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有了“巧”,就定能成为好书吗?也未然。
  古代有一种“回文体”,无论顺读、倒读、左右横读,都能顺应成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晋代女子苏惠织在锦帛上的《回文璇玑图诗》,共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反复诵读,可演变出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这种设计,可谓“巧”矣,但毕竟是文字游戏,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
  某些古典戏曲中,大凡写到才子走投无路、落难异乡之时,常常会有一个彩球突然从高台上抛下,与千人万众中,不偏不倚恰巧落在他的怀里,转眼间,落拓文人就成了侯门相府的乘龙快婿,于是时来运转,平步青云。这种幸遇,也算“巧”了。但毕竟是些编撰的故事,仅博一笑而已。
  尽管这样,人们还是爱看巧书、巧戏。不少优秀作品,也常常以巧取胜。明代白话小说《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写得那么引人入胜,就好在一个“巧”字上;印度《流浪者》吸引了那么多观众,正在于顽固坚持“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是贼”血统论的法官拉贡纳特,恰恰撞在自己这套谬论的枪口上,发现自己起诉的窃贼拉兹,正巧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安徒生童话《野天鹅》中,最扣人心弦之处,是公主艾丽莎恰巧在临刑前的一刹那,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件荨麻衣服,挽救了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和自己的生命;话剧《雷雨》在舞台上四十余年艺术生命不衰,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剧本精心设计了出人意料的巧合:受尽周朴园欺辱的鲁侍萍,远在他乡,誓不再进周公馆;事隔十多年后,偏巧她的女儿四凤又误入周公馆,与周家大少爷周萍相爱,而这个周萍,又偏巧是四凤同母异父的哥哥!
  巧合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艺术魅力,文艺作品中又怎样安排成功的巧合呢?
  如果把文艺作品比作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窗口,那么,在艺术领域的千窗万棂中,以巧取胜的作品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奇妙的窗口:在这里,人们观察到的,似乎是异乎寻常、逾越常规的特殊生活秩序,而这种特殊的生活秩序一经作者形象地合理解说,人们就更深刻地认识了生活的必然规律。
  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常常是错综交叉的。安排巧合的情节,就是种种矛盾错综交叉的通常形式,而去寻求一个在时间、地点、条件方面最不寻常的矛盾交叉点。对于正常的生活秩序来说,这个矛盾交叉点,有着极大的偶然性。没有偶然性,就没有巧合。根据小说《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的昆剧《十五贯》,是一部著名的巧戏,大幕一拉开,就出现了一连串越出生活常规的偶然性事件:尤葫芦借了十五贯钱,喝得醉醺醺地回家。女儿苏雪娟问他钱的来历,醉意蒙咙的尤葫芦无意中说了句戏言:“是你的卖身钱。”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女儿是不会在意父亲这种酒后胡言的,偏巧苏雪娟并不是尤的亲生女,于是误信为真,连夜逃走,这是一。
  市井无赖娄阿鼠,尽管手脚不干净,但鉴于尤葫芦的穷和“兔子不吃窝边食”的“贼规”,在通常情况下,是决不会去尤家偷窃的。偏巧这天深夜娄阿鼠赌钱输红了眼,急于翻回赌本,路过尤家时,又偏巧苏雪娟匆忙逃走时忘了关门,而尤葫芦又枕着十五贯醉卧在床,于是娄阿鼠入门偷窃,被尤察觉后,争夺十五贯时杀死了尤葫芦,这是二。
  封建社会中陌生的男女青年,在通常情况下,是极少接触的,更不敢相互招呼。偏巧苏雪娟离家投亲时迷了路,而又正值夜深人静,四顾茫茫,心慌意乱之际,巧遇远道来贩货的青年佣工熊友兰。虽是素昧平生,但因问路心切,顾不得礼教规矩,只好向熊友兰询问道路,并结伴同行,这是三。
  街坊邻里发现尤葫芦遇害,苏雪娟失踪,四处寻找,看到了苏雪娟与熊友兰同行。按通常情况,熟悉苏雪娟温柔端庄性格的邻里,还不致轻易就怀疑她是凶手t偏巧同行者熊友兰所带的钱款,也是十五贯,与尤葫芦失窃数字正巧相同,于是两个年轻人以通奸、谋财、害命嫌疑被押送官府,这是四。
  对这件案子,只要查一查熊友兰的来历,只要查明熊友兰是异乡远道而来,与苏雪娟不可能早就相识,只要向熊友兰的雇主了解一下,弄清十五贯确是雇主交给他贩货的资金,即使是一般的糊涂官吏,也不致轻易断定苏、熊通奸。谋财,害命,更不致草率地判处死刑。偏巧遇到的是过于执这种主审官,不但糊涂,而且固执得出奇。他不仅不调查,就凭主观臆断作出结论;而且总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听不得别人不同的意见,硬是定了苏、熊死罪,这是五。
  请看,这么多意想不到的巧事,通通汇集到一个交叉点上;这对于正常的生活秩序来说,有着多大的偶然性啊!
