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城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位相比,与国外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园区相比,我国城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仍处于初、中级阶段,还存在文化产业增长与所在城市相脱离、功能定位重叠、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本文对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化;创意;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但总体看,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快,目前全国大约有不下300个文化产业园。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各城市形成集聚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成都等城市纷纷依托各自的人才、资源、区位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例,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立于2008年8月,组建了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目前,集团总资产已达27亿元,旗下子公司6个,注册资本总规模达2.75亿元。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园区实际规划面积已达60平方公里。园区先后启动了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加大了公共基础建设力度,拉开了文物保护利用新序幕。先后投入7100多万元维修了颜庙复圣殿、孔庙大成殿、孔府西路、少昊陵等文保工程;投资8亿多元建设了孔子文化会展中心,该项目占地1000亩;为大中轴线的形成,投资近2亿元规划建设了明故城区与曲阜新区紧密连接的大成桥。
二、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问题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文化发展平台的建设,还可以促进旧城区的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推进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需大力建设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然而,当前许多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使得文化产业园区无法发挥应用的作用。
(一)园区的文化产业增长与所在城市相脱离
许多城市将发展文化产业完全寄托在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上。如果文化产业园区的主导型产业和核心型企业属于高科技的大型文化工业,而所在城市又缺乏相应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技术支撑,那么,
文化产业同区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扩散效应所形成的乘数效应就难以在园区内实现,甚至会引起园区的文化产业增长与所在城市相脱离,使园区变成独立于城市的“孤岛”。目前,除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长沙等少数几个城市之外,其它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GDP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诸多园区的发展流于形式,面临“有园无业”的窘境。
(二)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集群特征不明显
各地政府希望抓住国家文化产业改革的难得契机,推动本地區文化产业发展,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园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相互协调和长远规划,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导致园区同质化严重,集群特征不明显。产业聚集理论表明:靠近资源地是一个产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的一个有利的区位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资源优势只是潜在优势,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民族特色、宗教文化都对全国乃至全球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然而许多地区未能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忽视本地实际条件,盲目追求“名头”和跟风,无法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鲜明特色和区域品牌。
(三)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关联效应
不少城市文化产业园产业构成与分布不合理,特别是上下游产业缺乏产业配套与协作,相关辅助机构和服务组织不完善,难以形成互补性强的产业链,因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很多园区仅仅是企业的集聚地、产品的集散地,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产品单一,收入来源少,企业群之间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网络和系统集成还未充分实现。产业集群的集中度不高,集群系统的产业张力和辐射力不强,园区基地空间聚集程度不高,缺乏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缺乏区域性优势集群的支撑。
三、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策
(一)运用城市的优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
1、城市发达的产业经济基础
城市实体经济的发达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提供了先机,文化创意产业与园区建设要在一定规模的产业经济条件下,才有建设的意义。其一,文化创意园建设要有一定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来保障。其二,文化创意园要有突出的中心城市。一个市域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使这一市域形成一个中心城市,这一中心城市起的作用是总部效应,他能把这一区域的创意与设计功能进行集聚以服务于全市,并从中起到规模节约。
2、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是既要有文化也要有创意。文化是基础,只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才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也只有一定的文化与外界相通相承才会使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有一种共识基础上的接受。城市有史以来就是“有容乃大”,让城市成为各种人员来往的广大地域的中枢,并逐渐成就其文化的历史积淀。
(二)重视服务平台构建
产业链建设是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服务平台服务于产业链结点企业,是留住企业的关键,也决定着产业链建设的成败。服务平台主要是保证园区资金、人才以及信息的良性流动,为产业链结点企业提供资金、人才以及信息方面的服务。服务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一是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引入金融服务组织,为园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股权交易、政府基金申请等投融资方式。二是建立人才服务平台,通过引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以及人才托管等服务。三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是园区管理者与园区内企业以及园区内企业之间互动的平台。园区内企业可以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产品信息,也可以获取其他企业信息或行业政策等公共信息,园区管理者也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网上管理端口,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三)发展新兴文化,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
要牢固树立“创意为王、科技为核”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和文化相互促进的作用,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增强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升级。要优先引进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新兴媒体入驻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鼓励发展手机出版、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游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兴传播载体,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区。
(四)打造文化产业园区的产业链,发挥文化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壮大文化产业集群,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规模扩张的集聚效应和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发展的雁阵效应,是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设想和归宿。一方面,必须利用园区内文化资源的禀赋,明确园区定位。发展自身特色,避免同一个城市内的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的出现,增强园区生命力。第二,园区内产业链的构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第三,要有灵活的管理机制。因为文化产业园区各个企业之间的固定资产较少,企业的流动性较差,对于产业集群的挑战性也较大。对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入园规制,从源头阻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同时也要加强入园后的管理机制,及时惩处和淘汰不遵守规制的企业,使得园区内各企业始终保持发展活力,增强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我们应当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园区建设,同时重视服务平台构建,加强园区产业链整合能力建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引导园区和基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何一飞.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研究[D].产业经济学:长安大学,2008.
