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达”为突破口创设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h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围绕如何创设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这一命题展开,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学生课堂表达的现状、学生课堂表达训练的实际意义、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重点放在第三点,有理有据地论述了如何以“表达”为突破口开展教学,为我市实施“高效课堂工程”做些许贡献。
  【关键词】表达;现状;策略;高效
  上学期,我校(东莞市光明中学)通过了“高效课堂工程”实验学校的申请,经过学校领导再三的推敲、论证,从初一初二选出了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班级,我的一个班有幸被选为“高效课堂工程”实验班级。有些兴奋,有些迷惘,究竟什么样的课堂为高效?怎样实现课堂的高效?学校先后请过众多专家来我校讲学、指导,本人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得出结论:原来“高效课堂”无定式,只要适合于你和你的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是高效的。使课堂达到高效的方法甚多,笔者认为,无论何种方法,都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中的深入思考。那么如何判断学生是否深入思考呢?方法很简单,让学生站出来平等地表达吧!
  一、“反正我不说!”——学生课堂表达的现状
  一堂课下来成了教师脱口秀舞台,自问自答,学生干启不发。我想很多教师都经历过这种境况。“反正我不说!”这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对于老师提出问题的潜台词,知道答案的学生也不说,有点想法的学生怕说错,不知道答案的学生更不能说。为什么?很多老师发现刚入初一的时候学生很积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越来越沉闷,这正是符合学生青春期发展的特点。这个时候的孩子更加敏感、自尊、还有些过于自信,会的学生表面上不说,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会一点的学生怕说错了,被别人嘲笑。但是不是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学生呢?实则不然,请问问自己,你提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了吗?你提出问题后有没有给足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研究表明:成年人等待的耐心通常不超过一秒钟,这么短的时间学生怎么能够思考得来呢?所以学生这种“反正我不说!”的态度里反映出的是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
  二、“表达,有用吗?”——学生课堂表达训练的实际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分析课文、欣赏语言?写作创造?其实,《语文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首先,表达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众所周知表达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人的成功要素中,有15%源于智力,却有85%源于沟通。语文学科表达不仅是课堂交流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只会操作、不擅表达的人如何实现语文学习的价值。其次,有效表达能够促进学习,达到课堂高效。语言表达是注意、阅读、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能力的综合运用。事实证明,中学生正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从这一时期培养规范、准确、精炼、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需要,也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三、“今天你表达了吗?”——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一)课前,预设有具体要求的有效问题,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
  以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问题设计到位,学生自然深入思考,深入思考到位,学生自然有了表达的欲望。如何设计使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 巧用课后练习,提出具体要求。在备课时,当我们在为如何设计一个好的问题而绞尽脑汁时,千万要关注一下课后练习。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喂——出来》这篇文章,我注意到了“研讨与练习”一、“熟读课文,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在上课之前我把这一练习中的“熟读课文”前面加上“至少读三遍课文”,在最后加上“每位同学准备上课至少30秒的表达”布置给了学生让预习,我加上“至少读三遍课文”的具体要求使一些不太自觉的学生明白我要做什么,也使不明白何为熟读的学生达到了熟读的效果。最后加上“每位同学准备上课至少30秒的表达”,让学生不得不为上课表现出彩而认真读课文,具体的要求能让学生清晰明了自己的任务所在。在40分钟的课堂上我只解决这一个问题,倾听学生的表达,顺势抛出我的终极问题,作者写这个洞的意义何在?因为前面深入的思考、充分的表达,这个问题学生解决的很容易。几千字的科幻小说,一个问题就全然解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达的欲望。而我做的只是使课后练习中的问题更加的具体变化,然后抛给学生。
  2. 挖掘教材,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把文章中隐含的内容转化为问题, 设计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文本,从大量的资料中汲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醉翁亭记》这篇文章时,我查阅了《古代文选》中关于欧阳修的诗篇及对其诗篇的评论,从网络中查阅了欧阳修其人的轶事。深刻地理解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那么如何让学生也理解这种高尚的精神呢?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为营最后达到教学目的呢?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查阅资料,在课上表达(至少20秒钟)出你了解到的欧阳修?2.阅读4遍文章,找出与作者“乐”有关的句子。在课上表达(至少30秒)出你最欣赏欧阳修哪种境界的“乐”?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觉了解欧阳修其人,初步感知欧阳修的政治思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走进文本,自主探究教学难点。这样有梯度的两个问题,在课上解决好了,学生怎么能不理解课文表达的主旨呢?
