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研究归属于社会学科,其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应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就是一种适合教育研究的方法,在当代教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对质性研究做初步分析,以便理清思路,形成对质性研究的科学认识,促进质性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1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源自人类学的人种志,这种十分重视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近30年来逐步引起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在国外教育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因翻译的不同,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被称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一般而言,质性研究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拥有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研究、个案研究等丰富多样的形式。
关于质性研究的定义,陈向明给出了这样的描述:质性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以理论建构为主要目标,但与其他方法进行理论建构不同的是,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建构、互动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这种特点决定了质性研究要通过个案揭示意义,按照归纳法的思路形成理论,因而,个案研究在质性研究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2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被认为是建立在两种不同范式基础上的方法论,质性研究是相对于量性研究而提出的,将两者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质性研究,更准确地把握质性研究的本质。
2.1理论基础不同。量性研究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倡工具理性,重在求真,强调揭示客观存在;质性研究事件是建立在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上,提倡价值理性,重在求实,而客观真实有多元性,不可能被穷尽,因而强调在互动、共同建构的基础上理解和生成。
2.2方法和手段不同。量性研究往往是大面积地对社会现象进行统计调查,一般通过标准化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对事先设定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可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合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代表性数字和研究结果,便于用数字说话,使用演绎法建立理论;质性研究是在微观层面上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访谈、观察,小案研究等开放式的资料收集方式,在自然情境下追踪研究生活事件,通过归纳法自下而上建立理论。
2.3研究结果的差异。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结果代表性的差异:量性研究如果建立在足够大样本容量的基础上,则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或普适性)是毋庸置疑的;质性研究通常是个案研究,侧重于对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对象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就会受到质疑,不能推广到其他地点和人群。另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结果深刻性的差异:量性研究只能对事物的一些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重在揭示行为表象,不能获得具体的细节内容,结果代表性好却难免肤浅;质性研究重在揭示价值观念,通过对“个性”的研究揭示“共性”的深层底蕴,质性研究结果推论难但深刻,其结果常常是创新的。
总之,在教育研究中,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两者正好是互补的。很显然,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可使研究更加完善,有利于同时在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或共同揭示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
3质性研究的过程
一项标准的质性研究大致要经过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抽样;资料收集阶段,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访谈、观察、收集实物等;资料分析阶段,包括资料整理、归类和深入分析;成文写作阶段;研究质量的评价。第二个阶段在第四个问题中单独探讨,此处着重探讨其他四个阶段。
3.1研究问题与对象的确定。质性研究适合对某种文化或社会现象做深入研究,研究的问题一般是自下而上产生的,而非对某种理论的验证或假设的检验。研究者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寻找适合质性研究的问题,像概念和理论处于初步构建阶段的内容可作为确定问题的切入点,研究还应有利于本领域工作的完善和改进。如对教师而言,问题选择的标准应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对象的选择需采用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量信息的单位或人。抽样的具体技术有极端抽样、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高度同质抽样、高度异质抽样、典型抽样等。
3.2资料分析与成文写作。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和写作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的来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应大致同步进行,通常是边收集边整理分析,乃至尝试写作,发现缺漏再不断地补充收集资料,再整理、再分析,继续写作……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最终完善。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以尽可能客观的态度阅读原始资料,并从中寻找新概念和意义;赋予原始资料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按一定的标准归类、编码,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找到资料中的主题或故事主线,并在它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做出初步的研究结论。
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是一个思考和对现实的解释性建构的过程,其写作要求是:采用描述性语言,重视细节和情境的勾勒,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有价值的素材,通过详尽、细致的描述,力图将读者带到现场,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产生感情共鸣。总之,既要有故事性描述,又要有深刻的分析,两者并行不悖,细腻的情感氛围和浓郁的叙事风格相辅相成。此外,由于质性研究可能涉及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内容,因此,在写作和公布研究结果时,应遵循保密、公正合理等原则。
3.3质性研究质量的评价。质性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如何,还需通过对研究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得以确定。质性研究不同于量性研究,不能对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工具性的、准确的测量,其信度和效度只能进行相对准确的测量,而且其测量方法更偏向于质的反思方法,而非量的测量。
质性研究质量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效度评价。主要评价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通过回答几个问题来评价,研究结果是否真实?研究中可能犯了哪些错误?如何排除这些错误?如何对待不真实信息?如何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令人信服?②信度评价。主要是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可重复性。③伦理评价。主要评价质性研究中是否遵循了自愿、保密、公正合理、公平回报等伦理原则。
4质性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
