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通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我们尝试归纳出自主学习的特点: 1.其对象是学生以学习过程为监控对象。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制订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策略及能力训练。2.其能力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培养过程中,不光要训练学生对策略、方法的调控,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责任心、恒心等非认知因素的训练。
一、激趣为前提,唤醒自主意识
导入激趣。巧妙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情感,产生的强烈的心理冲动将使其迅速进入最佳状态。可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或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或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或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通过各种方式,因文而异地灵活导入。
活动诱趣。寓教于乐的趣味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而活跃了课堂自主学习的气氛。
结语延趣。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无意注意优于有意注意。因此,要善始善终,精心设计结语,使学生不致因为课文的学完而有所松弛,思维的火花能通过那些富有挑战性而又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话题被再度点燃,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延续,主题得到了完美的深化和升华。
二、导标为基础,培养自主精神
教师提出目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为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提出明确目标。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方面提出要求,还应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方向性。
学生提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是个体活动,个体都具有特殊性,学习能力不同,知识面不同,学习习惯不同,都要求学生以教师提出的要求为方向,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师生讨论共同提出目标。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局限性,就要求教师有辅助行动,师生共同讨论,制定适合学生自身需要的学习目标,少走弯路。
三、导法为条件,提高自主水平
“教是为了不教”。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努力掌握学法,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
适当传授。教师要把预习、上课、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计划制定等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效率会相应提高。1.让学生掌握会阅读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二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同时脑子里要迅速地形成一定的意象,进而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意图;三要让学生反复去读,多种形式去读,让学生明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让学生掌握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学生学会了对生字词注音,对解释进行批注,对段落序号进行标示,对重点或不理解的词句圈画,对感悟的地方进行批语,对学生自学有很大作用。3.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生疑、质疑,引导观察,听讲,提出见解,主动求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方法寻找问题,放手猜想和提出假设,全面辨证思考问题,相互研讨,寻找规律,使思维灵活而有创造性。
重在示范。西德教育家根舍提倡“范例教育”,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隐含着基础因素和本质因素的典型范例作为教学重要内容,可使学生掌握到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典型带一般,由特殊见普遍。教师可先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一个重点语段,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把它作为范例,要求学生在学习大体相同的语境时去运用它。
相机点拨。叶圣陶说过:“方法的指导不全盘给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偶然出现的、需要点拨的即时给予点拨,它不是事先安排好的,需要教师很高的机智,善于发现、把握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当学生学习一时陷入困境时,教师应“雪中送炭”指点迷津,学生可能就会茅塞顿开,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且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一旦获解还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愉悦感。而教师则不应该满足于这种表面现象,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在坦途中设置一点奇险,引而不发,留有充分余地给学生思考探索,使他们收到掌握知识与学法双重效益。当学生“学有所得”时,宜采用“寻根溯源”,让做得最好最快的学生谈谈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研讨、整理,删除枝节,用尽量准确的几个词语概括解决问题的步骤,得出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责编钟岚)
我们尝试归纳出自主学习的特点: 1.其对象是学生以学习过程为监控对象。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制订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策略及能力训练。2.其能力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培养过程中,不光要训练学生对策略、方法的调控,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责任心、恒心等非认知因素的训练。
一、激趣为前提,唤醒自主意识
导入激趣。巧妙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情感,产生的强烈的心理冲动将使其迅速进入最佳状态。可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或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或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或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通过各种方式,因文而异地灵活导入。
活动诱趣。寓教于乐的趣味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而活跃了课堂自主学习的气氛。
结语延趣。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无意注意优于有意注意。因此,要善始善终,精心设计结语,使学生不致因为课文的学完而有所松弛,思维的火花能通过那些富有挑战性而又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话题被再度点燃,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延续,主题得到了完美的深化和升华。
二、导标为基础,培养自主精神
教师提出目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为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提出明确目标。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方面提出要求,还应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方向性。
学生提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是个体活动,个体都具有特殊性,学习能力不同,知识面不同,学习习惯不同,都要求学生以教师提出的要求为方向,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师生讨论共同提出目标。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局限性,就要求教师有辅助行动,师生共同讨论,制定适合学生自身需要的学习目标,少走弯路。
三、导法为条件,提高自主水平
“教是为了不教”。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努力掌握学法,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
适当传授。教师要把预习、上课、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计划制定等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效率会相应提高。1.让学生掌握会阅读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二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同时脑子里要迅速地形成一定的意象,进而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意图;三要让学生反复去读,多种形式去读,让学生明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让学生掌握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学生学会了对生字词注音,对解释进行批注,对段落序号进行标示,对重点或不理解的词句圈画,对感悟的地方进行批语,对学生自学有很大作用。3.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生疑、质疑,引导观察,听讲,提出见解,主动求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方法寻找问题,放手猜想和提出假设,全面辨证思考问题,相互研讨,寻找规律,使思维灵活而有创造性。
重在示范。西德教育家根舍提倡“范例教育”,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隐含着基础因素和本质因素的典型范例作为教学重要内容,可使学生掌握到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典型带一般,由特殊见普遍。教师可先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一个重点语段,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把它作为范例,要求学生在学习大体相同的语境时去运用它。
相机点拨。叶圣陶说过:“方法的指导不全盘给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偶然出现的、需要点拨的即时给予点拨,它不是事先安排好的,需要教师很高的机智,善于发现、把握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当学生学习一时陷入困境时,教师应“雪中送炭”指点迷津,学生可能就会茅塞顿开,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且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一旦获解还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愉悦感。而教师则不应该满足于这种表面现象,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在坦途中设置一点奇险,引而不发,留有充分余地给学生思考探索,使他们收到掌握知识与学法双重效益。当学生“学有所得”时,宜采用“寻根溯源”,让做得最好最快的学生谈谈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研讨、整理,删除枝节,用尽量准确的几个词语概括解决问题的步骤,得出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