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白,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素有“诗仙”之誉。他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儒、道和游侠思想在他身上也有所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1],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放不羁的独立人格,豪放潇洒的气度,自由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时代精神风貌。李白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咏清风明月,叹世间万象,其山水诗表现方式独树一帜,意境深远,气势磅礴,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诗歌中气来、情来、神来的三大特征在李白的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李白;思想;山水诗;突破;成就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在山水诗史上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李白的山水诗中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呈现盛唐气象,充满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名山大川融进了他的诗魂,他用自己的心灵任意挥洒驰骋。因此他的山水诗也就拥有自己的灵魂,有一种“謫仙人”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其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如天马行空,变化莫测,仿佛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
  葛景春先生曾说:“李白的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个性化。如果说二谢是为山水写形的话,李白的诗歌则为山水写心,所谓写心,就是指李白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也融入了山水之中,在他的诗中,山水往往也带着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给山水灌注了生命,给它们以活的灵魂”。[2]
  一、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李白的山水诗,最擅长以情绘景,寓景抒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他常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写,在鲜明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含了无尽的韵味。相对于两晋山水诗人如谢灵运等,讲求“情、景、理”三段式风格,李白山水诗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境深远,感情更显真诚。比如李白笔下的《早发白帝城》,笔者以为,这首诗是古代山水诗歌中最优秀的作品。当时太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中途遇赦,惊喜交加,遂从白帝城东向江陵。诗人遇赦的惊喜,归心似箭,欲与久别亲友相见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情,无不在空谷传响,两岸秀丽的三峡风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迈,情景交织,精妙绝伦。再如《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字里行间来看,诗人只是写了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但细细品味,山寺的幽静,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空间。这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
  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隽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紧紧抓住一叶孤帆远影即将远去入水天之际一瞬间的动人景象,意象高远无穷,对故人的殷殷挂怀喷薄而出。再如《夜泊牛渚怀古》一诗,诗人仅以一二写景,“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即非常生动地描绘了景,完整的把握了景物特征,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二、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一生热烈地追求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趋炎附势,因此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排挤。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生好入名山游”,[3]入蜀中,南行江浙,上庐山,东至齐鲁,西游华山.......以“此行不为魲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4]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5]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精妙绝伦的山水诗作,描绘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由峨眉山月下笔,用清新的笔墨渲染出明月光耀下的朦胧山水。空中挂着的半轮秋月,江中波动着的倒影,静幽而清远,体现出一叶扁舟去国怀乡思念故人的情怀,神采飞扬,韵味淳厚,被誉为“太白佳境”。
  李白在创作上与晋宋诗人“比较呆板而且追求摹景的逼真,讲究练字,练散句,缺少整体美”的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6]。从而也充分证明了李白山水诗在受到前人的艺术滋养的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水,给人以清新明朗,境界开阔的特殊感受。
  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咏叹山水的美文,得缘江山之助,彰显大自然之壮丽,抒发自己逸思豪情。诗人在《望庐山瀑布》中,短短二十八字,既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精妙景致,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逸动气势,用夸张比喻,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勒出了景物的壮观,创造了无限壮美的艺术景象。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在梦中意游驰骋,浮想联翩,用变幻莫测的妙笔,勾画出了天姥山的万千胜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美不胜收;“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奇伟瑰丽;“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景飘渺,瞬息万变,饱含着浪漫主义的极致想象。诗的结尾,诗人感慨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点明了本诗主旨,吟唱出了握瑾不遇的心伤,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执着之情。
  《蜀道难》更堪称这一方面的杰作。“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开篇,诗人就通过连声的惊叹,层叠的比喻,突出地表现了蜀道不同寻常的险峻,然后又通过神话传說,给全诗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进一步描写蜀道的艰险作了铺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在这一段中,诗人极致的描写山势的高危。那太阳神的六龙车到此也只得折回的突兀高峰,曲折回旋于崇山峻岭的奔涌激流,再加上黄鹤难以飞过,猿猱发愁攀援的反衬,烘托了蜀道之艰难。随即诗人一转笔锋,用反问的句式又引导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诗人重点渲染了蜀道沿途凄凉的氛围。山峰耸立,森林荒凉,野鸟悲号,子规啼鸣,枯松倒挂,飞瀑嘶鸣,行人闻声失色,令人惊心动魄。末段,诗人由写剑阁的险峻地势,再论及对时势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诗人进而奉劝世人以史为鉴,远避战乱,渴望和平,体现了作者博远的人文情怀。最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旋律作结,蕴含了无限感慨《蜀道难》气势宏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句夸张。诗人用笔变化莫测,世人通过从总体到局部,从古到今,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悲凉、时局险恶等多方面的表现,蜀道艰险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写景光怪陆离,结构回旋返复,节奏鲜明且多变化,完美的诠释了积极浪漫主义的鲜明特点。虽然本诗浓墨重彩描写的是蜀道的艰险,但人们读后并会不感到情绪低沉,相反的往往会为夸张的描绘和雄伟豪迈的气势所触动,进而感触到一伟大而雄壮的大美。[7]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山水诗展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放的气势,体现出了向往不凡的风骨,充满奋发求上的激情。中国山水诗成熟和辉煌的时期在唐宋两代,李白之前,创作上显现出“气势雄伟,劲健有力”特点的诗人有王维、高适、岑参,后有韩愈、刘禹锡、苏轼,但其作品的山水形象和所表现出的气势,都不及《蜀道难》等杰作。就是金人元好问和清代袁枚的山水诗,也不能与之匹敌。
  综上所述,李白挚爱大自然,他以豪阔的胸怀、奔涌的激情,将秀美瑰丽的河山挫于笔端。风花雪月,山明水秀,明朗清新,境界高远;他对自由、光明和理想的渴求,自然的化入了诗歌中,情景交融,韵味远长;瀑布直落九天,黄河奔腾咆哮,蜀道崎岖险阻,描绘汪洋恣肆,再现了大自然的雄奇瑰丽,艺术效果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一言以蔽之,李白山水诗,以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让审美性与社会性完美统一。千百年来,他屹立于浪漫主义艺术之巅,对后世影响深远,奠定了他在我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
  [1]罗虎.李白:仗剑行侠的诗仙.团结出版社,2012年.
