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一:当看到无能为力的孩子受到性侵,或者屡屡不断的报道儿童遭受性侵,心中无比沉痛,为什么会在孩子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儿童不是受到保护的吗?
  导读二:近日,央视新闻记者随机对街头不同行业的人群针对小时候是否问过妈妈“我从哪里来?”的话题进行了采访。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们多回答自己从没问过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而80、90后的孩子多被父母告知是从河里、垃圾堆捡来的,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00后回答更是花样百出如“充话费送的”令人忍俊不禁。
  儿童性教育就是对儿童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它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每每看到有关性侵的报道总是很心痛,在我国对儿童的性教育太缺乏了。以至于他们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者不知道遭遇了什么。每位父母必要知道儿童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關键词:早期 性教育 重要性
  一、早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父母们在孩子面前不会谈到性,很多父母认为在孩子面前谈性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也实在是难以启齿。一个非常好的性教育机会,因为难以启齿,回避对孩子谈起性话题,失去了很好的教育机会。所谓性教育观是对性教育的必要性、性教育的作用以如何进行性教育等问题的看法。由于长期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性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类型:坚持无师自通论、对孩子性教育观念的误区和教育缺失三方面。
  (一)坚持无师自通论
  因为父母对儿童早期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性教育无关紧要。特别是没必要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进行性教育,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他们会自然学会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长大了可以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理由是如果提前告诉他们,会形成强烈的性刺激,更加激发孩子们对性问题的好奇,所以索性采取置若罔闻、顺其自然的态度。其实这种无师自通的结果更是让孩子对于性的理解和缺失,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没有很好的认识,更加得不到保护,家长不愿意为孩子做提前的教育工作。
  现在的各种信息非常发达,孩子接触性知识的途径也特别多,他们无师自通获取的性知识可能是片面性的,而且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是畸形的。媒体在青少年性教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有人振振有词地说:“性这件事,你不讲,人们也“无师自通”;你讲解多了,搞不好,还容易出乱子。”这,可说是某些反对开展性文明和性知识教育的人常用的一件杀手锏或一面盾牌。对掌握正确的性知识,人们真的都是“无师自通”的吗?绝对不是这样的![1]
  有的父母对儿童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握不准。生活中也有另一些父母遇到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性问题,已经意识到性教育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碍于大人的面子或架子,羞于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面对孩子的提问显得局促不安、手足无措。还有部分父母采用欺骗的手段,违背科学地编造故事搪塞了事,更有甚者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这样会使迷茫中的孩子更加不知所措。
  (二)对孩子性教育观念的误区
  有的人认为:性教育就是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的对象只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这实际上是性教育对象上的误区。对于性教育,可能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4岁之前,尤其是5岁之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无疑地将决定儿童、少年以致此后一生有关“性”的种种方面。成人性变态中的“异性癖”“同性恋”患者,实质上是不能正确地认同自己的性别,在性别认同中出现反常现象,表现为性别角色紊乱或性别角色倒错,往往是其在童年的生活过程中,由父母及其他人对他们的不良教养态度、方式及期望造成的。因此,对孩子的性教育从儿童早期就应该开始,从婴幼儿、童年一直到青少年,围绕着达到对“性别”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以及青春期的性适应等教育目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展不同内容的性教育。幼儿性教育存在的六大误区:
  1.我的孩子还小,还在看动画片呢,还不懂“这个”
  专家剖析:孩子小,正是进行性教育的时候,这时家长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性知识,可以避免孩子盲目寻找负面的性信息,即使看到负面的性信息,使孩子也能正确对待。等孩子“懂这个”时,家长就只能“亡羊补牢”了。
  2.我的孩子对性不感兴趣
  专家剖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性生理必然要发展,性心理必然要出现。孩子在家长面前表现得对性不感兴趣,是双方沟通不良的表现。即家长对性的态度使孩子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
  3.我觉得我的孩子能自然地走过来,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专家剖析:这是家长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实际是对性教育的逃避。只有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才知道孩子有没有问题。很多家长判断有没有问题的标准是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
  4.我的孩子生活环境很单纯,没必要让他(她)知道这些
  专家剖析:在信息如此开放的时代,让孩子绝对不接触性信息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家长应该主动提供正确的引导。
  5.学校有性教育课程,家长不便和孩子谈性
  专家剖析:最好的性教育是机会教育,在孩子出现与性有关的困惑时进行最好,而这样的机会往往发生在家里,要靠家长的细心观察。把性教育推给学校,是家长在推卸责任。
  6.让孩子了解性的细节,可能诱发孩子模仿。
  专家剖析:恰恰是行为和细节揭开了蒙在性上的神秘的面纱,淡化了孩子对性的好奇,避免了孩子的盲目尝试。[2]
  (三)教育的缺失
  幼儿园有形形色色的教材,虽然幼儿用书也是围绕着五大领域进行延伸,五花八门,各显特色但是没有一丁点内容是涉及到早期性教育的知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让孩子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以达到保护自己身体。   二、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性教育方式
  1.3~6岁幼儿的好奇心
  会好奇“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隔壁小强站着尿尿我要蹲着?”当孩子产生这样的问题时,父母千万别含糊其辞或避而不答,父母可以用很平常的口吻告诉孩子男女身体结构的不同。讲故事、看卡通性教育图片等,都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
  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玩一些“性游戏”,比如“接吻”“结婚”“生孩子”,父母不必过于紧张,他们玩这些游戏只是他们对生活中看到的事情的模仿。大人不必粗暴地打断他们,可以在一旁顺势引导,告诉他们结婚是大人的事情,只有长大了而且遇到非常喜欢的人才可以接吻,然后结婚生孩子。
  孩子的性游戏也包括一些男孩女孩观察触摸彼此的性器官,注意到男女的不同。这是他们满足性好奇的方式之一。父母如果看到这种情况,要告诉他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很私人的,不可以给别人看和触摸。当然,你也不可以看和触摸别人的“私处”,避免此类游戏的再次出现。
