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诞辰138周年。重提鲁迅,旨在学习鲁迅,继承和弘扬鲁迅杂文传统。那么,应当向鲁迅学习什么呢?鲁迅杂文传统的精髓又表现在哪里呢?窃以为,所谓鲁迅杂文传统,其精髓就集中表现为鲁迅精神。若非虚应故事,第一要务则是弄懂、认清鲁迅精神究竟是什么?
早于80年前,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其大著《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肯定:“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郁指出:“鲁迅精神就是反奴役,警惕人成为奴隶。”迅翁一生为之思考、创作、努力的话题就是怎么使落后的民族摆脱困境,如何让人能够昂首挺胸站起来,真正活得像一个人的样子。他对小人的鄙视,就是“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他既尊重自我,铁骨铮铮,也推己及人,尊重他人自我,这就是鲁迅长存的价值所在。也是鲁迅在人们精神文化心灵史上的“重量”所在,而且超越国界,具有世界性。即使如阿Q般的落后国民。他也由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由是昭明,迅翁是一位最具独立人格、最具批判意识、最具博爱精神的“真的人”,而不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趋时媚俗、仰人鼻息的变色龙式的“伪士”“跟屁虫”。他不但“睁了眼”要看清客观现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睁了眼”要看清主观自我,“掘心自食,欲知本味”。所谓鲁迅精神及其杂文传统,就集中表现为他的这种硬骨头性格,碰死不回头,即使在那个禁铟得比罐头还严的时代,甚至受到国民党特务暗杀的威胁时也依然故我。矢志不渝。
1936年10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的大会上就只说了一句话。但一语破的、一言千钧:“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唯有这种硬骨头性格,才是我们杂文作者必当学习的最具本质、最为关键、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这种性格(即精神),决定了鲁迅对真善美爱之深,“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假恶丑恨之切,“横眉冷对千夫指”。且“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泾渭分明。由是,他一生胸有民众、贴近民众,直面矛盾,自觉担当起了推动历史进程的责任和使命,给我们留下了600多万字的经典著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
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曾把鲁迅比作“法国革命时的伏尔泰”“苏俄的高尔基”;日本友人佐藤村夫,也曾为之盖棺论定: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朽;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就是这种性格,决定了鲁迅为文不泄私愤,只泄公愤,公私分明。汉于一条。没有这种性格和由这种性格所决定的无私无畏文胆。你就不敢、也不配入杂文队伍的门.也入不了这张门。即使一时心血来潮,也会人入心不入,拿不出像样的杂文,终究要被淘退出局,绝非杂文界的久留之客。这就是当年黄埔军校门前那幅对联所警示的:升官发财,请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试想,在我们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国、大国,人才济济,文豪多多,名家迭出,为什么当年就只涌现出了他这么一位鲁迅?为什么就他一个人独领风骚?此无他。就因为他独具这种硬骨头性格,以至成为其“专利”,称之“鲁迅精神”,尊为“民族魂”。至今。只要是敢于直击现实,是啥说啥。当歌则歌。该批必批。应骂就骂,且能公开形诸文字者。人们就说他是“当代鲁迅”,或曰“x x(某地)鲁迅”。所以,对“鲁迅精神”这四个字的情感与认知的分量,可以说,只有魯迅先生才领当得起,才当之无愧。毋庸旁顾,论文采,他的亲兄弟周作人也写得一手好文章,颇能妙笔生花,还是那年那月国內屈指可数的希腊文学翻译大家,当时曾传颂“南有鲁迅,北有知堂(周作人)”,兄弟俩可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郁达夫就曾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的为最丰富伟大”……但为什么其他文曲星们都没有成为鲁迅,也成不了鲁迅呢?就因为他们缺失这种硬骨头性格。说到底,这就是鲁迅当年以亲身体验所晓谕的真我真言:“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出来的都是血。”如此而已。亦唯此而已,岂有他哉!
如同世间没有严肃的相声、批判的情书与抒情的数学一样。文坛也绝对不应有媚骨的杂文。杂文世称“审丑的艺术”。是战斗的“阜利通”,务得直面现实,干预生活。爱憎分明。有棱有角,金刚怒目。其笔锋如匕首,如投枪,如震雷如闪电。如骤雨如罡风,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无微不可至。杂文作者天生“我便是我”“做最好的我”,不看脸色,不问来头,不顾后果,就像鲁迅说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出的路”;也坚信当年大寨人的观点“成绩不讲不得跑,问题不讲不得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欲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的杂文作者,就必须具备鲁迅这种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的硬骨头性格,就要有“踏了铁蒺藜向前进”的勇气,就要有豁出去的决心。
鲁迅离开我们已经近百年了,看似乎遥远,但他却是永远的民族之魂。无时无处不活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迅不仅是属于历史的,而且也是属于现在的,还是属于未来的。所以,鲁迅的硬骨头性格也并非可望不可即,江山代有传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现下。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转折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型时期,新旧交替,美丑交织。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还是杂文时代,时代需要鲁迅精神,人民呼唤鲁迅精神。学习鲁迅精神不是一个肤浅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思想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既知之。当行之,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于见贤思齐,学在根本上,落实在行动上。一定要以鲁迅为旗帜,以其硬骨头性格为精髓,真学之、笃行之、广推之、恒持之,真正把我们的杂文队伍打造成一支完具一身忠肝侠肠正气、两肋插刀勇气、忧国忧民浩气的雄壮之师。从而“该出手时就出手”,大胆抒发催人自警、自省、自爱、自律的正义之声,为匡谬正误、惩恶扬善,营造风清气正的宜人氛围作出积极贡献!
