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为介,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媒”为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示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各种识字游戏,巩固识字效果,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识字
  郭沫若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可以说,识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对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第二学(3~4年级)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對第三学段(5~6年级)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然而,汉字数量多,而且难认、难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个识字任务还是比较重的。长期以来,识字教学都存在着“高耗低效”问题。因此,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现代多媒体既能提供文字、图形、符号等视觉信息,又能传递言语、音乐和其他音响等听觉信息,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正好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巧妙地以“媒”为介,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们在“汉字王国”里快乐地遨游。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以“媒”为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识字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龄初期的学生,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形象、具体、有趣的事物,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记忆力强但忘得快……若教师能在课堂上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其代表的直观实物直接联系起来,就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形成记忆,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如笔者教学生们学习“鸟”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鸟动态图片,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天气这么晴朗,我们一起到生物园游玩好吗?”(学生一齐拍手叫好)
  师:还有几个好朋友也想跟我们一起玩呢!你们看,在蔚蓝的蓝天中,是谁正在向我们飞过来呀?
  生1:这是一只小鸟。
  生2: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生3:有一只可爱的小鸟朝我们飞过来了。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鸟”字)
  师:(课件播放鸟叫声)你们听,小鸟向着我们叽叽喳喳地叫,想跟我们说些什么呀?
  生1:小鸟在说:“同学们,你们好!”
  生2:小鸟在跟我们打招呼:“小朋友,很高兴见到你们!”
  生3:小鸟在说:“小朋友,可以跟我们一起玩吗?”
  师:这些小鸟这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跟小鸟打个招呼吧。
  生(齐):小鸟,你早!小鸟,你好!
  师:(将多媒体上的小鸟动画切为静态,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出“鸟”字。)同学们,我们一起写一写“鸟”字好吗。
  生(齐):好。(学生认真观看了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并在下面跟着老师写)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学生初次与生字“鸟”见面接触时,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巧妙地把识字的任务置于一起去生物园游玩的愉快情境中,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非常乐意地接受和认识“鸟”这个生字,就像结识一个新朋友那样。《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说将要学习的生字与学生故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于是,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多媒体把抽象字符的“鸟”字跟现实生活中的“鸟”的图画联系起来,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一下子形象地记住了“鸟”这个生字。接着,笔者使用多媒体播放鸟鸣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反复认读生字“鸟”,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鸟”字的写法,并跟着老师学写这个生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鸟”字的印象。整个认字过程中,识字、写字、字词的理解水到渠成,自然流畅且不落痕迹。这样的识字对学生而言,绝非枯燥乏味的苦差,而是乐趣的汇聚,激情的飞扬!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这节课必定黯然失色。
  又如,笔者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的“溪”字时,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很多学生容易受“小溪”中的“小”字前摄干扰的影响,将右半部下面一个“大”字写成“小”字,所以笔者在教学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副生动形象的图画: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汇成一条宽广无边的大河,小溪里的水缓缓地流向大河里。然后,笔者指着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小溪里的水都流到那里去了?”色彩丰富的画面一下子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争相发言。
  生1:小溪里的水都流到大河里去了。
  生2:许多条小溪的水汇合成了一条大河。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许多条小溪的水汇成了一条大河,因此,“溪”字右半部下面应该是个‘大’字。”(笔者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认真书写了一个大大的“溪”字)
  最后,笔者让所有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一遍“溪”字,并让3个学生上黑板展示“溪”字的书写。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牢牢记住了“溪”的字形。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笔者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识字兴趣,使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形成牢固的记忆,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二、以“媒”为介,展示字形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字
  汉字是由记事符号和记事图画演变而成的。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让汉字活起来,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趣味横生,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汉字来源,掌握汉字外形特征。
  例如,在教学生们学习人教版第一册第2课《口耳目》的时候,笔者是这样教“羊”的:笔者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羊的实物图,接着展示“羊”字的演变过程:
  学生一下子被生动的图画吸引住了,都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屏幕。笔者告诉学生,有很多汉字最初是用绘画的方法创造的。“羊”字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像这样的字叫做“象形字”,象形字与其所代表的事物,在形状上很相像,让人一看到字的形体就能联想到实物,给人美感,妙趣横生。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羊”字的来源、字义与字形特征。接着,笔者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羊”字和羊的各种彩色图片,全班齐读。笔者问,怎样记住“羊”呢?学生争相回答:
  生1:我能帮大家记住“羊”字,“羊”字的上面是羊的两个犄角,三横是羊的五官,一竖是羊的胡须。
  生2:我知道羊的叫声是“咩咩咩”的。
  生3:我知道羊爱吃草。
  生4:我能给羊找朋友:山羊,绵羊。
  又如,改作业的时候,笔者发现有很多學生容易把“病”字的的部首“疒”写成了“广”。于是,笔者问学生:“当人生病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四肢无力,这时候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躺在床上!” 接着,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
  看了屏幕上的画面,无需老师详细解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病”字最早就是指人生病时躺在床上出汗,部首是“疒”。
  在上面两个教学片断中,笔者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关于字的知识背景和展示了字的演变过程,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学生就不容易写错了。
  三、以“媒”为介,设计各种识字游戏,巩固识字效果
