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文学写作是创造的话,微型小说写作是最能体现作家文字创造力的小文体。在千字左右,人物、叙事、情节和场景,还有生活内涵和作家的思考与文化沉淀等都要有很好的展示,是很见作家功力的。读了李立泰的微型小说《菩萨》,觉得它不失为一篇优秀微型小说,作家对微型小说写作的把握力很是不错。下面谈点看法,可能有不妥之处,但我可以证明《菩萨》是值得肯定的:
一、人称的错觉。这篇微型小说,讲述了一位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小说看似用的第三人称,实则用的是第一人称,因为主人公是“父亲”,所以读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总感觉是作家自己在说话,当然,所有的作品都是作家在说话,但这篇小说说的是“父亲”的经历,就给人第一人称“自述”的感觉。这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错觉,可以说是一种有意思的叙事策略,作者讲述时,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尽量避免主体情绪过多地渗入,又可以把读者拉到现场里去,好像读者在跟着作家一起进入了故事空间,体验了作者所熟悉的人和事。这种人称错觉,在莫言的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他的小说里自述的主观性和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叙事,构成了一个双层叙事空间。
二、电影的闪回。小说的开头就把读者拉到了现场,好像是作家在讲述一个很现实的人的经历,“父亲”就是家人,“父亲”的经历和遭遇,以及他作为老工人,是如何表现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接着,读下来,也感觉作家一直在讲的“父亲”的经历好像离读者很近,无论“父亲”在厂里、家里和外边,他都是身边的一个亲人。但结尾,作家却来了一句:“这是那个年代的真事”。读到这里,原来这个故事,又好似回忆录了,作家在替代父亲回忆过去的经历,然后,把感叹留给了读者:那个年代的人做事认真,没有私心;那个年代的白衣天使,可真是天使呀。小说结尾虽然没有过多的感叹,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感叹和思考。整篇小说如同电影里一个闪回,很有意思,不但有画面感,也有电影的视觉冲击,最重要的是,这个闪回,也造成了现实与过去的对撞、对照,因而带来了诸多联想和思考。
三、质朴的形象。这篇小说里的“父亲”,也是一个塑造得不错的形象,虽然都是作家在自述,好像一个“儿子”在讲述“父亲”在厂里的表现和去天津看病的經历,但这些有些絮叨的语言里能看到“父亲”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劳动者,是很典型的:听领导话、集体主义、以厂为家、克己为公、忘我劳动、螺丝钉精神和劳模的范式,等等。从“父亲”的身上,读者看到了那个集体主义时代,普通工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而且也看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价值追求及人生定位。“父亲”去天津偶然之中的就医,是一次很好的叙事空间的延展,也对“父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强化作用,同时,也延伸了小说所表现的社会内涵。
除了以上三点,《菩萨》的语言也很朴素,类似于乡土小说的语言,有点土气,也蛮口语化,与小说里的形象塑造和讲故事的方式是一致的风格。因此,小说的整体阅读效果不错,显示出作家的语言的老练和艺术成熟度。写微型小说不容易,短短的千字文,语言拗口了,好像容易深刻,却失去了微型小说大众化的本相;太朴素了,又难以显示作家的修辞能力。所以写微型小说要见功夫,这也是写作的挑战。
但这篇小说也有一点值得改进,那就是小说的自述特点太鲜明了,主人公是“父亲”,而且结尾又交代了这是那些年“父亲”的经历,因此,给人的感觉就是小说太过真实,很像是散文了。纪实文学和叙事散文可以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只要是回忆真实的经历,书写身边的人和事,一般都可以当作散文。因此,这篇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类似叙事散文,冲淡了作为“小说”的虚构艺术所带来的审美效果。小说和生活之间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虚构所形成的对真实的现实的“离间”,没有这种“离间”,就缺乏虚构之美。我个人觉得,讲真实的故事,讲得再美,它的最大效果是“真”。讲虚构的故事,讲得再真,它的最大的效果却是“美”。这就是纪实文学、散文和小说之间的最大差异。因此,小说作家要在“真”和“美”之间处理好艺术平衡,不然的话,过于真,就不美了;过于美,也可能会失去真。
总而言之,李立泰的《菩萨》是一篇可嘉之作。作家的笔下还有对善意的倡导,这是人性最底部的核心元素,这也是作品值得肯定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今天,现实中的人性变异和社会结构的变异几乎是同步的,人与人之间缺失的不只是人性常识,还有很多文学难以描述和表现的层面,但《菩萨》给了读者清晰的价值选择。
