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地说,一个民族与其道德进步,可从动物所受的待遇来评判。这是我读完《绿色生活手记》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的确,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这听来也许荒唐,但我在读过《绿色生活手记》一书后就不再怀疑它的合理性了。
《绿色生活手记》是莽萍主编的一套“护生文丛”中唯一的一本中文著述,于普通读者而言也是最易读的一本。历史学家张广达先生说它“是一本好看的小书,文笔清新,陈义平实”。作者不是以环境问题专家或动物保护专家的身份来著述的,她用的是推己及物的慈悲情怀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亲切又有说服力,语言既不华丽也不宏伟,清丽平淡,行文自然流畅。但是阅读这本书绝不是轻松、愉快的体验,因为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原本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面对野生动物的被猎杀,家养动物的被虐待,大自然的被破坏……你根本无法轻松。从《绿色生活手记》里可以看到:对自然对动物,人类一直没有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仅从莽萍女士谈到的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先看我们的语言:我们从来没有把动物当作有感知能力的生物对待。“一直以来,人类都在以‘他’或‘她’指称自己,而以‘它’指称人以外的所有事物。在这个指称里,一头牛、一只羊与一张桌子、一块石头没有任何区别”。人类首先在语言上就把自己摆在如此“中心”的位置。动物从来没有被摆在应该尊重和保护的位置,人类与动物之间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动物没有作为生命物种而受到应有的尊重。
然后看我们吃什么:从天上飞的到地下爬的,几乎无所不吃。但是多数吃野味的人并不是因为贪图味觉上的享受,因为野生动物的味道并不必然地比别的动物鲜美,相反还可能因食野生动物而感染病毒。多数人吃野味是因为吃野生动物已然成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饭桌上有“野味”才够排场。野生动物因为稀有,所以昂贵;因为昂贵,所以显身份,所以体面,所以要吃。
再看看我们怎么吃:我们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国特色的“活吃”文化。“十几年前侯跃文先生就表演过相声‘糖醋活鱼’——鱼身被糖醋汁烹熟,鱼头还活着,瞪着可怜的眼睛大喘气。这个相声的主题似乎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但是这个相声无论如何也让人笑不起来,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以“活吃”为怪反倒弘扬、提倡,实在是件让人难过的事情。诸如此类的残酷的活吃发明还有很多,比如吃活猴脑等。
……
一个国家仅是在经济上富裕起来,并不能自然地在德行上文明起来。同样地,一个金钱上富有的人并不能必然的德行高尚,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暴发户”总是粗俗的代名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没能让我们学会温柔平等地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和自然,我们还是没有对其他物种和生命的尊重和善意,我们还是不懂关爱和谦卑。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动物似乎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生。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动物生来就应当为人所用、受人役使。其实,动物不过是不同于人类与人类平等的另一物种,也同样具备感知能力,应该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正如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和无人监督下的操守才真正体现其个人素质一样,人类对待沉默弱势的动物的态度才能真正彰显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因为相比于人类这种自然界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形式”,动物是真正“沉默的一群”,无法开口说话,无法表达情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人和一个民族对待弱者的态度。我以为这也恰恰是甘地用“动物所受的待遇”作为标准来评判“民族与其道德进步”的观点的合理性所在。
又想起了刘海洋用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黑熊的事情来。对这件事情,莽萍也做了分析,她说,刘海洋是可怜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教育的牺牲品。因为他作案的理由是做实验——看看熊的嗅觉灵不灵。而在我们从小到大的生物实验课上,实验动物都是被活着切割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只只鲫鱼或者青蛙、兔子开膛破肚。从小被这样教育培养的孩子,你还能指望他对动物有多少温情吗?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让学生习得功利性的知识一直都是重中之重,道德素质和心智情感的培养一直都是被忽视的。这实在是件让人觉得可怕的事情。诚然,技术意义上的知识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都不可或缺、相当重要,这就是所谓“科教兴国”吧!然而我却以为,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的莫过于道德素养和心智的培养,让他们懂得欣赏美并具备爱的能力。
