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难在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要化难为易,就必须从解决兴趣问题入手。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喜爱听故事的特点,笔者作了一个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设计:"以故事为主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作文兴趣。通过听故事来培养兴趣,训练、培养听的能力;通过述故事来巩固兴趣,训练、培养说的能力;通过读故事来强化兴趣,训练、培养读的能力;通过写故事来深化兴趣,训练、培养写的能力;通过编写故事来升华兴趣,训练、培养高质量说写的能力。
关键词:听说读写兴趣 作文能力培养
作文难,中小学语文教师均有同感;作文难教,学生作文成绩提高不易,学生作文得分大多不高,城乡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感受均无多大差异。而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相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其难度系数往往更大一些。作为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功底,有了一定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还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作文教学相对要容易一些。而小學则不然,刚入学上一二年级不一定会听,不一定说得清楚、说得通顺、说得好,中年级识字还不够多,或识字基础打不好,读也不易,有的到高年级也不一定会写,更不易写好。
笔者长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尤其是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有深切的感受。通过深入仔细地分析、探索、研究,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较有效的做法,现将其写出来,一是与同行探讨,二是就教于行家。
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对这个问题,不少教育行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黑龙江大庆的《作文成功之路》的王浴海先生,对中小学生作文教学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绩。对中小学生作文教学来说,可能每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均有不同的见解或感受:由于每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背景、思想境界、思想敏锐程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量、兴趣爱好、看问题的方法论等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依笔者的意见,老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问题。
作文难,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要化难为易,首先就必须从解决兴趣问题入手。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青少年儿童都喜欢听故事。针对小孩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喜爱的莫过于听故事的特点,笔者作了一个较漫长而又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针对作文教学的设计。这个设计既是一个长远的打算,也是一个短期的安排,它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语文教学作文训练“以故事为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作文兴趣”,通过听故事来培养兴趣,训练、培养听的能力;通过述故事来巩固兴趣,训练、培养说的能力;通过读故事来强化兴趣,训练、培养读的能力;通过写故事来深化兴趣,训练、培养写的能力;通过编写故事来升华兴趣,训练、培养高质量说写的能力。下面分述之:
一、听讲故事,初步培养学生兴趣,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就有意识地选择寻找一些短小精悍、有很强的故事性、而且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说明一些浅显道理的传说、故事、寓言等等讲给学生听,并且还可以要求学生回家请家长讲,请自己能接触到的各类成年人讲。目的就是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东西的特点,尽可能地向其口授一些好故事。要求学生听的时候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不要分心,并且边听边想。这一过程可以用一到二年时间完成。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讲了几个人、讲了些什么事情等要素。 选择故事的原则: 选择那些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过耳不忘、富有吸引力、感染力、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太长了儿童接受不了,又不容易操作,还会影响效果。
二、复述故事,巩固兴趣,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在老师讲故事给学生听的时候,也可以让有能力、会讲故事的同学讲自己知道的故事给同学与老师听;另一方面,要学生对老师讲的故事格外留心,故事讲了些什么人、什么事,事是怎样发生的,发生在什么地方。 当学生听了一定量的故事后,对有些故事听的遍数也多起来了,就要学生做到耳熟能详。复述,可以说既是对听故事的检查,也是对学生记忆能力、语言组织、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考验。 教师提醒学生复述故事时,要注意人、时间、地点外,还要注意故事的开头、经过与结尾。
三、阅读故事,强化兴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到三四年级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完全可以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了。这种阅读的量可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而增大。
四、写作故事,升华兴趣、训练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
通过听讲故事、复述故事、阅读故事,学生大脑里的故事量有一定的增加,学生对故事的感悟能力也逐渐增强,而且对故事的梗概、对故事里的人物个性、人物语言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随着作文训练的推进,学生的作文能力逐渐得以提升。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将自己听到过的故事、复述过的故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写作时,注意语言要符合故事的要求,语言要朴实,通俗易懂,口语化。 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自己写好后,先自己读一遍让别人听,不满意,再修改,改后再读给同桌听,或读给其它同学听,听一下他们的意见,直至大部分人满意为止。
五、改编故事,深化兴趣,培养、训练学生的高质量说的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写作练习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别人的故事,或者是自己听来的故事,或者是课本上的有些故事,进行改写。改写有很多形式,主题改变、主人公改变、情节改变等。目的是训练学生谋篇布局、驾驭结构、通篇设计的能力,也是在第二阶段“说”故事、第四阶段“写”故事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的训练。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五年级就可能做此步了。
六、编故事,定型兴趣,综合能力训练
经过以上五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就可以将以上五个阶段的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编写故事的能力。
七、搜集整理故事,变兴趣为自觉行动,试着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
