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轻的中国融资渠道“融道网”(ROADOOR.COM)的创始人、总经理周汉将名片递给我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词:“此地无银三百两,找钱就上融道网”。这不就告诉人们,他那里是没有铜钿银子的,但是,如果你要找钱就上他们的“融道网”吧!他们专做融资,而且不收取客户任何费用。那为什么不直接说“融资网”,而要用“融道网”呢?周汉有点无可奈何地告诉我说:尽管上海市政府所属的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已经将“融道网”企业列为唯一认可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但是有关工商事务的机构,还是认为对民营企业不能开放这个“资”字!
国家颁发了“36条”之后,去年又出台了“新36条”。民营经济可以冲破融资、资本市场的禁区,为什么政策不能落实到底?政府不是一直呼吁社会各界一起来解决、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吗?周汉笑笑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是尽人所知。殊不知,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更难,难在连自己企业的经营业务都不能公开亮出,好不尴尬!
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周汉说,“融道网·中国融资渠道”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门从事金融信息服务业的互联网企业,主要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类服务,在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精准便捷的融资对接沟通平台。其实,周汉在同济大学攻读的是建筑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十几年的融资经历中,他发现,解决了中国50%的税收、60%的GDP、75%的城镇人口就业的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却处于一个绝对弱势的地位。他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中小企业信用差、抗风险能力弱,而是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企业间的对接渠道不通畅。所以他和他的伙伴们就创设了这样一个平台,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周汉分析认为,一方面,对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客户、大项目的业务拓展渠道不同,他们具有地域上的分散性和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另一方面,针对金融机构某一具体的业务人员,他可能熟悉或擅长某几个行业、业态和信贷产品,但由于其业务渠道有限和营销方式单一,他们无法大量地推广和规模化地开展自己熟悉的业务。通俗地说,也就是金融机构缺乏便利的、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能够批量获得自己目标客户的渠道,这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再回到中小企业这边说,他们急需融资,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全面了解具体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难以有针对性地找到真正了解其行业特点和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业务人员,这就造成了融资过程成本极高、成功率极低的状况,也就是“融资难”。因此,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畅通融资渠道是关键因素之一。
谈到什么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矛盾时,周汉说,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及其日益增长的融资贷款需求,与企业和金融机构两者之间落后的融资沟通渠道,这是其中的主要矛盾。企业与金融机构从开始接洽,到沟通、考察、谈判再到放贷,这个过程的对接不精准,周期太长,成本过高,成功率非常低。这就是融资难的具体表现。
针对传统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融道网”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搭建了一个融资供求信息高效率、低成本的平台,沟通了银企对接的渠道。截至2011年6月底,已经有100多家银行在“融道网”注册,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大行,以及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此外,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融道网”注册并发布信贷信息。注册会员总共超过11000人,其中银行信贷员达4200多人。大量融资机构及其业务人员入驻“融道网”,这就使中小企业不必再一家一家地去跑银行,他们只要上网键入关键字搜索,就可以精准地筛选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银行贷款产品和服务人员,并对贷款金额、利率、担保条件等进行比较,优中选优。中小企业还可以在第一时间拨打“融道网”提供的400热线电话,直接联系熟悉自己所属行业的银行信贷员,找到“最懂你的人”,从而大大减少了“跑贷款”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融道网”是靠向金融机构收取广告费、信息服务费等维持自己的运营,而中小企业获得“融道网”的服务,却是完全免费的。
促进金融业服务提升
周汉说,除了便捷中小企业之外,对于银行来说,“融道网”则提供了一个高效、低成本、批量化的业务渠道。同样的,银行的信贷员也无需像以前那样盲无目的地“跑街”找客户,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中小企业在“融道网”发布自己的融资需求,银行信贷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大批量开拓自己所熟悉的业务,提高业务的成功率。“融道网”的出现,将传统的“金融机构挑客户”转变为“客户挑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面对的不再是金融机构,而是金融机构业务人员。这改变了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面前所处的传统弱势地位。这种状况的改变,使被中小企业选中的银行业务人员更了解那些企业或行业,因此他们可以写出高质量的贷审报告,由此也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另一方面,如果某一信贷员服务水平欠佳,他们有可能随时被中小企业炒鱿鱼换掉。
周汉告诉我,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信贷员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也发现,虽然中小企业规模小,融资额度较小,然而对他们来说,银行具有议价能力较强(贷款利率较高)、衍生业务多、客户群庞大、客户忠诚度高的特点,即使在最容易被人诟病的风险问题上,坏账率也并不高。尤其是在目前银行准备金率创下了21.5%纪录,银行贷款额度减少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业务更是银行提高利润率和业绩水平的最好途径。
可以说,“融道网”在客观上还推动了金融业内部的竞争和市场化进程,改变了银行的信贷结构,促进了金融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社会总融资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提升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水平、另外,“融道网”立足上海,但服务的是全国的中小企业,这也大大增强了上海金融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公益平台获得社会认可
左手牵着中小企业,右手拉着金融机构,就像同时托着两个朋友,“融道网”让银企双赢。“融道网”自2010年6月正式上线以来,短时间内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8月6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会长王新奎莅临”融道网“参观指导,对“融道网”“融资渠道创新”、“破解融资难”给予高度肯定,称“融道网”是典型的“服务提供方式创新”。
