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研究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西藏精神”是西藏军民和广大干部群众在解放、建设和发展西藏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思想精髓,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之源。大力传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老西藏精神,对正确引导和抓实抓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援藏支教是肇庆学院的一项特色品牌工作,学院充分发挥援藏支教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积极探索老西藏精神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耦合协调发展路径,实践老西藏精神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爱国报国的责任使命、铸就学生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和增强学生勇于担当的奉献意识,助益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老西藏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援藏支教;耦合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11-02
  “老西藏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1]。这种宝贵精神富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在西藏特殊的革命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使命与灵魂,把老西藏精神充分有机地融入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之中,让革命理想信念薪火相传,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这是一项极具意义且必须要夯实提质的育人工程。
  一、“老西藏精神”的内涵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2]可见,广大青年学生要深刻认识老西藏精神的重要内涵,要长期坚持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内涵表现为: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党中央西藏工作的政治方向为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西藏各族干群一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畏艰难、勇于奋斗,解放农奴、民主改革,反分裂斗争、维护社会稳定、脱贫攻坚,不断推进西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当前,青年学生应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党和人民的立场,励精图治,极力推进西藏社会文明和现代化征程。
  (二)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管子》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筑起坚如磐石边防线的驻藏官兵、把论文写满高原的援藏楷模钟扬、扎根雪域边疆的组团式教育援藏“格桑花”,都能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屡建功绩,赢得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其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西藏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三)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纵观多年来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征程,涌现了诸如悲天怮地的“英雄先遣连”、青春诚献边关的“八一农场”、乐为雪域当基石的“两路精神”等老西藏精神典型事迹。历代高原人民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的高尚品格,展现出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良好风貌,持续推动着西藏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老西藏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耦合
  《西铭》载:“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老西藏精神既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肥沃土壤之中,又流淌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血脉里,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斗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凝聚力,更是战斗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 [3]。党和政府应该重视强化对青年学生政治引领、积极进步精神的培养,使青年学生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老西藏精神密切融入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精神育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是传播和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急切需求,一方面能纵深发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也能传承、发扬老西藏精神,凸显老西藏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老西藏精神”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实践探索和价值挖掘
  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创新发展工作思路,探索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性。将老西藏精神所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需高度偶合。
  肇庆学院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援藏工作的部署,学校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政府签署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致力于打造“一校一基地,一生一品牌”援藏支教特色品牌项目,以援藏支教青年学生为主体成立项目团队,同时以支教志愿服务队员、墨脱县中小学生和肇庆学院全体师生为实施对象,积极开展老西藏精神等相关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从2017年至今,肇庆学院已连续4年派出40余名大学生陆续奔赴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开展援藏支教志愿服务工作,为墨脱县基础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生能够在实习支教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自己、理解人生,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从而实现人的价值 [4]。学校依托老西藏精神的育人功能,结合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特点,广泛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主题教育方式。在线上,该校依托易班网开发优课视频展播,创建援藏支教易班轻应用13个,创建“砚墨情”微信公众号,发布支教思想类系列推文近100篇,总学习阅读量达6萬人次。在线下,通过主题思政课、分享座谈会、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展现老西藏精神和援藏支教师生的宝贵品质;积极挖掘朋辈资源,以援藏支教青年学生为主讲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生动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让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聚灵气、有活力。   (一)援藏支教培养学生爱国报国的责任使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5]。高校必须坚持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前提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包括援藏支教志愿服务在内的教育教学全过程,逐步强化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化大学生对西藏区情和反分裂斗争严峻形势的认识,自觉筑牢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要在援藏支教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墨脱县建设了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例如边陲党建红色长廊、党建红旗村等,该校党委联合墨脱县政府、教体局等单位联合设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平台和路线,成立援藏支教志愿服务队横向党支部,在援藏支教实践育人过程中筑牢理想信念、爱国情、报国志,多维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藏区、进基地、进学校、进支部、进课堂、进农家,深层次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援藏支教铸就学生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
  援藏支教在服务地方、促进藏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承担起了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责和使命。在援藏支教志愿服务过程中,青年学生通过参加支教品牌、专业调查、教研项目、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了解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提升,增进了同当地人民的感情,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领赢得了支教学校和墨脱县教体局的一致肯定被墨脱县政府授予“墨脱县优秀援藏人才”荣誉称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三)援藏支教增强学生勇于担当的奉献意识
  援藏支教的教学点大都处于边境山区,教学硬件和软件较为薄弱,师资较为紧缺,生活条件艰苦。老西藏精神能激励青年学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图强的良好学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是我国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6]。学校在援藏支教志愿服务过程中广泛开展奉献观教育,让支教青年能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形成奉献光荣的理念,从而自愿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獻给边陲学校,将优秀文化带到藏区,使敢于担当、爱国奉献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
  四、结语
  肇庆学院通过援藏支教志愿服务项目,深化融合“老西藏精神”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效,高度密切耦合老西藏精神彰显和激发爱国报国的责任使命、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勇于担当的奉献意识。
  参考文献:
  [1] 高峰. 试论老西藏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当代价值[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5(06).
