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足教育发展空间是新区规划的上策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87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催发而生。2017年4月,“雄安新区”在中国的大地上“呱呱”坠地,如同一个健硕的婴儿,吵醒了世人的睡梦,让人们提起精神倾听这一久违的啼叫。雄安要崛起,教育必先行。本刊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教育发展之路进行梳理和回顾,望为雄安新区的前期教育规划、布局和发展提供些有益参考。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多元推进
  为了落实全市幼儿园建设计划,深圳市教育局将加强学前教育“督政”,强化区一级政府举办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开发商建设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法定责任,提高幼儿园规划实施比例。
  据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市民群众对入好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市民提供质量较为均衡的学前教育服务,已成为下一步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必须解决的任务。深圳市还将加快推进新型公办幼儿园建设,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品牌资源输出等灵活办学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活力和优势。
  自2012年9月首批50所普惠性幼儿园试点以来,深圳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进入快车道。截止到2016年普惠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达到63%。2017年,全年将继续新增一批非营利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
  基础教育:发展快速,空间掣肘
  深圳教育发展历史短、速度快。短短三十多年时间,从落后、薄弱的农村教育发展出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教育体系。当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310所,基础教育规模已和上海、北京、广州接近。
  规模膨胀的同时,质量也在提升。2013年,深圳市成为全省首批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2014年,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深圳市的省级普通高中比例、公办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比率、教师职称学历达标率等指标全省领先。
  可是,深圳市的基础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学位紧缺的问题最为严重。对于这一座人口结构倒挂、人口流动频繁,同时又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学位长期不足是一大民生短板。原因在于:一是适龄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符合报名资格的小学、初中新生也越来越多;二是学校规划、建设滞后是影响学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历史欠账也是学位紧张重要原因,过去小区规划时并没考虑学校资源的配套,政府也没意识督促,相关部门也没考评机制,导致学位配套不足,“全市教育资源不均衡,每个区教育资源也不平衡”。
  为了确保学位供应,一方面是提升学位需求预测。目前,深圳已实行“631”学位供给动态协调机制,即提前六年根据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预测,提前三年规划学位供给,提前一年把学校建好。另一方面,则是加大教育用地的投入以及学校的规划、建设,并开展专项督查。今后,在学位建设方面成绩不理想的区或将被问责。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位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教育的质量,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的教育不仅提供给深户籍学生,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它较好地解决了非深户籍学生的入学问题,保障了来深建设者子女的受教育权益。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超过70%、公办学校超过50%的学位都提供给了非深户籍学生,保障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就读需求。
  未来的深圳将推进集团化办学,研究制定集团化办学的系统扶持政策,依托优质学校,组建若干个教育集团。预计未来3年,深圳市增加2万多个优质高中学位。
  高等教育:后来居上,目标宏远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一个30年里,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可用 “差强人意”来概括。从数量上来讲,30年建了三所拥有“独立产权”的全日制高校: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其次,从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上来讲,三所高校都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办学基础,相关办学条件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但实事求是地说,深圳当前高等院校的数量与其经济社会的地位、定位尚不相称。
  适逢改革开放的时代,置身创新图强的热土,深圳高等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种希望既体现在南方科技大学建成与招生,也体现在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着力推行的改革上。2016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深圳下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未来10年,深圳将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坚持现有高校和新建高校协调发展,较大规模大学和特色学院建设并举,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同步推进,重点发展大体量(万人规模)本科层次以上的大学,重点打造理工科、医学类学科和专业。争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3-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达到50个以上,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
  深圳敢为天下先,走改革创新之路。2016年,深圳市政府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签约,共建深圳校区(深圳国际校区),引进建设的大学可谓大腕云集,清一色的知名高校。近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先后启动了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工作,以建成世界一流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并将于9月举行开学典礼。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曾对媒体表示,深圳的经济发展快,对人才需求大,吸引高校办学,是一种较好的发展战略。这既能满足本地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一定意义上完善了当地高校格局。