鲁迅伟大,鲁迅性格可敬,鲁迅精神不朽!
童玲/图
早于80年前,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其大著《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肯定:“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郁指出:“鲁迅精神就是反奴役,警惕人成为奴隶。”迅翁一生为之思考、创作、努力的话题就是怎么使落后的民族摆脱困境,如何让人能够昂首挺胸站起来,真正活得像一个人的样子。他对小人的鄙视,就是“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他既尊重自我,铁骨铮铮,也推己及人,尊重他人自我,这就是鲁迅长存的价值所在。也是鲁迅在人们精神文化心灵史上的“重量”所在,而且超越国界,具有世界性。即使如阿Q般的落后国民。他也由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由是昭明,迅翁是一位最具独立人格、最具批判意识、最具博爱精神的“真的人”,而不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趋时媚俗、仰人鼻息的变色龙式的“伪士”“跟屁虫”。他不但“睁了眼”要看清客观现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睁了眼”要看清主观自我,“掘心自食,欲知本味”。所谓鲁迅精神及其杂文传统,就集中表现为他的这种硬骨头性格,碰死不回头,即使在那个禁铟得比罐头还严的时代,甚至受到国民党特务暗杀的威胁时也依然故我。矢志不渝。
1936年10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的大会上就只说了一句话。但一语破的、一言千钧:“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唯有这种硬骨头性格,才是我们杂文作者必当学习的最具本质、最为关键、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这种性格(即精神),决定了鲁迅对真善美爱之深,“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假恶丑恨之切,“横眉冷对千夫指”。且“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泾渭分明。由是,他一生胸有民众、贴近民众,直面矛盾,自觉担当起了推动历史进程的责任和使命,给我们留下了600多万字的经典著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
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曾把鲁迅比作“法国革命时的伏尔泰”“苏俄的高尔基”;日本友人佐藤村夫,也曾为之盖棺论定: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朽;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就是这种性格,决定了鲁迅为文不泄私愤,只泄公愤,公私分明。汉于一条。没有这种性格和由这种性格所决定的无私无畏文胆。你就不敢、也不配入杂文队伍的门.也入不了这张门。即使一时心血来潮,也会人入心不入,拿不出像样的杂文,终究要被淘退出局,绝非杂文界的久留之客。这就是当年黄埔军校门前那幅对联所警示的:升官发财,请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试想,在我们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国、大国,人才济济,文豪多多,名家迭出,为什么当年就只涌现出了他这么一位鲁迅?为什么就他一个人独领风骚?此无他。就因为他独具这种硬骨头性格,以至成为其“专利”,称之“鲁迅精神”,尊为“民族魂”。至今。只要是敢于直击现实,是啥说啥。当歌则歌。该批必批。应骂就骂,且能公开形诸文字者。人们就说他是“当代鲁迅”,或曰“x x(某地)鲁迅”。所以,对“鲁迅精神”这四个字的情感与认知的分量,可以说,只有魯迅先生才领当得起,才当之无愧。毋庸旁顾,论文采,他的亲兄弟周作人也写得一手好文章,颇能妙笔生花,还是那年那月国內屈指可数的希腊文学翻译大家,当时曾传颂“南有鲁迅,北有知堂(周作人)”,兄弟俩可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郁达夫就曾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的为最丰富伟大”……但为什么其他文曲星们都没有成为鲁迅,也成不了鲁迅呢?就因为他们缺失这种硬骨头性格。说到底,这就是鲁迅当年以亲身体验所晓谕的真我真言:“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出来的都是血。”如此而已。亦唯此而已,岂有他哉!
如同世间没有严肃的相声、批判的情书与抒情的数学一样。文坛也绝对不应有媚骨的杂文。杂文世称“审丑的艺术”。是战斗的“阜利通”,务得直面现实,干预生活。爱憎分明。有棱有角,金刚怒目。其笔锋如匕首,如投枪,如震雷如闪电。如骤雨如罡风,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无微不可至。杂文作者天生“我便是我”“做最好的我”,不看脸色,不问来头,不顾后果,就像鲁迅说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出的路”;也坚信当年大寨人的观点“成绩不讲不得跑,问题不讲不得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欲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的杂文作者,就必须具备鲁迅这种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的硬骨头性格,就要有“踏了铁蒺藜向前进”的勇气,就要有豁出去的决心。
鲁迅离开我们已经近百年了,看似乎遥远,但他却是永远的民族之魂。无时无处不活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迅不仅是属于历史的,而且也是属于现在的,还是属于未来的。所以,鲁迅的硬骨头性格也并非可望不可即,江山代有传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现下。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转折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型时期,新旧交替,美丑交织。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还是杂文时代,时代需要鲁迅精神,人民呼唤鲁迅精神。学习鲁迅精神不是一个肤浅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思想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既知之。当行之,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于见贤思齐,学在根本上,落实在行动上。一定要以鲁迅为旗帜,以其硬骨头性格为精髓,真学之、笃行之、广推之、恒持之,真正把我们的杂文队伍打造成一支完具一身忠肝侠肠正气、两肋插刀勇气、忧国忧民浩气的雄壮之师。从而“该出手时就出手”,大胆抒发催人自警、自省、自爱、自律的正义之声,为匡谬正误、惩恶扬善,营造风清气正的宜人氛围作出积极贡献!
鲁迅伟大,鲁迅性格可敬,鲁迅精神不朽!
童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