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敞明亮的陈列室里,一排排古色古香的红木仿古书橱展柜里,一函函,一摞摞,一卷卷,一叠叠,各类大小开本不一,装帧厚薄不同的线装古籍有序展陈着,翰墨书香,满堂生辉!
这便是坐落在杭州钱塘江畔的萧山义桥,在全国古籍印刷业界名闻遐迩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陈列馆。
步出陈列馆所在的公司大楼,除了近在咫尺的印刷车间厂房,周围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江南农村景象,一条弯曲的公路从大楼一侧蜿蜒而过,向着杭州、上海,朝着南京、北京……无数大都市延伸,循着这古籍图书的“网路”,连结着许多“终端”接点——各类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
这是一家从普通的乡镇企业脱胎转型而来的民营文化企业,在20多年里编织起纵横广阔的现代线装古籍生产、营销网络。
草根民企开创高端文化产业
那是1984年,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先生找到上海第七印刷厂金厂长,商议印制《古逸丛书三编》之事。金厂长是萧山义桥人,热心家乡经济建设,当时改革开放起步不久,兴办乡镇企业方兴未艾,金厂长就把这个项目介绍给了家乡义桥镇,作为乡镇企业的萧山古籍印刷厂开张营业了。
15万元注册资金,20多名职工,萧山古籍印刷厂成立之初,算是有相当实力的乡镇企业了。凭借着这份乡情和萧山人的精明能干,印刷厂的业务曾得到一度发展。但是,在其后的创业道路上,却备受艰辛,几经变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固有问题,逐渐濒临破产边缘。为救活企业,1996年企业转制,当初的照相制版工张国富,毅然注资100多万元,盘下厂房、机器,留用职工,征地40亩,建起了厂部大楼和车间厂房,一改原来低矮破败的景象。经过15年的打拼,如今已成为有职工90多人、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国内一流古籍印刷企业,各项指标均位列同行前三。脱胎重生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一跃发展成为国内古籍印刷的著名企业。
外表淳朴而目光睿智的张国富行事低调。技工出身的他,对现代古籍印刷技艺作了深入的探索,先后攻克了丝绸书、丝织书印制技术和宣纸彩印工艺难关,仿古复古而不失其真。他觉得企业发展到今天,对内而言,是自己爱书的那种情感一直驱使着他,支撑着他;对外来说,是领导的关怀和政府的支持,推动着企业不断壮大,承担起复兴古籍印造的历史使命。他坦然地说:“古籍印刷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市场潜力有限,企业效益和规模都受到局限。但属于高层次的文化产业,需要细水长流。哪怕赚得少一点,甚至亏一点,也要坚持做下去。”
精益求精攻克技术难关
作为一家专业印制古籍线装本的厂家,萧山古籍印务在技术上、工艺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业界的好评。一是解决了制作丝绸书、丝织书的技术难关。丝绸书高雅精致、美观大方,又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很受顾客喜爱。目前,全国各地的丝绸书、丝织书几乎都是由该公司印制的。二是攻克了宣纸彩印技术问题,成功印制了线装本“奥运会礼品书”、 长卷《走进西藏》等一批高质量的彩印图书。这两项特种印刷技术,使公司赢得了客户,也赢得了市场。
他们承担的再造善本二期图典,采用宋代官书《文苑英华》开本形式,正文采用PH值为中性和微碱性的宣纸三色套色印刷或四色彩色印刷,封面用纸仿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年间的特制磁青纸,函套采用古色古香的布料包3.5㎜荷兰版,以线装为主,间用蝴蝶装、经折装和卷轴装,真正达到仿真再造。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高雅精致的产品质量,他们获得了许多高端订单,丝织《孙子兵法》、宣纸彩印 “奥运会礼品书”等,列上了外交部、奥运会的礼品单,深受外宾喜爱。无论从企业形象,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度,在全国同行业中牢固确立了前三强的地位。
作为萧山区唯一的一家专业印制古籍线装本的文化企业,公司于2006年被列入“杭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单位”,2008年被列入“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保护单位”,被中共萧山区委宣传部命名为“萧山区对外形象基地”,2009年该公司的传统线装书印制技艺又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最美的书”从这里诞生
散发着阵阵油墨芳香的车间里,几十位农民出身的员工,正井然有序地从事着他们前辈从未干过的活:翻拍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然后制版、印刷、装订……书是线装的,字是竖排的,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一批批精美雅致的古籍图书,会出自这一双双粗糙的农民之手!
