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大学生就业系列谈⑥
开篇语: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姜恩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曾任汽车系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学生教育、服务工作,拥有丰富的毕业生就业辅导经验
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一面是就业难,找不到能容身立足的工作;另一面却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岗位鲜有人问津。带着对这一困境的疑惑,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姜恩桥。
“就业难”是相对的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是相对的。”姜恩桥表示。现在大家都说找不到工作,但是在某些地区和行业,比如中西部地区、基层岗位等,都缺少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岗位其实也还是缺乏优秀的足以胜任的大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就业相对难的这种状况?姜恩桥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发展不平衡,大学生认为在直辖市等大城市工作会比在普通城市、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好、机会更多。但如果大学生真正扎根到中西部地区,就会发现那里其实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他强调“媒体以及周围人传达的信息、价值观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解决就业难问题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姜恩桥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次,高校还应注意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相结合,因为人才培养有一个滞后性,比如新设置的某个专业要四年或五年以后才有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设置专业、招生,进行人才培养。“这种需求是一种长远的、前瞻性的、战略性的市场需求,而不是短期的,比如作为北航来讲就是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国防的战略发展。如果以市场订单作比喻,那么这个订单应该是大订单、高层次的订单。”
学生自己及早、科学地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以专业为核心,设定一个积极的目标,最好是选择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不管就业还是创业都可以。“现在很多学生学习没有目标,动力不足,我想问题出在多个方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缺少对未来世界的了解和对职业的认知。所以大学生要做好本职工作,要跟市场、社会结合起来,多参加实习实践,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姜恩桥补充说。
坚持质量核心,重视创业教育
姜恩桥表示,做就业工作应首推“质量”。追求就业质量的背后其实是追求培养质量,就业质量是培养质量提升的一个体现,人才培养得好,学生就业对路,就业市场就会广阔,学生就能找到适合的岗位从而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因此,学校应该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将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培养环节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重大的战略需求结合起来,站在高起点上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我们会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但是我们也一直坚持人才培养最核心的东西——质量,这是一个传统,是我们几十年来最精髓的东西,要坚持,而不能三天两头地调整。”姜恩桥表示。
在坚持质量核心的同时,还要在其他方面进行优化,比如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我们学校在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有一定的优势,再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学校的专业特色,就设立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这两个实验班。”姜恩桥举例说。
“另外强调一点,学校要重视创新和创业教育。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高素质的、掌握高技术的青年人在选择创业时,需要有持续的创新做基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培养上的创新、就业指导上的创新和就业服务上的创新等。在学生的培养上,本科生的培养方针就是“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学校会从课程体系、实验与教学体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体系等各方面着手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于创业教育,姜恩桥强调,这不是让学生一毕业就创业,而是使他具备一颗创业之心,有创新的能力,以便在合适的时候有能力做出创业的举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有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创业意识启蒙,让学生知道,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创业;其次是创业信念的坚定,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念,让学生知道创业是一件要投入300%甚至500%力量的事情,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要克服;第三阶段是创业元素的积累,比如说开设一些创业方面的课程,进行创业知识的普及等等;然后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课程设置、考察评价体系等都要体现创新;最后,学生掌握了创新的能力,具备了创新的心,还需要有一个平台展示好的作品、好的想法,如创业计划、科技实践平台、科技作品竞赛等。“在北航有一个科技园,这个基地就是给学生提供这种平台的。”姜恩桥介绍。
基层工作:有必要、应主动
“基层工作覆盖的内容广一些,学生去基层锻炼,可能会更有利于他的发展。”姜恩桥这样认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普遍缺少在基层工作的历练和锻炼,基层工作会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即使你的工作单位是中央部委,也应该真正地到基层、到农村、到社区了解一线农村老百姓生活工作的状态。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即使没有机会深入基层,我们也会要求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包括跟村官所在的村结成‘红色1 1’等等,让学生接触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真实的基层工作环境。”
另外,农村工作很有必要,但对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着眼长远的行为。做村官、到社区工作,不应该是短期的、暂时的行为,而应该列为大学生长期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锻炼环节。“很多学生不了解农村、不适应农村,只是因为暂时没有更好的工作而被动地选择基层工作,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我要去农村锻炼,我要去农村寻找我需要的养分!’”
