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反思?
反思与反省意思相近,就是回想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疏理思路,检查其中的得失,查找其中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什么叫课后反思?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或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想表现作以回想,从中发现成功之处或失误之处,查找原因,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人”、“物”、“事”这三方面有机融为一体,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如果对自己日常工作中的“精彩瞬间”和“明显失误”进行自觉收集积累,以先进实用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的层面上进行反思,就能迅速提高自身的業务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有效的、高水平的教育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反思教学
(一)反思成功之处
对于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而言,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有成功之处,如典型的案例、巧妙的导入,师生之间精彩有趣的对话,适宜的课堂结构,朗读引起的共鸣,逼真的演示,知识生成点的把握,对预设板书的灵活调整……这些点点滴滴闪光的智慧俯拾皆是,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及时积累,就能集腋成裘,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反思失败之处
有成功难免有失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失败的教学在日常工作中难以避免。如师生配合艰难,语言表达含混不清,思维混乱,教学重难点突破不力,知识传授错误,推导过程漏洞百出,组织教学涣散,板书错别字未曾发现,未能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而被弄得张口结舌,出现被“挂”在讲台上的尴尬……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仔细查根找源,寻求对策,以求尽快弥补,就能提高教学水平。
(三)反思感受体会
这可以是对长期工作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一堂课、一篇教学设计或一次作业批阅中出现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的整体感知。其主要特征就是相对系统地梳理一段工作(特别是一个单元)中所采取的教材处理,教法使用时的共同点和差别点,还可以适当地借鉴、学习教学法,以期达到对知识系统性的把握,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状况的再认识。
(四)反思教材
一般来说,教材内容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拟定的教学范本,它能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逻辑严密性,开放多样的人文性,能将“三维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连接起来,教师反思的需求相对减弱。但是从广义上讲,教材并不仅仅是指教科书,它是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等,其辐射的内容贯穿古今中外,教师在筛选这些“教材”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做到合理取舍,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就是对教材的反思。
二、反思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但光有“爱心”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必须具备“爱”的技巧。这“爱的技巧”就属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育的最终效果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任何精彩、高明的教学一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就成了自我陶醉的独角表演,所以课后反思必须包括学生这一关键对象。
(一)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
它包括全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是否准确,大约所占的比率;在施教过程中,参与率有多大;采用了这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学生是否感兴趣;在重难点的把握上还有哪些学生存在困惑;课堂练习中对不同难度的习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达到何种状态;独立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有哪些?对话练习时,学生表达不够顺畅是由于哪些心理障碍造成的?是否掌握了解决这一种(或一类)问题的方法?在检测考试中,试题设计是否科学;各种类型的试题学生接受情况如何……如果从学生的角度这样全面、立体地反思,就会真正做到“研究学生”。
(二)反思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瞬间产生的智慧火花常常令教师惊叹不已,甚至有些学困生由于当时的教学情境吻合了他的生活经历,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发言有效地弥补了教师预设的内容,使得教师和同学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教师及时记录这些“精彩瞬间”,从中思考点燃这些智慧火花时不经意间采用的方法,以求教学中学生的“火花”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群星。这样,我们的教学是何等的令人鼓舞啊!
(三)反思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如教室外的各种声音干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等,教师只有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这些问题后才能继续实施教学。这些偶发事件处理得当,就会使以后的教学工作顺畅进行。否则,有可能引发更加激烈的生生矛盾或师生矛盾。因此教师在相对冷静的情境中解决这些矛盾后,需要认真反思:事情调查是否清楚,处理办法是否适当,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怎样做更好……就能提高自己与学生打交道的技巧。
(四)反思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涉及到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需要教师认真涉猎这方面的内容。一节课后,学生对本堂课是否有兴趣,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是否热烈,这些都属于情感的范畴。教师全面观察,准确把握,就能找准“脉搏”,合理疏导,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有效地建立和睦、民主的师生关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三、做法
要做好“课后反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汇集成文。这并不要求作长篇目大论,而是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及时记录下来,避免稍纵即逝。长期坚持,勤于积累,就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二是要真实典范。由于课后反思大多是对自己工作得失的重新审视,不是向上级进行工作汇报,一般都是以真实的事例为内容,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成份。在真实的基础上,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撷取那些印象最深刻的片断记录下来就行了。
三是要持之以恒。课后反思的魅力在于长期坚持,提高自己。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迅速提升,使自己的职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任何一时的兴趣是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四是与教育理论的有机融合。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仅局限在“技巧”的层面上,如果将“技巧”与科学有机融合,就能上升到“艺术”的境界。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妙能生无穷”。课后反思追求教育“艺术”的“妙”,从而使教师自身达到随心所欲的进行有效教学的“无穷”境界。
作者简介:林发明,甘肃省岷县教育体育局。
课题:《县域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对接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101。
