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的学习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如何便捷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信息资源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资源;大学生;信息素养
  
  一、基于资源的学习
  
  1.资源。
  本文特指教育信息资源,即含有教育信息的学习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情境资源。硬件资源:教学楼、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馆、网络中心、黑板等。软件资源: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学科专家、教学顾问、教学行政人员等。情境资源:集体讲授、分组学习、个别化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是指通过网络传送信息以供学习者学习的资源。它包括网络课程、网络学习平台、BBS、E-MAIL、电子白板、QQ、网站中的具体信息等。
  由于网络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学习者可以不到传统的学校进行学习,而是在装有宽带的家中或一些网络中心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不受时间、年龄等限制,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按需学习,并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电子白板等网络交互平台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学专家等进行交流、反馈信息、测验自己的学习结果。
  
  二、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最先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源于图书馆素养 (Library Literacy),是信息时代的新概念。
  信息素养,是指在一定的信息道德标准的要求下,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态度、掌握的信息技能、运用的信息策略、具有的信息智慧,是社会成员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与人交往的需要和得到良好的学习结果,通过对传播媒体、通道设备等的操作、运用,以选择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信息、对信息进行译码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态度、信息技能、信息策略、信息智慧、信息道德等5个方面。
  
   三、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1.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
  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运用媒体手段进行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包括任务的确定、选择策略、检索和获取、评价、集成和信息的使用6个方面。
  2.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基于资源的学习与信息素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图: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1)图中的资源是虚线,这表示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又有新的资源为学习者所用。
  (2)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通过学习所产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资源为背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综合运用传统的信息资源、计算机资源和网络资源。
  (3)图中的5个箭头表示选择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信息、信息译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选择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信息、信息译码等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依据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的。通过学习者与资源的相互作用,产生一定的学习结果。
  (4)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学习结果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即良好的信息素养会促进学习结果的产生,而良好的学习结果也会促进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制约着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信息素养高的学习者在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并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将无法适应基于资源的学习。那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如何,该如何提高呢?
  
  四、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2008年2月,笔者通过网上调查、发放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对一所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通过校内网、QQ等方式),有效问卷827份。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有:
  1.信息素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在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中,调查结果显示88.8%的大学生对迅速发展的网络予以关注,79%的大学生在查找信息时会被其他信息干扰,11%的大学生上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41%的大学生偶尔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而且,大学生的上网目的的调查中,趋于学习需要的占53.2%,趋于休闲娱乐的有64.7%,交友、情感需要有87.4%。由此,表明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时缺乏信息意识、学习意识,缺乏学习、培养自身信息素养的主动性。
  2.缺乏必要的信息技能,不能够运用所具有的信息素养去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对“您使用过搜索引擎或数据库检索中的‘高级检索’功能”一项,只有5.8%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有94.2%的大学生偶尔或从不使用此项功能;虽然学校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但是仍然有73.4%的大学生不能够较熟练地运用Microsoft office的某些功能;对于电子邮箱的附件功能竟然有65.7%的大学生不会使用。
  3.在检索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不强。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只有13%的大学生会对自己所需信息途径提前进行分析,而偶尔或没有这种意识的大学生却占了87%;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在引用信息时根本就不会进行自我认知系统的消化吸收,只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4.信息道德有待于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75%的在校大学生从来没有向有关部门举报过非法网站,一般都认为“与自己无关,不想管闲事”,而且自己经常浏览非法网页。另外,有23%的学生有过举报的念头,但是不知道如何举报,据了解他们多数是一时查找不到举报方式,之后便放弃了该想法。有5%的同学曾经举报过非法网站。有89.4%的大学生在写电子邮件时不会注意其格式和措辞。
  
