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方面。尽快尽早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成为母语教育的重大举措。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该避免乏味、单调的读,灌输式的讲解,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建立一所五色的阅读乐园,让他们在五色园里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学、乐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语文标准》的第一学段设置的阅读目标中的第一条就是喜欢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是因为乐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基础,阅读是学生在将来的生态和发展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最重要途径,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而这一功能会因阅读的乐趣和习惯的养成得到大大的强化。 阅读乐趣是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体验,使之与阅读时的情境相结合,形成比原体验更美好,更令学生喜爱的个性体验,使孩子们享受到阅读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如在上《影子》这课时,师首先组织学生到室外的阳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戏,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中所看见的影子来学习课文是如何写影子的,这样自然的引入课堂,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课时,故事引入:(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小朋友看这秋天的菜园多美呀,菜园边有一座房子,可爱的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就住在屋檐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了……,师根据课件或挂图简述课文内容,学生一边听一边欣赏。故事是孩子永不腻烦的喜好,本课在浓厚的趣味中进行。
二、图文结合激趣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插图中就包含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在教学《小熊住山洞》时,让学生依次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图中画了谁,它们在做什么,说什么,同座互相说说,然后读与图相对应的段落,这样图文结合,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促进、补充完整口语表达。
三、形式多样的读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书中感知,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培养语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说明读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可只是一味单调的重复读,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但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会厌烦,因而要注意读的多样化形式。如:齐读、自由读、小组读、换角色读、同桌互读、赛读等形式。在教学《小熊住山洞》的3至6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说完图意,后引导学生读与图画对应的自然段,(师相应点拨、指导)读出景色之美。强调“舍不得”三个字,轻轻地读出爱惜之情。进行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赛读等。
四、阅读与表演相结合
儿童天性好动、表现欲强,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在教学《荷叶圆圆》的熟读课文、激发情感部分时用表演的方法学习第五自然段,师问:谁愿意当一回演员,表演你最喜欢的伙伴呢?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他的表演的成功之处,也请表演的同学说说自己表演的不足部分。师紧接着有说到: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边表演一边朗读,能背的就背一背。大家可以用荷叶道具表演,也可以把教室的课桌、椅子、书想象成荷叶,借助它们来表演。这样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感情饱满的边阅读边表演,比简单的说教具有更大的收效。又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堂中,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
五、阅读与画相结合
这里的画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词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新课标中强调: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比尾巴》这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布置学生给各种小动物添上尾巴,还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更多的小动物,然后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教学《四个太阳》时,学生理解了文中小朋友所画的四个太阳各表达的心愿,师也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且互相交流自己要表达的心愿。这样一来语文课中融入了美术科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六、阅读与想象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记叙文在构思过程中,总是对有关的内容作选择与剪接,因此,课文对有些情节有时会有省略和跳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这些“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在教学《爷爷和小树》的第二自然时,在学生说图意、读通和理解本段内容后,师进行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七、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为培养学生的写奠定的基础。在上《雪孩子》这课的结尾时,师问到:雪孩子還会回来吗?如果它们又见面了,小白兔会对雪孩子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如教学《兰兰过桥》的结尾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想你心中的桥是怎样的?
在教学中,我一直对低年级语文的愉快阅读教学进行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努力,充分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等能力,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好发问、好联想,好表现的天性,又为阅读写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语文标准》的第一学段设置的阅读目标中的第一条就是喜欢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是因为乐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基础,阅读是学生在将来的生态和发展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最重要途径,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而这一功能会因阅读的乐趣和习惯的养成得到大大的强化。 阅读乐趣是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体验,使之与阅读时的情境相结合,形成比原体验更美好,更令学生喜爱的个性体验,使孩子们享受到阅读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如在上《影子》这课时,师首先组织学生到室外的阳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戏,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中所看见的影子来学习课文是如何写影子的,这样自然的引入课堂,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课时,故事引入:(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小朋友看这秋天的菜园多美呀,菜园边有一座房子,可爱的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就住在屋檐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了……,师根据课件或挂图简述课文内容,学生一边听一边欣赏。故事是孩子永不腻烦的喜好,本课在浓厚的趣味中进行。
二、图文结合激趣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插图中就包含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在教学《小熊住山洞》时,让学生依次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图中画了谁,它们在做什么,说什么,同座互相说说,然后读与图相对应的段落,这样图文结合,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促进、补充完整口语表达。
三、形式多样的读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书中感知,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培养语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说明读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可只是一味单调的重复读,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但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会厌烦,因而要注意读的多样化形式。如:齐读、自由读、小组读、换角色读、同桌互读、赛读等形式。在教学《小熊住山洞》的3至6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说完图意,后引导学生读与图画对应的自然段,(师相应点拨、指导)读出景色之美。强调“舍不得”三个字,轻轻地读出爱惜之情。进行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赛读等。
四、阅读与表演相结合
儿童天性好动、表现欲强,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在教学《荷叶圆圆》的熟读课文、激发情感部分时用表演的方法学习第五自然段,师问:谁愿意当一回演员,表演你最喜欢的伙伴呢?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他的表演的成功之处,也请表演的同学说说自己表演的不足部分。师紧接着有说到: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边表演一边朗读,能背的就背一背。大家可以用荷叶道具表演,也可以把教室的课桌、椅子、书想象成荷叶,借助它们来表演。这样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感情饱满的边阅读边表演,比简单的说教具有更大的收效。又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堂中,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
五、阅读与画相结合
这里的画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词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新课标中强调: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比尾巴》这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布置学生给各种小动物添上尾巴,还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更多的小动物,然后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教学《四个太阳》时,学生理解了文中小朋友所画的四个太阳各表达的心愿,师也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且互相交流自己要表达的心愿。这样一来语文课中融入了美术科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六、阅读与想象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记叙文在构思过程中,总是对有关的内容作选择与剪接,因此,课文对有些情节有时会有省略和跳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这些“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在教学《爷爷和小树》的第二自然时,在学生说图意、读通和理解本段内容后,师进行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七、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为培养学生的写奠定的基础。在上《雪孩子》这课的结尾时,师问到:雪孩子還会回来吗?如果它们又见面了,小白兔会对雪孩子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如教学《兰兰过桥》的结尾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想你心中的桥是怎样的?
在教学中,我一直对低年级语文的愉快阅读教学进行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努力,充分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等能力,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好发问、好联想,好表现的天性,又为阅读写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