  3. 交流合作,自主讲解、自己提问。这是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为了让学生在课上充分思考、表达进一步设计的问题。几乎每篇课文讲解之前,我都会把同样的问题抛给学生:与同学交流之后,找出至少两处你不理解的句子或你喜欢的句子,准备在课上表达。其实,这个问题是教师设置其他问题的延伸,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引导。   (二)课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诚地倾听学生的表达
  前面课前绞尽脑汁设计了问题,让学生表达。但是如果课上气氛紧张,之前的准备都是白费的。那么就要求课上要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可以理解为对文本理解上有平等的表达权,教师一定不要劈头盖脸的否定任何学生的任何表达,教师表达观点,一定要让学生信服。学生对教师的观点说不时,一定要循循善诱,倾听学生表达一定是来自于一个“真”字。对学生的理解、尊重是本人对“真”字的体悟。
  1. 对学生要理解。现在初中生学习任务较重,特别是我们东莞地区,采取寄宿制,作业都在晚自习期间完成。科目太多,晚自习时间有限,做语文作业的时间仅有30分钟左右,很多学生都不能完成作业。怎么办?“反正我留了这么多,写不完自己找时间做”很多语文老师这样对学生说。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应换位思考一下呢?在这种压迫下,学生哪有心情深入思考,认真准备表达的内容,只能导致师生关系逐渐恶化。我每次留作业,都会尽量控制数量,尽量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2.要尊重学生。十几岁的孩子,思想是独特的。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肯定,无疑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接一个成绩较好的班级。上了几节课,学生W就有点脾气的和我讲:“老师,我认为你讲课只是让我们记标准答案,没有给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希望在语文中学到自由!”我平心静气地让W坐在我身边,和他聊了一会。我了解到,原来W的意见也是班上很多同学的意见。怎样来挽回师生间尴尬的局面呢?我决定先以W为突破口,尊重他想法的同时,我说:“中考中,会不会因为你的想法独特给你满分呢?老师很钦佩你自由的思想、独特的观点,但不要忘记我们是要参加中考、高考的呀!因为标准答案只有一个,我们只有在平时训练中发现我们的不足,才能在考场上发挥最好的水平啊!”事后,针对这个话题,我在全班进行了一次“语文学习方法大调查”的活动,把我的教学思路渗透给学生,最后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
  (三)课后,及时评价“表达”的效果,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今天你表达了吗?”这个问题在班级里广为流传。在班级创建一种以“表达”为荣的浓厚氛围。通过及时的评价,给班级带来了正能量,很多同学不会因发言而害羞,而以不发言为耻。如何评价?可以这样操作:每节课最后5分钟,由全班同学选出课堂上表达最好的同学、表达最有进步的同学,表达次数最多的同学,给予量化加分。“这节课我没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节课我没能准确的表达,真遗憾!”这样的观念在学生的脑里形成。这样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表达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表达是每个人生来的欲望,是思维的外衣。它能够使人发现自己的不足,理清自己的思路。教师应以满腔热情关爱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任何一种机会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最大程度地唤醒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我市探究高校课堂的研究做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刚.课堂风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田石兵.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J].黄山:中国农村教育报,2011(0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大阅读观的深入开展,小学越来越重视阅读。笔者结合学校所处的农村地域情况和小学生的家庭背景,研究了推进阅读的策略,以此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主要介绍了推进阅读的三种可操作性策略,展示了笔者及其团队的研究经验。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策略  笔者不久前看到一份报道,2011年全世界有34950人申请哈佛大学,只有2158人被录取,录取率约为6.2%,竞争十分激烈。来自南京师范附中的
期刊
【摘 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在教学上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还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笔者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认为,正确的课堂评价应该包含真、善、美。从真善美三个方面,结合自己教学过程的丰富案例,对于如何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进行了详细展开。  【关键词】课堂评价;真;善;美  记得著名教师孙双金说过:“评价语言在教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评价恰当与否,说小
期刊
【摘 要】研学问题是符合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学问题,计算教学研学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学”效果和“后教”质量。数学教学实质是问题教学,一个好的问题设计或生成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能激起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那么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提出哪些有效研学问题,怎样提出有效研学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这些研学问题等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从研学问题的现状分析,计算教学研学问题的关注点,计算教
期刊
【摘 要】自从我校坚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理念,三年以来,民乐实验班取得了重大成果。实验班的孩子不仅夺得广东省中小学艺术表演一等奖以及多项民间比赛金奖,而且在学科成绩和体育比赛方面也表现突出。就进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的具体方案,从课程准确定位、课程内容立体化、课程实施科学化、完善课程保障体系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校本课程;可持续开发;民乐实验班  仅三年多,光后中心小学民乐实验班就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指导通过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以及阅读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惊弓之鸟》教学为例,尝试运用角色朗读这一教学策略,按“读为主线、读中悟法、读后拓展、读有所得”四步骤进行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角色朗读;阅读指导;四步教学法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没有急于直奔主题,而是将学生的底子打好,充分发挥学生、教师
期刊
【摘 要】语文课标两次推陈出新,都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在如今新课标的理念下,对于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改变“想法”和“教法”,一方面要设定好详细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变想法;变教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性质是语文课标两次推陈出新而未曾改变的,可见语文教学对每个学生影响之深
期刊
【摘 要】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协同,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我校一直致力于以“新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家校合力教育的切入点,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就如何协同学校和家庭教育、推进“新经典”诵读工作,从创设诵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灵活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家校合作;诵读;“新经典”  有效整合家庭和学校教育并形成合力,对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
期刊
【摘 要】在山区非网络环境下,由于缺乏“人手一机”的教学资源,而且山区小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较少,同时山区小学英语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这都导致山区非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英语交际比较困难。在此背景下,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五个具体的方法,来改善教学方法,解决非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口语交际问题。  【关键词】非网络环境;小学英语;口语交际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说过:“
期刊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素养。指导小学科学研究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措施。结合小学科学研究论文的现状,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研究论文;指导策略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创新项目之一是评选中小学生的科学研究论文。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问题的研究并形成结论,为中小学生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期刊
【摘 要】“思考”是数学的灵魂,成功的课堂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尤为重要。立足教学实践,尝试了对比启思、争辩启思、问题启思、反思启思以及引导启思等几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思;策略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句话说,善于思考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