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中的连除问题及其教学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解决问题的例2以及相应的练习,是用两步连除计算的应用题,这和例1两步连乘应用题和相应的练习是相对应的,是一步计算的除法应用题的发展,并且也将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打下基础。这一部分的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一、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弄清两种题的联系与区别。
  这一部分有两种类型的题目,它们虽然都是连除问题,但数量关系却是不同的。例2和练习中的14题是一种类型,练习中的15题又是一种类型。
  如:练习中15 题是已知 “6只猩猩,一星期(7天)共吃168千克水果,问每只猩猩每天吃多少千克水果?”这可以看出,“168千克水果”即与星星的只数有关,也与时间的长短有关;而且“168千克水果”可以先直接与猩猩只数建立联系,或可以先直接与时间长短建立联系。也就是说,“6只”和“7天”这两个条件是并列的关系:
  7天
  168千克水果—
  6只
  解法“168÷7÷6”,就是按照其中的一种关系进行的。
  例2是已知“两大圈,每大圈有5小圈,一共是60人。问每小圈多少人?”这里虽然可以看出“60人”与“两大圈”有关,也与“5小圈”有关,但是和 15题不同,“60人”只能先和“两大圈”建立联系,然后才能和“5小圈”建立联系,“60人”是不能直接与“5小圈”先建立联系的。也就是说,“两大圈”和“5小圈”在与“60人”建立联系时是有先后次序的,这两个条件是递进的关系:
  60人→两大圈→5小圈
  第一种解法“60÷2÷5”,就是按照这种联系顺序进行的;
  第二种解法“60÷(2×5)”则是让“5” 与“ 2”先建立联系,然后再与 “60人”建立联系的。
  二、寻找不同解法,开拓学生思路。
  15题,首先在审题时可通过以下进行分析:
  可以先求6只猩猩每天的再求每只猩猩每天的;也可以先求每只猩猩7天的再求每只猩猩每天的。
  然后,按照分析法的思路提出下面的中间问题:要求平均每只猩猩每天吃多少千克水果,先要求出什么?由此会出现两种解法:
  解法一:要求平均每只猩猩每天吃多少千克水果,先要求出6只猩猩1天吃多少千克水果。解题顺序是:
  6只猩猩1天吃的水果168÷7=24(千克),
  每只猩猩每天吃的水果24÷6=4(千克)。
  解法二:要求平均每只猩猩每天吃多少千克水果,先要求出1只猩猩7天吃多少千克水果。解题顺序是:
  每只猩猩7天吃的水果168÷6=28(千克),
  每只猩猩1天吃的水果27÷7=4(千克)。
  这两种解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联系,即“168千克水果”或先与“7天”建立联系,或先与“6只”建立联系。课本练习中没有出现两种解法,教学时可作补充。
  例2,首先在审题时可通过以下进行分析:
  可以按递进关系先求出一大圈的人数再求每小圈的人数;也可以先求两大圈总共有几小圈再求每小圈的人数。
  按照分析法的思路提出中间问题:要求每小圈有多少人,先要求出什么?解题顺序是:
  先求出1大圈的人数60÷2=30(人)
  再求出每小圈的人数30÷5=6(人)
  这是课本上的解法,体现了 “60人”先于“两大圈”建立联系,再与“5小圈”建立联系。
  教学例2,还可以按照综合法的思路提出中间问题:根据题目前两个条件“两大圈,每小圈有5小圈”可以先求出什么?解题顺序是:
  先求一共有多少小圈2×5=10(圈),
  再求每小圈多少人60÷10=6(人)。
  这是课本上没有的第二种解法,体现了“5小圈”先与“2大圈”建立联系,然后再与“60人”建立联系。
  三、从题目的对比入手,发展学生的思维。
  两个题目教完后,可以进行对比,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15题能不能按例2的第二种解法例式为‘168÷(7×6)’或‘168÷(6×7)’呢?”应该肯定这个算式也是对的,但算理较难理解。168÷(7×6),可以理解为“6只猩猩7天吃的水果相当于1只猩猩在6个7天吃的水果”; 168÷(6×7),可以理解为“6只猩猩7天吃的水果相当于7群6只猩猩在一天吃的水果”。如果学生这样列式,说明是对的,不能否定;如果一时讲不出算理,也不能勉强。
  在对比中,学生还可能会提出“例2能不能按15题的第二种解法列式为‘60÷5÷2’呢?”在此,也应该让学生讲算理。当学生讲不出算理时,就可告诉学生不要这样列式。
  总之,教学应在正确掌握教材的基础上,重视思路的启发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在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学习欲望也有差别。例如,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学习欲望明显比田径项目要强烈得多。  综观学生的表现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自主性强的内容,竞争性强的内容,能迅速看到结果的内容的学习欲望明显强烈。体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欲望值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一、现行初中体育课抑制学生学习欲望的制约因素  1.机械的重复
不论是焦作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是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学、钻、点、练、结”五字教学模式,其关键都在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凸
众多的教学经验表明,要让学生学得好,并学有所获,应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习,这个气氛源于学生的“趣”。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也应诱趣,激趣,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既体现民主教学,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英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而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左脑操纵语言,称为“数字脑”;右脑是有非逻辑功能,产生直观、形象、想象,所以称
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低年级的孩子富有好奇心,善于模仿,心理障碍少,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掌握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三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课程教学的兴趣点,寻找出学生爱学想学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兴趣,” 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和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
在我近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名字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掌握学生,调控课堂的重要作用。如果你能正确运用它,它就会像一根魔棒,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起到鞭策违纪学生的作用,把个别学生游离课堂教学内容的大脑拉回来。从而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学生的名字呢?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些很见效的规律。首先,我把学生的名字分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
信息技术课避免不了要接触网络,那么网络上又有很多诱人的游戏,尤其是网络上的一些暴力游戏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们来讲,他们并不理解老师不让他们玩这些游戏是为他们好,也不会听你的说教,而是会选择偷偷去玩。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就想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呢?在教学中我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已初见成效,现将我的一些简单做法总结如下:  一、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
新教材试行已经好几年了,教改已经在我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太谷,学衡水,学杜郎口,我校在教改上花了很大的力气,教改的新名词也在不断花样翻新。努力终有回报,我校连续几年高考大获丰收,一年一个新台阶。回顾这几年的教改之路,有奋斗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我们在学习前人及名校经验的前提下,不断摸索,不断探寻适合于自己的教改之路。  最初,似乎有一个理念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在每一个人心中,那就是新教材,教师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在考虑新世纪的教育、人才问题时,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