一次,恰逢十一国庆节,路经天安门广场,广场及周围区域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熙熙攘攘,一派节日的气氛。但是下午五时左右的广场上已经是一片狼藉,到处是人们花花绿绿的小广告,当然也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地上的痰迹,偶尔还能看到饮料瓶。这也许是件很不足道的小事,在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的评判体系里也许无足轻重,但是我一直偏执地认为良好的习惯和道德素养也应该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指标。你能想象一个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人有多高的德行和操守呢?我甚至固执地认为:我们的小学教育如果教会了孩子们讲礼貌、讲卫生、尊重和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和动物就已经足够成功了。我们可不可以在教会孩子们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他们的心智和道德呢?一个真正身心健康、真诚善良、懂得欣赏美、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胸怀谦卑感恩之心,爱人、爱动物、爱自然、爱生活的人比一个对大自然没有情感的人高尚、可爱多了。
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能真正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温柔地对待动物和大自然,甚至温柔地说话和动作,那该是一个多么让人期待的美丽世界。
在《绿色生活手记》中,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停下飞奔的脚步”,极其喜欢,但也觉得完全“停下”似乎有所不妥,遂用“放慢飞奔的脚步”作本文的标题。我们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用数字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比如经济增长率,比如GDP。毫无疑问,这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过于盲目地在追求物质文明的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过于功利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让我们在取得一些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昂贵代价:野生动物减少、环境恶化、国民素质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等等。我们没有注意数字之外的许多无法量化的对一个民族来说也许更为珍贵的东西,比如文化、比如道德。不过好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道德进步原本就不是必然矛盾的对立体,只是我们需要让它们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放慢在经济增长的高速公路上前进的脚步,为环境为文明为道德多分些精力、多做些工作。谁说保护动物和大自然就不能发展经济呢?谁说我们不能在生活得更文明更有德行的同时拥有丰富的物质文明呢?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牺牲动物的权利和大自然的美好呢?欲速则不达,让我们把向前飞奔的脚步放慢些吧!
《绿色生活手记》是莽萍主编的一套“护生文丛”中唯一的一本中文著述,于普通读者而言也是最易读的一本。历史学家张广达先生说它“是一本好看的小书,文笔清新,陈义平实”。作者不是以环境问题专家或动物保护专家的身份来著述的,她用的是推己及物的慈悲情怀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亲切又有说服力,语言既不华丽也不宏伟,清丽平淡,行文自然流畅。但是阅读这本书绝不是轻松、愉快的体验,因为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原本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面对野生动物的被猎杀,家养动物的被虐待,大自然的被破坏……你根本无法轻松。从《绿色生活手记》里可以看到:对自然对动物,人类一直没有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仅从莽萍女士谈到的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先看我们的语言:我们从来没有把动物当作有感知能力的生物对待。“一直以来,人类都在以‘他’或‘她’指称自己,而以‘它’指称人以外的所有事物。在这个指称里,一头牛、一只羊与一张桌子、一块石头没有任何区别”。人类首先在语言上就把自己摆在如此“中心”的位置。动物从来没有被摆在应该尊重和保护的位置,人类与动物之间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动物没有作为生命物种而受到应有的尊重。
然后看我们吃什么:从天上飞的到地下爬的,几乎无所不吃。但是多数吃野味的人并不是因为贪图味觉上的享受,因为野生动物的味道并不必然地比别的动物鲜美,相反还可能因食野生动物而感染病毒。多数人吃野味是因为吃野生动物已然成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饭桌上有“野味”才够排场。野生动物因为稀有,所以昂贵;因为昂贵,所以显身份,所以体面,所以要吃。
再看看我们怎么吃:我们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国特色的“活吃”文化。“十几年前侯跃文先生就表演过相声‘糖醋活鱼’——鱼身被糖醋汁烹熟,鱼头还活着,瞪着可怜的眼睛大喘气。这个相声的主题似乎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但是这个相声无论如何也让人笑不起来,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以“活吃”为怪反倒弘扬、提倡,实在是件让人难过的事情。诸如此类的残酷的活吃发明还有很多,比如吃活猴脑等。
……