[2]孙杰.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J].流行色,2013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化;创意;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但总体看,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快,目前全国大约有不下300个文化产业园。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各城市形成集聚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成都等城市纷纷依托各自的人才、资源、区位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例,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立于2008年8月,组建了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目前,集团总资产已达27亿元,旗下子公司6个,注册资本总规模达2.75亿元。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园区实际规划面积已达60平方公里。园区先后启动了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加大了公共基础建设力度,拉开了文物保护利用新序幕。先后投入7100多万元维修了颜庙复圣殿、孔庙大成殿、孔府西路、少昊陵等文保工程;投资8亿多元建设了孔子文化会展中心,该项目占地1000亩;为大中轴线的形成,投资近2亿元规划建设了明故城区与曲阜新区紧密连接的大成桥。
二、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问题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文化发展平台的建设,还可以促进旧城区的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推进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需大力建设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然而,当前许多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使得文化产业园区无法发挥应用的作用。
(一)园区的文化产业增长与所在城市相脱离
许多城市将发展文化产业完全寄托在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上。如果文化产业园区的主导型产业和核心型企业属于高科技的大型文化工业,而所在城市又缺乏相应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技术支撑,那么,
文化产业同区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扩散效应所形成的乘数效应就难以在园区内实现,甚至会引起园区的文化产业增长与所在城市相脱离,使园区变成独立于城市的“孤岛”。目前,除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长沙等少数几个城市之外,其它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GDP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诸多园区的发展流于形式,面临“有园无业”的窘境。
(二)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集群特征不明显
各地政府希望抓住国家文化产业改革的难得契机,推动本地區文化产业发展,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园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相互协调和长远规划,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导致园区同质化严重,集群特征不明显。产业聚集理论表明:靠近资源地是一个产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的一个有利的区位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资源优势只是潜在优势,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民族特色、宗教文化都对全国乃至全球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然而许多地区未能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忽视本地实际条件,盲目追求“名头”和跟风,无法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鲜明特色和区域品牌。
(三)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关联效应
不少城市文化产业园产业构成与分布不合理,特别是上下游产业缺乏产业配套与协作,相关辅助机构和服务组织不完善,难以形成互补性强的产业链,因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很多园区仅仅是企业的集聚地、产品的集散地,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产品单一,收入来源少,企业群之间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网络和系统集成还未充分实现。产业集群的集中度不高,集群系统的产业张力和辐射力不强,园区基地空间聚集程度不高,缺乏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缺乏区域性优势集群的支撑。
三、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策
(一)运用城市的优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
1、城市发达的产业经济基础
城市实体经济的发达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提供了先机,文化创意产业与园区建设要在一定规模的产业经济条件下,才有建设的意义。其一,文化创意园建设要有一定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来保障。其二,文化创意园要有突出的中心城市。一个市域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使这一市域形成一个中心城市,这一中心城市起的作用是总部效应,他能把这一区域的创意与设计功能进行集聚以服务于全市,并从中起到规模节约。
2、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是既要有文化也要有创意。文化是基础,只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才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也只有一定的文化与外界相通相承才会使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有一种共识基础上的接受。城市有史以来就是“有容乃大”,让城市成为各种人员来往的广大地域的中枢,并逐渐成就其文化的历史积淀。
(二)重视服务平台构建
产业链建设是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服务平台服务于产业链结点企业,是留住企业的关键,也决定着产业链建设的成败。服务平台主要是保证园区资金、人才以及信息的良性流动,为产业链结点企业提供资金、人才以及信息方面的服务。服务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一是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引入金融服务组织,为园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股权交易、政府基金申请等投融资方式。二是建立人才服务平台,通过引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以及人才托管等服务。三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是园区管理者与园区内企业以及园区内企业之间互动的平台。园区内企业可以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产品信息,也可以获取其他企业信息或行业政策等公共信息,园区管理者也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网上管理端口,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三)发展新兴文化,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
要牢固树立“创意为王、科技为核”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和文化相互促进的作用,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增强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升级。要优先引进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新兴媒体入驻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鼓励发展手机出版、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游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兴传播载体,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区。
(四)打造文化产业园区的产业链,发挥文化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壮大文化产业集群,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规模扩张的集聚效应和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发展的雁阵效应,是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设想和归宿。一方面,必须利用园区内文化资源的禀赋,明确园区定位。发展自身特色,避免同一个城市内的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的出现,增强园区生命力。第二,园区内产业链的构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第三,要有灵活的管理机制。因为文化产业园区各个企业之间的固定资产较少,企业的流动性较差,对于产业集群的挑战性也较大。对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入园规制,从源头阻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同时也要加强入园后的管理机制,及时惩处和淘汰不遵守规制的企业,使得园区内各企业始终保持发展活力,增强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我们应当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园区建设,同时重视服务平台构建,加强园区产业链整合能力建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引导园区和基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何一飞.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研究[D].产业经济学:长安大学,2008.
[2]孙杰.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J].流行色,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