  五、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1.建立理论体系和标准。
  国家应加强对信息素养的理论研究,制定出信息素养的公民培养标准、高校大学生培养标准等一系列的培养标准,并建立配套的评价体系。
  2.端正态度。
   (1)大学生本身的信息态度,应该加强信息素养在大学生头脑中分量,随着电子科技革命的白热化阶段的到来,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人生存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自觉的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2)高校应该改变过去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淡薄的意识,把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合适的位置;一些高校的授课教师也应该改变上课只教授专业课别的都不管的态度,要在日常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的图书馆要改被动为主动,应该充分发挥其馆藏图书的作用,发挥其电子阅览室的职能。
   (3)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只有学习好就行的态度,要注意学生在家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
  3.加強高校建设。
  第一,硬件建设。(1)加强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媒体(电台、电视台)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使此四种资源整合为一体,为校园信息的顺畅流通创设良好的信息通道;(2)加大对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投入,为学生在获取教育信息时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做到物尽其用;(3)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要不断更新期刊使其保持一定的时效性,要不断引进新的图书以保证图书的全面性,增加外文书刊的数量为学生检索外文信息提供良好的条件,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并加强维护以保证学生的需求;(4)加强实验室、语音室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施。
  第二,软件建设。(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加强高校行政管理能力和与周边的协调能力;(2)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3)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对高校教师进行信息素养课程的培训,学高为师,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增加教师威信。
  4.增强大学生自身建设。
  (1)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洞悉其心理的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咨询等功能,发挥高校心理问题资询站的建设,发挥高校心理系、教育系的科研、教育作用。
  (2)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尤其是网络法制的教育,加强其道德教育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网上信息传递具有自由性、流动性,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网页等,这对生活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太强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将会产生误导,对他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3)加强信息技能的培养。信息技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计算机运用技能、网络技术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交往能力。
  在计算机技能、网络技能方面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网络中心、计算机实验室以及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把学生按兴趣和专业分成若干小组,在课余时间里教师(按着教师的特长)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技能锻炼,例如:一个网页制作小组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试着为学校制作网页;另一个小组可以为授课教师编作课件,等等。这样,使得学生可以在熟悉了操作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马海群.论信息素质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84-87.
  [2]易志亮,瞿堃 :基于资源的学习与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3]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8).
  [4]陈泳.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5]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编辑/岳凤
其他文献
本科生毕业论文在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一方面是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接受规范化科研训练的良机。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反映,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馈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几年的经验证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决策是正确和科学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从经济法的角度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地方政府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与调节不遵循一定的经济法规则,那么就无法保障地方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
期刊
摘要:高校博物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志愿者活动,顺应了社会对行业博物馆的发展要求。利用博物馆优雅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就高校博物馆的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浅谈开展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志愿者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博物馆的建立成为博物馆建设中独特的风景线。行业博物馆是面向全社会开
期刊
摘要:幼儿简笔画教学是引导幼儿认知世界和表现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正确对待儿童认知的阶段性,才能科学地掌握“自由”与“控制”间的关系,使教与学紧密结合。  关键词:简笔画;教学误区;儿童心理及认知特点    绘画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天性使然,也是人类认知物质世界的必然产物。儿童简笔画的率真、稚趣以及创造力,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天性勃发,从中我们依稀看到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作为有办学自主权和管理自治权的办学主体,与学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比较模糊、学校规章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传统思维依然强势,法治人权观念淡薄等原因使高校的学生管理时常出现严重的侵权现象。因此,只有采取措施使高校学生管理实现法治化,才能真正杜绝侵权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侵权;法制化    依法治校,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学
期刊
摘要: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实施的素质教育大多是以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为主线,强调群体性和民族性。而把素质的特点中最基本的个体性,即生理素质,在教育管理上还非常滞后。本文辨证地谈认识“性”,把个体性、群体性、民族性、审美性统一于素质教育之中,提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性教育;学生时代;人生    
期刊
摘要: 目前教学经费的统计与考核成为困扰各个高校的难题,学校评估过程中教学经费的统计工作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统计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考核指标的过于笼统使得高校有充足的操作空间来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比例,并且指标的单一也不利于高校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利用电算化信息手段来对教学经费进行统计,根据高校不同教育性质对教学经费指标进行细化,一方面加强教学经费投入的考核力度,增强不同性质高校之间的可比性
期刊
摘要:该文章结合目前高等师范学校转型过程中的现状,从实践教学、学生评教等几个方面,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  关键词:高等师范学校;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估    高等师范学校正处于向综合化发展的转型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高等师范学校既要考虑基础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
期刊
古汉语教学是中专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选古文是我们伟大祖国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灿烂瑰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通过古汉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古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的总体水平。但因古文写作年代距今久远,加上语言文字、语法规范的不断演变发展,学习起来不容易掌握。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我在讲授古汉语课时,自己狠下工夫,多方查找资料,充实教材,做
期刊
摘要:广告的语言可被称为是一个时代时髦语言的代言人。其语言的新鲜性和特殊的语篇特点一直是语言学界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广告语言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广告中性别现象。通过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词汇视角来解读广告中性别的奥妙。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词汇;广告;性别     一、批评性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这一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学科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意义上对各类语篇进行了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