  民办教育:政府扶持,前景广阔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的民办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发展成为深圳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改革的重要力量。截至2016年7月,全市有民办中小学240所,教职工3.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4万人,在校生47.75万人。民办中小学的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均占全市中小学相应比例约36%。目前,深圳市市一级以上民办学校已达199所,占民办学校总数的83%。
  深圳市民办教育的优质健康发展与政府出台系列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密不可分。近年来,深圳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据统计,近5年来,深圳扶持民辦中小学发展财政投入近62亿元。
  职业教育:借鉴国际,工匠特色
  深圳多所职业院校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学院,实施协同育人机制等,发力打造一流的职业教育。
  目前,深圳正在发力打造一流职业教育。2016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全省共18所高职院校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广东省首批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院校。按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十三五规划,该校也将推进“双元制”教育。
  让人高兴的是,深圳正在大力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2016年7月,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揭牌,该校是深圳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一所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将面向高端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极具“工匠特色”的顶尖专门人才。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持续推进与发展,现在确实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例如,我们义务教育的普及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终身教育举国推进体制的建立等都已走在了世界前列,而连续两次OECD举办的PISA测试,我们都名列第一,以至于从今年起英国近半数(约八百所)小学开始全面引进中国数学教学法与数学教材的事实。这些都确实让我们有理由骄傲并惊呼,一个弘扬中国经验、创建中国模式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期刊
2017年12月9日,由《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编辑部主办、广州学园设计公司承办、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协办的第九届广东校园文化建设观摩研讨会(简称“九文会”)于鹏城圆满落幕。  从12月8日开始,为期一天半的议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围绕“设计中国最美校园”展开了集中研讨和观摩。会上,多位重量级嘉宾先后登台发言,并与台下互动交流。  贤言慧语  《学校品牌管理》总编王永江:
期刊
谈到家委会,我很感谢家委们的付出,是他们让家校关系变得越來越融洽。2016年8月,我校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每个学生都面临着更换学习环境、调整上学路线等问题。新校区紧邻交通主干道,学生过马路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家长纷纷要求学校拿出具体方案来保障上下学安全。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16个班级,几百名学生,学校感觉很为难:若搬校区,则需要提供更细致的交通安全护导服务;不搬校区,则需要解决室场不足及午餐问
期刊
中华文明复兴是复兴、转型与创新的三位一体,即实现中华文明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信息)文明转型、从内陆文明向海洋文明转型、从地域性文明向全球性文明转型。文明复兴中的教育自然也应是复兴、转型和创新的三位一体。教育的转型不是告别、否定过去,而是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必须从上下五千年来理解,而中国的文化根基与民族底蕴是找寻中国模式的出发点。  春秋时期,孔子办学,不曾将教育当作“产业”,但其
期刊
悠悠秦淮河畔,青青竹山脚下,有一所学校栉风沭雨近百年, 培养了一茬茬莘莘学子,那就是南京市竹山小学。跨入21世纪,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这所曾培养出许多精英人才的学校却成了一所“城市中的农村小学”:两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式教学楼,一排临时板房,操场还是一片泥巴地,校园文化课程无从谈起,相关建设仿佛被遗忘在无人角落里。  差点与“新生”擦肩而过  2012
期刊
在世界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之路,探索出一条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从而实现教育自信、文化自信的目标?2017年6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从事基础教育的名校长,将会聚在广州市增城区,结合各自学校的实践,就上述话题展开思想碰撞。这样重大又有意义的活动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增城区教育局,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名校长的指导与支持。在此,特邀本刊总编王永江谈谈“探索世界教育的中国
期刊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而提高文化自信离不开提高教育自信,本刊由此采访姜宏德,一同听听他的看法。  《学校品牌管理》: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传承文化。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很重要的基础。我们到底有哪些优秀的教育传统?  姜宏德:中国古代教育,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久远。其中,“有教无类”、机会均等
期刊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具有终身性。那么,现在的学校教育应如何学习、诠释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根据我校实践,简要分享一些做法:  成都市全兴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于2009年8月直属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是城乡结合部拆迁小区配套学校。全兴小学亦是一所特殊的学校。  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学生学情的田园环境  自
期刊
和当年的深圳特区一样,雄安新区传统上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要知道,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地的交叉地带,依托北京、天津现代化城市和现代化教育背景支撑,加之省会石家庄和保定地区的教育支持,有希望较快实现“从凹地到平地,再到高地”的战略崛起。  结合深圳特区教育发展的经验,雄安新区的教育规划必须要有超前眼光,进行系统化设计,预留充足而合理的教育
期刊
雄安新区是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新区,要为其教育支招,就必须支大招、新招、长远招、关键招。中国的教育改革在局部已经做到了极致,现在到了要在整体上、体制上、结构上做战略性大改革的时候。恰在此时,雄安新区横空出世,给战略性的教育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先建学校,后建其它  美国人还没建国,却先建了哈佛大学;犹太人还没建立以色列国,却先建了特拉维夫大学;日本明治维新,首先全面改革教育。像这样教育优先的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