2010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对“融道网”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称,“融道网创新融资平台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融道网融资平台有助于提升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水平”,“融道网融资平台有助于增强上海金融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
周汉说,由于我们这个平台的公益性和对中小企业服务融资的直接促进性,“融道网”已经成为上海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各项实事的主力合作伙伴,成为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唯一的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指定网络平台、浦东新区团委青年创业合作平台、“奉贤金融网”合作融资信息平台、宝山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唯一合作伙伴等。“融道网”还承办了2010年上海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解读暨服务机构交流会”,主办了2011 “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业企业家高峰论坛”,并参与浦东金融局、上海银行银政合作项目(投入2亿资金,建立银政风险共担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新增50亿元),还参与编写了上海市经信委主编的《2011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指引》。
我们获悉,作为“融道网”的CEO,周汉不仅在第一财经电视《谁来一起午餐》中获胜,他的论文《融资B2C(BANK TO CUSTOMER)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还在《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渣打银行主办的“2010 预言与奇迹—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奖评选”活动中获最佳征文奖,并当选上海市信息服务行业协会金融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浦东青联委员。
融资难,
免费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更难
周汉和他的伙伴们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使银企双赢,并获得社会认可,应该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他忽然感慨:“融资难,免费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更难。”此话怎讲?原来,这样大好的事情还面临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局面。
周汉说,首先是公司名称上不能出现“金融”、“融资”、“贷款”等字样,这样一来,公司“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性质就难以充分体现,业务开拓受到很大限制。其次是营业执照上不能写明真正的营业范围。“融道网”的业务就是搭建融资贷款信息服务平台,但这种业务范围却不能在营业执照上用文字表述。他们到《新闻晨报》等媒体去刊登广告,媒体要他们拿出写有“金融”、“融资”、“贷款”等字样的营业执照,没有这样的执照,就无法在媒体上投放广告。
作为媒体记者,我完全理解周汉的心情。这种兼具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平台,如果不能广而告之,就意味着无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了解和使用,也就难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融资困难。国家的政策“新36条”说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在真正落实的时候显得那样软弱?为什么许多事情都在大张旗鼓地行使,而某些部门还是要用“一字一纸”去管卡?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我们不禁要大声呐喊:“融道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谁来解决“融道网”的名正言顺问题?
(本文作者系《解放日报》高级编辑
国家颁发了“36条”之后,去年又出台了“新36条”。民营经济可以冲破融资、资本市场的禁区,为什么政策不能落实到底?政府不是一直呼吁社会各界一起来解决、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吗?周汉笑笑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是尽人所知。殊不知,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更难,难在连自己企业的经营业务都不能公开亮出,好不尴尬!
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周汉说,“融道网·中国融资渠道”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门从事金融信息服务业的互联网企业,主要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类服务,在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精准便捷的融资对接沟通平台。其实,周汉在同济大学攻读的是建筑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十几年的融资经历中,他发现,解决了中国50%的税收、60%的GDP、75%的城镇人口就业的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却处于一个绝对弱势的地位。他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中小企业信用差、抗风险能力弱,而是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企业间的对接渠道不通畅。所以他和他的伙伴们就创设了这样一个平台,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周汉分析认为,一方面,对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客户、大项目的业务拓展渠道不同,他们具有地域上的分散性和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另一方面,针对金融机构某一具体的业务人员,他可能熟悉或擅长某几个行业、业态和信贷产品,但由于其业务渠道有限和营销方式单一,他们无法大量地推广和规模化地开展自己熟悉的业务。通俗地说,也就是金融机构缺乏便利的、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能够批量获得自己目标客户的渠道,这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再回到中小企业这边说,他们急需融资,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全面了解具体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难以有针对性地找到真正了解其行业特点和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业务人员,这就造成了融资过程成本极高、成功率极低的状况,也就是“融资难”。因此,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畅通融资渠道是关键因素之一。
谈到什么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矛盾时,周汉说,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及其日益增长的融资贷款需求,与企业和金融机构两者之间落后的融资沟通渠道,这是其中的主要矛盾。企业与金融机构从开始接洽,到沟通、考察、谈判再到放贷,这个过程的对接不精准,周期太长,成本过高,成功率非常低。这就是融资难的具体表现。
