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
1 课程标准解读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加以认识。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把握三个递进的观念。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活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制约作用。例如,耕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较为湿润或有足够灌溉水源的平原地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生产方式、作物熟制等也不同。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可以并且必须对不利于人类活动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坡地不适宜耕作,改造成梯田就可以耕作。但是要注意,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如较陡的山坡也不适宜修建梯田。第三,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利用范围不断扩展。
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列举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条“标准”是上一条“标准”的深入,旨在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比较稳定的活动方式。但是,自然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使得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标准”规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近些年来地理学家研究的前沿领域。课程标准为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紧密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选择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本条“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给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以供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又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
本条“标准”基于以上认识,改变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设计思路与上条“标准”相同。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了解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合理地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此外,对于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需要加以科学的认识: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只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进一步说,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
★活动建议
(1)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2)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
本“建议”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观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 三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能认识到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增多。
过程与方法: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表达、与他人交流合作。同时学会通过报刊和网络获取、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方法,学会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形成以下基本地理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能进一步认识到地理是生活中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材分析
1 四版本教材内容比较(表1)
2 教学重难点剖析
★重点: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于该重点问题,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差异较大。人教版主要渗透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一章中;鲁教版隐含在必修一、二的活动或文字中;中图版、湘教版则独立成节。但都试图通过地形这一具体的案例,促使学生建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概念。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1)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东部稠密、西部 稀疏的特点。
(2)影响交通线路的类型。如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3)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和走向。如山区的交通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必须经过山坡时,除了隧洞和桥梁,线路迂回曲折,一般要沿等高线修筑。
(4)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如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线路选线的限制较少,一般呈网格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对选线限制性因素较多,为减缓道路的坡度,公路多沿等高线呈“之”字形分布。
总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交通路线,一般要求坡度较缓、路程较短、弯道较少、少过河流、少占农田,尽量避开陡崖、沼泽地、沙漠地段、季节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难点: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的,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出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着加剧作用。
目前的全球变暖,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升高。如我国,空间上西北地区增温最明显;季节上则是冬季增温最明显。而有些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增温并不明显,甚至下降。
★难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能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包含三重属性: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社会属性。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只有被人类加以利用或可能利用,才具有资源的特征。时代属性。自然资源属于历史范畴,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也越来越深化。
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难点:正确认识自然灾害
自然过程的异常变化程度可大可小,如果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没有影响,就只能是自然现象而不是自然灾害。因此,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反之,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
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作用。例如,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显然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但是其发生发展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因此属于自然灾害。
三、教学建议
课标版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地理观念的渗透”、“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空间”。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渗透以下基本地理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同时教学形式上,应不拘一格,最好是以活动式教学为主线,还要灵活选取案例。
1 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根据学情,做好知识铺垫。如聚落的概念、分类等知识。
(2)可通过山区村镇的选择,体验地形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先给出几幅典型高山峡谷地带的地形景观图,让学生在此为村镇选址、规划聚落形态,并说出理由。②教师出示实际的村镇分布景观图,让学生对比。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山岳地形对聚落的分布、规模和形态的影响。④教师可出示平原地区的聚落景观图,让学生列表对比山岳与平原地形对聚落密度、规模、形态的影响。
(3)可通过山区交通线路的选择,归纳山岳地形对交通线路类型、分布、走向的影响。同时,通过与平原地区网格状交通线路分布的对比,比较山岳与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类型、密度、分布、走向、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4)展示当今世界或我国复杂地形区聚落、交通线路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聚落分布的影响在不断减小。
(5)总结指出: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但改造是有限度的。第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教师出示能证明气候变化的案例(如黄河流域的野象化石、北美五大湖的冰蚀成因、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等),让学生体会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并结合教材“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气候变化的原因异常复杂,不必涉及。--
(3)出示“气候变暖影响”的案例,如对农业的影响、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关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可组织学生探究、讨论、总结。
3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抓住主线“含义xt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可持续利用”组织教学。
(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部分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通过展示这方面案例,让学生分析体会。如水资源的数量对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经济规模、发达程度的影响,耕地质量对我国东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影响。
(3)出示目前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归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
(4)列举案例,如人教版“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湘教版“不同能源时代,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等,说明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
4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不同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不同,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是台风;西北地区则是干旱;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更为频繁。教学时,不论以哪种自然灾害为例,关键点都是理解和掌握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自然灾害成因是难点。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虽然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其发生频繁、危害加剧。
(3)自然灾害危害是重点。教学时,可通过播放视频材料或展现统计图表,让学生体会灾害的无情。同时让学生明确,同样的灾害,对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更大。
(4)关于灾害预防。可以某种灾害为例,让学生探究、讨论并归纳。
(5)列举几个小实例(如台风给干旱地区带来降水、寒潮来临时冻死虫卵、沙尘暴减弱酸雨等),让学生认清灾害并非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朱爱华/山东省临沂师院附中(276000)
相炜,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276001)
更 正
本刊2010年第9期第41页图1、图2中应该添加海南岛、台湾岛、南海诸岛部分,2010年第lO期卷首语作者孙鸿烈未曾任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此更正。