  一部作品、一台戏曲充满这么多偶然性的巧合,会影响到其真实性吗?
  其实,《十五贯》中的巧合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
  造成苏雪娟深夜潜逃的直接因素,是偶然的,这纯粹是因为尤葫芦酒醉后无意中的一句戏言。但是,这个偶然性的直接因素背后,却有一个必然性: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人身自由毫无保障,穷苦人家的女儿可以被当作商品在市场上标价出售!
  造成尤葫芦死亡的直接因素,是偶然的,它正巧碰到娄阿鼠输红了眼,而苏雪娟逃走时又忘了关门。但是,这个偶然性因素中,也深寓着生活的必然:社会秩序极其混乱的旧中国,地痞流氓横行不法,忠厚的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构成苏、熊凶杀罪嫌疑的直接因素,是偶然的,他们正巧同途相遇,而熊友兰又正巧携带了十五贯。但是,这个偶然性因素中,也包含着必然的因素:在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青年男女的任何偶然接触,都是一种“不贞”的罪行;而熊友兰因带十五贯钱获罪,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地位低微和生活贫困。“穷人有钱,来路一定不明”,这是封建统治者心中天经地义的法则。若熊友兰是家私万贯的贵公子,过于执会怀疑他为了区区十五贯就杀人越货吗?
  致使苏、熊被草草定为死罪的直接因素,也是偶然的,因为他们正巧遇上了这个既糊涂又固执得出奇的过于执。但是,在统治者草菅人命的封建社会,即使不遇上这个过于执,这对年轻人难道就不会在另一个张于执、王于执手下丧生吗?这里,偶然性同样也有着必然性的现实基础。偶然中有必然,必然性的生活规律借助偶然性的特殊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巧合的全部奥秘。
  也许有人会问:苏雪娟和熊友兰在临刑之际,巧遇清官况钟监斩,终于为况钟所救。这种偶然性的巧合事件,又有什么必然性呢?
  这个难题,还是请况钟来回答吧。
  “下官况钟,为救苏、熊于刀斧之下,斗胆违抗朝廷成法,明知监斩官无权问案,而有意为之。乌纱难保,命途多劫,此乃清官之下场也!”
  这是况钟的唱词。在封建社会,即使有清官为民平冤这样的偶然性事件,但这种偶然性,是以最高统治者不许清官为民请命为前提、以清官无好下场的必然规律为背景的。因此,在《十五贯》偶然性结局背后,隐藏着一种必然性:正由于清官数量之少和做清官之难,所以除了苏雪娟、熊友兰这种极少数的幸免者外,绝大多数含冤受辱的劳动者,只有一个归宿一一弃尸刑场,老死监狱!
