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病除需妙手 开方得当自回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上,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当我们面对学生写作感到乏味时,却一筹莫展,竟自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副灵丹妙药。
  《道德经》云:“其难必图于其易”。困难的问题,必须从简单之处入手,方可迎刃而解。作文,是横在学生面前的一条鸿沟,如压在老师心头的一座大山。如何才能更好地搞好作文教学,是许多语文老师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二十于载,也曾在这方面进行过许多的探索和研究,最后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后来,冷静下来细细一想:“我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和精力,通过学习、借鉴和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这么多好的写作方法出来,按道理来说应该要有点效果才对,可是“青山依旧在”。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我经过反复的对比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是:问题就出在学生身上。问题既然出在学生身上,当然就得从学生身上入手,找出问题的结症。
  我们平时备课得首先备学生,但许多老师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备学生既是了解学生。要真正了解学生,就必须换个位置,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是了解问题最好的方法,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当然,备学生并非是一两天的事,必须长时间的花功夫在课间课后与学生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对待学习知识态度和求知识的欲望等。
  我在和学生长期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把学生对写作的种种看法进行归纳,最终总结出来的结果,正好印证了那句世人皆知的老话“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这是学生作文写不好的根本原因之一。找到了结症,势必就要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需妙手,开方得当自回春。
  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读”“思”“写”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写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密切联系而又统一的整体。
  一、读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二者是有机的统一。所以,要求学生学会写作文,就必须要求学生先学会读书。
  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写作文,主要就是提起笔来没有可写的东西,那正是因为学生阅读量太小,积累的东西太少。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得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这就得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如果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要让学生坚持阅读,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书乃是包罗万象东西,无所不有,学生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带领他们到书中去寻找到。针对学生喜好,要求他们去借与之兴趣爱好相关的书(当然必须是健康的)来看,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 这样,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去多读多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没有丰富的想象力那是不行的。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借此以加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训练。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时候,让学生看他自己所喜欢的书,肯定会很有兴趣。同时,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之中,也一定会产生许多奇怪的想法,这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会提出疑问,比如学生喜欢看时光穿越剧,可以引导学这样生去思考:我们回到古代,会不会影响古人的生活?可不可以把现代便宜的高科技产品带到古代,跟古人交换他们的黄金或名人字画什么的,带到现代社会进行销售,是不是很快就能脱贫致富了呢?
  这些想法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荒诞滑稽,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比较有效的。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领悟能力也比较强,只要引导得当,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个性思维出来的,这种个性思维,恰好是当今社会必备的创新思维。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思维,在写作中才能写出有新意的东西来。
  三、写
  学生在畅游于自己丰富的想象世界的时候,也正是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最佳时机,鼓励学生学会把他们的想到的東西写出来,哪怕是天马行空,都应当给予适当肯定,同时引导他们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有了可写的东西,自然也就会对作文慢慢地感兴趣起来,不会再产生厌写的情绪了。当然,这时候不宜干扰学生的写作,过多地强调写作技巧方法(许多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就是吃亏在这里),先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选择机会,在适当的时候做些正确引导。
  学生喜欢看书了,爱思考了,愿写作了,但我们不能对他们长期的放任自流,我们应在适当的时候尽可能地指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阅读、思考、写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规范他们的阅读、思考、写作的行为,逐渐向健康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以至能够达到有较高文学素养的境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从被动逐渐转向主动,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努力去做的,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义务。
其他文献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四册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聋校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笔者认为其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变化大,题目中的条件稍作一个变化,就会演变成另一个不同的问题;二是综合性强,只要是应用题中涉及到分数或百分数的都可以称为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所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范围非常广,包括“行程问题”“比的应用”“工程问题”“发芽率”“成数与折扣”“利息”等
期刊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显然是广大同仁共识,如何将学生引上阅读正道,无疑是个重大课题。笔者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殚精竭虑,努力探索,似有体会。现将如何调动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的一些浅见拙知及未必成系統的尝试聊述一二,冀与同事共切磋。  一、做好摸底,掌握阅读现状  为了获得学生阅读现状的详细资料,普遍推开阅读,笔者首先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除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家庭藏书基本
期刊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的意义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由于思想品德课教师过分地注重分析教材,将凭借教材内容让学生感知悟理的过程演变为循章摘句的变相语文课,造成思想品德课堂一潭死水,很难收到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创设有生活的课堂,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是每个思想品德教师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的目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
期刊
《学会生存》一书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本认为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所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寻求发展,实现终身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
期刊
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阅读兴趣,但识字不多,又处于启蒙阶段,光阅读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群文阅读了。因此,我认为低年级学生群文阅读的指导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孩子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以及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情有独钟。面对极富情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还原童话故事的童真、意趣,教出儿
期刊
新课标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普及,多媒體、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小学逐渐发展起来。现代教育技术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
期刊
摘要:开展指导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实施语音教学的研究,在研究中形成指导策略,提高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对语音教学的驾驭能力,从而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其拼读、拼写能力。本文重点探讨指导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实施语音教学的研究意义、内容、过程与成效。  关键词:农村地区 指导 小学英语 有效 语音教学  一、指导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实施语音教学的研究意义  (一)基于英语课程标准和新
期刊
所谓仪式化,是指在完成某一项工作时,从策划到组织,从过程到方法等方面尽量显得比较正式、庄重。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的让工作仪式化,对学生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作为学校,随时都有面对学生的各种活动。大的方面如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升旗仪式,小的如教师进教室的上课口令,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扬,课堂上教学语言的应用等。  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积累,总结出了仪式化在教育教学中有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教学有明显
期刊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获得家长和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尊重,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做好传授知识这项工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于八九岁来的学生而言,“倍”这个概念还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甚至有些高年级的学生,还会见到“倍”字就只想着用乘法,这是没有学好本单元知识、没有真正地理解倍的本质造成的思维定势。怎样才能够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牢固地掌
期刊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课改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变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前的课堂,教师作为学术权威,学生不能质疑,现在的课堂,老师设身处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能理解吗?问题的讲解学生能接受吗?教学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实验,一起探究,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共同体验知识的获得这些过程,共同渡过每一个难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千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