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精神重建及校园文化发展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大学精神的缺失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树立先进理念,培育大师、大家,完善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精神的重建途径。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建设和发展符合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关键词:大学精神;重建;校园文化;发展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导向。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群体中的一支生力军,担负着为地方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担负着繁荣地方文化事业的重担。因此,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塑造大学精神与培育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地方高校大学精神危机
  
  坦率地说,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大学精神,许多高校大学精神的缺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表现为人文精神滑坡,文化品位降低,学术自治和知识管理力量虚弱,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匮乏,办学目标功利化等。这种现象在地方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国许多地方院校建校时间较短,在较短的时间里凝练出符合自己学校的大学精神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其次,部分大学领导只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和外在名誉,而忽视了对作为学校竞争“软实力”大学精神的梳理和总结。尤其是在近几年地方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有些大学更像一个“只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培训机构”,仿佛“只重产量,不看质量”,更别说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人。这显然与办大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大学之所以区别职业学院之处就是在于其培养的是有智慧的“人才”,而不是只能当螺丝钉用的“人材”。再次,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无论在学校竞争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属于弱势群体,我国的“尊师重教”和“尊重科学”就成为一句空话,于是高校的人才流失、设备陈旧、資金缺乏,为了生存,为了眼前利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学术浮躁、教育产业化等不良倾向十分明显,领导急于申硕、申博,教职工忙于职称、职务,学生想着考证、就业,理想、精神极度匮乏,这些已严重制约着地方院校健康、持续发展及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如何重建大学精神
  
  一所大学要形成和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既要遵循大学精神的共性要求,又要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也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培育大学精神,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学开拓靠校长。大学校长兼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权力于一身,应采取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的取向,实施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在大学发展的众多目标中,学术处于核心地位,它要求大学按照学术的逻辑建立其独特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学术权力为统率,以学术管理为最高理念,反对组织内部的学术压制,给予师生平等的对话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秉承可贵的大学精神, 维系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大学校长所具有的超前教育理念铸成永恒的大学精神,并成为这些大学发展史上熠熠闪光的精神丰碑。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郭秉文之于东南大学,朱九思之于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曾经拥有这样一批能够维护并发扬大学精神的校长。
  2.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孕育学术“大师”。
  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也是践履者,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如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也,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师重于大楼,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培育大学精神方面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作用,引导教师铸造优秀的师德、师智、师能、师魂,具有大家之风范和大师之德才,形成良好教风,既教会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如何做人。
  3.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是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才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大学精神的形成、发扬与大学师生的追求进步是息息相关的。师生必须站在科学的前沿,向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探索,以创新思维来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获得真知灼见。因此,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守护。
  4.完善制度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应以保证大学的文化地位为出发点,加强“内协调”的“非正式制度”与“外协调”的“正式制度”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努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自主办学。其次,强化学术管理力量,建立教授治校、教授治学的管理模式。规范学校行政管理行为,抑制行政权力膨胀的非正常现象。同时,建立科学的人事制度和资产配置制度,合理分配有限的办学资源。努力营造有利于钻研教学、科研创新、人才成长以及大师形成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三、如何发展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的价值取向和理想的体现。因此,发展校园文化应当体现大学精神,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发展。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而且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培育崇高的大学精神, 让每位学子在校园文化这个“软件文化”中聚沙合璧, 使大学精神真正成为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
  1.用大学精神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地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主题教育活动和阵地建设中, 要根据大学精神的实质, 科学地定位校园文化内容, 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 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与作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培养大学生们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并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 结合国家、大学的未来目标, 根据大学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 形成大学的文化尤其是个性文化。
  2.用大学精神的连续性, 发掘整理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遗产, 推出校园文化精品系列。大学精神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 它创设了种潜伏、弥漫、渗透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 具有提示、启迪、感化师生的作用。发掘整理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遗产,重视利用舆论阵地作用, 推出校园文化精品系列, 使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 导向正确。利用校内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 丰富师生的文化活动, 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健康的氛围。
  3.用大学精神的示范性, 开展学校主题文化活动。一要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主题文化活动, 如:“校园开放日”、“校庆”等。二要以学术文化、艺体为主题开展艺术节、学术科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文化活动。三要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题开展创业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成大学校园的特色文化、阳光文化、精品文化。从而展现建校以来的成就, 用物质成果、精神成果、行为成果等昭示大学精神, 提升大学文化品位。
  4.用大学精神的启迪性, 感悟校园风物。校园风物对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也传承一定的标本作用。校园风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教育思想、一定艺术设计和技术在建筑设施中的结晶,凝聚着一所大学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 对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形成、发展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通过校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展示大学精神与大学特色, 是有效弘扬大学精神的需要, 是创新校园文化环境, 使之成为适宜创新型人才生长的土壤的需要。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的培育, 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把握校园文化的特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对提升大学精神有着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
  [2]罗勇等.重建大学精神培育校园文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76~93.
  [3]杨科正.地方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7:54-56.
  [4]李振玉等.论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05,4:9-12.
  [5]许溪沙.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着力点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7,12(12):39-42.
  编辑/张铁辉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如何便捷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信息资源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资源;大学生;信息素养    一、基于资源的学习    1.资源。  本文特指教育信息资源,即含有教育信息的学习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情境资源。硬件资源:教学楼、实验室、教
期刊
摘要: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公布2009届应届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明显上升占21.6%,成为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创业机遇大于挑战因此要从容面对,如何在危机下寻求创业的成功,大学生需从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大学生创业是适宜的创业环境与做好创业准备的大学生相结合的产物。中国青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合作共建共享的客观需求,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图书馆联盟;高职院校;发展模式     作为信息资源存储和提供中心,刚刚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着诸多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信息供需数量的矛盾、信息供需形式的矛盾和信息供需服务方式的矛盾。基于此,共同建设和利用信息资源便成为图书馆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建立
期刊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我校于2007年把《大学生创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成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把创业教育定位为教学体系,同时加入管理、科研、评价等内容,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真正的大众式的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    一、创业指导课程的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商业意识;掌握经营中小生意所需要的基本思路、工具和技能;培养
期刊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视,西部的扶贫开发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最根本利益首先就体现在生存权和发展权上,而这两项权利的实现前提是丰衣足食。这就不难推导出,在西部开发中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之处。对于西部的扶贫开发采取何种手段就成了关键。借助法律手段分别制订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和西部其他地区的有助于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现阶段西部扶贫开发的问题
期刊
摘要:驰名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条约和各国法律为其提供了与普通商标相比更广范围和更高水平的特殊保护制度。当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不够,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将驰名商标保护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实现知识产权强国之路有所助益。  关键词: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不
期刊
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简单地说,就是用他人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短期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适度以负债经营的方式取得资产或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是缓解资金不足,促进生产发展的必要方式。但是,现在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很高有些企业经营性资金大多数来自银行贷款,资本金严重不足。这种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包袱,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也给整个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做好原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学籍管理宣传力度的方法来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素质,以达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档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
期刊
摘要:成绩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加强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使成绩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的建设事业,对促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成绩管理;问题;对策    成绩管理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及教学管理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切实做好高校成
期刊
摘要: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进程产物。这种带有现代民主政治色彩的听证制度在中国还是个新生事物。1996年我国出台的《行政处罚法》首次正式引入了听证制度,意味着在我国的行政程序上第一次正式确立了听证程序。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要求“制定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从而开创了行政决策领域引入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