高校名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本科教育构建了以三级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标志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创新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等高素质人才选拔和培养新模式。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9%以上。
开篇语: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姜恩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曾任汽车系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学生教育、服务工作,拥有丰富的毕业生就业辅导经验
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一面是就业难,找不到能容身立足的工作;另一面却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岗位鲜有人问津。带着对这一困境的疑惑,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姜恩桥。
“就业难”是相对的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是相对的。”姜恩桥表示。现在大家都说找不到工作,但是在某些地区和行业,比如中西部地区、基层岗位等,都缺少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岗位其实也还是缺乏优秀的足以胜任的大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就业相对难的这种状况?姜恩桥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发展不平衡,大学生认为在直辖市等大城市工作会比在普通城市、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好、机会更多。但如果大学生真正扎根到中西部地区,就会发现那里其实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他强调“媒体以及周围人传达的信息、价值观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解决就业难问题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姜恩桥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次,高校还应注意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相结合,因为人才培养有一个滞后性,比如新设置的某个专业要四年或五年以后才有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设置专业、招生,进行人才培养。“这种需求是一种长远的、前瞻性的、战略性的市场需求,而不是短期的,比如作为北航来讲就是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国防的战略发展。如果以市场订单作比喻,那么这个订单应该是大订单、高层次的订单。”
学生自己及早、科学地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以专业为核心,设定一个积极的目标,最好是选择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不管就业还是创业都可以。“现在很多学生学习没有目标,动力不足,我想问题出在多个方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缺少对未来世界的了解和对职业的认知。所以大学生要做好本职工作,要跟市场、社会结合起来,多参加实习实践,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姜恩桥补充说。
坚持质量核心,重视创业教育
姜恩桥表示,做就业工作应首推“质量”。追求就业质量的背后其实是追求培养质量,就业质量是培养质量提升的一个体现,人才培养得好,学生就业对路,就业市场就会广阔,学生就能找到适合的岗位从而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因此,学校应该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将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培养环节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重大的战略需求结合起来,站在高起点上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我们会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但是我们也一直坚持人才培养最核心的东西——质量,这是一个传统,是我们几十年来最精髓的东西,要坚持,而不能三天两头地调整。”姜恩桥表示。
在坚持质量核心的同时,还要在其他方面进行优化,比如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我们学校在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有一定的优势,再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学校的专业特色,就设立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这两个实验班。”姜恩桥举例说。
“另外强调一点,学校要重视创新和创业教育。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高素质的、掌握高技术的青年人在选择创业时,需要有持续的创新做基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培养上的创新、就业指导上的创新和就业服务上的创新等。在学生的培养上,本科生的培养方针就是“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学校会从课程体系、实验与教学体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体系等各方面着手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于创业教育,姜恩桥强调,这不是让学生一毕业就创业,而是使他具备一颗创业之心,有创新的能力,以便在合适的时候有能力做出创业的举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有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创业意识启蒙,让学生知道,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创业;其次是创业信念的坚定,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念,让学生知道创业是一件要投入300%甚至500%力量的事情,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要克服;第三阶段是创业元素的积累,比如说开设一些创业方面的课程,进行创业知识的普及等等;然后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课程设置、考察评价体系等都要体现创新;最后,学生掌握了创新的能力,具备了创新的心,还需要有一个平台展示好的作品、好的想法,如创业计划、科技实践平台、科技作品竞赛等。“在北航有一个科技园,这个基地就是给学生提供这种平台的。”姜恩桥介绍。
基层工作:有必要、应主动
“基层工作覆盖的内容广一些,学生去基层锻炼,可能会更有利于他的发展。”姜恩桥这样认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普遍缺少在基层工作的历练和锻炼,基层工作会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即使你的工作单位是中央部委,也应该真正地到基层、到农村、到社区了解一线农村老百姓生活工作的状态。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即使没有机会深入基层,我们也会要求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包括跟村官所在的村结成‘红色1 1’等等,让学生接触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真实的基层工作环境。”
另外,农村工作很有必要,但对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着眼长远的行为。做村官、到社区工作,不应该是短期的、暂时的行为,而应该列为大学生长期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锻炼环节。“很多学生不了解农村、不适应农村,只是因为暂时没有更好的工作而被动地选择基层工作,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我要去农村锻炼,我要去农村寻找我需要的养分!’”
高校名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本科教育构建了以三级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标志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创新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等高素质人才选拔和培养新模式。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