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荬菜又称山莴苣、苦麻菜,产于我国华中地区,原为野生植物,现已成为广泛栽培的优良高产饲料作物。目前,华东、华中、西南、东南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近年来,已北移引种到华北、东北等地。苦荬菜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鲜嫩适口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
一、生物学特性
1. 抗旱性。苦荬菜怕旱、怕涝、喜水,由于其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再生性强,根部吸收水分和叶面蒸发水分均较多。
2. 土壤适应性。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生长最好。耐轻度盐碱,在pH值小于8.0的碱性土壤上生长良好。较耐阴,可种植在果林行间。
3. 生长发育特性。苦荬菜除在苗期生长极缓慢外,以后一直维持1.5厘米左右日生长量。苦荬菜7月份抽薹,8月份开花,花期很长,可延续到10月份。留种的植株,一般在9~10月份种子陆续成熟。苦荬菜生育期的长短,因地区和品种而异,在华北地区春播苦荬菜,5~8月份生长旺盛;在华中地区3月上旬春播,5月上旬开始收割利用,6~8月份生长特别旺盛,7月份抽薹,8月份开花,秋后气温下降到10℃左右时才停止生长。
4. 耐寒性。苦荬菜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既耐寒又抗热。当土壤温度为5~6℃时,种子即能发芽,成株在15℃以上时生长加快,25~35℃时生长最快。在35~40℃高温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轻霜对其危害不大,通常幼苗能耐受-2℃的低温,成株在晚秋遇-5~-7℃低温时,也可安然无恙。
二、饲用价值
苦荬菜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粗纤维较少。叶量大,脆嫩多汁。茎叶中含有白色乳汁,微带苦味,适口性良好,猪、马、牛、羊、鸡、鸭、鹅等都喜食。此外,用其喂兔、鱼效果也较好,还可用其制作草粉及青贮。
三、高产栽培技术
1. 合理轮作。苦荬菜的适应性较强,各种谷类作物、蔬菜、瓜类等均为其良好前作,而苦荬菜耗地较少,又是多种作物的良好前作。
2. 整地施肥。苦荬菜种子小而轻,顶土力弱。因此,土地要整平耙细,保好墒,以保证出苗齐全。播前要施足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500~5000千克。
3. 直播栽培。北方地区在地刚解冻时即可趁墒播种,南方地区可春、秋播。播种方法多采用条播、机播、耧播,也可撒播或穴播。北方采用垄作,行距为50~60厘米,在垄上撒播或双行条播,播种量0.75~l千克/亩,播种深度l厘米,播后要及时镇压。若穴播,行、株距平均为20~25厘米,每穴下种10~15粒,播种量0.5千克/亩左右。
4.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时,北方地区2~3月份进行苗床播种,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苗床要精细管理,保持湿润,清除杂草。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5. 田间管护。苦荬菜宜密植,条播时一般不间苗,2~3株一丛也能生长良好,但过密时则需间苗,可按株距4~6厘米定苗。苗高4~6厘米时,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后每收割1次都要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和灌水。育苗移栽地定植10天左右,就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及时追肥。除施足基肥外,北方多追施化肥,如硫酸铵、尿素等,南方多泼粪尿水,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6. 防治病虫。苦荬菜的病虫害少,主要为蚜虫。发生时蚜虫在生长点的幼嫩部分聚集,造成生长停滞,叶片卷缩,严重减产。要早发现,及时用乐果、敌杀死等1000~2000倍液防治。喷药20天后,待药力消失才能刈割饲喂。
7. 分批收获。苦荬菜可剥叶利用,也可收割利用。小面积种植可剥叶利用,即只剥外部大叶,留下内部小叶继续生长。大面积栽培的多收割利用,在株高30~40厘米进行,以后每隔20~40天收割1次。每次收割要及时,不宜过迟,以利再生。适时收割不但可增加收割次数,而且可提高产量和品质。留茬高度一般在2~4厘米。最后一次收割要贴近地面,以提高总产量。北方地区1年可收割3~5次,南方为5~8次。一般每亩产鲜草5000~7900千克,高的可达10000千克以上。