  另外,还要教导孩子预防性侵犯,教育孩子不许别人触碰他们的隐私部位,如果有人硬要那样做,要赶紧告诉爸爸妈妈。宝宝一岁起最好就开始分房睡觉,避免父母亲热被孩子看到。
  2.7~12岁儿童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
  他们正处在性欲的潜伏期,易受他人或传媒影响,接触到一些有关性的不正确信息。他们此时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深入了解性别角色,学习正确的性知识和生命的起源等。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机会,比如电视节目中刚好出现了亲热镜头或者报纸上的小故事,都可以借机进行性教育。
  三、父母应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佳的性教育指导者
  当孩子对性有了疑问时,希望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求助父母,而不是去找同学或者不良读物。
  性教育存在誤区就会直接影响到儿童早期性教育的效果,还可能因此而形成对性的羞耻感、厌恶感,甚至萌生罪恶感,引发成人时的性心理异常。由此可见,为了孩子的现在和将来,父母必须及早走出性教育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儿童性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性心理需要,开展科学、适当、有效的性健康教育。
  每位家长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儿童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让自己的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也要懂得尊重别人,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出现性心理纵观世界各国的性教育情况,尽管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开展性教育的内容、方法都有不同,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说明性教育非但不会诱发性问题,反而起到了扼制性犯罪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性教育与性刺激是有本质区别的。性教育的文字是诉诸理智的,是客观的、冷静的,只把你所必须知道的科学的事实告诉你。
  儿童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
  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他(她)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对孩子展示裸体和生殖器不采取简单斥责或欺骗的态度,既要教之以丑耻感,又不以为怪和隐瞒。对男女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和“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讳如深。要让孩子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健康的人格。
  性教育学家说,“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性教育者”。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多数孩子都希望父母扮演这个重要角色。然而,在性教育领域,我们大多数人都让孩子感到失望。80%以上的人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他们的职责;但除了郑重其事地“说教”一番外,很少有人做得更多。另一项研究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和孩子谈论过艾滋病毒或性病,但只有8%的人与孩子谈论过手淫。
  近20年来,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性”从深闺走向了生活的前台,性问题更成为不可忽略的所在。在性教育方面,我们希望自己比上一辈做得更好。但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糟糕的建议,比如“孩子还太小,不适合性教育,等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或者“好好准备,等到合适的时机,花上一两个小时对孩子进行一次严肃的‘性教育’就可以了”等等[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西方的性文化也不断渗透到我国这样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忌讳谈性的国家,我国的儿童性教育也被社会、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家长所重视。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儿童性教育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幼儿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幼儿性教育提供借鉴。
  四、中西方儿童性教育比较
  (一)性教育观念
  西方文化将性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所以,欧美一些性观念较早开放的国家,很早就把性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到了20世纪50~70年代时,性教育已经形成自己完整的内容体系。而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性是丑恶的事情,对性讳莫如深。现代人虽然受到西方文化以及现代传媒手段对性知识传播的影响,对性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在许多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二) 性教育内容
  在西方性教育的发展中,早期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类生殖系统的组织、功能,以及性交、受孕,一直到新个体出生历程等知识的传授。现在许多国家的性教育发展为包括性别角色的进入、性身份的认同、性态度的确立、性意识的发展、性的生理需要与心理健康,以及性的道德和责任感的确立等在内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体系。我国传统的儿童性教育主要是帮助儿童形成性别意识。孩子出生后,男孩女孩被分别按照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要求而被教育。现在学校也开设性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一般是生理卫生知识:同时,性道德教育也是我国性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三) 实施的主体
  西方早期的儿童性教育大多是由家长实施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纷纷在中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并且为使性教育更规范化、科学化,还非常重视性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有的国家甚至规定家长也要接受一定时间的性教育培洲,以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形成合力,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国儿童性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在家庭中,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为主。现在我国学校也从初中起开设生理卫生课程,但是许多学校并没有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
  (四) 教育对象的年龄
  国外一些性教育工作者认为,性教育应从儿童抓起,澳大利亚、美国、瑞典等国家都将性教育的时间已经或准备提前到幼儿阶段。我国性教育一般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在小学开设有健康课,基本上不会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幼儿园敦育虽然也有让孩子分辨男性和女性的活动,但这种分辨仅限于外表,严格地说还不能称之为性教育。
  (五) 实施途径和方法
