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ncom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我国医护行业的社会公益性与服务性越来越突出,医护人员处理好患者关系对社会和谐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对高校育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课程融入量、学生与教师思想意识、学校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课程思政”视阈下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并针对性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评级机制
  引言
  当前社会中医闹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医生缺口在10万人以上,预计到2030年缺口规模将达50万以上,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型号才能了较大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得以孕育而生,与护理专业“以人为本,医者仁心”的服务态度相吻合,可有效推动医护行业的发展。
  一、“课程思政”视阈下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困境
  (一)思政课程融入不足
  护理专业科目较为复杂且实践性较强,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护理基础知识积累丰富、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医德教育的融入,但该专业课程繁重且学生投入实践学习的时间较长,导致思政课程融入不足,无法达到设计效果。
  (二)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与执行能力不足
  传统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将教学目标放在专业知识传授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多依赖于专门的思政课程,专业课老师缺乏对“立德树人”的正确认知,同时也不具备高标准的课程融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师德教育的缺失,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
  (三)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程度较低
  医闹事件被接连报道社会争议不断,对护理专业学生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冲击,使得其无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部分学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思政元素抵触的心理,在专业老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投入,极大的影响了课程融合的效果。
  (四)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机制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与学生、教师的个人发展息息相关,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正处于教学改革的初期,大部分学校无法迅速做出教学机制调整,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也并未形成有效的激励与制约,“课程思政”发展的推动力明显不足[1]。
  二、“课程思政”视阈下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课程思政”融合元素
  学校应积极成立“课程思政”教研组,使得专业课程教研人员、思政课程专家、院级领导共同搭建起“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专业课程教研人员应深入专业护理教材,合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政内容;思政课程专家应充分发挥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敏感度,配合专业课程教师合理搭配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使“课程思政”融合内容科学合理并具有高度的连贯性;院级领导应做课程教研的组织者,并定时召开教研研讨会,适时纠正“课程思政”方案中的不合理因素,确保课程融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观念。
  教研组可将语言、动作、情感提示、心理暗示等方法应用到“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制定工作中。比如在護理专业生理学课程中即可以以引入医学案例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渗透到教学中,比如,专业课程教师可在《呼吸衰竭》这一课程教学中,将抗击“新冠肺炎”中医护人员付靖在医护病房中唱《我和我的祖国》为患者加油打气的案例,融入到基础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对医护职业形成新的认知,并借助互联网新闻,收集更多相似医学案例,来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合效果。
  (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认识与教学能力
  专业课教师是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学改革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改革的主体,专业课教师应积极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明确自身与学生在课程改革活动中的地位和职责。教研组应邀请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专业教师,对护理专业课老师进行思想政治培训,给相关老师提供“课程思政”教学的灵感,促使其能够开拓自身视野,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自身展开教学活动的准则。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研组,应在完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制定后,对专业课教师展开课程融合能力的培训,为其提供融合教学的思路,推动专业课老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利用多媒体工具与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与线下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突破与学生之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提高“课程思政”课程融合的效果。
  (三)变革学生学习考评方法
  传统考评制度中对学生思政的评价,局限于学生思政课程的成绩考评与校园三全活动参与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缺乏全面性与系统性,使得评价数据缺乏真实性与可靠性,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为扭转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抵触心理,学校应积极进行学生学习考评制度的变革,将思政考核注入到护理专业技能考评体系中,对学生“课程思政”学习形成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促使其在日常学习中提高对课程融合的重视程度,以积极的态度完成“课程思政”学习,从而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四)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当前青年教师团队中部分成员被社会不良现象所影响,缺乏对“立德树人”的正确认知,开展教学活动时多以实现自身利益为主,若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约束,将无法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针对这一现象,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影响教师考评指标的关键因素中,比如教学工作量、教学成果、论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考核,即可对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量化考核,从而促进其自觉主动的转变思想观念,将课程融合落到实处,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保障[2]。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促进我国医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动力,学校应根据改革需要,将思政融合有效进行量化,积极完善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并重视老师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其思想意识与课程融合教学的能力,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08):586-590.
  [2]张宏晨,李艳,武佼佼,等.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1):45-49.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道德教育需要的精心呵护和培育。“新冠疫情”发生的背后显示出生态道德教育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和发挥,它应该也完全有可能在挽救生态危机,构建新思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一场轰轰烈烈的“战疫”引发了人们深度的反思。正当人类自我陶醉于征服自然的美酒之际,却孕育了生态危机这一难以下咽的苦果,更加印证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摘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可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切的关怀。同时为学生构建美好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小学生树立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比较落后的西部农村,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学习和管理那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只负责吃饱穿暖,寄宿制学校甚至连吃饭的问题都由学校来解决,家庭教育基本缺失。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校长在家校共育中需要和家长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校长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抛开“面子”、兜住“底子”,做家庭教育的“倾听者”、“合作者”、“服务者”和“领跑者”,充分融入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国家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结合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激发高校人才内生动力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内生动力  在国家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人才聚集高地的高校,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校事业发展、激发高校人才内生动力的迫切需要。  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是人才发展体制机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发展,在提倡日常学科教学工作改革的同时对于优化班级管理制度也做出基本要求。班级作为学生和教师学习生活的共同场所,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高效的班级管理策略会致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促进集体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阶段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伴随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简要探讨现阶段幼儿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方案,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方案;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就是说3到6岁是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人会形成一定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品质。这个时期的
期刊
摘 要:幼儿园质量管理是以定量、定性相结合为基本评价方法并辅之以各种措施,对全部育人和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总体的、综合的、全过程的监督、控制、考核。近年来,随着企业重组与改制,石化公司幼教中心进入集团化发展阶段,中心通过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办法等细则;加强班级规范管理、强化安全工作管理、践行家长工作管理等举措,各园保教质量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质量;管理;保教  近年来,随着企业重组
期刊
摘 要:小班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智力的发育都还很不成熟,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品德养成教育。绘本故事作为短小却饱含深意的儿童文学体裁,非常适合应用于幼儿品德养成教育。  关键词:绘本故事;小班幼儿;品德教育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足以见得人们对幼儿时期孩子教育的看重。在幼儿园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期待除了基础知识和生活能力方面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德行的培养
期刊
摘 要:在课堂实践中,课堂突发事件在所难免。因此,如何应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也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课堂突发事件主要是指不在教师教学设计中,课堂中出现的影响教学过程的事件。一般来说,课堂教学都是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进行的,但是无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课外拓展、学生表现等方面准备的多么充分,课堂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变革,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因此,文章基于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提升对策,希望全面提升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对策  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掉教师过于单一且落后的教学理论,避免出现一些形式化的教学活动。因此,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势,组织一些个性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