  [2] 任一林. 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N]. 人民日报,2020-08-30(01).
  [3]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 张英彦. 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 教育科学,2006(04).
  [5] 温静. 论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02):37- 42.
  [6] 付洪,崔颀玉. 当代青年奉献精神培育刍议[J]. 理论与现代化,2015(05):101-105.
  (荐稿人:杨红军,肇庆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对387名大一新生发放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性健康知识”态度问卷与性心理健康问卷,探讨大一新生“网络性健康知识”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大一新生网络性健康知识与性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合理运用网络性健康知识,能提升大学生性认知、性别同一性。  关键词:大学新生;网络性健康知识;性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有的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仍沿用本科教育的方法,出现了一些问题。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落实的重要环节,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和组织协调的工作。本文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例,分析该学院课程体系施行现状、研究与做法,以期为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择校热与学业负担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都对学业负担与择校热分别进行了分析,但是少有文章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择校热是造成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贵阳市择校热的现状与原因,探究学生学业负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学业负担:“择校热”;减负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3-0146-03  所谓
期刊
摘 要:目前,职业学校会在学生入学后普遍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工作,但比起高校,职业学校对心理普查后筛选出的需要关注的学生,进一步开展访谈或干预等的心理健康工作还存在不足。本文以五年制高职学校为例,探讨职业学校新生心理普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新生心理普查后个别访谈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以期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职业学
期刊
摘 要:“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承载着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推动国家对外开放等的双重使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首先应通过行业、区位分析明确目标,依托行业、服务行业企业“走出去”战略,走特色化发展、集团化发展、多元化发展以及品牌化之路。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认为高职院校应推进理念创新先导,以“组织、制度、管理、资源”支撑改革发展;产教融合主线,探索“政、行、企、校”多元发展路径;标
期刊
摘 要: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们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人类对动物的观察角度和关注点也不同,因此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可能包含着类似又或全然不同的寓意。在德汉语言中,皆包含大量带有动物词汇的成语、歇后语和熟语、谚语。本研究主要从语言的角度,通过对汉德语言和文化中“鼠”“猪”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动物在中德两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探讨这些异同的根源,有益于了解文化的多样性,消除文化障碍,更好地
期刊
摘 要:旅游外宣文本是外国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亦在我国对外宣传中起着独特作用,准确恰当的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文化传播。然而,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语言错误、语用失误和文化缺失三大方面,这些翻译错误会影响源语和目的语的功能对等,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影响我国对外形象。本研究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相关文献建立了外宣文本翻译错误的语料库,并以曲阜为
期刊
摘 要:盆景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盆景的传承重点在于挖掘中国盆景的文化内涵和古老技艺;盆景的创新应基于对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继承,在时代审美、结构和造型、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盆景领域的学院派和民间派应该互相学习;盆景艺术教育和普及的重点在于各类学校。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盆景课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围绕教学团队、教材和课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及
期刊
摘 要:模糊限制语言是一种具备特殊交际功能的语言现象,恰当使用能够准确地表达交际意图,缓和人际关系。本文旨在以2020年俄罗斯年度记者会普京的回答作为分析对象,基于合作原则理论,从语用学角度对俄语模糊限制语使用进行定性分析研究。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合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31-0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研究生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研究生群体是宣传科学、法治、和谐的重要群体,高级知识分子的属性决定了研究生群体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研究生群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参与者,研究生党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发挥自身在党建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研究生党员要起到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