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然而,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一些老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表面繁荣的个性化阅读现象下,渐渐暴露出了一种把文本边缘化、甚至悖逆文本、空洞化文本的“误读”现象。这样的误读决非是应予嘉赏的误读,并非是有创造力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63-001
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教师放手,张扬学生的“个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变成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教师反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走进了“个性化阅读”的误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与深思。
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自从“雪融化了是春天”这一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经典案例让教师们耳熟能详后,有的教师甚至不敢否定学生的答案,生怕被扣上一顶不尊重学生独特见解的帽子。教师往往成了观众,对谁对什么问题都是满脸微笑,老师在学生心中成了一个最大的哑谜。事实上,学生真正的、有效的阅读方式不多,个性化的感悟也很少,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在全身心地投入,在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入中,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精辟的表述往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课堂提倡学生自主,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是说学生的一切体验都没有错误。在解读文本时,学生的阅读体验可能存在偏差,甚至见解偏激,这在学习过程中是正常的,真实的。关键是我们不能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视学生的认识偏差,要把学生认识的差异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在阅读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在对话、交流、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学生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个性多元的阅读,的确给当代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景象,但在我看来这只是表面的、虚假的繁荣。就目前的阅读教学来说,老师都遵循着一个模式,认为学生运用的阅读方法越多、说得越离奇就越有“个性”,这样就有了“狼比老山羊聪明”、“要学习狐狸的有心计”等一些偏离价值取向的所谓个性化的感悟。确实,创新、创造离不开求异,但是并非所有猎奇都是创新,并非所有求异都是创造。标新立异的勇气与尊重文本整体性的阅读理解毕竟是两码事,不加区分的交口称赞无助于学生高尚纯正的言语人格的养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必要的点拨、辨析、引导、鉴别、纠偏还是要的。
一位教师在执教《三袋麦子》时受到了同行的好评,原因是许多教师会把“你最喜欢谁”这个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尾声。而这节课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师:同学们有的喜欢小猪的憨厚,有的喜欢小牛的节俭,有的喜欢小猴的聪明,可你知道土地爷爷最喜欢谁呢?
学生再次阅读后开始交流:
学生A:从图上可以看出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因为他把手放在小猴的头上笑得最开心。
学生B: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因为土地爷爷见到小猪憨厚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见到小牛点点头夸奖小牛节俭,见到小猴,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师:那你知道土地爷爷为什么最喜欢小猴吗?
学生纷纷发表观点,教室里掌声阵阵,在交流碰撞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孩子们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但还要让他们明白谁的做法最好。这位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们从土地爷爷的眼中找到了审美标准。
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课堂。一节语文课离开了老师精练规范的表达和独具匠心的引导,氛围再好,也只能是一堂残缺的语文课。
二、“喜欢哪节就学哪节”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喜欢哪节就学哪节?”“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种说法之所以得到认同,是因为它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教师用好教材的最佳策略。但在操作中值得思考的是:那些学生不喜欢的内容该不该重视?由于学生的兴趣经历等的不同,有些教材内容虽然优美,但学生不一定喜欢,这样的内容难道可以不学吗?因此,学生学习了自己喜欢的内容后,不是学习活动的结束。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在同学间互相交流,相互感染,完成其他部分内容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解读”课文——“选择你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这段内容吧!”于是课堂上异彩纷呈,有的当表演家,有的当播音员,有的当画家。如果作为课后对内容的升华或者一堂语文活动课还说得过去,但如果放在学生对课文理解之初或者缺乏一些共性问题的统领,那是不太适宜的,我们的母语教学是植根于生活的、流淌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学科,其丰富性、多彩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还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
课堂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对话存在于读者(教师、学生)、作者、文本等等多种要素之间。多种要素的复合规范下,读者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读者不是至高无上的上帝,读者不可以自恋,甚至自我膜拜。文本是有疆界的,无视文本疆界、漠视文本客观性的误读,并不是创造,而是滥造;阅读教学也是有边界的,它应回归到文本自足空间,否则语文的阅读课就异化成别的什么课了。因此“个性化阅读”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不是自由化,是一定理论和规律下双方个性的张扬与统一。
最后我们再来看课标中的这段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这一段话中我们明确:阅读是学生在一定环境下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不是教师帮他读;明确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并没有否定“珍视”文本既定和教师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也是根本不能否定的)以及教师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误解”新课标,切不可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63-001
