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探微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诸多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地培养数感,使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有进一步的增进;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力求让我们的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当说诸如此类的要求既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征,但如果我们的教师把握不好或者说是没有完全把握,那么从相当的意义上讲这些要求是不可能实现或者说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笔者多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亦热心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尤其积极投身于规范化办学教育新政的实施,在积极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中,我感到小学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做到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依据数学学科教学的特征以及小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努力实践反思,我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意义,形成实践基础
  
  人们都知道,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的,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也就没有计算的必要。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应用,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努力寻找其规律。我们当今的数学教学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进行活动的,虽然诸多同仁亦在努力实现小组乃至小小组的教学活动,但其班级进行活动则是每个教学人员所必须肩负的责任。所以无论怎样去说,我们都必须去认真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在具体学习中,缺乏了运用,缺乏了实践,那么也就缺乏了其学习的能力。从教育的规律看,强调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教学中活力的形成,而应用问题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则必须以实践作为其形式,其实实践活动也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我们教师结合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如果解决了丰富多彩的问题,那么学生也就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也就逐步感悟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创设增强应用的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形成实践基础
  
  数学学科新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的实践活动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拓展知识范围,并观摩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增强应用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去创设增强学生应用的情境呢?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如果离开了这个基准,那么对学生而言则可能束之高阁。必须以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地发展为原则,因此实践必须是学生乐于进行的,也必须是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空中能够进行且通过进行能够达成目的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氛围浓烈,学生便成了实践活动的主体,也就成了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必须充分考虑好创设应用情境的效果。应当说有些情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热热闹闹,但其效果并不佳,在当今大力营造高效课堂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加完成活动的目标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必须切实注意应用情境创设的调节功能。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年龄毕竟还都比较小,学习时从心理学角度讲其兴趣方向往往是极容易转变的。如何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在实践活动中的兴趣方向不改变呢?我们则必须努力用多变、新颖的活动方式,使得学生的兴趣方向始终如一。
  
  三、创设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因素,活跃学生的探索过程,形成实践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小科学家看待。”这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既带来了机遇但也有一定的难度。其机遇是我们有了引领学生进行创造的依据,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操作上的难度。我们都可以这样去思考,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小科学家看待谈何容易,有创造天赋和创造潜能的孩子,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的未来可以成为科学家,但是有不少的孩子或者说是相当多的孩子在平时的一切活动中他们根本就没有创新和创造可言,何曾谈得上把他们也当成小科学家?但我们又必须去这样思考,之所以把我们的教学对象看作是小科学家,那是对他们在属于他们的起跑线上的认可,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创新和创造,我们都可认为其是小科学家,因为他们已具备了科学家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创新和创造。有了这样的思考,那么认其然并认其所以然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我们创设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诸多因素,活跃学生的探索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里的关键是要活跃我们学生的探索过程,这里的前提是要激发我们学生的创造潜能的诸多因素,如何去形这样的局面呢?我们借助孩子们好动、对生活中的诸多事物好奇的天性,多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身、去观摩,去思考,去探索,去体验,这样我们的诸多学生则可愉悦在实践活动中。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我们要考虑提高我们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率,要让那些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的学生向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转变,要让那些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获得真知灼见,并绽放出亮丽的奇葩。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教师只要潜心研究,理想的途径和方法总会伴随着我们的努力而不断地产生、不断地发展并不断地升华。
其他文献
04年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致力于如何管理好班级、怎样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问题上。几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要想让青少年们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们首先要做的是走进少年的心。而“爱”与“理解”是走进他们心灵的通行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近几年
期刊
摘 要: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以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改善学科教学的陈旧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当前教师关注并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化难为易、创设情境、巩固复习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课堂教学 培养兴趣 注意事项    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科教学的陈旧方式,培养出具有
期刊
摘 要:阅读古代诗歌,培养能力,对于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鉴赏 意境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古诗词鉴赏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语文修养。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一、从优秀的篇章中感知、积累、丰富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地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要让学生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一度缺失了朗读,只重视分析。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回归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提高。本文从阅读的影响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朗读 教学 重视    朗读本来是人生得意快乐之事,但是现在很多老师却不重视朗读,走进校园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即使是朗读也强调了所谓的技巧,因而学生不能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内涵美,朗读美的潜质也荡然无存。相反,在语文教学中对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细琐
期刊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了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里,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来,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
期刊
当今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有所减少,仍有25%的中学生试图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乐趣和刺激,获得身心的满足,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并未因此而形成。图书馆、书店除了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知识类书籍外,还有许多有益的精神营养——课外读物。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大量的阅读来保证。由于可支配的时间较少,或者即使有,也很少有人把课外阅读的习惯一以贯之,形成持之以恒、受益终身的习惯。在学生的心目中,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音乐教育》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2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但80%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音乐爱好者。这让音乐教育工作十分尴尬。学生为何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下,我们所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音乐课应充分发挥艺术特
期刊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要发展就需要积累,积累是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发展的前提,积累是发展的必经历程,所以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的目标中就有一条:“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每个“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这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诸多能力中,我们认为思维能力是核心。  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
期刊