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精神”究竟为何物?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诞辰138周年。重提鲁迅,旨在学习鲁迅,继承和弘扬鲁迅杂文传统。那么,应当向鲁迅学习什么呢?鲁迅杂文传统的精髓又表现在哪里呢?窃以为,所谓鲁迅杂文传统,其精髓就集中表现为鲁迅精神。若非虚应故事,第一要务则是弄懂、认清鲁迅精神究竟是什么?
  早于80年前,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其大著《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肯定:“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郁指出:“鲁迅精神就是反奴役,警惕人成为奴隶。”迅翁一生为之思考、创作、努力的话题就是怎么使落后的民族摆脱困境,如何让人能够昂首挺胸站起来,真正活得像一个人的样子。他对小人的鄙视,就是“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他既尊重自我,铁骨铮铮,也推己及人,尊重他人自我,这就是鲁迅长存的价值所在。也是鲁迅在人们精神文化心灵史上的“重量”所在,而且超越国界,具有世界性。即使如阿Q般的落后国民。他也由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由是昭明,迅翁是一位最具独立人格、最具批判意识、最具博爱精神的“真的人”,而不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趋时媚俗、仰人鼻息的变色龙式的“伪士”“跟屁虫”。他不但“睁了眼”要看清客观现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睁了眼”要看清主观自我,“掘心自食,欲知本味”。所谓鲁迅精神及其杂文传统,就集中表现为他的这种硬骨头性格,碰死不回头,即使在那个禁铟得比罐头还严的时代,甚至受到国民党特务暗杀的威胁时也依然故我。矢志不渝。
  1936年10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的大会上就只说了一句话。但一语破的、一言千钧:“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唯有这种硬骨头性格,才是我们杂文作者必当学习的最具本质、最为关键、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这种性格(即精神),决定了鲁迅对真善美爱之深,“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假恶丑恨之切,“横眉冷对千夫指”。且“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泾渭分明。由是,他一生胸有民众、贴近民众,直面矛盾,自觉担当起了推动历史进程的责任和使命,给我们留下了600多万字的经典著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
  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曾把鲁迅比作“法国革命时的伏尔泰”“苏俄的高尔基”;日本友人佐藤村夫,也曾为之盖棺论定: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朽;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就是这种性格,决定了鲁迅为文不泄私愤,只泄公愤,公私分明。汉于一条。没有这种性格和由这种性格所决定的无私无畏文胆。你就不敢、也不配入杂文队伍的门.也入不了这张门。即使一时心血来潮,也会人入心不入,拿不出像样的杂文,终究要被淘退出局,绝非杂文界的久留之客。这就是当年黄埔军校门前那幅对联所警示的:升官发财,请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试想,在我们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国、大国,人才济济,文豪多多,名家迭出,为什么当年就只涌现出了他这么一位鲁迅?为什么就他一个人独领风骚?此无他。就因为他独具这种硬骨头性格,以至成为其“专利”,称之“鲁迅精神”,尊为“民族魂”。至今。只要是敢于直击现实,是啥说啥。当歌则歌。该批必批。应骂就骂,且能公开形诸文字者。人们就说他是“当代鲁迅”,或曰“x x(某地)鲁迅”。所以,对“鲁迅精神”这四个字的情感与认知的分量,可以说,只有魯迅先生才领当得起,才当之无愧。毋庸旁顾,论文采,他的亲兄弟周作人也写得一手好文章,颇能妙笔生花,还是那年那月国內屈指可数的希腊文学翻译大家,当时曾传颂“南有鲁迅,北有知堂(周作人)”,兄弟俩可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郁达夫就曾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的为最丰富伟大”……但为什么其他文曲星们都没有成为鲁迅,也成不了鲁迅呢?就因为他们缺失这种硬骨头性格。说到底,这就是鲁迅当年以亲身体验所晓谕的真我真言:“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出来的都是血。”如此而已。亦唯此而已,岂有他哉!
  如同世间没有严肃的相声、批判的情书与抒情的数学一样。文坛也绝对不应有媚骨的杂文。杂文世称“审丑的艺术”。是战斗的“阜利通”,务得直面现实,干预生活。爱憎分明。有棱有角,金刚怒目。其笔锋如匕首,如投枪,如震雷如闪电。如骤雨如罡风,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无微不可至。杂文作者天生“我便是我”“做最好的我”,不看脸色,不问来头,不顾后果,就像鲁迅说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出的路”;也坚信当年大寨人的观点“成绩不讲不得跑,问题不讲不得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欲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的杂文作者,就必须具备鲁迅这种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的硬骨头性格,就要有“踏了铁蒺藜向前进”的勇气,就要有豁出去的决心。
  鲁迅离开我们已经近百年了,看似乎遥远,但他却是永远的民族之魂。无时无处不活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迅不仅是属于历史的,而且也是属于现在的,还是属于未来的。所以,鲁迅的硬骨头性格也并非可望不可即,江山代有传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现下。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转折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型时期,新旧交替,美丑交织。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还是杂文时代,时代需要鲁迅精神,人民呼唤鲁迅精神。学习鲁迅精神不是一个肤浅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思想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既知之。当行之,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于见贤思齐,学在根本上,落实在行动上。一定要以鲁迅为旗帜,以其硬骨头性格为精髓,真学之、笃行之、广推之、恒持之,真正把我们的杂文队伍打造成一支完具一身忠肝侠肠正气、两肋插刀勇气、忧国忧民浩气的雄壮之师。从而“该出手时就出手”,大胆抒发催人自警、自省、自爱、自律的正义之声,为匡谬正误、惩恶扬善,营造风清气正的宜人氛围作出积极贡献!