  小学生记忆力强,但记得快,忘得也快。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借助多媒体,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乐园”里温故知新,巩固识字效果。
  1.认读游戏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光盘进行生字认读游戏,能够让学生加深记忆,巩固识字效果。
  (1)“小树开花”。教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菜园里》后,笔者进行了“小树开花”游戏: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一颗美丽的小树,树上各种颜色的花儿开了,蹦出了一个个可爱的词宝宝,让学生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确。
  (2)“小猫钓鱼”游戏。多媒体上出示一只小猫在钓鱼,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每条鱼身上都有一个生字。小猫每次钓上一条鱼,就让一个学生读。读对了,鱼会安然地进水桶。读错了,鱼就溜回水中。
  (3)打气球。美丽的气球飞起来了,每个气球上都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
  2.“巧辨双胞胎”游戏
  汉字中许多形近字,小学生往往会混淆这些字。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巧辨双胞胎”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形近字的区别,减少错误,巩固了识字效果。如,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几组学过的形近字“人”和“入”“己”和“已” “读”和“续”,问学生:“汉字王国里有许多这样的双胞胎,他们长得很像,你们能用‘火眼金睛’找出它们的区别吗?”学生立刻愉快地进行了辨认游戏,不仅能说出了这些形近字的区别,还能说出书写时要注意的事项。
  3.“我是啄木鸟医生”游戏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开始出现比较多的错别字。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我是啄木鸟医生”游戏。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棵大树,树叶上布满了卡片,上面的生字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请小朋友当啄木鸟医生,找出错误的生字,并将它治好。这样的游戏,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错别字现象。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使用得当,能产生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效果。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该让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当、适量地绽放异彩,使我们的识字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季旭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及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4(2).
  [2]景爱荣.借助电教媒体,拓宽作文教学天地[J].新课程,2011(1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培养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文章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提出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重视识字教学,奠定阅读基础;重视绘本教学,激发阅读兴趣;重视课外拓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重视读、说、演结合,提升阅读感悟;重视阅读检验,落实阅读效果。  【关键词】二年级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
【摘要】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是每名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也是其能力的优势。德育教学的目的不是积累知识内容而是成就更好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教学核心,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磨炼心智,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德育教学;小学生;个性化教学  小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学校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主要的场所。小学德育教学不光是德育知识的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一第18-19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性质、大小的理解,沟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理的联系,实现知识的二度建构。  2.过程与方法:消除学生知识上的困惑点、易错点,让学生灵活运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激发
近日,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院长周毅一行来到黄坑中学开展教育扶贫活动,赠送了一批足球器材,并就双方共建国家级校园示范校进行了座谈。  据了解,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學院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后,成立的全国首家足球院校。为响应省教育厅精准扶贫工作的号召,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把校园足球跟教育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从去年开始,派出足球教师和学生到黄坑中学指导开展寒暑假夏令营足球训练,还对南雄市中小学校足
2018年12月22日21时27分,印度尼西亚巽(xùn)他海峡附近的万丹省遭海啸袭击。截至2018年12月25日15时,印尼海啸死亡人数已升至429人,超过1400人受伤,海啸已造成600多栋房屋、数十家酒店和60间餐馆遭严重破坏,400多艘船只被损毁。  印度尼西亚国家抗灾署称,该次灾难可能是火山活动的结果。初步怀疑海啸是由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6°6′27″S, 105°25′3
【摘要】在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常常会有挑战老师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容易就会让老师“自动反应”,而不是“主动行动”。我们知道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鼓励,但面对学生挑战的老师,同样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因此,如果每一个老师学会觉察自己的“自动反应”,采取主动的行动来面对挑战,也许状况就会大不相同。我们发现,“教师互助”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们面对日常学生的“挑战”时发现更好的处理方式,促进自己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课堂教学是学生认知和感知的过程,这是一个内化和生成的过程。改变原有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数学教学能从“满堂灌”转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探究是优化教学方式的核心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将数学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强化,并在练习
【摘要】构建小学生“全阅读”平台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需求。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具有阅读指向全科化、阅读书单定制化、阅读活动主题化、阅读过程数字化,以及阅读评价导向化的智慧阅读平台,这种智慧阅读平台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全阅读;智慧阅读平台;平台功能  全阅读理念来自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
【摘要】“学困生”是新时代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能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从转化学困生的时代意义、当前学困生成因剖析、转化学困生的有效路径等方面探讨这一课题,以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有效路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教诲我们:“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面对班中几个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学困生”, 我们不能以
【摘要】智慧课堂是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高效智能课堂。在当前形势下,高中生物的教 学需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技术,而智慧课堂符合我们的需求。本文以《生态工程的基本 原理》为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中智慧课堂使用的探讨,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 相关教学活动。智慧课堂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智慧课堂;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创新思维;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