设疑、渐进,对例题设置必要的台阶或障碍,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精神,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联系数学史,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时代氛围,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开展“五分钟解题比赛”、“跟我学作图比赛”、“课堂提问小组积分竞赛”、“数学趣味题攻关”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三、培养习惯,增强毅力,消除畏惧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思考、会提问、会笔记、会“发现”。会思考是指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学生在理解数学各种定义、定理的基础上,把比较类似的概念加以类比、区分(如“半径”和“直径”、“圆心距”和“连心线”等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运用自如,久而久之形成这种思维活动的模式,养成会思考的习惯。会提问是指学生能够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积极向教师发问。这样我们既能及时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又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抄写教师的板书,而是要求学生整理听课中得到的知识,如教师的思维方法、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做笔记能促进大脑积极思考,使听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平日我们用经常性讲评和个别指导、课内督促和课外检查的办法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只要学生持之以恒,就会习以为常。“会发现”指的是寻找规律,启发学生积极去观察、分析、综合、概括问题、归纳结论,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我们可通过模仿性、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拓展学生思路。
  四、及时疏压,加强学生的自我疏导,帮助学生消除考试时的畏惧心理
  02级有位女班长叫王晓燕,平时数学成绩很好,120分的试卷经常能考110多分,但她在2005年中考中却只考了71分。我们分析的原因是考试时对自己要求太高,压力过大,造成解题时速度太快,导致许多不必要的失误。对难题心存畏惧,最终难的做不出,简单的做不对。由此可见,在考前老师必须及时地疏导学生压力,做好学生考前思想工作:第一,要学生清醒认识自己的水平,考试目标要比平时目标低一点;第二,让学生牢记难题并不难,简单题并不简单,难题,你不会大家都不会,简单题更要严格规范;第三,要学会放弃,难题要及时跳跃过去。
  总之,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变、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毫无畏惧的情境下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主动求知,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多方面考虑、综合把握,包括师生关系和课内外关系等。笔者主要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特点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为众多同行提供一些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性教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创新性教法 探讨  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布置
期刊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音乐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自身的魅力会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示人以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  无论是人们的歌唱还是人们演奏不同的乐器,优美动听、各具特色的旋律如青春的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过这么一句话: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进入人心
期刊
摘 要: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好数学,使学习更为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有效创设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在小学教学中,应让所有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有话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期刊
摘 要:当今,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在管理中巧用兵法,会提高管理效率。具体表现为:“人和”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攻心”是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计策”是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兵法 人和 攻心 计策  当今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就好像在进行一场场短兵相接的战争,战争就要讲究兵法之道,班主任在同学生打交道的战争中,同样要讲究兵
期刊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中学生的喜爱品。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佩带了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手机是一柄双刃剑,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利有弊。那么,中小学生究竟应不应该佩带手机进校园,一直以来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笔者认为教师要正确引领,让中小学生能抵制手机诱惑,远离手机。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我所带领的班级学生全部来自农村,他们在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
期刊
数学课程同其它课程一样,同样担负着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充分利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辩证因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我们不难找到许多具有辩证因素的例子。如整数与分数、加数与减数、乘数与除数、简易方程和算术等式、几何与代数等等,这些关系的对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既对立又统一。在进行小学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每个从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尤其对于我们薄弱的学校,学生基础好坏不一、参差不齐;生物学习中理解的东西较多,学生大多不喜欢背诵;几乎每班都有几个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愿望……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人意呢?经过几番思考,我从中得出,我们在教学中有很多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性 提
期刊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英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应立足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学生的种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学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