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铁骑的留痕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756年,一支从京师开拔南下的军队,跨过黄河长江,越过五岭山脉,长驱5000里直指南中国的广州。此回,这支曾让大明官军闻风丧胆的满洲八旗铁骑却有些奇怪,并不像早年“随龙铠甲十三副,战将赳赳铁骑流”般龙吟虎啸、兵锋疾进,队伍里携家挈眷,浩荡中倒不失儿女情长。显然这并非征战之师,而是调防之旅。可当时谁都不曾料到,这支少数民族队伍的民族特性及其在中国大地独特的分布格局,却从此因之而改变。
  “落广祖”
  清兵入关时,满洲、汉军、蒙古三族的八旗兵共14万,其中满人不足6万,征服大明全境,为王前驱者其实是入关后陆续收编并统称绿营的前明降卒。1650年,尚可喜平广东,所部为绿营兵7000及其嫡系天助兵3000,都是汉人。广东既克,绿营兵分驻省内各地,天助兵随尚可喜驻广州。后来“三藩之乱”平息,作为善后处理,清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裁撤天助兵,另从北京调汉军八旗兵3000驻广州 —— 这支部队,跟天助兵一样,也全是辽东籍汉人,盖因其时天下尚未大定,满洲八旗不敷调度故也。迨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称盛世,朝廷在广州驻军方面又有一次动作:裁撤原驻汉军八旗兵一半,再从北京调来1500名满洲八旗兵填补空额。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支部队及随军家属,他们便是广州满族居民的直接先祖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八旗驻防之初,原定三年更换。恰恰在满洲八旗入粤的这一年,朝廷将驻防各地八旗兵改为常川驻守制,除了协领以上的官员仍可北返外,其他官兵永久驻防。从此,这些八旗的下层官兵便只能世世代代为皇室当差服役;从此,他们只能魂牵白山黑水,长歌当哭,永远在南海之滨扎根繁衍了。于是,他们将第一代南下广州的先人尊称为“落广祖”,距今已是250多年了。
  旗人区——满汉文化的碰撞
  当年的广州老城不大,入粤满、汉八旗驻防地在老城西隅,也就是今天越秀区西部的中、北段。这些身材明显高大彪悍、操着北方口音的东北人,虽然与当地汉民杂居一地,但自己也形成一个小聚居区,这就是广州的“旗人区”。在这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交流,有自己的生活习俗。早期八旗官兵的“粮饷制度(广东称“钱粮制度”,当年一个最普通“马甲兵”的收入,可以养活8口人)”,使得旗人区里驻粤满洲八旗官兵眷属“食钱粮”的小日子过得蛮滋润的。旗人区之南,“背城何处不朱楼,渡水几家无画楫”;“当盛平时,香珠犀象如山,花鸟如海,番夷辐辏,日费数千万金。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如此浓重的商业、文化氛围,对满族人的濡染,能不深乎?
  旗人区是“大部落”,满族人在里面拜着“祖宗袋”,行着“鞑子礼”,吃着“萨琪玛”,说着“广州满洲话”,在娘家还是姑奶奶说了算。他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
  旗人区是“大囚笼”,旗人在里面羁绊甚广,擅自离城居住者,即以逃兵论罪;不得经商贸易,与民争利;不得与汉族通婚;不得学习技术,参加工业行业等等,最终使得辛亥革命后没有了“粮饷制度”,许多旗人身无旁技,沦为贫民。
  旗人区也是“大染缸”,汉化的大环境使得小聚居的满人,仍然无法摆脱本民族文化被迅速消蚀的命运。汉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无孔不入地浸淫着他们,润物细无声。
  旗人区还是“大杂院”,在这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将军府”“都统衙门”与平民瓦房毗邻而筑,满人与汉人、军人与百姓、官家与草民、商贾与贩卒、富豪与穷人杂居于此,相安无事。市井坊间把满汉八旗的旗人统称叫“旗下佬”,不褒不贬,不捧不损。文化在交流结合,感情在融通加深,150多年来街坊邻里有来有往,终于为日后的辛亥反正带来兵不血刃和平易帜的福祉。
  南北文化、满汉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然而,随着岁月流水的冲刷,旗人还是渐渐地不知不觉地融入了汉人的生活,满族文化和习俗还是慢慢地被淡化了,最终淹没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
  于是,“国语骑射”荒弛了,尤其是满语,被一种以北方语言、京腔京韵为基础,融入了大量广府方言词汇和语法的“广州满洲话”所取代,在旗人区的“满族部落”中流通存活了起来。
