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同课优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认识到“同课优构”有利于构建更优的知识框架、合作模式、教学模式和素养模式,有利于实现有效地理教学。
关键词:同课优构;有效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同课优构”之“基”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为地理学习内容的组织、选择和呈现明确了方向。而根据教学内容所选取的学习材料是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参与情况和信息效果。
1.“同课优构”基石之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对教材的研读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研读教材时,一定要静下心来,领会教材蕴含的深刻内涵,完成以下四项任务:着力把握逻辑起点——基本任务;理清教学关键——核心任务;选好学习材料——重要任务;明确训练重点——必要任务。教师只有完成这些任务,才可能创设出问题生活化、材料情景化、内容生动化的优构地理课堂。只有抓住教学关键,才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平。
2.“同课优构”基石之思维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都是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构建的。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之前,必须有相应的“最近知识”做准备,这“最近知识”一般叫做逻辑起点,理清逻辑起点,利于学生认知的迁移。因此,研读教材时一定要梳理整套、整册、整个单元教材的知识点,力求把握不同课堂学习的逻辑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同课优构”基石之练习
课堂练习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质量的练习做基础。由此可见,课堂练习应精心设计,设计的前提是必须明确课堂训练的重点,整个练习的设计要围绕训练重点展开,力求让学生在课堂内把握基础、体会思想、学会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轻负有效”的课改目标。
二、“同课优构”之“构”
“同课优构”的“构”是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情形下进行的众人构、知识构和方法构。
1.“同课优构”之众人构
众人构即备课教师(授课教师)与课题组(备课组)其他教师共同构建某册书或某单元如何融合、如何安排、如何推导等。例如,高二第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内容是中国地理和必修三两部分,经过众人构之后决定将必修三融合在中国地理中。中国河流教学中融合必修三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及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资源教学中融合跨区域调资源、农业教学中融合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教学中融合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及中国江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构既激发地理教师学习兴趣,加快教学进度,又最大程度地避免走弯路,可提高备课效率,还体现众人智慧,提高教学质量。
2.“同课优构”之知识构
知识构即在众人构的基础上构建主干知识。例如,讲解区域世界地理时,构建如图1的主干知识。用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知识,进而推导出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主干知识线。主干知识呈现提纲挈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独立的学习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课优构”之方法构
方法构即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例如,“城市”专题复习时,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取决于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河流和地形是一个城市的“风水”,人口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人杰地灵”才能推动城市健康和谐发展。而城市的健康发展,既要在发展速度上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更要使其外在的等级规模与内在的功能区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后的本专题安排是:河流(自然因素)→人口(人文因素)→城市区位(发展基础)→城市化(发展动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的复习线索,整合与城市主题相关的内容,让考生遵循线索、由因推果,从而强化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同课优构”之“优”
1.“优”化知识结构——构建更优知识框架
根据内在联系、思维推导、知识递进、框架构建、重组融合等原则“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出新的知识框架、系统的地理思维、不断更新的教学体系。例如,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时,可按内在联系原则、思维推导原则及重组融合原则等整合出详细知识框架(如图2)。
2.“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更优教学模式
第一次集体备课:确定主题、提出要求;第二次集体备课:各抒己见、展示设计——形成“初级教案”;第三次集体备课:尝试教学、反思优化——形成“二次教案、三次教案……”;第四次集体备课:完善设计、资源共享——形成“最终教案”。四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单见表1。
例如,讲授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时,第一次集体备课确定上课内容即以西气东输为案例,希望上课后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第二次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成员展示其教学设计,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形成自己的上课教案;第三次集体备课由教师课后根据自己上课感受及学生课堂反馈及时进行反思优化;第四次集体备课形成最终方案,达到资源共享(如图3)。教师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以期在不同阶段达到如图4所示的阶段目标。
3.“优”化合作学习小组——构建更优合作模式(如图5)
教师担当好“优”化学习小组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应激励学生思考成为一位合作学习的顾问和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合理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家庭背景、性别等情况进行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
教师应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确立一个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建立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懂得合作规则;再明确小组分工,职责分明;最后合作学习小组形式宜多样。
“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与人沟通技巧;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充分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
4.“优”化教师素养——构建更优素养模式
课堂教学活动中永远不能缺席的是教师,从“异构”到 “优构”将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最快的途径之一是寻找“最近发展区”的资源,尤其是与优秀教师合作备课、研课、听课、评课、用课(如图6),同伴的一个提示、几点建议,都会使自身的教學行为和习惯以至教学品质和境界得到提高。
采用的“三同三案”可以说是“同课优构”的典型案例。“三同”即:同课异构、同伴互助、同步管理。第一轮备课前,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根据学生情况和课标要求,精心准备出扎实且富有个性的教案及“教学设计案”。接着教师相互浏览同伴教案,参加集体备课,寻找他人思路补充自己,发现短处并提出建议,完成“ 修正实施案”。在执教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得到他人帮助,获得发展和进步,每一位备课成员在听课、磨课的过程中也会共同经历,踏实前进,最终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创新教学理念和超强反思能力。“同课优构”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创新,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专业素养可以提高,教学目标得到最终达成,进而促进学生养成学科素养(如图7)。▲
参考文献:
[1]康贻军.推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7):3825-3826.
[2]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 [J].上海教育科研,2008(1):7-9.