  鲁迅伟大,鲁迅性格可敬,鲁迅精神不朽!
  童玲/图
其他文献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其编纂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冯梦龙如此解释“三言”的命名:“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者,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导愚”“适俗”“习之不厌,传之可久”,今读之,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玉工得到一大块白玉,欣喜若狂,他立即动手雕琢玉佩。在雕琢玉佩的过程中,玉工思绪万千,琢磨起白玉的价值与玉佩的价格。白玉无瑕,自然价值连城,如果能打磨掉玉石上的天然瑕疵,玉佩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玉工暗自欢喜,停止雕琢,自鸣得意,哼着小曲,用力打磨玉石中间的瑕疵,磨着磨着,咔嚓一声,玉石碎了,碎得不成样子,变成毫无利用价值的石渣。  狗看外人低  看门狗冒犯贵客,被来客的保镖暴打,被主子责骂,被老猫讥笑
期刊
常常有人讥笑他人对什么问题只是一知半解。听他们的话语,一个人无知无解没有什么,甚至是可爱的,有一知半解反而是可笑的。性急的听了他们的话,恨不得立即将仅有的一点知与解从脑子里赶走。  然而,一个有一知半解的人就真的那么可笑吗?  我的一个邻居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说他对医学一知半解。那就是恭维了他。也不是说对医学一无所知,比如,他还知道中风后一定要抓紧黄金八小时(不是听医生说的,不是从书上看到的,是在晨
期刊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生动鲜活的民间艺术,向来被誉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的“根”和“魂”。但是,“今天,残存的古老民俗正面临前所未有剧烈的文化转型危机”,“对于这些积淀数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尽快、大量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三五年后。许多珍贵的民俗事物或都将永远由乡野中消失无踪”。从1986年起,画家杨先让率领考察隊十四次深入黄河流域,从黄河
期刊
从前,有位秀才很喜欢猴子,他从耍猴艺人那里买来了两只猴子,一只叫猴大,一只叫猴二。  秀才把两只猴子领进家以后,整日像宾客一样对待,好吃好喝,热情温和,关怀备至。  一段时间下来。猴二便瞧不起主人了.不仅连起码的礼貌不讲,而且经常亵慢奚落秀才。  这一天,秀才抚摸着猴二的脑袋,关切地说:“看看,身上的毛已经脏乱了,让我给你洗刷洗刷吧。”  猴二把秀才猛地一推,阴阳怪气地说:“谁稀罕你瞎摆弄!”  
期刊
春天一向很文艺的上海,今年因了一下数十天的细雨,氤氳的街市像极了吴冠中的水墨悬于窗前。某日,忽推窗,枝头新叶片片,桠间细雨点点,远处银亮亮的黄浦江奔涌而来。如此良辰美景,我选择读向继东编《2018中国杂文年选》。否则,岂不有负春天!  《2018中国杂文年选》一书,延续了向继东先生在选稿上高标准、严要求的一贯风格。入选作家既有鄢烈山、宋志坚、吴非、陆春祥、朱大路这样的杂文名家,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杂
期刊
《杂文月刊》2019年4月上原创版上《安全通报何妨指名道姓》一稿很切中时弊,说的是通报不点名,使大家“心中无数”,被通报者“有了侥幸心理”的现象。时下通报不点名很普遍,多用姓加“某”,如赵某、钱某某。文字学家说“某”字上甘下木,是结甜果子的树,但把“某”字用在通报上,这果子不酸不甜倒透着点怪味。“某”字有不明晰、不明确的意思。不记得哪天了,可说某天,而把清晰明确的事,故意往糊涂里整,有点像我国北方
期刊
天呐,我捅了一个马蜂窝!  那一日,雨过天晴,老伴到一楼阳光房观察云雨气象,抬头一看,突然发现二楼墙角处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似球状,大如碗口。近前凝视,原是一个马蜂窝,不知何时聚结而成。  于是我找来一根钓鱼长竿,轻轻开启一扇小窗,用竿捅之。只一下,馬蜂随即倾巢而出,密密麻麻,上下翻飞。四处逃窜,景象十分骇人。我急忙抽竿,迅速关窗。稍停片刻,只见四处飞散的马蜂重又聚于蜂窝之中。于是,又开窗捅之,成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今年第4期原创版《学校也需警惕“痕迹主义”》后,深有同感,该文似乎给人“猛击一掌”的感觉。  说到形式主义,就可能想到人们俗称的面子活、做秀、应景等现象。其实,这仅是表面现象。“痕迹主义”就是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之所以能糊弄人,原因有三:一是“显摆”的需要,“痕迹”记录了工作过程,  让人看了很“真实”、很“养眼”;二是应付检查的需要,检查必然要看资料,留下“痕迹”,就是工作成效;
期刊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我最近自费出版的一本杂文集,出版后,留下几十本自用,其余,悉数捐赠给了社会上的图书爱好者。  却没想到,身边有位好心朋友,帮我算了一笔账。他说:老兄啊,你集四五年时间发表的100多篇杂文结集出书,当然是好事,值得庆贺。但是,你想过没有,出书之前,每篇杂文稿酬平均150元吧。总共可得一万多元,而自费出书也花了一万多元。再把书捐赠出去,前后算下来,你是不赔不赚呀,或者说,这些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