  葱油饼窝窝头大碗酒大块肉豪气干云的东北老饕,渐渐寄口福于大米饭、煲靓汤、生猛海鲜、精细化烹饪上,东北的火锅炖菜也演变成羊城的“打边炉”。
  老榕树下晃动着身穿黑胶绸的旗人身影,麻石小巷里摇着葵扇满洲大妈的木屐橐橐有声;而一种美轮美奂被称之为“满洲窗”的窗户,不仅镶嵌在广州的旗下大屋,也还镶嵌在羊城大街小巷的茶楼食肆商铺民居里,全然不分满汉,成为一种装修时尚百年不衰。
  他们和广州汉民一样先领了“一口通商”的南来潮润之风,在旗人区开办了同文馆,一些满人早早捧起了英、法人掌控的海关、邮政等部门的铁饭碗。
  在老城内,“老广”习惯“饮早茶”的茶楼上,渐渐多了来“叹一盅两件(享受品茶和点心)”的旗人;听粤曲睇粤剧的戏院里,少不了磕着瓜子摇着葵扇的旗下姑奶奶;汉人打画眉鸟斗蟋蟀的赌局中,也渐渐多了八旗纨绔子弟的身影。
  全国绝无仅有的、以一旗一祠为祭祀之所的8座满洲宗祠在旗人区建立起来了,尽管在满族文化习俗的“字典”里没有“宗祠”二字。
  旗人与民人本无贵贱之分,满汉文化却有强弱之别。尽管有旗人区的樊篱,最后强势的政治还是敌不过强势的文化,满族被同化的步履渐行渐近了。
  辛亥革命——满汉“和平易帜”
  八旗猎猎,铁流滚滚。全盛时,满洲、汉军、蒙古八旗共二十四旗总兵力有20万,其中约一半戍卫京畿、留驻东北龙兴之地、远赴镇守新疆,驻防地共77处;另一半分驻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西安、成都等内地各省20处防地,史称“八旗分驻”。这十万之师撒出去,主要是为了监视清廷的另一支以汉人为主体的驻内地各省的常备军——“绿营”。单凭10万八旗兵就能制衡60万之众的绿营,让一个异族、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维持267年之久吗?须知,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在神州的蒙元帝国国祚也才仅仅89年。为什么60万绿营汉兵会忠心耿耿老老实实地为大清效力?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初解答了这个历史之谜——“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先进得多的汉文化。”
  200多年后,回过头来看看,八旗分驻全国各地竟然是满族历史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民族特性嬗变的加速器。驻粤八旗由于南北地理人文差异、语言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而显得尤为突出。
  八旗分驻,使满族的分布进一步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分散在全国各地——南至广州、北抵瑷珲、西迄伊犁,最集中的地方则是北京城内外和畿辅以及东北。从此这种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全国少数民族中绝无仅有。尽管如今满族人口总数已超过1000万、居少数民族前三位,但自治区域也只能到县一级。
  八旗分驻,加快了满族汉化的进度,使之成为同化程度最高、现代文明进步最快的少数民族,一个城市化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都很高的少数民族。
  八旗分驻,造成了民族杂居,文化交流,进而通婚,为各民族相互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
  驻粤八旗这支“驻广部队”,在清代的155年里除了在态势上形成对绿营的监视外,主要是肩负广州老城的城防、治安、水师和早期的粤海关等任务。随着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专制腐败的大清王朝在全国汹涌的反满排满浪涛中轰然坍塌。好在驻粤八旗百多年间杂居在汉民中,有来有往,没有落下太大的积怨;好在驻粤八旗的有识之士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广州革命党人顺水推舟兵不刃血;好在旗人手里还有几杆枪,令革命党人不至贸然造次,避免了当时像杭州、福州、陕西等一些地方满汉激烈对抗喋血街头的惨剧发生;好在建立了政权后的汉族,能够理性地对待满族,很快转换语言,众口一声主张“五族共和”。当年的广州,终于没有响一声枪,没有流一滴血,得以和平易帜,满汉的老百姓避免了一场兵燹之灾。
