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发展,在提倡日常学科教学工作改革的同时对于优化班级管理制度也做出基本要求。班级作为学生和教师学习生活的共同场所,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高效的班级管理策略会致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促进集体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实践;班级管理
引言
小学作为漫长人生路的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对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承担起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及时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树立新型德育教学思想,优化升级德育教育模式,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实现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礼仪之邦,优秀传统美德是也是被人们广泛称赞的。德育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是班主任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诚实善良、乐观自信、勤劳诚恳、诚实守信的人。因此,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渗透着德育教育。小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必须将道德观念转变成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信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充分发挥道德力量的作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守则,有利于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提升道德能力。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才会在班级管理中具有主人翁意识,高度配合班主任完成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生班级管理现状解析
内心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小学阶段心理发展的显著特征。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生理处于阶段发展等原因,导致事物认知能力,外界感知能力,思维表达能力相对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在日常班级教学过程中出现课堂混乱,大声喧哗等现象,极度不配合教学工作,让教师感到严重的教学压力。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自我意识,渴望被别人肯定。所以在有些学生不服从管理时,班干部往往会滥用职权,甚至想要一手遮天,不利于班级内部团结稳定,严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有些班主任思想素质低下,教育理念落后,用“唯成绩论”作为评教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生产生歧视,偏见等现象比比皆是,没有起到以身示范的正确作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严重阻碍作用。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行策略
提升班级管理工作中道德教育的力量,要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正确引导,抓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做好基础。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积极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随时优化德育教育方法,注重“家校联动”,督促家长积极配合,为培养品德高尚,思想健康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教师正确发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情绪培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生活中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影响最大的人班主任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行为举止。在德育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先做到并做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示范榜样。还要时刻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完全融入学生集体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互动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集体协作意识等优良品质做好以身作则的重要示范作用。
(二)教师紧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师要时刻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提醒学生注意自身日常行为规范标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的道德标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教师要利用合理有效地实践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将文明礼貌、谦虚好学、团结礼让等优秀道德品质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三)丰富德育内容多样性,提高学生参与热情。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德育内容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需求,班主任要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及时更新德育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定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思考列举出班级管理中有效德育渗透的方式和途径并尝试践行。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选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举行与之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爱国教育主题演讲”、“中秋佳节文艺演出”“端午征文比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还可以利用劳动节进行户外劳动,重阳节走访敬老院的实践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深化道德力量的教育作用,对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随时进行德育教育。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有效方式进行正确引导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现德育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将校内外教育资源利用起来,营造不间断的教育氛围,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逐步深化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灵活高效的教育方式,与学校德育教育及时对接,全方位提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能力提升。
结束语
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也是小学阶段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引导者。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班主任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好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殷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7.
[2]赵莹华.浅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6.1
[3]李玲.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高小学生德育教学有效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6.
[4]李淑红.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6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实践;班级管理
引言
小学作为漫长人生路的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对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承担起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及时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树立新型德育教学思想,优化升级德育教育模式,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实现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礼仪之邦,优秀传统美德是也是被人们广泛称赞的。德育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是班主任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诚实善良、乐观自信、勤劳诚恳、诚实守信的人。因此,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渗透着德育教育。小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必须将道德观念转变成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信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充分发挥道德力量的作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守则,有利于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提升道德能力。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才会在班级管理中具有主人翁意识,高度配合班主任完成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生班级管理现状解析
内心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小学阶段心理发展的显著特征。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生理处于阶段发展等原因,导致事物认知能力,外界感知能力,思维表达能力相对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在日常班级教学过程中出现课堂混乱,大声喧哗等现象,极度不配合教学工作,让教师感到严重的教学压力。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自我意识,渴望被别人肯定。所以在有些学生不服从管理时,班干部往往会滥用职权,甚至想要一手遮天,不利于班级内部团结稳定,严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有些班主任思想素质低下,教育理念落后,用“唯成绩论”作为评教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生产生歧视,偏见等现象比比皆是,没有起到以身示范的正确作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严重阻碍作用。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行策略
提升班级管理工作中道德教育的力量,要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正确引导,抓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做好基础。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积极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随时优化德育教育方法,注重“家校联动”,督促家长积极配合,为培养品德高尚,思想健康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教师正确发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情绪培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生活中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影响最大的人班主任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行为举止。在德育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先做到并做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示范榜样。还要时刻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完全融入学生集体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互动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集体协作意识等优良品质做好以身作则的重要示范作用。
(二)教师紧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师要时刻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提醒学生注意自身日常行为规范标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的道德标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教师要利用合理有效地实践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将文明礼貌、谦虚好学、团结礼让等优秀道德品质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三)丰富德育内容多样性,提高学生参与热情。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德育内容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需求,班主任要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及时更新德育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定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思考列举出班级管理中有效德育渗透的方式和途径并尝试践行。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选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举行与之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爱国教育主题演讲”、“中秋佳节文艺演出”“端午征文比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还可以利用劳动节进行户外劳动,重阳节走访敬老院的实践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深化道德力量的教育作用,对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随时进行德育教育。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有效方式进行正确引导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现德育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将校内外教育资源利用起来,营造不间断的教育氛围,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逐步深化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灵活高效的教育方式,与学校德育教育及时对接,全方位提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能力提升。
结束语
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也是小学阶段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引导者。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班主任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好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殷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7.
[2]赵莹华.浅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6.1
[3]李玲.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高小学生德育教学有效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6.
[4]李淑红.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