其他文献
【内容简介】  最值得珍藏的怀旧读物,写给年少自己的书,纪念我们共同的青春和成长。  你还记得上世纪最后十年的青春是怎样的吗?那可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成长!《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那个年代精彩的青春故事和爱——少女罗琦琦天性桀骜,从不妥协。青春期的她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游戏机房、歌舞厅、小混混斗殴泡妞的社会。她看着中国第一代歌
期刊
“文句有意蕴”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新增要求,它属于“有文采”的范畴,是写作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所谓“文句有意蕴”,主要是指在叙事、抒情一类的文章中,语言不直白,不浅陋,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  文句富有意蕴,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文句的意蕴决定了文章的意蕴,在实际写作中如能来几句有意蕴的文句,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包含着历史的反思,或夹杂着几许幽默
期刊
房子、桌椅也会说话吗?  岂止会说话,它们还会向你透露出它们主人的志趣、修养和品行呢。你要是不相信,就让《死魂灵》中的地主梭巴开维支家中的房子、桌椅来作证吧。  梭巴开维支是这样一个俄罗斯地主:他身材粗壮,“好像一匹中等大小的熊”;行动粗鲁,连走路也常踩疼别人的脚;秉性固执,永远只相信唯有自己才是正确的;讲究实惠,凡事都从对自己是否实用着想。当梭巴开维支在小说中刚刚登场,有关他的故事尚未展开时,作
期刊
顾恺之是东晋一位鼎鼎有名的大画家,有一次他为好友裴楷画像。裴楷的脸上有三根毫毛,长得又粗又黑,很扎眼,有损形象,给人画像似乎应当避开这“三根毫毛”吧?然而,顾恺之不但没回避,反而特意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格外的显眼。结果由于顾恺之抓住 “三根毫毛”,将裴楷的肖像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感到人物活脱脱地立于纸上,呼之欲出。看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艺术是相通的。画画如此,写作亦如此。画像必须抓住人
期刊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分值一般不少于全卷总分值的2/5,语文考试要想赢得高分,那就必须要把作文写好。但由于受考场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同学在阅读完作文题目后,往往会一下陷入思路闭塞、无从下手的窘境。而考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还不能打开思路的话,那心情就会越来越急躁,作文构思和润色就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草草之中,作文写砸再所难免。因此,在考场上迅速打开作文思路,是发挥出最佳写作
期刊
【文题创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我们每一个家庭里,或许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珍藏,如一幅照片、一张字画、一件工艺品……这丰富多彩的珍品就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珠玉尽在,叫人眼花缭乱;它犹如一台摄像机,记录着生活的五彩缤纷,叫人回味无穷。这些珍品的来历、收藏背后或许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打开它时,你便会泛舟在记忆的湖面上,心中便会涌起无限感动。  请以“我家的一件珍品”为话题,写一篇作
期刊
“捶”“锤”和“棰”    “捶”的意思是用手或木棒敲打。例如“捶了他一拳”“捶衣裳”“妻子在丈夫背上轻轻地捶了几下”等。  “锤”的本义是秤砣,引申指像锤一样的东西。古代的兵器,以及敲击或锻造金属用品的锤子,如“纺锤、流星锤、铜锤、铁锤、汽锤”等。另外,“锤”还可以表示用锤子砸,如“锤打”“千锤百炼”。  “捶打”和“锤打”两个词都有,但意思有区别。“捶打”是用手或木棒敲打,而“锤打”是用锤子砸
期刊
[内容简介]    《壹百度2》以百度公司内部的内宣材料为基础,将百度文化和理念的精髓提炼成简单、通俗的29条法则,这些法则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让我们放开眼界,在属于自己的生活中追求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  《壹百度2》在《壹百度》的基础上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入更多发生在百度和其他知名企业的真实故事,以求对“29条”做更丰富的诠释;    二、百度的“29
期刊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汜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歌”是“诗”的音乐化,即所谓“歌咏言”。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就鲜明地体现了唐代诗歌配乐歌唱、声诗并著的局面。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恰逢伶人奏乐演唱。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
期刊
一、写作蛮辛苦的,不是技巧的堆砌    陈平:你是怎么走上写作之路的?  张怡微:谈不上“之路”,中学里也就文科算是比较好的,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陈平:你是怎么喜欢上文学和写作的,因为写作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吗?  张怕微:年轻女孩都差不多吧,看书看电影听歌,然后写写随笔。没有太多思考,每天天马行空。不过后来渐渐开始做些功课,看了些书,我倒是看了五六年《收获》杂志。  陈平:就这样很自然地喜欢上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