反思与反省意思相近,就是回想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疏理思路,检查其中的得失,查找其中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什么叫课后反思?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或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想表现作以回想,从中发现成功之处或失误之处,查找原因,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人”、“物”、“事”这三方面有机融为一体,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如果对自己日常工作中的“精彩瞬间”和“明显失误”进行自觉收集积累,以先进实用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的层面上进行反思,就能迅速提高自身的業务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有效的、高水平的教育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反思教学
(一)反思成功之处
对于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而言,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有成功之处,如典型的案例、巧妙的导入,师生之间精彩有趣的对话,适宜的课堂结构,朗读引起的共鸣,逼真的演示,知识生成点的把握,对预设板书的灵活调整……这些点点滴滴闪光的智慧俯拾皆是,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及时积累,就能集腋成裘,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反思失败之处
有成功难免有失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失败的教学在日常工作中难以避免。如师生配合艰难,语言表达含混不清,思维混乱,教学重难点突破不力,知识传授错误,推导过程漏洞百出,组织教学涣散,板书错别字未曾发现,未能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而被弄得张口结舌,出现被“挂”在讲台上的尴尬……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仔细查根找源,寻求对策,以求尽快弥补,就能提高教学水平。
(三)反思感受体会
这可以是对长期工作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一堂课、一篇教学设计或一次作业批阅中出现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的整体感知。其主要特征就是相对系统地梳理一段工作(特别是一个单元)中所采取的教材处理,教法使用时的共同点和差别点,还可以适当地借鉴、学习教学法,以期达到对知识系统性的把握,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状况的再认识。
(四)反思教材
一般来说,教材内容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拟定的教学范本,它能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逻辑严密性,开放多样的人文性,能将“三维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连接起来,教师反思的需求相对减弱。但是从广义上讲,教材并不仅仅是指教科书,它是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等,其辐射的内容贯穿古今中外,教师在筛选这些“教材”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做到合理取舍,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就是对教材的反思。
二、反思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但光有“爱心”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必须具备“爱”的技巧。这“爱的技巧”就属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育的最终效果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任何精彩、高明的教学一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就成了自我陶醉的独角表演,所以课后反思必须包括学生这一关键对象。
(一)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
它包括全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是否准确,大约所占的比率;在施教过程中,参与率有多大;采用了这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学生是否感兴趣;在重难点的把握上还有哪些学生存在困惑;课堂练习中对不同难度的习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达到何种状态;独立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有哪些?对话练习时,学生表达不够顺畅是由于哪些心理障碍造成的?是否掌握了解决这一种(或一类)问题的方法?在检测考试中,试题设计是否科学;各种类型的试题学生接受情况如何……如果从学生的角度这样全面、立体地反思,就会真正做到“研究学生”。
(二)反思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瞬间产生的智慧火花常常令教师惊叹不已,甚至有些学困生由于当时的教学情境吻合了他的生活经历,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发言有效地弥补了教师预设的内容,使得教师和同学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教师及时记录这些“精彩瞬间”,从中思考点燃这些智慧火花时不经意间采用的方法,以求教学中学生的“火花”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群星。这样,我们的教学是何等的令人鼓舞啊!
(三)反思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如教室外的各种声音干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等,教师只有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这些问题后才能继续实施教学。这些偶发事件处理得当,就会使以后的教学工作顺畅进行。否则,有可能引发更加激烈的生生矛盾或师生矛盾。因此教师在相对冷静的情境中解决这些矛盾后,需要认真反思:事情调查是否清楚,处理办法是否适当,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怎样做更好……就能提高自己与学生打交道的技巧。
(四)反思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涉及到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需要教师认真涉猎这方面的内容。一节课后,学生对本堂课是否有兴趣,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是否热烈,这些都属于情感的范畴。教师全面观察,准确把握,就能找准“脉搏”,合理疏导,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有效地建立和睦、民主的师生关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三、做法
要做好“课后反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汇集成文。这并不要求作长篇目大论,而是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及时记录下来,避免稍纵即逝。长期坚持,勤于积累,就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二是要真实典范。由于课后反思大多是对自己工作得失的重新审视,不是向上级进行工作汇报,一般都是以真实的事例为内容,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成份。在真实的基础上,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撷取那些印象最深刻的片断记录下来就行了。
三是要持之以恒。课后反思的魅力在于长期坚持,提高自己。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迅速提升,使自己的职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任何一时的兴趣是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四是与教育理论的有机融合。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仅局限在“技巧”的层面上,如果将“技巧”与科学有机融合,就能上升到“艺术”的境界。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妙能生无穷”。课后反思追求教育“艺术”的“妙”,从而使教师自身达到随心所欲的进行有效教学的“无穷”境界。
作者简介:林发明,甘肃省岷县教育体育局。
课题:《县域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对接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