  [2]葛景春.李白与谢眺的山水诗[A].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3]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李晖.李白诗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5]王许林.论李白山水诗的内在意蕴.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下).
  [6]张家骐.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
  [7]张厚余.太白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作者简介:王雨珂,四川省简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刘易斯·芒福德是人文主义技术批判的杰出代表人物,其技术批判思想主张技术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物自体,而是需要从整个社会之中去考察其产生、发展及影响。芒福德将人类技术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生代、始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时期,并将与之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关键词:技术批判;机器体系;社会  芒福德所写的《技术与文明》,讲述了机器的历史,并对机器对于文明的影响进行了重要的研究,通过对一千年来西方文明的技术历
期刊
摘 要:公民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肇始于古希腊,却发展于西方资产阶级,再逐渐扩展到更多的国家。在西方公民的概念由来已久,所谓公民就是国家法律他关系着国家政治民主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公民”一词由来的比较晚,进入新中国以来公民已经成为共享共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社会共同体。因此把握好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特色,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有利于我国的公民更好的理解和践行公民道德。  关键词:公民道德;
期刊
摘 要:“艺术即自由”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的重要理论之一,阿多诺认为是艺术使人能够获取“不自由中的自由”的为数不多的领域之一。甚至在企图从体制上否定自由的社会中,艺术也能让人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因此,阿多诺强调艺术所呈现出的和谐的可能性与被认为不存在且不能得到和谐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影片《独裁者》中用喜剧和讽刺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进行调侃,引人开怀大笑的同时
期刊
摘 要:统计工作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服务宏观调控的“辅助器”,是连接民本民生的“高架桥”。做好新时期的统计工作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民间资源,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综合治统,构建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配合的立体式大统计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关键词:统计;政府工作  一、加强综合治统意义重大  (1)大势所趋。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到来背景下,十二生肖作为一种独具内涵文化现象已具备悠久历史底蕴,主要存在形式即为十二种动物搭配十二地支,根据人的出生年月份判定其所属动物生肖,从而促使蒙古民间文学对十二生肖能有一个更加深入掌握了解。本文主要对蒙古民间文学习俗中的十二生肖进行针对性阐述分析。  关键词:蒙古民间;文学习俗;十二生肖  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变,蒙古民间文学习俗针对十二生肖展开了更加详细深入阐述介绍,充分了
期刊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视唱练耳唱的节奏训练课程设置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在这项课程当中有效的开展节奏训练,需要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了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的视唱与节奏训练方法。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节奏;训练方法  不同音质的音符组成了绚丽多彩的节奏,在一起当中,强拍与弱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被称为节奏,如果将音乐比作成乐曲的血肉,那么节奏
期刊
摘 要:清醒地意识到表象活动的语言观是多么根深蒂固地忽视了语言最古老的本质特性,海德格尔通过对诗歌“冬夜”纯粹所说的倾听,把我们带向“说话”本身。其间,诗之得以为诗的诗因素在暗处脱颖而出,本文意在结合海德格尔对时间的探讨,揭示出这一“脱颖而出”。  关键词:诗;说话;时间性;寂静  一、对本文“诗”的界定  通俗都会认为诗是通过语言表达而形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语言表达又是指利用语言发表看法、观点或论
期刊
博尔赫斯曾说:“我们的躯体由时光组成,不断消耗的时光。”这句话中蕴含的深切悲剧感无疑使其成为足以震撼人的最深层心理的擂鼓声,使我们无比焦虑地发现我们的存在实质在无限延伸的时光面前也不过是用途多样的消费品——这种骤然而来的空洞感与迷茫感是多么令人煎熬,以至于一代又一代的先哲们总是试图穷尽一生来为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赋予正当化的价值,使自己对不至于“若蝼蚁一般”匍匐于名为时光的绝对权威之下。  但时
期刊
摘 要:俚语在美剧中屡见不鲜,但在字幕翻译中如果对涉及的俚语文化不理解,就会出现很多翻译笑话,由此可见适当准确的俚语翻译的重要性。本文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角度,归纳了《越狱》中俚语翻译技巧,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是俚语翻译的最佳指导原则,有助于观众更好理解剧情,融入角色中。  关键词:俚语翻译;功能对等;字幕翻译  一、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
期刊
摘 要:中国的社会福利阶段历经三个较为显著的阶段,逐步转型和发展。同时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探究社会福利在不同阶段的转型以及当下的发展。  关键词:阶段;发展  一、社会福利的定义  社会福利是保障与改善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制度安排。广义上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公民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物品、机会和服务的制度。狭义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和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