8. 科学留种。苦荬菜采种在大部分果实的冠毛露出时为宜,一般亩产种子30~60千克。由于花期较长,种子成熟不一致,可分期采收。收割后晒干脱粒,然后入库保存,要避免受潮。为保证较高的发芽率,苦荬菜的种子必须年年更新。通常收割1~3次后停割留种或者不收割留种。南方地区可收割2~3次后留种,华北地区则在收割l~2次后留种,东北地区则不收割留种。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文化路7号 邮编:277400)
一、生物学特性
1. 抗旱性。苦荬菜怕旱、怕涝、喜水,由于其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再生性强,根部吸收水分和叶面蒸发水分均较多。
2. 土壤适应性。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生长最好。耐轻度盐碱,在pH值小于8.0的碱性土壤上生长良好。较耐阴,可种植在果林行间。
3. 生长发育特性。苦荬菜除在苗期生长极缓慢外,以后一直维持1.5厘米左右日生长量。苦荬菜7月份抽薹,8月份开花,花期很长,可延续到10月份。留种的植株,一般在9~10月份种子陆续成熟。苦荬菜生育期的长短,因地区和品种而异,在华北地区春播苦荬菜,5~8月份生长旺盛;在华中地区3月上旬春播,5月上旬开始收割利用,6~8月份生长特别旺盛,7月份抽薹,8月份开花,秋后气温下降到10℃左右时才停止生长。
4. 耐寒性。苦荬菜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既耐寒又抗热。当土壤温度为5~6℃时,种子即能发芽,成株在15℃以上时生长加快,25~35℃时生长最快。在35~40℃高温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轻霜对其危害不大,通常幼苗能耐受-2℃的低温,成株在晚秋遇-5~-7℃低温时,也可安然无恙。
二、饲用价值
苦荬菜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粗纤维较少。叶量大,脆嫩多汁。茎叶中含有白色乳汁,微带苦味,适口性良好,猪、马、牛、羊、鸡、鸭、鹅等都喜食。此外,用其喂兔、鱼效果也较好,还可用其制作草粉及青贮。
三、高产栽培技术
1. 合理轮作。苦荬菜的适应性较强,各种谷类作物、蔬菜、瓜类等均为其良好前作,而苦荬菜耗地较少,又是多种作物的良好前作。
2. 整地施肥。苦荬菜种子小而轻,顶土力弱。因此,土地要整平耙细,保好墒,以保证出苗齐全。播前要施足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500~5000千克。
3. 直播栽培。北方地区在地刚解冻时即可趁墒播种,南方地区可春、秋播。播种方法多采用条播、机播、耧播,也可撒播或穴播。北方采用垄作,行距为50~60厘米,在垄上撒播或双行条播,播种量0.75~l千克/亩,播种深度l厘米,播后要及时镇压。若穴播,行、株距平均为20~25厘米,每穴下种10~15粒,播种量0.5千克/亩左右。
4.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时,北方地区2~3月份进行苗床播种,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苗床要精细管理,保持湿润,清除杂草。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5. 田间管护。苦荬菜宜密植,条播时一般不间苗,2~3株一丛也能生长良好,但过密时则需间苗,可按株距4~6厘米定苗。苗高4~6厘米时,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后每收割1次都要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和灌水。育苗移栽地定植10天左右,就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及时追肥。除施足基肥外,北方多追施化肥,如硫酸铵、尿素等,南方多泼粪尿水,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6. 防治病虫。苦荬菜的病虫害少,主要为蚜虫。发生时蚜虫在生长点的幼嫩部分聚集,造成生长停滞,叶片卷缩,严重减产。要早发现,及时用乐果、敌杀死等1000~2000倍液防治。喷药20天后,待药力消失才能刈割饲喂。
7. 分批收获。苦荬菜可剥叶利用,也可收割利用。小面积种植可剥叶利用,即只剥外部大叶,留下内部小叶继续生长。大面积栽培的多收割利用,在株高30~40厘米进行,以后每隔20~40天收割1次。每次收割要及时,不宜过迟,以利再生。适时收割不但可增加收割次数,而且可提高产量和品质。留茬高度一般在2~4厘米。最后一次收割要贴近地面,以提高总产量。北方地区1年可收割3~5次,南方为5~8次。一般每亩产鲜草5000~7900千克,高的可达10000千克以上。
8. 科学留种。苦荬菜采种在大部分果实的冠毛露出时为宜,一般亩产种子30~60千克。由于花期较长,种子成熟不一致,可分期采收。收割后晒干脱粒,然后入库保存,要避免受潮。为保证较高的发芽率,苦荬菜的种子必须年年更新。通常收割1~3次后停割留种或者不收割留种。南方地区可收割2~3次后留种,华北地区则在收割l~2次后留种,东北地区则不收割留种。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文化路7号 邮编:27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