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而陶行知老先生也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们现在面对的中学生,有很多物质生活优越,贪图安逸,十分懒惰;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做事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缺少毅力和持久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对别人比较挑剔,遇事好冲动,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不良的行为举止表明:现代的中学生缺乏耐挫力、正义感和荣辱意识,缺乏做人的道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那么如何教育学生做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充分地了解学生
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的放矢教育学生的基础。魏书生曾说过:“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我们现在的班级人数多,他们有不同的天赋、情感、个性、兴趣、爱好,有特定的品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他们,深刻地研究各种类型、各种特点的学生,并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帮助教育他们做人,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比如:现在的网络世界,在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方便之余,也给新时代的青少年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新时代、新生活中众多的“单亲家庭”现象,更是给当代的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灵画上了一种无形的伤痕;巨大的贫富差距使一些“富二代”学生与“贫困生”之间无法正常沟通,滋长了某些学生的骄傲情绪,也加重了一些学生的自卑心理;长期流行的“打工潮”、“读书无用论”也对学生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加以了解。先对全班同学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再细心了解每一个学生,如他们个人的家庭背景、简要经历、思想品德、身体和心理状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必要时还常去进行家访。只有对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会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要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人,可以从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把其内容作为做人的准则,决不能是形式上的学一学,要认真扎扎实实地学,达到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中能学会运用,让学生记下来,使其学着去做人,坚持这样的做下去,让学生达到知廉耻、知善恶、明是非、自重自爱,有强烈的荣辱感,慢慢地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有经验的班主任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不会怪你,但你的德行、态度不好,老师就会批评你,天天盯着你,一直盯到你做个好人为止。”
3 要率先垂范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是以教育者的人格作为依据的,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替代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心地宽容大度,有正义感。在班级管理中,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在言语中不失威信,宽容大度不失原则,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用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平时也要注意不因学生家庭的贫富、不因家长说情而排座位、评优等做法,做到办事光明磊落、为人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的人,用真爱去感化学生。
4 要关心学生。
学生的心理状况极为复杂,有的因家庭关系破裂,缺少温暖而自暴自弃;有的因自我约束力太差而无心向学;有的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郁闷寡欢;有的因智力低下、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头导致成绩低下而缺乏自信;还有独生子女因缺乏困苦的磨砺,稍遇挫折便产生退缩、难过、不安的情绪,更有青春期阶段,学生不时出现的悲观、烦恼、焦虑等现象。为此对学生应多亲近、常倾听、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去交流、去沟通,同时不失时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给予引导、教育、疏导、关心或鼓励,激发学生走出困境的信心,指点他们人生的方向。学生会在老师时常关心中受到感染,也会慢慢懂得感恩,学着去关心别人。
5 要宽容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做到严宽有据,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烦躁。心平气和地与之促膝谈心,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努力使他们的思想言行、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等逐步改变,从而增强学生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事事育人,处处育人,从而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在提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成人”教育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从一件事、一个动作、一点提示、一次表扬、一句话做起,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领会、感受生活,感悟做人的“真谛”,去伪存真,形成完善的、和谐的人格,真正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么如何教育学生做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充分地了解学生
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的放矢教育学生的基础。魏书生曾说过:“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我们现在的班级人数多,他们有不同的天赋、情感、个性、兴趣、爱好,有特定的品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他们,深刻地研究各种类型、各种特点的学生,并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帮助教育他们做人,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比如:现在的网络世界,在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方便之余,也给新时代的青少年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新时代、新生活中众多的“单亲家庭”现象,更是给当代的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灵画上了一种无形的伤痕;巨大的贫富差距使一些“富二代”学生与“贫困生”之间无法正常沟通,滋长了某些学生的骄傲情绪,也加重了一些学生的自卑心理;长期流行的“打工潮”、“读书无用论”也对学生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加以了解。先对全班同学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再细心了解每一个学生,如他们个人的家庭背景、简要经历、思想品德、身体和心理状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必要时还常去进行家访。只有对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会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要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人,可以从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把其内容作为做人的准则,决不能是形式上的学一学,要认真扎扎实实地学,达到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中能学会运用,让学生记下来,使其学着去做人,坚持这样的做下去,让学生达到知廉耻、知善恶、明是非、自重自爱,有强烈的荣辱感,慢慢地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有经验的班主任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不会怪你,但你的德行、态度不好,老师就会批评你,天天盯着你,一直盯到你做个好人为止。”
3 要率先垂范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是以教育者的人格作为依据的,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替代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心地宽容大度,有正义感。在班级管理中,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在言语中不失威信,宽容大度不失原则,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用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平时也要注意不因学生家庭的贫富、不因家长说情而排座位、评优等做法,做到办事光明磊落、为人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的人,用真爱去感化学生。
4 要关心学生。
学生的心理状况极为复杂,有的因家庭关系破裂,缺少温暖而自暴自弃;有的因自我约束力太差而无心向学;有的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郁闷寡欢;有的因智力低下、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头导致成绩低下而缺乏自信;还有独生子女因缺乏困苦的磨砺,稍遇挫折便产生退缩、难过、不安的情绪,更有青春期阶段,学生不时出现的悲观、烦恼、焦虑等现象。为此对学生应多亲近、常倾听、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去交流、去沟通,同时不失时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给予引导、教育、疏导、关心或鼓励,激发学生走出困境的信心,指点他们人生的方向。学生会在老师时常关心中受到感染,也会慢慢懂得感恩,学着去关心别人。
5 要宽容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做到严宽有据,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烦躁。心平气和地与之促膝谈心,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努力使他们的思想言行、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等逐步改变,从而增强学生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事事育人,处处育人,从而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在提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成人”教育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从一件事、一个动作、一点提示、一次表扬、一句话做起,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领会、感受生活,感悟做人的“真谛”,去伪存真,形成完善的、和谐的人格,真正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