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教师放手,张扬学生的“个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变成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教师反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走进了“个性化阅读”的误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与深思。
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自从“雪融化了是春天”这一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经典案例让教师们耳熟能详后,有的教师甚至不敢否定学生的答案,生怕被扣上一顶不尊重学生独特见解的帽子。教师往往成了观众,对谁对什么问题都是满脸微笑,老师在学生心中成了一个最大的哑谜。事实上,学生真正的、有效的阅读方式不多,个性化的感悟也很少,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在全身心地投入,在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入中,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精辟的表述往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课堂提倡学生自主,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是说学生的一切体验都没有错误。在解读文本时,学生的阅读体验可能存在偏差,甚至见解偏激,这在学习过程中是正常的,真实的。关键是我们不能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视学生的认识偏差,要把学生认识的差异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在阅读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在对话、交流、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学生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个性多元的阅读,的确给当代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景象,但在我看来这只是表面的、虚假的繁荣。就目前的阅读教学来说,老师都遵循着一个模式,认为学生运用的阅读方法越多、说得越离奇就越有“个性”,这样就有了“狼比老山羊聪明”、“要学习狐狸的有心计”等一些偏离价值取向的所谓个性化的感悟。确实,创新、创造离不开求异,但是并非所有猎奇都是创新,并非所有求异都是创造。标新立异的勇气与尊重文本整体性的阅读理解毕竟是两码事,不加区分的交口称赞无助于学生高尚纯正的言语人格的养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必要的点拨、辨析、引导、鉴别、纠偏还是要的。
一位教师在执教《三袋麦子》时受到了同行的好评,原因是许多教师会把“你最喜欢谁”这个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尾声。而这节课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师:同学们有的喜欢小猪的憨厚,有的喜欢小牛的节俭,有的喜欢小猴的聪明,可你知道土地爷爷最喜欢谁呢?
学生再次阅读后开始交流:
学生A:从图上可以看出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因为他把手放在小猴的头上笑得最开心。
学生B: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因为土地爷爷见到小猪憨厚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见到小牛点点头夸奖小牛节俭,见到小猴,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师:那你知道土地爷爷为什么最喜欢小猴吗?
学生纷纷发表观点,教室里掌声阵阵,在交流碰撞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孩子们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但还要让他们明白谁的做法最好。这位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们从土地爷爷的眼中找到了审美标准。
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课堂。一节语文课离开了老师精练规范的表达和独具匠心的引导,氛围再好,也只能是一堂残缺的语文课。
二、“喜欢哪节就学哪节”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喜欢哪节就学哪节?”“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种说法之所以得到认同,是因为它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教师用好教材的最佳策略。但在操作中值得思考的是:那些学生不喜欢的内容该不该重视?由于学生的兴趣经历等的不同,有些教材内容虽然优美,但学生不一定喜欢,这样的内容难道可以不学吗?因此,学生学习了自己喜欢的内容后,不是学习活动的结束。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在同学间互相交流,相互感染,完成其他部分内容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解读”课文——“选择你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这段内容吧!”于是课堂上异彩纷呈,有的当表演家,有的当播音员,有的当画家。如果作为课后对内容的升华或者一堂语文活动课还说得过去,但如果放在学生对课文理解之初或者缺乏一些共性问题的统领,那是不太适宜的,我们的母语教学是植根于生活的、流淌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学科,其丰富性、多彩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还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
课堂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对话存在于读者(教师、学生)、作者、文本等等多种要素之间。多种要素的复合规范下,读者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读者不是至高无上的上帝,读者不可以自恋,甚至自我膜拜。文本是有疆界的,无视文本疆界、漠视文本客观性的误读,并不是创造,而是滥造;阅读教学也是有边界的,它应回归到文本自足空间,否则语文的阅读课就异化成别的什么课了。因此“个性化阅读”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不是自由化,是一定理论和规律下双方个性的张扬与统一。
最后我们再来看课标中的这段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这一段话中我们明确:阅读是学生在一定环境下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不是教师帮他读;明确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并没有否定“珍视”文本既定和教师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也是根本不能否定的)以及教师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误解”新课标,切不可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