(谭旭东,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人称的错觉。这篇微型小说,讲述了一位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小说看似用的第三人称,实则用的是第一人称,因为主人公是“父亲”,所以读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总感觉是作家自己在说话,当然,所有的作品都是作家在说话,但这篇小说说的是“父亲”的经历,就给人第一人称“自述”的感觉。这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错觉,可以说是一种有意思的叙事策略,作者讲述时,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尽量避免主体情绪过多地渗入,又可以把读者拉到现场里去,好像读者在跟着作家一起进入了故事空间,体验了作者所熟悉的人和事。这种人称错觉,在莫言的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他的小说里自述的主观性和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叙事,构成了一个双层叙事空间。
二、电影的闪回。小说的开头就把读者拉到了现场,好像是作家在讲述一个很现实的人的经历,“父亲”就是家人,“父亲”的经历和遭遇,以及他作为老工人,是如何表现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接着,读下来,也感觉作家一直在讲的“父亲”的经历好像离读者很近,无论“父亲”在厂里、家里和外边,他都是身边的一个亲人。但结尾,作家却来了一句:“这是那个年代的真事”。读到这里,原来这个故事,又好似回忆录了,作家在替代父亲回忆过去的经历,然后,把感叹留给了读者:那个年代的人做事认真,没有私心;那个年代的白衣天使,可真是天使呀。小说结尾虽然没有过多的感叹,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感叹和思考。整篇小说如同电影里一个闪回,很有意思,不但有画面感,也有电影的视觉冲击,最重要的是,这个闪回,也造成了现实与过去的对撞、对照,因而带来了诸多联想和思考。
三、质朴的形象。这篇小说里的“父亲”,也是一个塑造得不错的形象,虽然都是作家在自述,好像一个“儿子”在讲述“父亲”在厂里的表现和去天津看病的經历,但这些有些絮叨的语言里能看到“父亲”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劳动者,是很典型的:听领导话、集体主义、以厂为家、克己为公、忘我劳动、螺丝钉精神和劳模的范式,等等。从“父亲”的身上,读者看到了那个集体主义时代,普通工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而且也看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价值追求及人生定位。“父亲”去天津偶然之中的就医,是一次很好的叙事空间的延展,也对“父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强化作用,同时,也延伸了小说所表现的社会内涵。
除了以上三点,《菩萨》的语言也很朴素,类似于乡土小说的语言,有点土气,也蛮口语化,与小说里的形象塑造和讲故事的方式是一致的风格。因此,小说的整体阅读效果不错,显示出作家的语言的老练和艺术成熟度。写微型小说不容易,短短的千字文,语言拗口了,好像容易深刻,却失去了微型小说大众化的本相;太朴素了,又难以显示作家的修辞能力。所以写微型小说要见功夫,这也是写作的挑战。
但这篇小说也有一点值得改进,那就是小说的自述特点太鲜明了,主人公是“父亲”,而且结尾又交代了这是那些年“父亲”的经历,因此,给人的感觉就是小说太过真实,很像是散文了。纪实文学和叙事散文可以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只要是回忆真实的经历,书写身边的人和事,一般都可以当作散文。因此,这篇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类似叙事散文,冲淡了作为“小说”的虚构艺术所带来的审美效果。小说和生活之间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虚构所形成的对真实的现实的“离间”,没有这种“离间”,就缺乏虚构之美。我个人觉得,讲真实的故事,讲得再美,它的最大效果是“真”。讲虚构的故事,讲得再真,它的最大的效果却是“美”。这就是纪实文学、散文和小说之间的最大差异。因此,小说作家要在“真”和“美”之间处理好艺术平衡,不然的话,过于真,就不美了;过于美,也可能会失去真。
总而言之,李立泰的《菩萨》是一篇可嘉之作。作家的笔下还有对善意的倡导,这是人性最底部的核心元素,这也是作品值得肯定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今天,现实中的人性变异和社会结构的变异几乎是同步的,人与人之间缺失的不只是人性常识,还有很多文学难以描述和表现的层面,但《菩萨》给了读者清晰的价值选择。
(谭旭东,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