1 课程标准解读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加以认识。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把握三个递进的观念。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活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制约作用。例如,耕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较为湿润或有足够灌溉水源的平原地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生产方式、作物熟制等也不同。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可以并且必须对不利于人类活动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坡地不适宜耕作,改造成梯田就可以耕作。但是要注意,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如较陡的山坡也不适宜修建梯田。第三,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利用范围不断扩展。
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列举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条“标准”是上一条“标准”的深入,旨在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比较稳定的活动方式。但是,自然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使得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标准”规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近些年来地理学家研究的前沿领域。课程标准为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紧密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选择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本条“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给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以供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又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
本条“标准”基于以上认识,改变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设计思路与上条“标准”相同。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了解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合理地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此外,对于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需要加以科学的认识: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只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进一步说,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
★活动建议
(1)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2)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
本“建议”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观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 三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能认识到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增多。
过程与方法: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表达、与他人交流合作。同时学会通过报刊和网络获取、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方法,学会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形成以下基本地理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能进一步认识到地理是生活中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材分析
1 四版本教材内容比较(表1)
2 教学重难点剖析
★重点: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于该重点问题,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差异较大。人教版主要渗透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一章中;鲁教版隐含在必修一、二的活动或文字中;中图版、湘教版则独立成节。但都试图通过地形这一具体的案例,促使学生建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概念。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1)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东部稠密、西部 稀疏的特点。
(2)影响交通线路的类型。如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3)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和走向。如山区的交通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必须经过山坡时,除了隧洞和桥梁,线路迂回曲折,一般要沿等高线修筑。
(4)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如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线路选线的限制较少,一般呈网格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对选线限制性因素较多,为减缓道路的坡度,公路多沿等高线呈“之”字形分布。
总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交通路线,一般要求坡度较缓、路程较短、弯道较少、少过河流、少占农田,尽量避开陡崖、沼泽地、沙漠地段、季节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难点: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的,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出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着加剧作用。
目前的全球变暖,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升高。如我国,空间上西北地区增温最明显;季节上则是冬季增温最明显。而有些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增温并不明显,甚至下降。
★难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能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包含三重属性: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社会属性。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只有被人类加以利用或可能利用,才具有资源的特征。时代属性。自然资源属于历史范畴,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也越来越深化。
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难点:正确认识自然灾害
自然过程的异常变化程度可大可小,如果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没有影响,就只能是自然现象而不是自然灾害。因此,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反之,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
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作用。例如,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显然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但是其发生发展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因此属于自然灾害。
三、教学建议
课标版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地理观念的渗透”、“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空间”。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渗透以下基本地理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同时教学形式上,应不拘一格,最好是以活动式教学为主线,还要灵活选取案例。
1 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根据学情,做好知识铺垫。如聚落的概念、分类等知识。
(2)可通过山区村镇的选择,体验地形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先给出几幅典型高山峡谷地带的地形景观图,让学生在此为村镇选址、规划聚落形态,并说出理由。②教师出示实际的村镇分布景观图,让学生对比。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山岳地形对聚落的分布、规模和形态的影响。④教师可出示平原地区的聚落景观图,让学生列表对比山岳与平原地形对聚落密度、规模、形态的影响。
(3)可通过山区交通线路的选择,归纳山岳地形对交通线路类型、分布、走向的影响。同时,通过与平原地区网格状交通线路分布的对比,比较山岳与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类型、密度、分布、走向、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4)展示当今世界或我国复杂地形区聚落、交通线路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聚落分布的影响在不断减小。
(5)总结指出: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但改造是有限度的。第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教师出示能证明气候变化的案例(如黄河流域的野象化石、北美五大湖的冰蚀成因、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等),让学生体会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并结合教材“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气候变化的原因异常复杂,不必涉及。--
(3)出示“气候变暖影响”的案例,如对农业的影响、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关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可组织学生探究、讨论、总结。
3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抓住主线“含义xt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可持续利用”组织教学。
(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部分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通过展示这方面案例,让学生分析体会。如水资源的数量对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经济规模、发达程度的影响,耕地质量对我国东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影响。
(3)出示目前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归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
(4)列举案例,如人教版“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湘教版“不同能源时代,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等,说明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
4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不同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不同,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是台风;西北地区则是干旱;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更为频繁。教学时,不论以哪种自然灾害为例,关键点都是理解和掌握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自然灾害成因是难点。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虽然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其发生频繁、危害加剧。
(3)自然灾害危害是重点。教学时,可通过播放视频材料或展现统计图表,让学生体会灾害的无情。同时让学生明确,同样的灾害,对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更大。
(4)关于灾害预防。可以某种灾害为例,让学生探究、讨论并归纳。
(5)列举几个小实例(如台风给干旱地区带来降水、寒潮来临时冻死虫卵、沙尘暴减弱酸雨等),让学生认清灾害并非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朱爱华/山东省临沂师院附中(276000)
相炜,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276001)
更 正
本刊2010年第9期第41页图1、图2中应该添加海南岛、台湾岛、南海诸岛部分,2010年第lO期卷首语作者孙鸿烈未曾任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