  从“大囚笼”里解脱出来的“旗下佬”,在羊城已历经几代人,早已习惯了南方的水土气候,熟悉了这里的风土人情,融入了这片生养之地,无意更是无力北返了。皇上没了,皇粮也没了,吃饭的家伙保住了,家里的米缸却未必保得住。许多身无旁技的旗人沦为贫民,成了肩挑穿巷、摆摊吆喝的水果小贩,妇女则在家加工牙刷挣钱。许多满人为避歧视,改了汉姓,改为汉族。经过一百多年的同化,一口纯正的广府口音,为他们涂上一层保护色。直到新中国建国,满族人才得以拨云见日。
  铁骑远去
  骁勇的八旗铁骑已绝尘于历史故道,然而今天,广州满族对根的追寻仍未敢须臾遗忘。当朋友问起:“老家是哪里的?”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众口一词:“我们是满族人。”“哦!东北的什么地方?”“乾隆爷那阵子就来了,谁晓得啊!”老一辈人的户口簿籍贯一栏,往往填上“南海”,因为清代时,旗人区在老城广州府南海县辖下的境内;新一代则干脆写上“广州”。确实,他们是地地道道、如假包换的“老广州人”,有250多年八、九代人的历史可证,比许许多多本地汉民更有资格。他们纯正得不能再纯正的粤语口音、娴熟得不能再娴熟的粤语方言、俗语、俚语的运用,没有人敢怀疑他们不是“老广州”。其实,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广府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熟知,与生俱来,同岭南粤海早就融为一体了。
  铁骑已经远去,在广州留下并繁衍的近万胤嗣,散居在大广州的各个角落,但已没有一人懂得满语满文,就算是那粤词京韵的“广州满洲话”也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才晓得了。满族是个尚武的民族,八旗制度更令其还在娘肚子里就注定是当兵吃粮的命,驻粤155年间,鲜闻满洲八旗贡院中举,倒是武举人出了几个。新中国建立后,却有许许多多满族人从事科文教卫工作,尤以人民教师最多,兴许是老祖宗痛定思痛,在冥冥中启示和荫泽后人吧。
  铁骑已经远去,如今在当年的旗人区内,只剩下广州满族聚会联谊和进行历史文化研究的“观音楼”、向全市所有满族子弟无条件敞开大门的满族小学等两处遗迹,以及一些陈旧破败的民居——“旗下屋”了。再有就是,秀丽麓湖之滨的满族墓园,那是人民政府无偿提供给满族人的安息之地,令广州市民羡慕不已。除此之外,当年的痕迹已荡然无存,人们只能依稀地从“将军东”、“八旗二马路”、“鞑子巷”等一些地名中、在遍布羊城各处举目可见的如旧复制的美丽“满洲窗”上,隐约猜到百年前的历史信息。
  铁骑已经远去,但他们的后人仍无比珍惜着心底深处的那份民族情感,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领地,努力地保护民族的文化家园。除夕夜仍然一家老少包着“饽饽”守岁,每有节庆广大族胞总要穿上民族服装相聚一堂,载歌载舞,把酒言欢;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抢救、保护、研究和传承不遗余力,硕果累累。但是,无情的岁月流水,已把他们更多的特点和文化冲刷、漂洗得所剩无几。“同化”的无形之手,已把更多的满族特性揉碎、稀释,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叫人们不得不惊悚又叹服——汉文化巨大无比的统摄力、同化力和消蚀力。
  昆明池浅,粤海情深,铁骑远去,胤嗣长留。“你可知我没忘记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对根的眷恋和源的追寻,对过去的光荣与耻辱、曾经的惬意与痛苦、历史的辉煌与遗憾,广州满族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其他文献
龙潭传统的每年三月廿三天后诞会非常隆重。用酸枝木制作一座精美的龙轿,上刻“天后宫”安放娘玛圣像。诞日巡游,八名大汉抬着龙轿,仪仗、护卫队伍由各姓氏充备,还依姓氏各出若干色板(飘色),到指定地方集中。吉时一到,一声令下,鸣锣开道,仪仗、护卫、飘色簇拥着“龙轿”,浩浩荡荡巡游全村。同时,各祠、各家均敬备金猪、香花、果品、香烛、洒茶等祭品迎神。晚上则在搭起的戏台上唱戏酬神。这天,全村及远近亲友纷纷赶来参
期刊
4月将至,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也快到来。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鉴于往年扫墓的拥挤,部分百姓甚至在三月就开始进行,即便行动不易,也要排除万难,可见礼不可废,国人之重视了。那么大家在祭拜祖先的同时,可曾注意过一些禁忌和避讳呢?要知道有些规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原本祈福求运的活动,成为挥之不去的烦恼。所以下面就为大家罗列出几条扫墓的原则,以供大家扫
期刊