收集资料是质性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通常,质性研究采用开放式的方式收集资料,其方法包括了访谈、实物收集与分析、生活叙事、人种志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
4.1访谈法。访谈法研究者通过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和情绪反应,了解他们生活中曾经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行为中所隐含的意义。作为一种研究型的交谈,访谈应是有计划的,需要事先设计一份粗略而灵活的谈话提纲,访谈的成功取决于研究者能否尊重访谈对象,取决于访问者的态度是否真诚,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进入受访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获得真实的、有用的资料。访谈者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以及问题的内容范围都要适合受访者的身心发展、知识水平和谈话习惯,使谈话能够在被对方接受的基础上进行。为了使访谈顺利进行,访谈者应以多种方式积极回应受访者,如表示认可、重复或重组对方的谈话内容,还可以适当的方式暴露自己,表明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经验,拉近与受访者的心理距离,切忌居高临下地教训对方,或对对方的谈话内容恣意评论。访谈的一项关键性技巧是注意倾听,倾听中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能够容忍沉默。访谈的记录应具体全面,不仅要记录言语行为,还应重视受访者的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及眼神等非言语行为。
4.2观察法。观察不仅是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还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质性研究提倡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和工作,在密切的生活体验中倾听和观看其言行。观察同样需要一个初步的计划,包括观察的内容、范围、对象,观察的时间、地点及次数,观察的方式和手段等。观察提纲至少要回答几个问题:“谁”、“什么”、“何时”、“何地”以及“为什么”。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尽可能客观、真实,在参与性观察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回应性互动”,即只对当事人发起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不主动采取行动。观察的记录极其重要,在记录中,除了如实描述看到和听到的事实外,还应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过程等。记录至少包括观察实录和反思笔记两部分。记录的语言应具体、清楚而实在,并尽可能使用被观察者的语言,尤其是他们的核心或本土概念。
4.3实物收集和分析。实物包括所有与研究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和物品资料。在教育领域,教学计划、教案、学生的作业、书信、日记、教师与家长的通信等,这些都可以是研究的实物。收集和分析实物的意义在于扩大研究者的视野,增加多种研究手段和分析视角,与其他方式获取的资料相互补充和验证,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必须征求当事人的同意,这是实物收集的一个重要原则。
4.4生活叙事。生活叙事是质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叙事”源自于文学,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主要元素和手法。叙事研究主要通过对有意义的生活事件、经验的描述和分析,发掘和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和理念,从而丰富理论研究。目前,这一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教育研究开辟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人们认为,叙事研究从生活出发,从事实出发,从实践出发,把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现实中,使理论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
作为一种与量性研究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因其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深入自然情境的研究方式、更为开放的研究方法、深刻的研究结果,而在教育研究中得到研究者的青睐,成为普遍使用的、适合在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掌握质性研究方法,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有利于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1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源自人类学的人种志,这种十分重视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近30年来逐步引起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在国外教育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因翻译的不同,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被称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一般而言,质性研究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拥有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研究、个案研究等丰富多样的形式。
关于质性研究的定义,陈向明给出了这样的描述:质性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以理论建构为主要目标,但与其他方法进行理论建构不同的是,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建构、互动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这种特点决定了质性研究要通过个案揭示意义,按照归纳法的思路形成理论,因而,个案研究在质性研究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2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被认为是建立在两种不同范式基础上的方法论,质性研究是相对于量性研究而提出的,将两者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质性研究,更准确地把握质性研究的本质。
2.1理论基础不同。量性研究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倡工具理性,重在求真,强调揭示客观存在;质性研究事件是建立在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上,提倡价值理性,重在求实,而客观真实有多元性,不可能被穷尽,因而强调在互动、共同建构的基础上理解和生成。
2.2方法和手段不同。量性研究往往是大面积地对社会现象进行统计调查,一般通过标准化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对事先设定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可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合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代表性数字和研究结果,便于用数字说话,使用演绎法建立理论;质性研究是在微观层面上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访谈、观察,小案研究等开放式的资料收集方式,在自然情境下追踪研究生活事件,通过归纳法自下而上建立理论。
2.3研究结果的差异。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结果代表性的差异:量性研究如果建立在足够大样本容量的基础上,则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或普适性)是毋庸置疑的;质性研究通常是个案研究,侧重于对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对象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就会受到质疑,不能推广到其他地点和人群。另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结果深刻性的差异:量性研究只能对事物的一些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重在揭示行为表象,不能获得具体的细节内容,结果代表性好却难免肤浅;质性研究重在揭示价值观念,通过对“个性”的研究揭示“共性”的深层底蕴,质性研究结果推论难但深刻,其结果常常是创新的。
总之,在教育研究中,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两者正好是互补的。很显然,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可使研究更加完善,有利于同时在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或共同揭示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