民俗学中的民间文学讲求田间作业,就是要求民俗学工作者深入民间,将民间的口耳相传的故事搜集整理出来。第一步,先训练、培养学生去物色讲故事的对象;第二步,如何让对方讲出自己知道的故事;第三,专心听,听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第四,回来后立即进行回忆、记录;第五,记下后立即进行整理、核对;第六,对整理稿可以征求讲故事人的意见,不对再增补或改正,达到完善。
关键词:听说读写兴趣 作文能力培养
作文难,中小学语文教师均有同感;作文难教,学生作文成绩提高不易,学生作文得分大多不高,城乡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感受均无多大差异。而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相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其难度系数往往更大一些。作为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功底,有了一定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还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作文教学相对要容易一些。而小學则不然,刚入学上一二年级不一定会听,不一定说得清楚、说得通顺、说得好,中年级识字还不够多,或识字基础打不好,读也不易,有的到高年级也不一定会写,更不易写好。
笔者长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尤其是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有深切的感受。通过深入仔细地分析、探索、研究,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较有效的做法,现将其写出来,一是与同行探讨,二是就教于行家。
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对这个问题,不少教育行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黑龙江大庆的《作文成功之路》的王浴海先生,对中小学生作文教学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绩。对中小学生作文教学来说,可能每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均有不同的见解或感受:由于每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背景、思想境界、思想敏锐程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量、兴趣爱好、看问题的方法论等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依笔者的意见,老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问题。
作文难,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要化难为易,首先就必须从解决兴趣问题入手。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青少年儿童都喜欢听故事。针对小孩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喜爱的莫过于听故事的特点,笔者作了一个较漫长而又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针对作文教学的设计。这个设计既是一个长远的打算,也是一个短期的安排,它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语文教学作文训练“以故事为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作文兴趣”,通过听故事来培养兴趣,训练、培养听的能力;通过述故事来巩固兴趣,训练、培养说的能力;通过读故事来强化兴趣,训练、培养读的能力;通过写故事来深化兴趣,训练、培养写的能力;通过编写故事来升华兴趣,训练、培养高质量说写的能力。下面分述之:
一、听讲故事,初步培养学生兴趣,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就有意识地选择寻找一些短小精悍、有很强的故事性、而且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说明一些浅显道理的传说、故事、寓言等等讲给学生听,并且还可以要求学生回家请家长讲,请自己能接触到的各类成年人讲。目的就是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东西的特点,尽可能地向其口授一些好故事。要求学生听的时候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不要分心,并且边听边想。这一过程可以用一到二年时间完成。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讲了几个人、讲了些什么事情等要素。 选择故事的原则: 选择那些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过耳不忘、富有吸引力、感染力、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太长了儿童接受不了,又不容易操作,还会影响效果。
二、复述故事,巩固兴趣,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在老师讲故事给学生听的时候,也可以让有能力、会讲故事的同学讲自己知道的故事给同学与老师听;另一方面,要学生对老师讲的故事格外留心,故事讲了些什么人、什么事,事是怎样发生的,发生在什么地方。 当学生听了一定量的故事后,对有些故事听的遍数也多起来了,就要学生做到耳熟能详。复述,可以说既是对听故事的检查,也是对学生记忆能力、语言组织、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考验。 教师提醒学生复述故事时,要注意人、时间、地点外,还要注意故事的开头、经过与结尾。
三、阅读故事,强化兴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到三四年级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完全可以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了。这种阅读的量可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而增大。
四、写作故事,升华兴趣、训练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
通过听讲故事、复述故事、阅读故事,学生大脑里的故事量有一定的增加,学生对故事的感悟能力也逐渐增强,而且对故事的梗概、对故事里的人物个性、人物语言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随着作文训练的推进,学生的作文能力逐渐得以提升。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将自己听到过的故事、复述过的故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写作时,注意语言要符合故事的要求,语言要朴实,通俗易懂,口语化。 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自己写好后,先自己读一遍让别人听,不满意,再修改,改后再读给同桌听,或读给其它同学听,听一下他们的意见,直至大部分人满意为止。
五、改编故事,深化兴趣,培养、训练学生的高质量说的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写作练习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别人的故事,或者是自己听来的故事,或者是课本上的有些故事,进行改写。改写有很多形式,主题改变、主人公改变、情节改变等。目的是训练学生谋篇布局、驾驭结构、通篇设计的能力,也是在第二阶段“说”故事、第四阶段“写”故事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的训练。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五年级就可能做此步了。
六、编故事,定型兴趣,综合能力训练
经过以上五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就可以将以上五个阶段的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编写故事的能力。
七、搜集整理故事,变兴趣为自觉行动,试着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
民俗学中的民间文学讲求田间作业,就是要求民俗学工作者深入民间,将民间的口耳相传的故事搜集整理出来。第一步,先训练、培养学生去物色讲故事的对象;第二步,如何让对方讲出自己知道的故事;第三,专心听,听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第四,回来后立即进行回忆、记录;第五,记下后立即进行整理、核对;第六,对整理稿可以征求讲故事人的意见,不对再增补或改正,达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