  西方国家除了通过学校、家庭进行教育外,还广泛地运用各种媒介传播性教育信息。在方法上灵活多样,改变过去那种权威恐吓、压制惩罚等方法,重视双向沟通,充分尊重儿童青少年的自主选择和个性,注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性。我国儿童性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和家庭进行,但学校和家庭多半对性教育讳莫如深,学校的性教育方法刻板、单调。我国也少有为儿童提供的科学的性教育读物。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在儿童性教育方面存在观念较为陈旧落后、内容片面、教育对象这是爱抚的表现。一些孩子两三岁了还穿着开裆裤,家长让孩子当众小便、洗澡等也是随处可见。事实上,孩子很小就意识到了性别的差异,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了解有些事情不宜当众去做。等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不仅清楚地了解了男女的不同,而且会比较理解社会上男女有别的观念,这正是对孩子开始进行隐私感教育的有利时机。
  最后是在性别差异教育中存在一些错误的做法。有的家长重男轻女,生了女孩以后把她当男孩来抚养;有的家长喜欢女孩,生了男孩却把他当作女孩子来抚养,这都有可能形成孩子错位的性别意识。因此,应该从幼儿起就让他们对自己有个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并接纳自己的性别,做愉快的男孩、女孩[4]
  摘自:
  [1]两性:青春期心理
  [2]在线访谈: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盐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徐龙
  [3]原美国儿童性教育协会主席黛布拉·哈夫纳博士分享:《如何养育性健康的孩子》中国西藏网 读书,作者: 郭丹发布时间:2018-03-19 10:56:00来源: 北京晨報
  [4]【摇篮说】 中国式性教育——我从哪里来?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获得家长和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尊重,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做好传授知识这项工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于八九岁来的学生而言,“倍”这个概念还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甚至有些高年级的学生,还会见到“倍”字就只想着用乘法,这是没有学好本单元知识、没有真正地理解倍的本质造成的思维定势。怎样才能够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牢固地掌
期刊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课改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变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前的课堂,教师作为学术权威,学生不能质疑,现在的课堂,老师设身处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能理解吗?问题的讲解学生能接受吗?教学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实验,一起探究,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共同体验知识的获得这些过程,共同渡过每一个难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千方
期刊
教学上,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当我们面对学生写作感到乏味时,却一筹莫展,竟自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副灵丹妙药。  《道德经》云:“其难必图于其易”。困难的问题,必须从简单之处入手,方可迎刃而解。作文,是横在学生面前的一条鸿沟,如压在老师心头的一座大山。如何才能更好地搞好作文教学,是许多语文老师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二十于载,也曾在这方面进行过许多的探索和研
期刊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或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包括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神奇的一部分。“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者说表象,而不是词或者符号。”所以,为学生提供直接可感的表象是让学生踏上写想象和联想作文的快车道。  一、以“物”启“思”  想象和联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借助头脑中已有
期刊
一、博览群书 开拓视野  教师要引领孩子摆脱野性,走进知识的海洋,进入文明的殿堂,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去品读大量的书籍,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一)读讲  小学生有好表现的特点。我利用这一特点,给学生搭建一个个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我们的教室里有图书角,教室的墙上有读书宣传栏。孩子们在这浓浓的气氛中,读了不少有趣的有益的书籍。为了让孩子们读的
期刊
近年来,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可玩性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何提高幼儿在科学区域的学习兴趣值得教师关注。我们围绕科学区域中材料投放的可玩性在各个年龄段开展了研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思考与把握:  一、材料的可玩性应适合任何的年龄段  想到材料的可玩性,很多的朋友不仅仅是小班,在中大班的科学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可玩性也是吸引幼儿不断进行探索的关键。个别化学习活动虽然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与材料互动的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統文化正是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文章从重识一两个汉字,读懂一两句经典,吟诵一两首诗词,请老中医看一两回病等极为简易六个方面,引导青年大学生用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投身文化自觉,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使命。  关键词: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习近平
期刊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来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一体化教学”是理论和实习教学课堂的整合,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就针对目前的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学生的素质状况特别的适合于“一体化教学”,而传统的教育模式阻碍了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面对当前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的现实,面
期刊
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认为一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方法,打好识字基础,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提高一年级孩子的识字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识字小窍门。  一、看圖识字  在一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出示生
期刊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相信在座的同行对班主任的工作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我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也可谓感受良多。我认为,我虽然没有突出的成就,但能时时分享到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因为我一直把心放在学生上,把学生放在心里。班主任工作虽然又苦又累,但我得心应手,因为我能坚持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五个一”。  一、开一个好头  所谓万事开头难,特别在新学期接管新班级,是班主任开展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