3质性研究的过程
一项标准的质性研究大致要经过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抽样;资料收集阶段,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访谈、观察、收集实物等;资料分析阶段,包括资料整理、归类和深入分析;成文写作阶段;研究质量的评价。第二个阶段在第四个问题中单独探讨,此处着重探讨其他四个阶段。
3.1研究问题与对象的确定。质性研究适合对某种文化或社会现象做深入研究,研究的问题一般是自下而上产生的,而非对某种理论的验证或假设的检验。研究者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寻找适合质性研究的问题,像概念和理论处于初步构建阶段的内容可作为确定问题的切入点,研究还应有利于本领域工作的完善和改进。如对教师而言,问题选择的标准应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对象的选择需采用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量信息的单位或人。抽样的具体技术有极端抽样、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高度同质抽样、高度异质抽样、典型抽样等。
3.2资料分析与成文写作。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和写作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的来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应大致同步进行,通常是边收集边整理分析,乃至尝试写作,发现缺漏再不断地补充收集资料,再整理、再分析,继续写作……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最终完善。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以尽可能客观的态度阅读原始资料,并从中寻找新概念和意义;赋予原始资料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按一定的标准归类、编码,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找到资料中的主题或故事主线,并在它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做出初步的研究结论。
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是一个思考和对现实的解释性建构的过程,其写作要求是:采用描述性语言,重视细节和情境的勾勒,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有价值的素材,通过详尽、细致的描述,力图将读者带到现场,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产生感情共鸣。总之,既要有故事性描述,又要有深刻的分析,两者并行不悖,细腻的情感氛围和浓郁的叙事风格相辅相成。此外,由于质性研究可能涉及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内容,因此,在写作和公布研究结果时,应遵循保密、公正合理等原则。
3.3质性研究质量的评价。质性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如何,还需通过对研究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得以确定。质性研究不同于量性研究,不能对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工具性的、准确的测量,其信度和效度只能进行相对准确的测量,而且其测量方法更偏向于质的反思方法,而非量的测量。
质性研究质量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效度评价。主要评价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通过回答几个问题来评价,研究结果是否真实?研究中可能犯了哪些错误?如何排除这些错误?如何对待不真实信息?如何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令人信服?②信度评价。主要是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可重复性。③伦理评价。主要评价质性研究中是否遵循了自愿、保密、公正合理、公平回报等伦理原则。
4质性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
收集资料是质性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通常,质性研究采用开放式的方式收集资料,其方法包括了访谈、实物收集与分析、生活叙事、人种志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
4.1访谈法。访谈法研究者通过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和情绪反应,了解他们生活中曾经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行为中所隐含的意义。作为一种研究型的交谈,访谈应是有计划的,需要事先设计一份粗略而灵活的谈话提纲,访谈的成功取决于研究者能否尊重访谈对象,取决于访问者的态度是否真诚,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进入受访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获得真实的、有用的资料。访谈者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以及问题的内容范围都要适合受访者的身心发展、知识水平和谈话习惯,使谈话能够在被对方接受的基础上进行。为了使访谈顺利进行,访谈者应以多种方式积极回应受访者,如表示认可、重复或重组对方的谈话内容,还可以适当的方式暴露自己,表明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经验,拉近与受访者的心理距离,切忌居高临下地教训对方,或对对方的谈话内容恣意评论。访谈的一项关键性技巧是注意倾听,倾听中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能够容忍沉默。访谈的记录应具体全面,不仅要记录言语行为,还应重视受访者的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及眼神等非言语行为。
4.2观察法。观察不仅是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还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质性研究提倡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和工作,在密切的生活体验中倾听和观看其言行。观察同样需要一个初步的计划,包括观察的内容、范围、对象,观察的时间、地点及次数,观察的方式和手段等。观察提纲至少要回答几个问题:“谁”、“什么”、“何时”、“何地”以及“为什么”。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尽可能客观、真实,在参与性观察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回应性互动”,即只对当事人发起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不主动采取行动。观察的记录极其重要,在记录中,除了如实描述看到和听到的事实外,还应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过程等。记录至少包括观察实录和反思笔记两部分。记录的语言应具体、清楚而实在,并尽可能使用被观察者的语言,尤其是他们的核心或本土概念。
4.3实物收集和分析。实物包括所有与研究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和物品资料。在教育领域,教学计划、教案、学生的作业、书信、日记、教师与家长的通信等,这些都可以是研究的实物。收集和分析实物的意义在于扩大研究者的视野,增加多种研究手段和分析视角,与其他方式获取的资料相互补充和验证,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必须征求当事人的同意,这是实物收集的一个重要原则。
4.4生活叙事。生活叙事是质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叙事”源自于文学,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主要元素和手法。叙事研究主要通过对有意义的生活事件、经验的描述和分析,发掘和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和理念,从而丰富理论研究。目前,这一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教育研究开辟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人们认为,叙事研究从生活出发,从事实出发,从实践出发,把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现实中,使理论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
作为一种与量性研究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因其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深入自然情境的研究方式、更为开放的研究方法、深刻的研究结果,而在教育研究中得到研究者的青睐,成为普遍使用的、适合在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掌握质性研究方法,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有利于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