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表象 有效组织教学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633332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表象是通过感知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形象。是直观感知向具体形思维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表象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表象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以表象为基础有效组织教学的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数学表象,提高表象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 表象 表象教学 教学 策略
  表象来源于感知觉,它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但现在并不直接感知的那些事物的感性映象,是从具体感知到形象思维的过渡和桥梁。表象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表象既具有直观性又具有概括性,它的概括性极易受其直观性的负影响。就数学表象而言,数学表象的直观性极其容易掩盖其深刻的内涵与复杂性。例如,长期以来教师在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等概念过程中想尽了办法,却收效不大。学生根据长方形的标准图形“ ”误将“相邻两边的长度不等”看成是长方形本质属性的现象时常发生。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这样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它们在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时,需要借助直观的数学图形表象。而在数学图形表象的建立过程中,人们习惯用几何概念的一般图形表象来表征几何概念的意义。比如,用“四个角都不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表象即“ ”作为一般图形表象来象征平行四边形的意义。这导致学生将“四个角都不是直角”当成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而忽略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也导致学生误解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另外,经过对学生对几何概念学习和记忆的考察,发现学生在几何概念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几何概念的数学表象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知识的积累逐渐丰富,有很多学生将数学表象所反映的非本质属性当成了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时,学生记忆的数学表象所表征的几何概念的意义出现了问题。
  现代课堂教学观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合理、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能力。因此,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以数学表象为基础组织课堂教学,也是现代数学教学观反映。那教师如何有效地以数学表象为基础组织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识数学表象
  数学表象是表征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建立表象的过程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表象的表征意义。正确认识表象的表征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另一方面,学生在建立表象过程中产生误区时,教师可以在表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二、借助直观材料,区分概念属性
  对几何概念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可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或模型,增强感性认识,作为学生建立几何概念的起点。在操作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直观的特征进行复述、描写、整理。善于以表象为中介,通过抽象思维对概念作进一步的理解。如在五年级《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圆,学生可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 ”的图形表象,这时教师通过操作演示、提问等,抓住其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借助表象的中介作用,让学生经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准确理解几何概念的意义。
  三、借助语言表征,理解表象意义
  图形表象表征与语言表征在表征几何概念时有着很大的不同。图形表象涵括了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而语言只表征了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运用图形表象理解几何概念的过程中,会受到表象的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因此,在建立表象的过程中,发挥语言的表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表象所表征的意义。
  四、根据不同环节,建立不同表象
  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建立表象的方法不同。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输出的数学信息进行接收、储存、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将建立表象的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在知识的接收阶段,教师要设法将教材中的语言信息转化成视觉表象信息。第二,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将所学语言符号的知识变换成物象符号的知识,顺利进行表象编码,以巩固、加深记忆。第三,在知识的运用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接收的信息迁移为技能技巧。
  五、根据教学内容,建立合理表象
  教学内容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表象的方式不同。在概念教学中,要提供揭示概念本质属性的材料,建立反映概念本质属性表象。在计算法则教学中,要提供揭示计算规律的材料,建立计算规律表象。在应用教学中,要提供揭示数量关系的材料,建立数量关系表象。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要提供揭示形体特征的材料,建立形体特征表象等。
  另外,数学知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具有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能够帮助其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解决下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亮亮从家步行去学校,每小时行5千米;回家时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骑自行车的时间比步行时间少4小时。求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
  根据速度×时间=距离,用长表示速度、宽表示时间,画出长方形图如下:
  在图中,BC表示步行速度,BD表示自行车速度,BH
  表示步行所用的时间,AB表示骑自行车所用的时间。则长
  方形ABDE的面积和长方形BCGH的面积都表示亮亮家到学
  校的距离,即,长方形ABDE的面积=长方形BCGH的面积。
  从长方形ABDE和长方形BCGH中减去它们的公共部分的面
  积,即长方形ABCF的面积,可得:
  长方形CDEF的面积=长方形AHGF的面积=4×5=20,所以DE=20÷(13-5)=2.5,而AB=DE=2.5,即骑自行车的时间为2.5小时。
  所以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3×2.5=32.5(千米)
  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将长方形面积与行程问题中的路程建立联系,建立图式表象“s=ab”,它不仅可以用来表示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速度与之间的关系等。这两种数量关系有共同的图式表象,说明了这些知识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建立表象作为桥梁,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徐速.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 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朱智贤.林崇德 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 赵东金.数学表象教育价值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
  [6] 赵东金.小学几何概念图形表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
  [7] 王更,王圣安.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 宋丽波.表象的心理学研究与想象力训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9] 葛爱莲.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表象教学浅谈〔J〕.安徽教育,1998
  [10] 华旦玲. 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表象的桥梁作用〔J〕.考试周刊,2011
  [11] 严建兵. 从立体几何的教学看数学表象的形成〔J〕.中学数学,1995
  [12] 赵东金. 图形表象的教学建议〔J〕.江苏教育,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表扬是教育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是老师开展工作常用的基本方法。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的赞扬。不同的学生对表扬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方法。表扬进步比表扬优秀更重要,当众表扬比单独表扬更胜一筹,通过家长转达表扬比教师直接表扬效果好。教师的表扬必须注意艺术性:表扬重行动而非品性,表扬要把握时机,掌握尺度,注意分寸。  [关键
期刊
[摘 要]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和文本及作者的对话过程中,可以从体验文本所蕴涵的深切情感,发现文本中存在的商榷之处,探究文本之间的链接解读,创造性地理解文本主题四个方面,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多元解读法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多元解读,就是同样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或同一学生处在不同的氛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但现实中,我们常听到领导在工作会议上一再叮嘱:夜自修如果发现看“闲书”的一定要没收,我们常听到家长向班主任抱怨:我家孩子整天就喜欢看“闲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这可怎么办呢?基于此种状况下的阅读“成效”便是09年23分的现代文阅读省均分只有8.3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有偏差
期刊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学习方式以及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要提倡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改革 学习
期刊
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不仅能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还能激活人的思维,培养人的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  去年我当了二(1)班的班主任,我觉得班主任这个责任太重大了,不仅意味着你要关心好孩子们的安全,负责起孩子们的管理,最难的是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善良,真正,富有爱心,品德高尚。最后我想到了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物理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并谈了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对策。对于在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转差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字] 习得性无助 自我归因 物理学习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把狗关在一个通电的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电击,狗关在笼子里无法逃避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只要一响,
期刊
我参加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先思后导,变式拓宽”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变量解读:变式——打破封闭性。通过变式使学生“数学世界的图景”更完美建构;拓宽——唤醒创造力。数学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科学地思考和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他们的创造力。一直以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形成“先思后导,变式拓宽”数学课堂教学体系的研究。下面以苏科版(九上)一道几何例题的教学为例
期刊
摘要:倾听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交往活动,倾听是接受、分析、理解、分享的过程。通过倾听,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倾听,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及时的矫正;通过倾听,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立场去了解自己和对方,因此关注学生的倾听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倾听 魅力 倾听要求 倾听方法  著名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我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数学老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要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提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提倡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优化数学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严格与激励并举,培养良好的书写能力。  [关键字] 倾听、语言表达、数学阅读、书写  长期
期刊
[摘 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害怕阅读,逃避阅读。而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高度体现“教书育人”的教学原则。本文浅谈了创造教学氛围的宁静美,创设教学手段的情境美,营造学生身心的感受美。  [关键词] 创造美 宁静美 情景美 感受美  如果说世界上到处都充满着美,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