酒香不怕巷子深。萧山古籍印务就这样一直默默无声地做着古籍印制事业,为国内的各大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等,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甘肃图书馆等,以及政府部门影印各种线装古籍善本、孤本、珍本,累计近1000余万册,产品多次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被全国各大图书馆收藏。他们还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历代文化名人影印专著及经典古籍线装图书,如《江泽民文选》等。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发展宣纸仿真印刷,成品图文清晰、层次丰富,受到了业内行家的广泛好评。公司印制的线装图书作为国家级礼品书,由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给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等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鲁迅著作手稿全集》等被评为新闻出版总署“优质产品奖”,《苏州水》入选2005年度“二十本中国最美的书”之一,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的多次报道和宣扬。
古籍善本再造惠泽千秋
值得浙江人自豪的是, 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国家重点文化项目“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选定萧山古籍印务为定点影印单位之一,萧山古籍印务以超群实力加盟到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二期书目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重点是明清两代版本稀少、文献及学术价值高的珍贵古籍,同时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的珍贵古籍查漏补缺,大部分属国家一级古籍及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总计580种,每种几册或几十册、几百册不等,计划二三年完成。这些现代线装经典,必将惠泽千秋,流芳百世。
浙江自古就是“文献之邦”,造纸印刷名扬天下。我们相信,屹立在钱塘江边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一定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这便是坐落在杭州钱塘江畔的萧山义桥,在全国古籍印刷业界名闻遐迩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陈列馆。
步出陈列馆所在的公司大楼,除了近在咫尺的印刷车间厂房,周围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江南农村景象,一条弯曲的公路从大楼一侧蜿蜒而过,向着杭州、上海,朝着南京、北京……无数大都市延伸,循着这古籍图书的“网路”,连结着许多“终端”接点——各类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
这是一家从普通的乡镇企业脱胎转型而来的民营文化企业,在20多年里编织起纵横广阔的现代线装古籍生产、营销网络。
草根民企开创高端文化产业
那是1984年,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先生找到上海第七印刷厂金厂长,商议印制《古逸丛书三编》之事。金厂长是萧山义桥人,热心家乡经济建设,当时改革开放起步不久,兴办乡镇企业方兴未艾,金厂长就把这个项目介绍给了家乡义桥镇,作为乡镇企业的萧山古籍印刷厂开张营业了。
15万元注册资金,20多名职工,萧山古籍印刷厂成立之初,算是有相当实力的乡镇企业了。凭借着这份乡情和萧山人的精明能干,印刷厂的业务曾得到一度发展。但是,在其后的创业道路上,却备受艰辛,几经变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固有问题,逐渐濒临破产边缘。为救活企业,1996年企业转制,当初的照相制版工张国富,毅然注资100多万元,盘下厂房、机器,留用职工,征地40亩,建起了厂部大楼和车间厂房,一改原来低矮破败的景象。经过15年的打拼,如今已成为有职工90多人、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国内一流古籍印刷企业,各项指标均位列同行前三。脱胎重生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一跃发展成为国内古籍印刷的著名企业。
外表淳朴而目光睿智的张国富行事低调。技工出身的他,对现代古籍印刷技艺作了深入的探索,先后攻克了丝绸书、丝织书印制技术和宣纸彩印工艺难关,仿古复古而不失其真。他觉得企业发展到今天,对内而言,是自己爱书的那种情感一直驱使着他,支撑着他;对外来说,是领导的关怀和政府的支持,推动着企业不断壮大,承担起复兴古籍印造的历史使命。他坦然地说:“古籍印刷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市场潜力有限,企业效益和规模都受到局限。但属于高层次的文化产业,需要细水长流。哪怕赚得少一点,甚至亏一点,也要坚持做下去。”
精益求精攻克技术难关
作为一家专业印制古籍线装本的厂家,萧山古籍印务在技术上、工艺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业界的好评。一是解决了制作丝绸书、丝织书的技术难关。丝绸书高雅精致、美观大方,又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很受顾客喜爱。目前,全国各地的丝绸书、丝织书几乎都是由该公司印制的。二是攻克了宣纸彩印技术问题,成功印制了线装本“奥运会礼品书”、 长卷《走进西藏》等一批高质量的彩印图书。这两项特种印刷技术,使公司赢得了客户,也赢得了市场。
他们承担的再造善本二期图典,采用宋代官书《文苑英华》开本形式,正文采用PH值为中性和微碱性的宣纸三色套色印刷或四色彩色印刷,封面用纸仿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年间的特制磁青纸,函套采用古色古香的布料包3.5㎜荷兰版,以线装为主,间用蝴蝶装、经折装和卷轴装,真正达到仿真再造。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高雅精致的产品质量,他们获得了许多高端订单,丝织《孙子兵法》、宣纸彩印 “奥运会礼品书”等,列上了外交部、奥运会的礼品单,深受外宾喜爱。无论从企业形象,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度,在全国同行业中牢固确立了前三强的地位。
作为萧山区唯一的一家专业印制古籍线装本的文化企业,公司于2006年被列入“杭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单位”,2008年被列入“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保护单位”,被中共萧山区委宣传部命名为“萧山区对外形象基地”,2009年该公司的传统线装书印制技艺又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最美的书”从这里诞生
散发着阵阵油墨芳香的车间里,几十位农民出身的员工,正井然有序地从事着他们前辈从未干过的活:翻拍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然后制版、印刷、装订……书是线装的,字是竖排的,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一批批精美雅致的古籍图书,会出自这一双双粗糙的农民之手!
酒香不怕巷子深。萧山古籍印务就这样一直默默无声地做着古籍印制事业,为国内的各大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等,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甘肃图书馆等,以及政府部门影印各种线装古籍善本、孤本、珍本,累计近1000余万册,产品多次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被全国各大图书馆收藏。他们还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历代文化名人影印专著及经典古籍线装图书,如《江泽民文选》等。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发展宣纸仿真印刷,成品图文清晰、层次丰富,受到了业内行家的广泛好评。公司印制的线装图书作为国家级礼品书,由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给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等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鲁迅著作手稿全集》等被评为新闻出版总署“优质产品奖”,《苏州水》入选2005年度“二十本中国最美的书”之一,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的多次报道和宣扬。
古籍善本再造惠泽千秋
值得浙江人自豪的是, 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国家重点文化项目“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选定萧山古籍印务为定点影印单位之一,萧山古籍印务以超群实力加盟到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二期书目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重点是明清两代版本稀少、文献及学术价值高的珍贵古籍,同时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的珍贵古籍查漏补缺,大部分属国家一级古籍及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总计580种,每种几册或几十册、几百册不等,计划二三年完成。这些现代线装经典,必将惠泽千秋,流芳百世。
浙江自古就是“文献之邦”,造纸印刷名扬天下。我们相信,屹立在钱塘江边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一定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