在广州龙潭村,每年阴历三月廿三,都会举行天后诞庆典。天后,也就是妈祖,为中国四大海神之一。许许多多沿海乡村,世代将天后奉为保护神祇,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而且奉为“村主”。  天后诞,在龙潭当地被称为娘妈诞。娘妈,乡人俗称娘玛(ma,第三声),与福建莆田妈祖诞生地称呼一致。每年阴历三月廿三娘玛生日,娘玛诞出色巡游盛大隆重,十分热闹。  “虎穴”龙潭:百年村名,千年历史  万亩果园,郁郁葱葱,广州
期刊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习俗也相当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那么清明节是怎么从节气变成节日的呢?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
期刊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陇东,春的脚步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但节气毕竟是挡不住的。刚刚过罢二月二的“龙抬头”,转眼间就到了阳春三月的清明天。或许是清明节大都是在农历三月初前后,所以陇东乡民,多是把清明节与农历三月初前后的日子联系在一起,统统称为“清明天”。  三月天,清明天  陇东人所说的清明天,是陇东黄土塬上一年四季气候风光最为宜人的时候。古老苍茫的黄土塬上,麦苗已掩住了地里觅食的喜鹊乌鸦的身躯,盛开的杏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已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传统的资助体系随着经济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已不能再满足独立学院助困工作的需要。本文旨在探索和完善独立学院助困工作的新机制,从而促进学院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 助困   中图分类号:G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18-02    制定和实行对贫困生的帮扶政
期刊
及至傍晚,村民乡邻及远近亲朋好友相聚路旁树下及各姓祠堂早已摆开的席座,共享村宴“阿公饭”,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露天的大餐厅。我们这些摄影的外乡人也加入进去,在广绣基地罗氏祠堂,与广绣传人唐老师一同围餐,欢声笑语相伴醇酒佳肴,不禁醺然欲醉,恍惚感觉自己也融入了黄埔古村的浓浓乡情……
期刊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甚至连举手投足站立坐卧都要有“行为规范”,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魏晋以前,对于“怎么坐”讲究颇多。“蹲踞”、“箕踞”,或“安坐”、“正坐”、“跪坐”、“经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等等,古人“坐”的姿势可谓数不胜数。那么,怎么“坐”才叫“坐有坐相”?  “安坐”—古代最合礼仪的坐姿  《容经》:“胻不差而足不跌,
期刊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因此,就连一些节气,也是与龙相关的。如二月二这一天,从农历的节气上说,本来是春分,即使这一天不是春分,前后也不差一两天。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二月二除了是春分的节气之外,还有一个说法,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过去,中华民族是以农业为主要营生的,因此,中国人与岁时节气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甚至密切到须臾不可忘记的地步。试想,有哪一位庄稼人,不让自己的子女将一年的24个节气背得滚瓜烂
期刊
自古以来,崇龟是闽南和台湾独特有趣的俗文化,明代以后朝野把龟视为贬物,或讥讽或秽骂者屡见不鲜。然而,闽南和台湾人对龟却十分崇拜,不但不避讳龟,反而在生活、习俗中常可见到龟的踪影。当地人把龟视为吉祥物,当作“福、禄、寿、喜、财”的象征。  常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台湾和闽南仅隔一条海峡,自然没有不同俗,况且大多数台胞的祖家就在闽南,所以无论在台湾还是闽南,几乎让人感觉不出两地风俗有什么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