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快乐探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活动需要探究,如何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如何引领他们快乐探究科学研究活动?我们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做好精心的准备,从“心”出发让孩子实实在在的,有的放矢的快乐探究科学活动。
  一、精心准备,激发孩子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师精心创设有效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当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科学课时,我认真准备始业教育的第一篇章,用两个小实验(蜡烛熄灭了,鸡蛋浮起来了)吸引孩子的眼球,以神奇的科学实验带领他们步入科学的殿堂。
  为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习每个单元前,提前做好教学计划,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准备教学材料,做到上课时能因材施教,因“班”而异,学生能有事可做,人人参与。如教学《动物》单元认识蚯蚓一课,有的班级学生胆大,有的班级学生胆小。胆子大的,在我的带领下在校园里找到了蚯蚓,并“跟踪”蚯蚓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胆小的,我考虑到让孩子们慢慢认识蚯蚓,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喜欢上它,不再害怕它。于是我准备了一些现成的提供给学生观察,再运用现代化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将蚯蚓的一生,蚯蚓的饮食和生活环境一一展现给孩子们观看,并告诉他们还有蚯蚓许多奥秘,在图片和录像中是看不见的。要是能找到一条真正的蚯蚓,我们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收获。终于孩子们按耐不住了,自己寻访蚯蚓。在寻访的过程中他们真的有了新发现:原来蚯蚓喜欢傍晚或者晚上出来,那是因为这时地上的树叶较多;还发现雨天的时候蚯蚓不得不从又闷又热的泥土中钻出来透气。这样的发现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还将它带回家介绍给爸爸妈妈呢。无论哪种教学方案,适合的,就是可行的;无论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多少,哪怕是点滴,有收获就是成功的探究。
  二、细心呵护,促使孩子保持持久的好奇心。
  当课堂上出现出乎意料的问题,甚至与课堂教学不着边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李政道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能敢提出问题。”记得教学三年级时,有个男孩一直举着手,当时我(以为他打“小报告”)向他示意把手放下,可孩子还是举着手,请他起来说,谁知冒出来一个问题:“老师我闻到了一股香味,为什么(实验室里)会有这样的味道?”我当时一愣,还以为他调皮,但仔细一瞧他那双透彻明亮的眼睛,我立即调整心态告诉他:“科学家也喜欢问为什么,你知道他们问了为什么之后,接着会怎么做吗?”孩子眨了眨眼睛,摇摇头,一副很想知道的样子,我告诉他也告诉其他学生,“科学家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答案,有的用眼睛看,有的用鼻子闻,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这些简单的方法在课后去寻找一番。”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途径,这能让他继续保持好奇心,继续刨根问底地探索。这男孩果然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教室外面的一棵树。紧接着,他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这是一棵什么树?就这样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一个“乱问”的问题从产生到解决,从再产生到再解决,虽然事情简单却使得孩子的知识有了质的飞跃,经历了一个不简单的探究过程;孩子的探究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这不正是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吗!在教学中我们更应多一分细心、少一分躁心,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
  三、放“心”学习,让孩子享受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有幸读到《科学课》2006年2期仇丽君老师写的《关注学生学习心理 着眼学生未来生活》文章。文中记录了一堂澳洲教师琼执教的三年级科学课《小电珠》,整个科学活动,时长1小时20分钟,其中教师的话语10分钟不到,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在活动中,学生也没有精彩纷呈的表现,课堂气氛甚至算不上热闹,就在这样一次朴实的科学活动中,学生从头至尾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在发自内心的兴趣支配下,时而动笔时而认真制作,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在课堂里,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学习内容;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别具一格;学习的难易程度学生自己把握;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教师帮忙的很少,更多的是自己独立思考或者同伴互助。读完全文我深深地被琼的这种教学方法所吸引,我为自己偶尔放下“心”,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给予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究科学问题而高兴,也为自己有时过分 “关注”学生而愧疚。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确,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尽可能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神奇的小电机》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一单元中的一课。在学生认识了“电流可以产生磁;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的科学概念的经验基础上教学本课,我分四步走:第一步请学生拆卸并介绍电动机的构造(大部分六年级的學生都接触过小电机);第二步简单画一画,怎样来改造小电机,让它转速变快?第三步按照画的图纸试一试,安装一个小电机;第四步,将小电机安装在玩具赛车或玩具船上,比一比是否速度加快。原本一课时的内容,孩子们用了2课时,尽管时间超出了计划;尽管成功的全班也只有1个,能完成的很少,但当他们看到成功的孩子操纵着遥控船在水中飞驰时,心中无比的高兴,谁也没停下,他们继续探索着,改进着。同时这个孩子用安装了自己制作的小电机的遥控船在今年暑假苏州市青少年“我爱祖国海疆”科技的竞赛中获得“遥控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当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了解学生时;当我们用心唤起孩子们的探究欲望,细心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时;当我们放心地让他们在科学的海洋里畅游时,孩子们的探究是轻松的、愉悦的!在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作者单位:苏州市蠡口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混凝土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是制作混凝土的主要机械。本文就围绕混凝土搅拌机展开,首先论述混凝土搅拌机的相关知识,包含工作流程、装置分类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接着进行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目前车间里的普通加工设备和常规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阀产品复杂零件需要两端面同时加工的需求。笔者对多家同类型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许多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解决此类问题,引进了先进的数控车床用于同类型零件加工。而且每台数控车床都配置一个与其配套的机械爪,这种机械爪会在数控车床加工程序和数控装置的共同配合下,代替常规劳动力从事某些动作。这种机械爪可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好处  (一)借电教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生动形象的导入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教学第一册中的“8的加法和8减几”的内容时,我用动画导入,放映夏天时小朋友在游泳池快乐的游泳嬉戏,说说谁的胆子大,谁胆子小,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二)运用电教媒体体现直观,解决问题。  让学生成为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的,家长们力图不让孩子受一点伤,不受一点打击。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度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对人际关系的能力。那么,应该从哪几方面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呢?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  长期生活在过分赞扬中的孩子 ,他将
我园地处农村,幼儿园规模较小,户外场地设施基本满足幼儿日常运动活动的需要,但开放度不大、自主性不强、层次不够丰富,教师在组织运动活动中,出现控制过多或自由散放的问题,自主性体育活动目标随意、内容单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开展了《解放幼儿:幼儿园开放式运动区域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解放幼儿”是我们的核心理念:解放幼儿,就是要顺应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渣浆泵卸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内部流道固液两相流模型研究和设计计算,并结合渣浆泵在打捞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对渣浆泵的工程选型、管路匹配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索优化。  关键词:渣浆泵、固液两相流、选型、管路匹配、“东方日出”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外海运业的迅速发展,各个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进、出我国领海的货船也越来越大型化;相应随之而来的是沉船中往往载有大量矿砂、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人们,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枯燥乏味,纸上谈兵,学无所用。可以说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在21世纪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给数学教学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所谓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在自然教学活动中,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特质,掌握规律  1、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年龄的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往往容易受当前具体生动的形象所吸引和诱惑,产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他们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
数学教育的“再创造”教学方法,是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来的。他批评传统的教法“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只是一种模仿的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中,增强数学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