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价值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道德教育需要的精心呵护和培育。“新冠疫情”发生的背后显示出生态道德教育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和发挥,它应该也完全有可能在挽救生态危机,构建新思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一场轰轰烈烈的“战疫”引发了人们深度的反思。正当人类自我陶醉于征服自然的美酒之际,却孕育了生态危机这一难以下咽的苦果,更加印证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生态道德教育正是致力于告示人们,人的生命的完美不仅需要与社会、与他人和谐,而且也需要与自然的和谐。在新时期下小学思品课应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主要内容来抓。
  一、生态道德的内涵
  (一)尊重自然界的存在权利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比人类存在得更久远,人类只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份子。没有自觉道德意识的生命形式不是生态道德的主体,但它可以作为道德权利的主体。为了人类的生存利益尊重自然环境的生存利益,这是人类传统道德的一次质的飞跃。
  (二)维护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自然环境通过自发调节产生新的平衡过程时,往往就会对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水源林被人为破坏后引起的滑坡或坍塌,对自然界来说,这只是一种新的平衡的产生或实现,对人类则表现为一种巨大的生存威胁和灾难。因此,人类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协同,维护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
  (三)生态道德意识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因为人类和自然生存环境的关系主要发生在对地表光、热、水、土资源的利用上。然而,人类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自然界的作用力大大提高。为了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仅靠采用共性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一定要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后,才有可能。生态意识历史地发展到了生态道德的最高阶段,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将生态道德观念和规范施加给社会成员。向受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是“如果破坏生态,就是不道德的行为”等,其教育作用足以触及灵魂深处,进而促成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路径
  生态危机主要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等方面。然而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虽然对科学技术提出了责难,但又对生活、对人生提出了一些更基本的问题,如:人类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什么?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如何?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态问题有何关系?如此等等。不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一些环境问题能在科技的强大压力下发生改变,但人们始终不会明白:这些被解决了的问题为何会死灰复燃。
  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把人类与环境的作用过程纳入到人类主体行为的自我意识控制范畴——生态道德范畴。使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精神资源上激起人们对环境的热情和信念,帮助人们形成亲和自然环境的理想行为。生态危机的外在原因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发掘能力的不发达、不完善;而其根本缘由是人的人类的“魔性的欲望”在膨脹。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担负起治本的使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敬畏自然意识的养成
  人被欲望奴役的后果是人与自然的分裂,人类价值观的颠倒。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也将压抑已久的欲望彻底释放出来,中国的生态危机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可悲的是,人们总是要在问题出来之后,才开始意识到没认清自然规律就冒然行动,所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人类需要一场新的自我革命。
  我们应该把“不伤害”这一底线道德原则推广到整个动物界,整个生物界,甚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生态危机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另一方面,生态观似乎时时都在变化,并且仍然是补救型的、被动的为多,没有一个根本的立足点,使得生态道德教育显得有些突兀和自说自话。在这场关系着全人类未来命运的思想文明革命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它自身的根基还需更坚固,以便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从西方神话传说看起,它明确万物是神为人的利用而造的,当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也是保持一定规律的“生命存在”,人归根结底也还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反思现代以西方科学为主体的文明,回首人类曾经拥有的与其不同的东方古代文明,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要实现从病态向健康态的历史转折,人类就必须抛弃旧观念,构建新思想。对山川大地的无限崇拜,对所有生命的至诚热爱,对人类作用的清醒思考,对万物共生共荣的神圣憧憬。当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应当积极推动新时期思想文化的构建,让那些具有远见的观点放出它本身的光芒,为未来人类的新文明做出贡献。
  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道德教育
  2019年10月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群众的期盼”。老子的道家思想植根于中国这片土壤,中国的生态道德教育理应也能够为世界做出一个榜样。
  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文明层次的跃进,人们急切呼唤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在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取财富的狂热举动中,忘却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其中最珍贵的价值是,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产物。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以下三个方面的,来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而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改变为求生存不惜环境代价的观念;改变道德只是人际道德没有环境道德的观念。我们现在需要明白的是,工业文明不是人类发展的终结,更不是拯救人类的唯一出路。生态道德教育即是要宣扬与推动生态文明,使之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持与动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资源,是一种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推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速度。在“微课”支持下的德育课堂,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创新。本文结合抗疫背景探索“德育微课”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运用。  关键词:抗疫;德育微课;班主任;运用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蔓延全国。全国人民足不出户,一起对抗疫情。在这一个时代背景下,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里的买菜软件
期刊
摘 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班级灵魂的班主任,应当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管理班级中不断推进德育理念的渗透,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论述了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班级管理;德育教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和疲倦感,还能够让大家共享思维,在学习中更加高效。无论何种形式的课程教学中,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初中生的态度一直都不够积极,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
期刊
摘 要: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到大型城市,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国家和教育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农村初中来说,留守少年有着特有的群体特征,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是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留守学生  农村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不仅给农村
期刊
摘 要: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创设了优质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各个学科知识。对初中教学来讲,为了能够保障学生高效学习知识,则需要重视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全方面分析每个学生道德水平,进而能够制定针对性德育管理对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德育管理实效性问题,笔者阐述了自身意见,仅供参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行为和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基于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旨在更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以电子報刊、微博、微信为代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慕课兴起与迅猛发展,设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随之更新。本文探讨设计教育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建设慕课课程,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协同的设计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设计类慕课;020教学模式  现在是一个全息学的时代,互联网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业也不例外,教育业在互联网的迅猛展中实现了自身的变革,慕课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裂变,慕课已成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一种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是千变万化的,智力、思想、学习习惯也存在着差异。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从实际出发,在坚定信念中彰显本色,在坚守岗位中敬业奉献,以阳光心态去关注每个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高等学校的生源数正在逐年提升。对于这一庞大的群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结合新媒体技术开展好安全教育和管理服务,对于高校管理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现阶段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剖析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模式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的优势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研究提供一些参
期刊
摘 要:中学德育教育的艺术化是通过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以艺术的视角进行价值判断和思维选择,从而做出合乎逻辑的教育内容、方法及其评价机制,而这种选择又必然影响到人们对自身思想和行动。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  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的耦合点,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层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从教育目的看,思想政治教育着眼塑造美的心灵和人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