一个国家仅是在经济上富裕起来,并不能自然地在德行上文明起来。同样地,一个金钱上富有的人并不能必然的德行高尚,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暴发户”总是粗俗的代名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没能让我们学会温柔平等地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和自然,我们还是没有对其他物种和生命的尊重和善意,我们还是不懂关爱和谦卑。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动物似乎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生。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动物生来就应当为人所用、受人役使。其实,动物不过是不同于人类与人类平等的另一物种,也同样具备感知能力,应该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正如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和无人监督下的操守才真正体现其个人素质一样,人类对待沉默弱势的动物的态度才能真正彰显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因为相比于人类这种自然界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形式”,动物是真正“沉默的一群”,无法开口说话,无法表达情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人和一个民族对待弱者的态度。我以为这也恰恰是甘地用“动物所受的待遇”作为标准来评判“民族与其道德进步”的观点的合理性所在。
又想起了刘海洋用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黑熊的事情来。对这件事情,莽萍也做了分析,她说,刘海洋是可怜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教育的牺牲品。因为他作案的理由是做实验——看看熊的嗅觉灵不灵。而在我们从小到大的生物实验课上,实验动物都是被活着切割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只只鲫鱼或者青蛙、兔子开膛破肚。从小被这样教育培养的孩子,你还能指望他对动物有多少温情吗?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让学生习得功利性的知识一直都是重中之重,道德素质和心智情感的培养一直都是被忽视的。这实在是件让人觉得可怕的事情。诚然,技术意义上的知识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都不可或缺、相当重要,这就是所谓“科教兴国”吧!然而我却以为,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的莫过于道德素养和心智的培养,让他们懂得欣赏美并具备爱的能力。
一次,恰逢十一国庆节,路经天安门广场,广场及周围区域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熙熙攘攘,一派节日的气氛。但是下午五时左右的广场上已经是一片狼藉,到处是人们花花绿绿的小广告,当然也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地上的痰迹,偶尔还能看到饮料瓶。这也许是件很不足道的小事,在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的评判体系里也许无足轻重,但是我一直偏执地认为良好的习惯和道德素养也应该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指标。你能想象一个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人有多高的德行和操守呢?我甚至固执地认为:我们的小学教育如果教会了孩子们讲礼貌、讲卫生、尊重和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和动物就已经足够成功了。我们可不可以在教会孩子们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他们的心智和道德呢?一个真正身心健康、真诚善良、懂得欣赏美、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胸怀谦卑感恩之心,爱人、爱动物、爱自然、爱生活的人比一个对大自然没有情感的人高尚、可爱多了。
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能真正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温柔地对待动物和大自然,甚至温柔地说话和动作,那该是一个多么让人期待的美丽世界。
在《绿色生活手记》中,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停下飞奔的脚步”,极其喜欢,但也觉得完全“停下”似乎有所不妥,遂用“放慢飞奔的脚步”作本文的标题。我们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用数字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比如经济增长率,比如GDP。毫无疑问,这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过于盲目地在追求物质文明的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过于功利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让我们在取得一些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昂贵代价:野生动物减少、环境恶化、国民素质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等等。我们没有注意数字之外的许多无法量化的对一个民族来说也许更为珍贵的东西,比如文化、比如道德。不过好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道德进步原本就不是必然矛盾的对立体,只是我们需要让它们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放慢在经济增长的高速公路上前进的脚步,为环境为文明为道德多分些精力、多做些工作。谁说保护动物和大自然就不能发展经济呢?谁说我们不能在生活得更文明更有德行的同时拥有丰富的物质文明呢?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牺牲动物的权利和大自然的美好呢?欲速则不达,让我们把向前飞奔的脚步放慢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