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htyr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践表明农林高校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持,培训实用人才,促进基层组织发展,并可引导毕业生面向新农村建设就业。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林高校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面向农业,发展“顶天立地”的科学技术;面向农民,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劳动者;面向农村,营造和谐文明的发展环境;完善自我,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打造品牌,激活新农村建设的高校资源需求。
  关键词:农林高校 新农村建设 探索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05-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林高校掌握着先进的农业技术,拥有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我国农林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农林高校在“三农”服务中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传统优势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农林高校具有服务“三农”的学科优势,在学科设置中始终是以农林学科为依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既是农林高校的应有责任,更是农林高校的优势。农林高校有一批全国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一大批以农林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有一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有实践多年并日渐成熟的举措,在服务“三农”问题上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农林高校与其他农业科研单位相比,除共同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任,更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国内其他农业科研院所不具备的社会资源与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林院校应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立足点,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为切入点,以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扩大农民增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和社会是我国现代大学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国农林高校主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07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部署了农林高校服务“三农”的工作,并指出,要充分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在我国农林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作用。我国众多农林院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机制、落实措施,以实际行动为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做了有力的注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持。高等农林院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采取校企合作、校地联盟以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心)等多种形式,服务于区域农业发展。同时,科技人员职务职称的评定晋升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华中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践中形成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办学模式,产生了一批以“六个一”为代表的、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华南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教育和信息优势,搭建与市(县)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科技平台开创了“科技绿舟”成果推广模式。在“科技绿舟”板块式科技成果推广平台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以产业链为纽带,创新性地开展由教授领一个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四个一”工程。
  2.为新农村建设培训实用人才。四川农业大学主动承担四川省委大规模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务,2006年至今已在校内培训近7000人;安徽农业大学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先后派出4800多人次的专家和科技人员,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培训农民12万人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云南农业大学结合云南生产实际需要,为当地培养大批乡土科技人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20余期,培训乡土技术人才25000余人次;沈阳农业大学实施了“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和“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自2004年起,“研修工程”已实施三期,培育的学员中有131人取得了由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和农产品经纪人证书,学校实施的“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通过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的新模式,培养了大批的“蓝领农民”。2009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白寨乡创立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学校相继与吉林梨树、黑龙江农垦总局开展了“双高”创建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就一直把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到一年,他们培训农民130场,约7400多人次。
  3.校村结对帮扶,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一个博士生党支部和一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红色1+1科技行动”,每年组织1000个学生党支部深入大学生“村官”所在的京郊农村,与农村党支部结对,通过提供日常信息支持,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暑期集中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对口支援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适应并开展农村基层工作,形成一个大学生“村官”背后有一个大学党支部的支援模式。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学校与北京市平谷区、延庆县、门头沟区、怀柔区、密云县的11个村镇建立了绿色“1+1”生态文明村共建关系,共同开展“生态村庄规划”、“植树护绿”、“建设文明路”等活动。
  4.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毕业生踊跃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华中农业大学鼓励毕业生踊跃参与国家“三支一扶”大学生农村工作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人数连创新高。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给农村输入现代、科学的新思想、新血液,对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影响和培养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我国农林高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的实施,对农林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任务。我国农林院校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和广泛的社会赞誉。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广大农村对高校社会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农林高校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综合来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
  1.面向农业,发展“顶天立地”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科学技术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需求。与此同时,这种科学技术必须着眼于现代化农业的战略高度,而不能简单满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又必须立足于我国农业生产现实基础,确保能够迅速从微小的实验室走向广袤的农田。2009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他对科研人员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同志们责任重大。希望大家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围绕我国农业发展需求,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实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挥更大作用。
  2.面向农民,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劳动者。在新时期,农业农村急需科技支撑和科技人才,但不可能通过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长期蹲守农村来解决所有问题,急需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来逐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技能,在这方面农林高校有发挥的舞台。中央也明确提出,农村实现小康,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核心是人才。这种人才不仅是技术能力上的先进,还应是认知能力、市场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农林院校已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提高广大农村工作者素质的重要力量。这种提高的途径还包括为广大农村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农科学生学农爱农,刻苦学习,加强实践,努力成为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3.面向农村,营造和谐文明的发展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农林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还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优势,为农村提供智力支持。要积极开展农村发展的系统研究与设计工作,在农村扶贫、农业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法律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深入农村、广泛调研,在全面考察农村社会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构建具有现代文明理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元素,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4.完善自我,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高校要通过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继续教育,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通过对农业科研成果的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获取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由此拓展高校自身的发展空间。积极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机制和制度,制订可行措施,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如改革学校科技人员职务职称的评定晋升制度,制定适合从事技术推广人员晋升的制度。对科技下乡、成果推广、科技培训等活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利用好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及其网站,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推动农林高校产学研发展。联盟网站集中最新科学技术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资源传递到农民手中,并为高校成果转化、加强农业和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掌握及运用科技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新型工业化构建了一个广阔便捷的平台。
  5.打造品牌,激活新农村建设的高校资源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点整体较低,但建设目标宏大而长远,是一场提升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进程。而高等院校则怀抱着社会先进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就目前来看,高校服务新农村的实践尚未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和舆论氛围。因此,高等院校特别是农林高校必须努力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打造社会认可度高、实效性强、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服务品牌,以此激发农业、农村、农民对高校资源利用的主动诉求,构建村校良性互动的氛围和格局。如华中农业大学“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简称“111”计划)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将产业、合作村、农场与学校对接,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结合产业、合作村资源特色,形成了影响力较大的品牌动力优势。
  
  参考文献:
  1.罗群英.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服务“三农”[J].农业科技管理,2007(6)
  2.瞿振元.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J].北京教育,2006(5)
  3.沈振锋.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10)
  4.杨德东.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及其历史演进[J].高教研究,2007(5)
  5.梅付春.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约束监督机制创新[J].现代农业科技,2007(2)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0)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独立学院校园网中的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对网络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和安全战略决策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保障独立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及两会召开带来的改革新风,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公司始终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
文章选取标准普尔500指数、上证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从2004年1月5日到2009年5月4日共1178组日收盘价(节假日除外),利用协整理论分析美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
毕业设计(实习)是本科教学的主要环节,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习)经验,总结了校外毕业设计(实习)的可行性,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如何促
本文从体育与身体素质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体育与综合素质教育三方面分析了体育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针对目前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
摘 要:文章从切实履行政府的财政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路,积极调整对策;扶薄扩优,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优质教育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6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发展水平
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如何开发和保持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是外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实际而永远的主题.本文试图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论述其内涵、解决
文章对普通高等院校银行贷款的成因、现状及风险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贷款的风险管理
本文根据建筑材料的性能和构件受力特点,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部位、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控制办法.
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英语素质的发展,其着眼点应是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英语"一条龙"教学角度出发,依据有关理论(语言理论、学习理论等)探讨了"口语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