针对传统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融道网”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搭建了一个融资供求信息高效率、低成本的平台,沟通了银企对接的渠道。截至2011年6月底,已经有100多家银行在“融道网”注册,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大行,以及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此外,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融道网”注册并发布信贷信息。注册会员总共超过11000人,其中银行信贷员达4200多人。大量融资机构及其业务人员入驻“融道网”,这就使中小企业不必再一家一家地去跑银行,他们只要上网键入关键字搜索,就可以精准地筛选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银行贷款产品和服务人员,并对贷款金额、利率、担保条件等进行比较,优中选优。中小企业还可以在第一时间拨打“融道网”提供的400热线电话,直接联系熟悉自己所属行业的银行信贷员,找到“最懂你的人”,从而大大减少了“跑贷款”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融道网”是靠向金融机构收取广告费、信息服务费等维持自己的运营,而中小企业获得“融道网”的服务,却是完全免费的。
促进金融业服务提升
周汉说,除了便捷中小企业之外,对于银行来说,“融道网”则提供了一个高效、低成本、批量化的业务渠道。同样的,银行的信贷员也无需像以前那样盲无目的地“跑街”找客户,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中小企业在“融道网”发布自己的融资需求,银行信贷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大批量开拓自己所熟悉的业务,提高业务的成功率。“融道网”的出现,将传统的“金融机构挑客户”转变为“客户挑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面对的不再是金融机构,而是金融机构业务人员。这改变了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面前所处的传统弱势地位。这种状况的改变,使被中小企业选中的银行业务人员更了解那些企业或行业,因此他们可以写出高质量的贷审报告,由此也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另一方面,如果某一信贷员服务水平欠佳,他们有可能随时被中小企业炒鱿鱼换掉。
周汉告诉我,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信贷员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也发现,虽然中小企业规模小,融资额度较小,然而对他们来说,银行具有议价能力较强(贷款利率较高)、衍生业务多、客户群庞大、客户忠诚度高的特点,即使在最容易被人诟病的风险问题上,坏账率也并不高。尤其是在目前银行准备金率创下了21.5%纪录,银行贷款额度减少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业务更是银行提高利润率和业绩水平的最好途径。
可以说,“融道网”在客观上还推动了金融业内部的竞争和市场化进程,改变了银行的信贷结构,促进了金融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社会总融资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提升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水平、另外,“融道网”立足上海,但服务的是全国的中小企业,这也大大增强了上海金融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公益平台获得社会认可
左手牵着中小企业,右手拉着金融机构,就像同时托着两个朋友,“融道网”让银企双赢。“融道网”自2010年6月正式上线以来,短时间内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8月6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会长王新奎莅临”融道网“参观指导,对“融道网”“融资渠道创新”、“破解融资难”给予高度肯定,称“融道网”是典型的“服务提供方式创新”。
2010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对“融道网”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称,“融道网创新融资平台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融道网融资平台有助于提升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水平”,“融道网融资平台有助于增强上海金融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
周汉说,由于我们这个平台的公益性和对中小企业服务融资的直接促进性,“融道网”已经成为上海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各项实事的主力合作伙伴,成为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唯一的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指定网络平台、浦东新区团委青年创业合作平台、“奉贤金融网”合作融资信息平台、宝山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唯一合作伙伴等。“融道网”还承办了2010年上海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解读暨服务机构交流会”,主办了2011 “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业企业家高峰论坛”,并参与浦东金融局、上海银行银政合作项目(投入2亿资金,建立银政风险共担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新增50亿元),还参与编写了上海市经信委主编的《2011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指引》。
我们获悉,作为“融道网”的CEO,周汉不仅在第一财经电视《谁来一起午餐》中获胜,他的论文《融资B2C(BANK TO CUSTOMER)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还在《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渣打银行主办的“2010 预言与奇迹—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奖评选”活动中获最佳征文奖,并当选上海市信息服务行业协会金融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浦东青联委员。
融资难,
免费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更难
周汉和他的伙伴们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使银企双赢,并获得社会认可,应该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他忽然感慨:“融资难,免费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更难。”此话怎讲?原来,这样大好的事情还面临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局面。
周汉说,首先是公司名称上不能出现“金融”、“融资”、“贷款”等字样,这样一来,公司“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性质就难以充分体现,业务开拓受到很大限制。其次是营业执照上不能写明真正的营业范围。“融道网”的业务就是搭建融资贷款信息服务平台,但这种业务范围却不能在营业执照上用文字表述。他们到《新闻晨报》等媒体去刊登广告,媒体要他们拿出写有“金融”、“融资”、“贷款”等字样的营业执照,没有这样的执照,就无法在媒体上投放广告。
作为媒体记者,我完全理解周汉的心情。这种兼具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平台,如果不能广而告之,就意味着无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了解和使用,也就难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融资困难。国家的政策“新36条”说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在真正落实的时候显得那样软弱?为什么许多事情都在大张旗鼓地行使,而某些部门还是要用“一字一纸”去管卡?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我们不禁要大声呐喊:“融道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谁来解决“融道网”的名正言顺问题?
(本文作者系《解放日报》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