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由于刚步入学校,接受启蒙阶段教育间的个体差异性其实是较小的,小学生都是在一条线上向前跑。语文学习是一个长久、反复、积累的过程,并且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本文通过阐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以及转化措施,激发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措施
引言:
素质教育下,我国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展开的学习活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逐渐也出现了学优生和学困生之分。小学生刚刚开始系统地接受知识的传输,一般来说不可能会很迅速地产生两极分化。所有的学生都在一条起跑线上,教师都是以同样的态度面对,那么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还需要作为一个议题深入探讨。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心爱护学困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采用多元化的转化措施,对学困生进行语文学习上的帮助,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
(一)源于家庭因素
现如今,有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家庭都会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一股脑地投入到孩子身上,许多“溺爱”孩子的现象频繁而出。这样的“溺爱”其实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过度的关心和爱护会折断学生的羽翼,性格上也会有自私、自负的表現,生活学习上都容易依赖父母,依赖老师,没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困生的形成。父母由于工作的影响,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帮助不够及时,学生都是自己发展自己。语文学科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专注听,还需要在课后背诵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学生回家之后,父母还未下班,自然也就不会专心做作业,更大的精力都花费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了,导致语文学习逐渐开始落后于其他同学。
(二)源于教学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大环境,同样学校也往往会带给学生一些其他的影响。例如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无法注意到每一个学生,也不能根据其个别差异性“对症下药”,容易忽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收能力。课程的进度安排很多时候都是参照优等生的学习状况而定的,在这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学困生,课后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甚至有一部分教师,严重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加大了学困生的心理负担,老是觉得自己不被老师喜爱,也被同学看不起。长此以往下去,班级内部的两极分化便会愈来愈严重。
(三)源于自身因素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家庭和学校教学两方面因素以外,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学生自身接受语文知识的能力不足,也就是学习能力欠缺。再加之活泼好动的天性,无法做到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课后时间只想着玩,不认真复习,自然而然成绩就会持续下降。语文学习不只是书面的理论知识,还有阅读能力、说写能力、听读能力。学困生本身在学习方面就对自己不自信,随着年龄的增加,随之而来的知识也会更难。学困生在面对这些时,会更加没有自信,从而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还有部分学困生自身心理承受力不足,总是怕自己学习不好,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更不能单纯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习上,影响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措施
(一)家校联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家长与学校应该密切联系,相互合作,保证学困生在学校、在家里都能够养成良好学习语文的习惯。例如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针对学困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将小游戏与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放学回到家之后,家长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学困生完成当天的作业。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与家长应该给予激励与表扬,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信心。学校建立家长沙龙、教师也可以进行家访,采用多种形式,保持家校联系,给予学困生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学困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来[1]。
(二)关爱学生,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要能够全身心的关爱学困生,将自己的注意力分一部分来帮助学困生,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引导学困生建立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学校也应该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改进对学困生的培养,一定时间内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和学困生学习情况。教师在语文课堂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撇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进行授课。例如说,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像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不一定要在以往的教室上课,还可以每周安排学生去一次多媒体教室或者计算机教室,借助多样的资源,播放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视频、图片,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2]。
(三)关注心理,树立学困生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年龄过小,在遇到问题时,并不能通过自身来解决处理,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例如说,学校可以为学困生开设心理辅导班,定期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家长应当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适当给予奖励,如:看一集动画片,买一个玩具等。最大程度地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没有心理负担地直视学习,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学校、教师和家长都不能放弃对学困生的培养,应该最大程度地关爱学困生,减少学困生学习压力,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学困生快乐成长,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燕.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以康定中学为研究对象[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仵敏.小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措施
引言:
素质教育下,我国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展开的学习活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逐渐也出现了学优生和学困生之分。小学生刚刚开始系统地接受知识的传输,一般来说不可能会很迅速地产生两极分化。所有的学生都在一条起跑线上,教师都是以同样的态度面对,那么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还需要作为一个议题深入探讨。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心爱护学困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采用多元化的转化措施,对学困生进行语文学习上的帮助,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
(一)源于家庭因素
现如今,有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家庭都会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一股脑地投入到孩子身上,许多“溺爱”孩子的现象频繁而出。这样的“溺爱”其实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过度的关心和爱护会折断学生的羽翼,性格上也会有自私、自负的表現,生活学习上都容易依赖父母,依赖老师,没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困生的形成。父母由于工作的影响,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帮助不够及时,学生都是自己发展自己。语文学科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专注听,还需要在课后背诵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学生回家之后,父母还未下班,自然也就不会专心做作业,更大的精力都花费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了,导致语文学习逐渐开始落后于其他同学。
(二)源于教学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大环境,同样学校也往往会带给学生一些其他的影响。例如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无法注意到每一个学生,也不能根据其个别差异性“对症下药”,容易忽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收能力。课程的进度安排很多时候都是参照优等生的学习状况而定的,在这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学困生,课后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甚至有一部分教师,严重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加大了学困生的心理负担,老是觉得自己不被老师喜爱,也被同学看不起。长此以往下去,班级内部的两极分化便会愈来愈严重。
(三)源于自身因素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家庭和学校教学两方面因素以外,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学生自身接受语文知识的能力不足,也就是学习能力欠缺。再加之活泼好动的天性,无法做到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课后时间只想着玩,不认真复习,自然而然成绩就会持续下降。语文学习不只是书面的理论知识,还有阅读能力、说写能力、听读能力。学困生本身在学习方面就对自己不自信,随着年龄的增加,随之而来的知识也会更难。学困生在面对这些时,会更加没有自信,从而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还有部分学困生自身心理承受力不足,总是怕自己学习不好,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更不能单纯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习上,影响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措施
(一)家校联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家长与学校应该密切联系,相互合作,保证学困生在学校、在家里都能够养成良好学习语文的习惯。例如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针对学困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将小游戏与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放学回到家之后,家长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学困生完成当天的作业。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与家长应该给予激励与表扬,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信心。学校建立家长沙龙、教师也可以进行家访,采用多种形式,保持家校联系,给予学困生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学困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来[1]。
(二)关爱学生,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要能够全身心的关爱学困生,将自己的注意力分一部分来帮助学困生,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引导学困生建立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学校也应该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改进对学困生的培养,一定时间内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和学困生学习情况。教师在语文课堂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撇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进行授课。例如说,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像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不一定要在以往的教室上课,还可以每周安排学生去一次多媒体教室或者计算机教室,借助多样的资源,播放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视频、图片,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2]。
(三)关注心理,树立学困生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年龄过小,在遇到问题时,并不能通过自身来解决处理,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例如说,学校可以为学困生开设心理辅导班,定期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家长应当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适当给予奖励,如:看一集动画片,买一个玩具等。最大程度地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没有心理负担地直视学习,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学校、教师和家长都不能放弃对学困生的培养,应该最大程度地关爱学困生,减少学困生学习压力,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学困生快乐成长,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燕.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以康定中学为研究对象[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仵敏.小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