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要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劳动素质等。
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原因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应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素质。具体地说,小学语文教学除了重视语文文化知识的素质外,还要重视以下素质的培养:
1、要重视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小学德育纲要》规定“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2、要重视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每个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环境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而这些差异不仅使每个小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使同一心理特点表现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积极情绪,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快的心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要重视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們要很好的利用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
4、要重视小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劳动意识非常淡薄,有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都没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小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1、文道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重知识但不“唯知识”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儿童掌握语言工具外,还要充分挖掘教材思想道德方面的内涵,去影响学生,促进儿童的心灵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课文,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教育家布卢姆把人的情感比喻成“潘多拉魔盒”,他强调正是在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用教材中所蕴含的高尚的思想道德之美去感染学生,去打开这个“盒子”,去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
第二,表演“课本剧”进入角色,体会情感。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针对这一特征,把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有趣的童话、富有哲理的寓言、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同学们自编、自演,通过 “演”与“看”,使同学们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把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只有熟悉现实生活,才能使文章中的描写变为真的情、实的景。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对周围的一切敢爱敢恨,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与课文结合起来。
2、挖掘情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
第一,要借助教材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第二,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出来,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当学生寻求到答案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这种感觉就会激励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第三,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出现分歧时,就引导学生去讨论、辨论,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并会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身心素质。
3、体味美感,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及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创设情景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美感。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
第二,用节奏增强语感和想象力,启迪学生感知美。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第三,剖析形象,感受想象美。美离不开形象,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语文审美教育方法要达到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师应借助多种艺术形式去启导学生思维和想象,要使语言、手势、板书、教具、电教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密切配合,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度。
4、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语文教学要提高儿童的劳动技能素质,首先就应借助教材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如在学习《寒号鸟》这篇课文后 ,可以把它编排成了“课本剧”,通过“小演员”们的入神表演,使勤劳的喜鹊和懒惰的寒号鸟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使大家更加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同时,在教学中除让学生制作一些教具外,还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语文教学应在这一过程中担负起最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心理素质为突破口,以培养审美素质为重要环节,以培养劳动素质为落脚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原因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应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素质。具体地说,小学语文教学除了重视语文文化知识的素质外,还要重视以下素质的培养:
1、要重视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小学德育纲要》规定“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2、要重视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每个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环境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而这些差异不仅使每个小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使同一心理特点表现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积极情绪,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快的心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要重视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們要很好的利用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
4、要重视小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劳动意识非常淡薄,有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都没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小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1、文道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重知识但不“唯知识”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儿童掌握语言工具外,还要充分挖掘教材思想道德方面的内涵,去影响学生,促进儿童的心灵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课文,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教育家布卢姆把人的情感比喻成“潘多拉魔盒”,他强调正是在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用教材中所蕴含的高尚的思想道德之美去感染学生,去打开这个“盒子”,去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
第二,表演“课本剧”进入角色,体会情感。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针对这一特征,把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有趣的童话、富有哲理的寓言、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同学们自编、自演,通过 “演”与“看”,使同学们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把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只有熟悉现实生活,才能使文章中的描写变为真的情、实的景。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对周围的一切敢爱敢恨,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与课文结合起来。
2、挖掘情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
第一,要借助教材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第二,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出来,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当学生寻求到答案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这种感觉就会激励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第三,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出现分歧时,就引导学生去讨论、辨论,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并会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身心素质。
3、体味美感,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及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创设情景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美感。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
第二,用节奏增强语感和想象力,启迪学生感知美。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第三,剖析形象,感受想象美。美离不开形象,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语文审美教育方法要达到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师应借助多种艺术形式去启导学生思维和想象,要使语言、手势、板书、教具、电教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密切配合,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度。
4、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语文教学要提高儿童的劳动技能素质,首先就应借助教材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如在学习《寒号鸟》这篇课文后 ,可以把它编排成了“课本剧”,通过“小演员”们的入神表演,使勤劳的喜鹊和懒惰的寒号鸟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使大家更加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同时,在教学中除让学生制作一些教具外,还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语文教学应在这一过程中担负起最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心理素质为突破口,以培养审美素质为重要环节,以培养劳动素质为落脚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