[3]朱丽侠.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J].新课程(中学),2010(03):25.
关键词:同课优构;有效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同课优构”之“基”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为地理学习内容的组织、选择和呈现明确了方向。而根据教学内容所选取的学习材料是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参与情况和信息效果。
1.“同课优构”基石之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对教材的研读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研读教材时,一定要静下心来,领会教材蕴含的深刻内涵,完成以下四项任务:着力把握逻辑起点——基本任务;理清教学关键——核心任务;选好学习材料——重要任务;明确训练重点——必要任务。教师只有完成这些任务,才可能创设出问题生活化、材料情景化、内容生动化的优构地理课堂。只有抓住教学关键,才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平。
2.“同课优构”基石之思维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都是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构建的。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之前,必须有相应的“最近知识”做准备,这“最近知识”一般叫做逻辑起点,理清逻辑起点,利于学生认知的迁移。因此,研读教材时一定要梳理整套、整册、整个单元教材的知识点,力求把握不同课堂学习的逻辑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同课优构”基石之练习
课堂练习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质量的练习做基础。由此可见,课堂练习应精心设计,设计的前提是必须明确课堂训练的重点,整个练习的设计要围绕训练重点展开,力求让学生在课堂内把握基础、体会思想、学会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轻负有效”的课改目标。
二、“同课优构”之“构”
“同课优构”的“构”是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情形下进行的众人构、知识构和方法构。
1.“同课优构”之众人构
众人构即备课教师(授课教师)与课题组(备课组)其他教师共同构建某册书或某单元如何融合、如何安排、如何推导等。例如,高二第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内容是中国地理和必修三两部分,经过众人构之后决定将必修三融合在中国地理中。中国河流教学中融合必修三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及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资源教学中融合跨区域调资源、农业教学中融合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教学中融合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及中国江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构既激发地理教师学习兴趣,加快教学进度,又最大程度地避免走弯路,可提高备课效率,还体现众人智慧,提高教学质量。
2.“同课优构”之知识构
知识构即在众人构的基础上构建主干知识。例如,讲解区域世界地理时,构建如图1的主干知识。用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知识,进而推导出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主干知识线。主干知识呈现提纲挈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独立的学习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课优构”之方法构
方法构即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例如,“城市”专题复习时,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取决于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河流和地形是一个城市的“风水”,人口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人杰地灵”才能推动城市健康和谐发展。而城市的健康发展,既要在发展速度上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更要使其外在的等级规模与内在的功能区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后的本专题安排是:河流(自然因素)→人口(人文因素)→城市区位(发展基础)→城市化(发展动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的复习线索,整合与城市主题相关的内容,让考生遵循线索、由因推果,从而强化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同课优构”之“优”
1.“优”化知识结构——构建更优知识框架
根据内在联系、思维推导、知识递进、框架构建、重组融合等原则“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出新的知识框架、系统的地理思维、不断更新的教学体系。例如,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时,可按内在联系原则、思维推导原则及重组融合原则等整合出详细知识框架(如图2)。
2.“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更优教学模式
第一次集体备课:确定主题、提出要求;第二次集体备课:各抒己见、展示设计——形成“初级教案”;第三次集体备课:尝试教学、反思优化——形成“二次教案、三次教案……”;第四次集体备课:完善设计、资源共享——形成“最终教案”。四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单见表1。
例如,讲授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时,第一次集体备课确定上课内容即以西气东输为案例,希望上课后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第二次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成员展示其教学设计,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形成自己的上课教案;第三次集体备课由教师课后根据自己上课感受及学生课堂反馈及时进行反思优化;第四次集体备课形成最终方案,达到资源共享(如图3)。教师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以期在不同阶段达到如图4所示的阶段目标。
3.“优”化合作学习小组——构建更优合作模式(如图5)
教师担当好“优”化学习小组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应激励学生思考成为一位合作学习的顾问和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合理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家庭背景、性别等情况进行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
教师应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确立一个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建立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懂得合作规则;再明确小组分工,职责分明;最后合作学习小组形式宜多样。
“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与人沟通技巧;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充分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
4.“优”化教师素养——构建更优素养模式
课堂教学活动中永远不能缺席的是教师,从“异构”到 “优构”将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最快的途径之一是寻找“最近发展区”的资源,尤其是与优秀教师合作备课、研课、听课、评课、用课(如图6),同伴的一个提示、几点建议,都会使自身的教學行为和习惯以至教学品质和境界得到提高。
采用的“三同三案”可以说是“同课优构”的典型案例。“三同”即:同课异构、同伴互助、同步管理。第一轮备课前,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根据学生情况和课标要求,精心准备出扎实且富有个性的教案及“教学设计案”。接着教师相互浏览同伴教案,参加集体备课,寻找他人思路补充自己,发现短处并提出建议,完成“ 修正实施案”。在执教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得到他人帮助,获得发展和进步,每一位备课成员在听课、磨课的过程中也会共同经历,踏实前进,最终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创新教学理念和超强反思能力。“同课优构”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创新,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专业素养可以提高,教学目标得到最终达成,进而促进学生养成学科素养(如图7)。▲
参考文献:
[1]康贻军.推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7):3825-3826.
[2]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 [J].上海教育科研,2008(1):7-9.
[3]朱丽侠.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J].新课程(中学),20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