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黑龙江省实情出发,把医药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从宏观和微观入手,提出完善医药产业的法律法规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创建自主品牌和龙头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等系列操作对策。
【关键词】 医药产业 自主品牌 产业园区
1.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1.1医药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产业完成总产值250.24亿元,同比增长28.2%。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医药生产企业达13家,占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0%,过5亿元的有3家,占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0%。这对于扩大我省医药产业规模作用显著。
1.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在哈药集团、仁黄药业等龙头企业带领之下,黑龙江省已具有比较完备的医药生产体系。2010年,黑龙江省30户重点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95.6%,成为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哈药集团完成产值占全省医药产业产值的42.2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占全省医药产业的58.86%、47.35%和50.85%。
1.3技术创新能力日益提高
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已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打造出黑龙江省特有的医药品牌。如哈药集团目前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钙中钙”等四件中国驰名商标,创全行业及东北三省之最。哈药集团还创建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OTC药品及保健食品、动物疫苗及兽药等六个方面的技术平台。
1.4北药资源丰富
据统计,黑龙江省有中药材物种856种,其中植物类818种、动物类34种、矿物类及其他类4种,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地区。我省也已经形成以黄芪、刺五加、丹参、满山红、熊胆、苦参为主要原料的抗炎、抗毒、抗衰老等系列产品。因此,我省开发北药的独特优势,使其快速叫响北药品牌,加快医药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速度,也迅速提高了医药产业的品牌特色和市场化水平。
2.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现行药品监管法律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除此之外,还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食品等产品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十几部法规。但医药产业对人类健康关系重大,这就决定医药产业的法律法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2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在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市场结构高度分散导致其产业规模不大,难以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由于缺乏有效创新活力的竞争结构,使得医药产业经济产出质量低。很多医药企业没有明确其在医药产业链中的位置,导致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存在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现象,不仅降低医药产品的质量,更导致医药产品结构水平低,使得黑龙江省医药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中受到严重制约。
2.3自主品牌缺乏和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目前,在黑龙江省市场上流通的国产药品(中医药除外)基本都是非专利药或者仿造药。医药专利严重缺乏和医药生产企业资金不足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医药企业自主研发新药的过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其承担风险的能力又弱,就加剧医药企业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的现状。目前黑龙江省具有研发中心的医药企业不足30%,这导致2010年黑龙江省医药发明专利只有150个,实用新型专利仅50个,外观设计专利仅6个。
2.4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市场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有效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假劣药品和虚假违法广告屡打不绝。加之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纵容,使违法乱纪和偷漏税款冲击正常的交易秩序,挤占或掠夺商业利润。医药销售终端环境差,市场不规范,尤其是医院拥有着处方权的绝对垄断优势造成了以药养医、零售药价高涨的局面。
2.5缺乏完善的产业园区
虽然利民科技医药园已建成,但是黑龙江省依然还有很多医药企业分散在各个地区,没有一个完善的医药产业园区为其提供地域上的有利条件,导致其得不到规模化的发展。更何况,黑龙江省的医药企业普遍自成体系,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导致上下游企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产生不了带动相关行业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3.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医药产业的法律法规制度
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医药产业得以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为了发挥法律法规制度的这一作用,我们应做到:首先建立健全药品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其次健全医药产品广告监督管理机制。第三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不要上当受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药品做出停止在区域内销售的行政措施等。
3.2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医药企业应结合政府的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渠道进行结构化调整,建立自身竞争优势。大医药企业之间的兼并会给中小医药企业造成巨大的兼并压力与示范效应,这就迫使类似规模或者更小规模的医药企业主动寻求合并或者兼并,从而能加快医药企业的重组进程,达到扩大产业规模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医药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运用医药产品的差异策略和特色经营策略实现对自身的合理定位。即医药企业要找准自身在集群产业链条上的点,然后把这个点做深、做精、做强。从企业战略上更要关注医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集群内部过度竞争的问题,而且也能够不断优化整个集群的产品结构。
3.3培养自主品牌和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医药企业的自主品牌数量有限,自主研发能力弱。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好这三步:第一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医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其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的科研院所来黑龙江省设立研究中心,建立与国际医疗水准接轨、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和运营的医药研发机构,为医药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更好的研发平台。第二加强科技建设,加快医药成果落户。建立黑龙江医药科技园,鼓励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黑龙江医药科技园就地转化,将黑龙江省变成国家医药前沿技术、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产业化重要基地。第三鼓励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新产品、新技术。
3.4健全医药流通体系
促进医药流通企业兼并合作,实现流通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简化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医药流通企业赢利能力。其次促进医药销售终端专业化,明确划分服务对象、目标市场和盈利点,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利用平价药房价格优势,引导零售药价向正常水平靠近,促进平价药房向一般药品零售企业转变,建立一个扁平化、规模化医药产品零售体系。
3.5建立北药产业园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北药巨大优势,蕴藏丰富野生中药材资源。在此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医药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依托符合国际规范的北药产业园。同时进行中成药、生物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研究生产,健全医药产业相配套的市场完善医药产业园区。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项目“黑龙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系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维刚.中国医药产业成长特性与机理研究[J].上海:中国知网.2007.
[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黑龙江省科技厅网站.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关键词】 医药产业 自主品牌 产业园区
1.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1.1医药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产业完成总产值250.24亿元,同比增长28.2%。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医药生产企业达13家,占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0%,过5亿元的有3家,占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0%。这对于扩大我省医药产业规模作用显著。
1.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在哈药集团、仁黄药业等龙头企业带领之下,黑龙江省已具有比较完备的医药生产体系。2010年,黑龙江省30户重点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95.6%,成为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哈药集团完成产值占全省医药产业产值的42.2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占全省医药产业的58.86%、47.35%和50.85%。
1.3技术创新能力日益提高
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已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打造出黑龙江省特有的医药品牌。如哈药集团目前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钙中钙”等四件中国驰名商标,创全行业及东北三省之最。哈药集团还创建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OTC药品及保健食品、动物疫苗及兽药等六个方面的技术平台。
1.4北药资源丰富
据统计,黑龙江省有中药材物种856种,其中植物类818种、动物类34种、矿物类及其他类4种,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地区。我省也已经形成以黄芪、刺五加、丹参、满山红、熊胆、苦参为主要原料的抗炎、抗毒、抗衰老等系列产品。因此,我省开发北药的独特优势,使其快速叫响北药品牌,加快医药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速度,也迅速提高了医药产业的品牌特色和市场化水平。
2.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现行药品监管法律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除此之外,还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食品等产品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十几部法规。但医药产业对人类健康关系重大,这就决定医药产业的法律法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2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在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市场结构高度分散导致其产业规模不大,难以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由于缺乏有效创新活力的竞争结构,使得医药产业经济产出质量低。很多医药企业没有明确其在医药产业链中的位置,导致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存在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现象,不仅降低医药产品的质量,更导致医药产品结构水平低,使得黑龙江省医药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中受到严重制约。
2.3自主品牌缺乏和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目前,在黑龙江省市场上流通的国产药品(中医药除外)基本都是非专利药或者仿造药。医药专利严重缺乏和医药生产企业资金不足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医药企业自主研发新药的过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其承担风险的能力又弱,就加剧医药企业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的现状。目前黑龙江省具有研发中心的医药企业不足30%,这导致2010年黑龙江省医药发明专利只有150个,实用新型专利仅50个,外观设计专利仅6个。
2.4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市场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有效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假劣药品和虚假违法广告屡打不绝。加之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纵容,使违法乱纪和偷漏税款冲击正常的交易秩序,挤占或掠夺商业利润。医药销售终端环境差,市场不规范,尤其是医院拥有着处方权的绝对垄断优势造成了以药养医、零售药价高涨的局面。
2.5缺乏完善的产业园区
虽然利民科技医药园已建成,但是黑龙江省依然还有很多医药企业分散在各个地区,没有一个完善的医药产业园区为其提供地域上的有利条件,导致其得不到规模化的发展。更何况,黑龙江省的医药企业普遍自成体系,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导致上下游企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产生不了带动相关行业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3.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医药产业的法律法规制度
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医药产业得以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为了发挥法律法规制度的这一作用,我们应做到:首先建立健全药品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其次健全医药产品广告监督管理机制。第三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不要上当受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药品做出停止在区域内销售的行政措施等。
3.2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医药企业应结合政府的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渠道进行结构化调整,建立自身竞争优势。大医药企业之间的兼并会给中小医药企业造成巨大的兼并压力与示范效应,这就迫使类似规模或者更小规模的医药企业主动寻求合并或者兼并,从而能加快医药企业的重组进程,达到扩大产业规模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医药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运用医药产品的差异策略和特色经营策略实现对自身的合理定位。即医药企业要找准自身在集群产业链条上的点,然后把这个点做深、做精、做强。从企业战略上更要关注医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集群内部过度竞争的问题,而且也能够不断优化整个集群的产品结构。
3.3培养自主品牌和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医药企业的自主品牌数量有限,自主研发能力弱。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好这三步:第一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医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其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的科研院所来黑龙江省设立研究中心,建立与国际医疗水准接轨、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和运营的医药研发机构,为医药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更好的研发平台。第二加强科技建设,加快医药成果落户。建立黑龙江医药科技园,鼓励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黑龙江医药科技园就地转化,将黑龙江省变成国家医药前沿技术、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产业化重要基地。第三鼓励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新产品、新技术。
3.4健全医药流通体系
促进医药流通企业兼并合作,实现流通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简化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医药流通企业赢利能力。其次促进医药销售终端专业化,明确划分服务对象、目标市场和盈利点,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利用平价药房价格优势,引导零售药价向正常水平靠近,促进平价药房向一般药品零售企业转变,建立一个扁平化、规模化医药产品零售体系。
3.5建立北药产业园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北药巨大优势,蕴藏丰富野生中药材资源。在此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医药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依托符合国际规范的北药产业园。同时进行中成药、生物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研究生产,健全医药产业相配套的市场完善医药产业园区。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项目“黑龙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系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维刚.中国医药产业成长特性与机理研究[J].上海:中国知网.2007.
[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黑龙江省科技厅网站.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